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課第二框 法治政府 教學設計課時 教學設計課題 8.2法治政府1.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以“全面依法治國”為核心,探究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原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 第八課圍繞怎樣建設法治中國的問題,重在從宏觀上說明建設法治中國的措施,國家提出來了“三位一體”的奮斗目標。主要探究了:法治國家的內涵,建設法治國家的舉措,建設法治國家的意義。法治政府的標準,建設法治政府的舉措,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 第二框“法治政府”,闡述了建設法治政府的內涵和基本特征,系統闡釋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的具體要求和重要意義,明確了建設法治中國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黨和國家統籌和謀劃。2.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闡述了建設法治政府的內涵和基本特征,系統闡釋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的具體要求和重要意義,明確了建設法治中國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黨和國家統籌和謀劃。設計內容對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理論性較強,政治和法律概念較多,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有一定的教學難度,學生學習也有一定的困難。教師要進行充分的教學研究、研討,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小組探究、師生探究以及身邊案例分析、展示觀點等方法,在探究活動中提高學生對法治政府的認識。 本課設計為兩目: 第一目 以本地特色景點平頂山白龜湖的建設管理中的舉措體會政府“厲行法治,明慎所職”,闡述法治政府的內涵和特征,闡述建設法治政府的重大意義; 第二目 以師生合作結合視頻內容讓學生理解“法治護航,久久為功”領會建設法治政府的具體要求。3.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認同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掌握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增強建設法治政府的信心。 科學精神:通過案例和老師講授、學生探究學習,理解法治政府的內涵和特征;建設法治中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黨和國家統籌和謀劃,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又要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法治意識:全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監督政府依法行政情況。 公共參與: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為落實良法善治、建設法治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4.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議題式教學法,小組質疑解疑法,講授法。5.學習目標及重點難點: 學習目標:1.準確理解法治政府的具體內涵; 2.說明建設法治政府的相關措施; 3.深入理解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 教學重點:理解我國法治政府的內涵、基本特征;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理解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 教學難點:理解法治政府的具體內涵;理解建設法治政府的總體要求。6.課時安排:1課時7.教學活動 環節一:導入新課內容(時政導入+視頻導入) 以最新時政國務院總理李強答記者問作為新課導入,讓學簡單了解:政府的所有工作必須要在法律框架內進行,政府的所有行政行為必須于法有據。直抒主旨強調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性,從而開啟本節課法治政府的相關知識深化學習。 教師: 我國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我國政府亦是為人服務的政府。在推進法治中國的進程中,法治政府的建設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公安局、社保局、財政局、教育局等政府各部門必須依法履職,真正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學生: 回答(略)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宏觀上了解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深入本課內容。環節二:講授新課內容教師展示: 總議題:以平頂山白龜湖為案例深刻理解:打造法治政府 建設新美畫卷 分議題1:厲行法治,明慎所職——如何認識法治政府的內涵和意義 分議題2:法治護航,久久為功——如何建設法治政府學生: 把握本課學習目標,讓學生熟悉所學習的具體內容,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并清楚本課重難點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教師引領,讓學生準確理解本議題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明確學習重難點。環節三:分議題1:厲行法治,明慎所職——如何認識法治政府的內涵 情景一:創設情境,通過材料片段,引導學生依據圖片和文字材料探究思考“紅嘴鷗 赴約白龜湖絕美畫卷“背后是如何體現法治政府的?材料展示: 小組合作探究: 運用法治政府內涵的知識,說明“紅嘴鷗赴約白龜湖絕美畫卷“背后是如何體現法治政府的? 依據上述平頂山市政府治理白龜湖的舉措,分配好小組任務,學生質疑解疑合作討論三分鐘并推選學生代表發言: 師生合作互助: 結合學生代表的回答,教師加以引導,總結概括第一個議題內容:厲行法治,明慎所職——如何認識法治政府的內涵 法治政府的內涵: 1.職能科學的政府: (1)政府部門之間、上下級政府之間的配置必須科學合理。 (2)不能什么都管,該管的要管(有限政府)。 (3)承擔基本職能: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 2.權責法定的政府: (1)原因:如果政府權力沒有嚴格的法律界定,就會出現權力行使的錯位、缺位和越位等現象。 (2)要求: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定,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 ——政府職能、職責是法定的,不能隨意擴大或縮減 3.