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歷史和人民的選擇1.1 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一)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1.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1)原因:帝國主義的入侵,打斷了中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正常進程。(2)國情: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1)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有多重矛盾,它們相互交織。(2)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3.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1)決定因素: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2)歷史任務: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徹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二)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4.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歷史的必然:(1)誕生的條件:①現實背景: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②思想基礎: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③階級基礎:1919年五四運動后,工人階級成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2)誕生: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3)意義:①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②從此中國人民在斗爭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4)救國方案: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主張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贏得資產階級及人民群眾的擁護。(5)結論:中國共產黨的方案在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如何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①20世紀上半葉,在中國的出路、前途和命運問題上,各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自己的方案,進行了異常激烈的較量。但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對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統治者所進行的斗爭,存在兩個根本性的弱點,終究未能改變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命運。②中國共產黨誕生,從此中國人民在斗爭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⑤實踐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斗爭經驗的歷史總結,是中國人民在長期探索、艱苦奮斗的基礎上共同確認的歷史真理。1.2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并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政治前提。2.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1)我國革命和建設歷程:①1949-1952年:恢復被長期戰爭破壞了的國民經濟②1953年: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③1954年: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④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確立,從而為我國逐步走向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2)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①前提: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②標志:生產資料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這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③意義:為我國逐步走向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3.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苦探索(1)原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之后,在中國怎樣堅持和建設社會主義、怎樣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并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必須在實踐中進行艱苦的探索。(2)成就: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中國基本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教育、科學、文化、國防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國際地位逐步提高。(3)取得成就和經驗的意義: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為后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1.開啟: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2.作用: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3.目的:(1)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強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4.實踐成就: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1.新的歷史方位: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2.內涵:(1)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歷史條件)(2)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代。(奮斗目標);(3)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人民期待)(4)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時代。(歷史使命)(5)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世界意義)3.偉大意義(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華民族)(2)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科學社會主義)(3)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世界意義)4.歷史進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踏上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5.歷史結論:實踐充分證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②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③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障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富強。④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并領導人民取得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并乘勢而上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