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2022-2023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初中歷史與社會期末知識點復習導航3:地域差異顯著(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2022-2023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初中歷史與社會期末知識點復習導航3:地域差異顯著(含解析)

資源簡介

浙江省2022-2023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初中歷史與社會期末知識點復習導航3:地域差異顯著
一、選擇題
1.形成黃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最主要人為原因是( )
A.露天采礦 B.黃土土質疏松
C.夏天暴雨集中 D.植被破壞嚴重
2.高海拔山地的自然景觀( )
A.有明顯的水平變化 B.有明顯的垂直變化
C.無任何變化 D.只有水平變化,沒有垂直變化
3.這里的氣候非常寒冷,平原上有很多的沼澤地,河流眾多,還有大面積耐寒的針葉林。“這里”是(  )
A.長江三角洲地區
B.西西伯利亞平原
C.內蒙古高原
D.南極洲
4.下列不同地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于文化聯系的是(  )
A.浙江余姚的楊梅銷往上海
B.浙江溫州人到四川投資設廠
C.北京某大學的學生在網上查詢有關杭州人才市場的信息
D.內地的青少年代表到香港進行文藝演出
5.水鄉游覽是新興的旅游熱點,我國著名的水鄉主要集中分布在( )
A.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黃河流域 D.太湖流域
6.我國人口眾多,而且分布很不均勻。下面關于我國人口地理界線的說法正確的( )
A.黑河—騰沖 B.漠河—騰沖
C.秦嶺—淮河 D.大興安嶺—長白山
7.關于下圖中山脈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圖①中山脈是我國第二、三階梯分界線
②圖②中山脈是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
③圖③中我國1月均溫0℃等溫線經過山脈
④圖④中山脈是我國北方與南方的分界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下列屬于我國夏季風的是( )
①東北風 ②西南風 ③東南風 ④西北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漢代某地區“地廣人稀”,到南北朝時期逐漸發展為“民多田少”。這一地區大概位于下圖中(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10.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依據是( )
A.歷史沿革 B.民族構成 C.人口多少 D.區域特征
11.世界上大多數的動植物在我國都能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這是因為我國( )
A.地形復雜多樣 B.氣候復雜多樣 C.季風氣候顯著 D.國土面積廣大
12.關于夏季風對我國降水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北方的雨季比南方長
B.夏季風推進遲緩,雨帶徘徊在南方,容易導致南澇北旱
C.夏季風推進迅速,導致我國南北方普遍多雨
D.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增
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時,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經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制約西部基金發展最重要的社會因素是
A.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農業基礎薄弱 C.水土流失嚴重 D.自然資源不足
14.下列既能緩解我國東部地區能耗,又能使東部地區的環境有所改善的工程是
A.南水北調 B.北煤南運 C.西氣東輸 D.修建青藏鐵路
15.我國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是
A.太行山一長江一線 B.大別山一淮河一線
C.秦嶺一淮河一線 D.大別山一海河一線
16.我國冬季北方冷、南方熱,夏季則是
A.南方冷、北方熱,溫差很大 B.南方北方都很熱,溫差小
C.北方冷、南方熱,溫差很大 D.南方北方都很熱,溫差很大
17.下列中國技術,被李克強總理向國外大力推介的是()
A.中國高鐵 B.智能化港口 C.A919大飛機 D.港珠澳大橋
18.下列不屬于我國東西部地區交流合作項目的是
A.西電東送 B.北煤南運
C.西氣東輸 D.沿海省市支援西藏建設
19.南水北調工程是將什么水到華北地區()
A.黃河 B.長江 C.珠江 D.黑龍江
20.關于以上地形區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①處位于我國第一級階梯,被譽為“世界屋脊”
B.②處于我國第一、第二級階梯的交界處
C.③處氣候干燥,河流較少,水資源缺乏
D.④處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被譽為“魚米之鄉”
21.關于圖中四條地理界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線以北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沒有濕潤區 B.②線以西的河流皆為內流河
C.③線以東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 D.①線與④線之間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22.讀下圖,乙所示區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色的人文條件有
A.密西西比河貫穿該區域,灌溉較便利 B.地勢低平,土地遼闊
C.該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 D.經濟發達,科技先進
23.下列關于甲、乙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甲地區的居民是黃色人種,使用阿拉伯語
②甲地區主要的宗教信仰是伊斯蘭教
③乙地區的某河流被稱為“世界第一長河”
④乙地區的人口密度比甲地區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讀武漢與新昌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下列對兩地氣溫與降水分析正確的是( )