執法嚴明的政府: (1)要求:重在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求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從事執法活動。 (2)意義:只有執法嚴明,才能保證政府有效履行職能,服務社會公眾,確保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4.公開公正的政府: (1)要求:①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②公正執法要求將公平正義作為政務誠信的基本準則,將其貫徹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各個領域。 (2)意義:通過公開公正執法,能夠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5.智能高效的政府: 要求:政府要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促進依法行政;優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斷提高政務服務效能。 6.廉潔誠信的政府: (1)守法:政府必須清廉,不得利用公權力謀求私人或團體利益。 (2)誠信:政府要做到誠實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無信。 (3)追責: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對貪腐和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 7.人民滿意的政府: (1)原因:政府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 (2)要求:為人民謀幸福,不斷提升行政執法水平,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執法行為中都能看到風清氣正、從每一項執法決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議題一總結:法治政府就是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的政府。8.開展“我與局長面對面”活動:依據生態保護建設管理局局長來信的內容,請同學們暢所欲言為解決白龜湖的困局建言獻策,通過同學代表發表意見進而加深理解議題二內容:法治護航,久久為功——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和意義 。環節四:分議題2:法治護航,久久為功——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和意義教師引導: 情境材料展示: 如何助力破解白龜湖的治理困局?同學們暢所欲言表達觀點,教師配合學生梳理出建設法治政府的總體要求。 視頻欣賞《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 2020年 》,師生合作幫助學生掌握建設法治政府的具體要求。 議題二總結: 二、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 (一)總體要求 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讓政府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職責,確保行政權在法治框架內運行。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 (二)具體要求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行政決策科學、民主、法治化;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 (一)對公民:解決群眾實際問題,保障公民合法權利; (二)對政府:建設法治政府能夠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權力,積極履行職責,提高行政服務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實現善政; (三)對政民關系:通過建設法治政府,能夠更好地促進政府和公民、社會組織的溝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關系; (四)對國家: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法治國家。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備注:本環節激發學生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充分體現國家主人翁的地位,另外課后需要學生結合自己所思所想,在課后作業上完善自己的回信。設計意圖:創設模擬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探究思考,鍛煉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環節五:課堂鞏固檢測 設計意圖:當堂檢驗學習效果。 1.某些政府部門存在“踢皮球”的現象,即互相推諉:這事兒不歸我管,辦這事兒找XX部門……要解決這類現象,需要打造( ) A.執法嚴明的政府 B.權責法定的政府 C.公開公正的政府 D.智能高效的政府 2. 漫畫《遷徙》(作者:李濟川)警示( ) ①落實好法定職責必須為,舉賢不必避親 ②要嚴格按制度辦事,整治用人不正之風 ③牢記有權也不可任性,堅持正確權力觀 ④要接受群眾監督,阻止干部權力的行使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學生: 1.B 【詳解】B:為解決政府部門踢皮球的問題,政府需要明確權力職責,建設權責法定的政府。故B說法正確。 ACD:材料沒有體現執法,公正公開,智能高效。故AC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C【詳解】②③:漫畫《遷徙》反映了某些領導干部在調任時安排親屬、濫用職權的現象,警示我們要嚴格按制度辦事,整治用人不正之風,而領導干部要牢記有權也不可任性,堅持正確權力觀,任人唯賢,②③符合題意。 ①:漫畫警示我們要任人唯賢,而不是舉賢不避親,①錯誤。④:國家權力要依法行使,而不是阻止干部權力的行使,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環節六:板書設計和小結環節七:作業布置 1.根據本課學習,自己整理筆記并構建思維導圖 2.“法治政府,你我共同擔當”。根據本節課所學知識,請同學們給生態保護建設管理局寫一封回信環節八:教學反思 從法治政府的重要性上導入,引導學生從總體上感知政府這個主體的作用和重要性,從學生熟悉的場景和領域出發,啟發學生思考和表達,調動學生積極性,將政府概念拉近,進一步闡釋政府對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意義,另外存在問題:因為法治內涵豐富,很難用一例到底的方式來完整講述,使用多個案例是一個比較合理的選擇。但問題又在于多個案例銜接環節不好把握,出現塊狀分割不明顯的問題,有待進一步優化和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