資源簡介 傳統工藝制作——走進夾江年畫 教學設計 生產勞動七年級全冊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家鄉夾江有著“千年紙鄉”之稱,有兩項我們引以為豪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造紙”“夾江年畫”,具有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貢獻價值。本節課教學內容,走進夾江年畫,了解夾江年畫的歷史意義,學習年畫制作的流程。教學目的: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增強對非遺的保護意識, 激發學生熱愛家鄉,了解夾江年畫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熱愛勞動,能進行傳統工藝夾江年畫的制作,熟知制作年畫的過程,對傳承和弘揚家鄉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起到積極作用,同時養成精益求精,追求品質的愛勞動精神。教學重難點:感悟年畫內涵,夾江年畫所呈現的不僅是寶貴的藝術和工藝價值,還蘊涵著豐厚的社會文化內涵,教導學生去走進年畫,走進生活,走進文化,認識其珍貴的研究和保護價值,教育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學習,愛勞動,為傳承傳統工藝貢獻自己的力量。教學過程:1 介紹夾江年畫的歷史,地位自明代創立以來,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夾江年畫是地道的農民畫,表現內容豐富多彩,取材于民間,不拘泥現實生活,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對表達的內容高度概括和形象夸張,是夾江傳統文化的瑰寶,于2008年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 欣賞一些年畫夾江年畫入鄉隨俗,在選材上,內容豐富,不受時空限制,主要有門神類,山水花鳥,戲劇人物,神話傳說等 ,在色彩上,以紅,黃為主打色,鄉間有“黃丹門神能驅瘟”的說法,在陰雨天氣較多的夾江,這兩個顏色看起來格外顯眼,人們希望借助濃墨色彩的年畫驅離“假惡丑”,每當新年到來,人們就會摘下舊的年畫和春聯,貼上嶄新的寄托。介紹部分門神年畫,五谷豐登,鯉魚跳龍門,元亨利貞等3 講解年畫的制作過程,學生學習年畫的制作插入視頻,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聆聽老師講解來學習了解年畫制作過程夾江年畫的制作過程采用傳統技法,木版印制,手工操作,其制作過程主要分為制版和印刷兩個步驟。制作一幅木版年畫,需要人工雕刻,多次套印,局部渲染等幾十道手工工藝才能完成。選用材料非常考究,版刻印版的梨木,需經過侵泡,蒸煮,漚制,清洗,打磨,拼接等半年的時間繁瑣的流程特殊處理印制年畫的紙張選用手工造紙,需經過畫師在紙面上刷上膠礬,貝子泥蒸熟晾干處理。印制年畫的顏色蘇木紅,槐黃,品綠,藍靛,黃丹等由植物和礦石加工研制,色彩鮮艷,和諧悅目。4學生討論年畫制作過程課后反思及作業布置一 觀察用周末時間,和父母親子活動,走一走東風堰,千佛巖,各社區看一看文化長廊,大街小巷宣傳欄,禪意小鎮文化墻···對宣傳年畫進行拍照,認真觀察并了解夾江年畫融入旅游發展,為青山綠水,城市融為一體;夾江年畫與“振衣崗”相呼應,警醒大家清白做人;夾江年畫傳習,家風家訓,推動廉潔文化,防疫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宣傳。二 參觀與體驗利用周末時間,參觀手工造紙博物館和夾江年畫研究所,了解家鄉手工造紙歷史,體驗年畫制作,印刷一張自己喜歡的年畫,拍照紀念。(手工造紙博物館和夾江年畫研究所都是9:00-17:00免費參觀)三 宣傳通過課堂學習我們了解了夾江年畫的歷史,地位,感悟了夾江年畫豐厚的文化內涵,學習了夾江年畫的制作過程,我們要熱愛家鄉,傳承和弘揚家鄉優秀文化傳統,為我們的家鄉打call,以夾江手工造紙和年畫為主題,辦手抄報一份。四 開展評比搜集同學們的手抄報作品,攝影作品,年畫印制作品,開展自評,互評,評選優秀作品進行學校專題宣傳展覽,讓非遺在傳承中煥發新活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