A.武漢和新昌年降水量都沒超過400毫米
B.武漢夏季高溫多雨,新昌夏季高溫少雨
C.新昌武漢都受季風影響,夏季高溫多雨
D.武漢和新昌1月份平均氣溫都低于0℃
蓮藕習性喜暖,低于5℃易受凍,整個生長期不可缺水,適宜種植在平原的低洼地區。據此,完成以下小題。
25.湖北某地政府鼓勵農民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蓮藕。這體現了不同區域的( )
A.物產交流 B.信息交流 C.人才交流 D.技術交流
26.如果要了解某區域是否適合種植蓮藕,需要查找該區域的( )
①主要氣候類型圖②人口密度圖③地形圖④主要礦產分布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中國第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已正式運營。結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27.京滬高速鐵路經過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兩大區域,其分界線是( )
A.1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B.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28.該鐵路的運行對以下哪兩個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
①珠江三角洲 ②長江三角洲 ③環渤海地區 ④四川盆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如圖山脈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關于此界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與我國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②是我國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③與我國1月0℃等溫線大體一致④是我國亞熱帶與熱帶的分界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水資源、人口、耕地所占比重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南方地區耕地面積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區大
B.西北地區人口數量所占比重比青藏地區小
C.青藏地區水資源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區小
D.北方地區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
二、非選擇題
31.仔細查看下列某超市商品和產地調查表,回答問題。
商品 陳醋 茶葉 花生 葡萄干 榨菜 黑木耳
產地 山西 浙江 山東 新疆 四川 黑龍江
(1)從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區域在社會生活中存在哪方面的差異?
(2)造成(1)中差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與交流都有哪些方面?
32.人類在認識自然、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逐斷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認識自然]
材料一:見下圖:
[適應自然]
材料二:
[改造自然]
材料三: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都江堰建成后,“水旱從人, 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2018年8月,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功申報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和諧發展]
材料四:春秋后期某思想家認為,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該順應自然。
(1)材料一反映了遠古人類對“火”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開始懂得人工取火的是哪一原始人?說說火的使用,對人類發展有什么作用。
(2)圖一與圖二分別是遠古時期半坡居民與河姆渡居民的房屋,請分別指出該房屋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說說這兩處房屋是如何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的?
(3)指出都江堰建成的歷史時期及設計者。結合所學,說說都江堰水利工程能成功申報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理由。
(4)這位思想家是誰?他創立了什么學派?
(5)反思古人的做法與主張,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問題上,作為中學生應該怎么做?
33.美國和以色列都是農業發達國家。
(1)美國中部大平原是大豆、________、________等農作物的產區。以色列主要種植水果、________、棉花、________等附加值高的作物。
(2)結合上圖,從自然環境角度分別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優勢和以色列發展農業的劣勢。
(3)結合所學知識,請分別列舉美國發揮優勢發展農業的舉措和以色列應對劣勢發展農業的舉措各一個。
3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為實現到2020年讓農村貧困人口全部擺脫貧困的宏偉目標,中國正在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西部雄奇壯美的新疆阿克蘇,是浙江對口援建地區。
材料一:
材料二:阿克蘇蘋果采摘時間嚴格控制在10月25日之后(內地采摘時間為8—9月),果香濃郁、甘甜味厚、汁多無渣,冰糖心含量高達70%。在杭州援疆“電商培育工程”支持下,阿克蘇已全面推廣“互聯網+特色農產品”營銷模式。
(1)阿克蘇位于杭州的什么方向?河流AB段流向是什么?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從自然條件分析阿克蘇蘋果品質優良的原因。
(3)杭州與阿克蘇的對口援建中,應遵循怎樣的原則?
3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東北地區示意圖和2016年東北地區糧食產量構成百分比圖
材料二:甲地水稻種植面積的逐年擴大,打破了傳統的“南稻北麥”格局,其生產的大米成為超市里市民的搶手貨。
(1)中甲為________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列舉2種)
(2)從自然因素(氣候、土壤、水源)和人文因素角度分析甲地可以出產優質水稻的原因。
36.我國區域差異顯著,結合下圖回答問題。
(1)甲區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甲圖中沿MN線繪制的地形剖面圖是____。
(2)乙區域最突出的生態問題是____,解決該問題的根本措施是____。
(3)丙區域發展外向型經濟具有哪些特有的優勢條件?
(4)列舉丁區域內外聯系的兩條優勢條件:①____,②____。
(5)在礦產資源方面,甲、乙兩區域與丙、丁兩區域的主要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較長江與黃河水文特征的差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兩方面即可)
37.【心系家鄉,共話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2018 年,浙江省生產總值(GDP)56197 億元,比上年增長 7.1%。其中,農業方面,綠茶、毛竹產量全國第一,柑桔產量全國都三,海洋捕撈量居中國之首。對外貿 易上,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8519億元,居全國前列,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967 億元,增長 12.3%。
(1)分別寫出圖一中 A 所代表的海域及 B 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單位名稱。
(2)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浙江省經濟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
(3)結合材料,說說區域經濟發展要遵循的原則。
38.星期天,小葉來到嘉興的舅舅家,發現舅舅家用的是天然氣。他回到學校后找出一張我國西氣東輸的線路圖研究了起來。
(1)西氣東輸工程西起________,東到________。(填省級行政單位全稱)
(2)西氣東輸工程經過的主要地形區有:甲________(盆地),乙 ________(高原),丙________ (平原)。
(3)圖中山脈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4)西氣東輸工程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在資源分布上存在什么問題
3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左圖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圖,右圖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條大河的發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為主,局部地區有高寒草原。東南邊緣海拔較低的河谷中四季溫暖,降水較多。
(1)高原東南部適宜發展河谷農業,其有利條件是 。該地等降水量線明顯向北凸起的主要原因是受來自 洋的 (風向)季風的影響
(2)高原北部適宜發展的農業類型是 ,若過度發展可能帶來的問是 。
(3)高原北部可開發利用的主要清潔能源是 。東南部水能資源豐富,其原因是 。
(4)我國在高原東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三江”是指長江、 、 ,建立該保護區的目的是 。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D
【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主要是水土流失的結果,即形成黃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最主要人為原因是植被破壞嚴重,D項正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人為原因是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露天采礦”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A項錯誤;“黃土土質疏松”“夏天暴雨集中”屬于自然原因,不符合題意,排除B、C項。
2.B
【解】地形地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山高原地區,分布著高山高原氣候;這些地區由于海拔越高,氣溫越低,降水也出現相應的變化,因此使得山地的自然景觀呈明顯的垂直變化。B正確,故選B。
3.B
【解】這里的氣候非常寒冷,平原上有很多的沼澤地,河流眾多,還有大面積的耐寒的針葉林,這是我國的東北地區北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此環境。長江三角洲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是常綠闊葉林;內蒙古高原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植被是草原;南極洲氣候寒冷,是一片冰雪高原。故選B。
4.D
【解】本題考查區域聯系的相關知識。浙江余姚的楊梅銷往上海屬于物產交流,A錯誤。浙江溫州人到四川投資設廠屬于經濟交流,B錯誤。北京某大學的學生在網上查詢有關杭州人才市場的信息屬于人才交流,C錯誤。內地的青少年代表到香港進行文藝演出屬于文化交流,D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選D。
5.D
【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湖流域是我國著名水鄉集中分布地區,故D正確。華北平原和黃河流域屬于半濕潤地區,降水不豐沛,故排除AC項。四川盆地內部丘陵、平原交錯,地勢北高南低,故排除B項。故選D。
6.A
【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黑河—騰沖是我國人口地理界線,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故A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
7.B
【解】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①正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②正確;我國1月均溫0℃等溫線經過山脈是秦嶺,③錯誤;我國北方與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④正確。故選B。
8.C
【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主要是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因此我國夏季風的風向是東南風和西南風,C項正確;屬于我國夏季風的是西南風和東南風,而不是東北風和西北風,排除A、B、D項。
9.D
【解】結合所學知識,漢代經濟重心在北方,南方地廣人稀,到了南北朝時期,隨著北民南遷,江南地區逐漸發展成為“民多田少”,④位于江南地區,D項正確;排除A項、B項、C項。故選D項。
10.D
【解】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小河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做一定的調整,即根據區域特征的不同,把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區域。故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
11.B
【解】因為我國東西跨度廣,南北跨緯度大,加上地形上的復雜多樣,使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這樣就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數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故選B.
12.B
【解】我國是一個季風氣候顯著的國家,降水主要依靠夏季風帶來的暖濕氣流,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的雨季比南方更短,故A錯誤。夏季風推進遲緩,雨帶徘徊在南方,容易導致南澇北旱,故B正確。夏季風推進迅速,導致我國南方地區干旱,北方洪澇,故C錯誤。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遞減,故D錯誤。故選B。
13.A 14.C
【解】13.我國東西部地區由于自然環境及社會經濟條件差異大,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東部地區經濟發達,而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制約西部經濟發展的社會因素是資金、技術和人才不足,故選A。
14.我國的資源在空間分布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通過各種措施解決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如西氣東輸工程既能緩解我國東部地區能源不足問題,又能使東部地區的環境有所改善,故選C。
15.C
【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C選項正確。
16.B
【解】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溫差小,因此B選項符合題意。
17.A
【解】李克強總理在外交活動中屢次大力推介中國高鐵產品,“中國高鐵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競爭優勢”,故A正確,BCD排除。
18.B
【解】北煤南運指的是南北方互通有無,B選項錯誤,符合題意;ACD選項均屬于東西交流的項目,排除。故答案為B。
19.B
【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水北調工程是將長江的水輸送到的華北地區,B選項符合題意,AC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B。
20.C
【解】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③是四川盆地,盆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C項符合題意;觀察圖示,①是地勢的第一級階梯的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排除A項;②是橫斷山脈,位于第一、二級階梯的交界處,排除B項;④處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被譽為“魚米之鄉”,排除D項。故選C項。
21.C
【解】結合所學,③線是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線,此線以東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故C項正確;①線以北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但是在東北地區有濕潤區,排除A項;②線以西的河流大部分是內流河,也有條外流河流向北冰洋,故排除B項;①線與④線之間有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故排除D項。故選C項。
22.D
【解】由圖中所示乙所在位置,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乙地位于美國的中部平原地區,該地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色,經濟發達,科技先進,是其人文條件,所以D項符合題意;ABC項為自然條件,排除。故本題答案為D。
23.D
【解】根據圖中輪廓可知,甲地是阿拉伯半島,乙地是印度半島。①甲地區的居民是白色人種,使用阿拉伯語;②甲地區主要的宗教信仰是伊斯蘭教,正確。③乙地區的某河流被稱為“世界第一長河”,錯誤,世界第一長河是尼羅河在埃及。④乙地區的人口密度比甲地區大,正確。②④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
24.C
【解】根據給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武漢和新昌都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受季風的影響,夏季高溫多雨,一月份平均氣溫都超過了0°,兩地的年降水量都超過800毫米。故C選項正確,排除ABD選項。
25.A 26.C
【解】25.根據題意,政府鼓勵農民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蓮藕,這是在通過物產交流的方式推動當地農產品的銷售,A符合題意,BCD排除。故本題選A。
26.根據題干材料信息,蓮藕習性喜暖,低于5℃易受凍,整個生長期不可缺水,適宜種植在平原的低洼地區,題干涉及了當地的氣候和地形信息,所以要了解某區域是否適合種植蓮藕需要查找該區域的主要氣候類型圖和地形圖,①③符合題意,②④排除。故本題選C。
27.A 28.B
【解】27.讀圖,京滬高鐵的起訖點是北京——上海,該鐵路線經過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這兩大區域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秦嶺—淮河一線是1月份0攝氏度等溫線通過的地方,故A正確;秦嶺—淮河一線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故B錯誤;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故C錯誤;秦嶺—淮河一線大致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相吻合,故D錯誤,故選A。
28.讀圖,京滬高鐵的起訖點是北京——上海,不經過珠江三角洲,故①錯誤;讀圖,京滬高鐵的起訖點是北京——上海,連接了長江三角洲,故②正確;讀圖,京滬高鐵的起訖點是北京——上海,連接了環渤海地區,故③正確;讀圖,京滬高鐵的起訖點是北京——上海,不經過四川盆地,故④錯誤;故B②③正確,ACD錯誤。故選B。
29.A
【解】由題目可知,該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此線是我國最重要的分界線,是1月份0℃等溫線經過線;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經過線,是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也是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故選A。
30.D
【解】讀圖可知,我國北方地區耕地面積所占比重比南方地區大,故A錯;西北地區人口數量所占比重比青藏地區大,故B錯;青藏地區水資源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區大,故C錯;我國北方地區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耕地多、水資源少,故D對;所以該題的答案為D。
31.(1)物產
(2)自然條件不同
(3)經濟、文化、信息、技術、人才。
【解】(1)根據表格不同產品來自于不同的地區可以看出,不同區域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物產差異。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不同的地區自然環境不同,所以物產也有差異,如花生主要分布在山東地區,深居內陸的新疆物產則以葡萄干為主。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與交流,不僅限于物產方面,還有經濟、文化、信息、技術、人才等各個方面。
32.(1)變化:從對天然火感到非常懼怕,到開始認識到火的妙處,到最終發明人工取火方式。;山頂洞人;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條件;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
(2)圖一是半地穴式房屋;圖二是木結構的干欄式建筑。
圖一房屋處于黃河流域,冬季比較寒冷,夏季炎熱,這種房屋冬暖夏涼;
圖二房屋處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這種房屋有利于通風、防潮。
(3)戰國時期;李冰;
理由:設計科學,能發揮防洪、灌溉、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或是一座綜合性的水利樞紐);歷史悠久,距今已經2200多年,依然在發揮著巨大作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充分反映出我國人民的智慧。
(4)老子;道家。
(5)應該樹立環保意識;盡自己的一份力,去保護大自然;讓大自然為人類造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等。
(1)
材料一圖片反映了遠古人類對火由懼怕,到開始認識到火的妙處,發明人工取火。距今約三萬年的山頂洞人已經會使用人工取火。火的使用,增強了人類適應大自然的能力,是人類第一次對自然力的支配,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被稱為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的技能。
(2)
圖一是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圖二是河姆渡人的干欄式的房屋。北方寒冷干旱,半地穴式房屋利于取暖;南方溫暖潮濕,干欄式房屋利于通風、防潮。
(3)
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可灌溉土地上千萬畝,成為我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史最久的水利工程,因而都江堰水利工程能成功申報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4)
根據材料四“春秋后期某思想家認為,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該順應自然”可知,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老子。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5)
本題是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應該樹立環保意識;盡自己的一份力,去保護大自然;讓大自然為人類造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等。
33. (1)玉米;小麥;花卉;蔬菜
(2)美國:平原地形、土地遼闊、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以色列:水資源缺乏,耕地面積有限、蒸發量大、土地貧瘠。
(3)美國:依靠科技,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修建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便于農產品的輸出等等。以色列:發展節水農業;努力開發耐旱作物,集中力量種植附加值高的作物,進行反季節生產;嚴格保護有限的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水資源。
【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是大豆、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的產區。以色列主要種植水果、花卉、棉花、蔬菜等附加值高的作物。
(2)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氣候溫雨熱同期,氣候適宜;平原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廣闊,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農業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以色列發展農業的劣勢是以色列大部分是荒漠,水資源奇缺,耕地面積有限、蒸發量大、土地貧瘠。
(3)開放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列舉一個舉措即可,如美國:依靠科技,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修建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便于農產品的輸出等等。以色列:發展節水農業;努力開發耐旱作物,集中力量種植附加值高的作物,進行反季節生產;嚴格保護有限的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水資源。
34.(1)西北;自西北向東南。
(2)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積累;高山冰雪融水,水質好;蘋果生長周期長。
(3)因地制宜,優勢互補。
【解】(1)本題采用經緯網定位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以杭州建立方向坐標,阿克蘇位于杭州的西北方向。根據等高線可以判斷河流AB段流向是自西北向東南。
(2)原因:據阿克蘇氣候圖及所學知識分析,阿克蘇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長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溫,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積累;阿克蘇地區灌溉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無污染,水質好;據材料“阿克蘇蘋果采摘時間嚴格控制在10月25日之后”得出阿克蘇地區蘋果生長周期長。
(3)據材料“在杭州援疆‘電商培育工程’支持下,阿克蘇已全面推廣‘互聯網+特色農產品’營銷模式”可得出,在杭州與阿克蘇的對口援建中,應遵循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
35.(1)東北平原;大豆;玉米,小麥,水稻等
(2)自然因素: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河流多,季風氣候,夏季雨熱同期;人文因素:東北人民勤勞,科技發展,國家政策等。
【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為我國的東北平原。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麥、水稻等。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平原能夠產出優質水稻,主要在于當地獨特的自然人文環境,在自然環境方面,當地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河流多,季風氣候,夏季雨熱同期;在人文因素方面,東北人民勤勞,科技發展,國家政策等。
36.(1)干旱,A。
(2)水土流失,植樹種草。
(3)位于廣東省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僑鄉。
(4)①地處江海交匯處,②交通運輸便利。
(5)甲、乙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丙、丁缺乏礦產資源。
(6)①長江無結冰期,黃河有結冰期,②長江水量豐富,黃河水量較小。
【解】(1)讀圖可知,甲區域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該地地處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內陸,距海較遠,降水較少,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圖中從M到N依次經過昆侖山脈,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脈,準噶爾盆地,阿爾泰山脈。因此沿MN線繪制的地形剖面圖是選項中的A項,故選A。
(2)圖中乙區域是黃土高原地區,該地區最突出的生態問題是水土流失,解決該問題的根本措施是植樹種草,保持水土。
(3)丙區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該地區位于廣東省的東南部,水陸交通便利,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僑鄉,并與利用外資。
(4)圖中丁區域是長江三角洲地區,該地區地處江海交匯處,河海聯運,水陸交通運輸便利。
(5)在礦產資源方面,甲、乙兩區域與丙、丁兩區域的主要區別是:甲、乙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丙、丁缺乏礦產資源。
(6)長江與黃河水文特征的差異:長江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冬季氣溫高于0℃,無結冰期;黃河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北,冬季氣溫低于0℃,有結冰期。長江主要位于半濕潤和濕潤地區,水量豐富;黃河主要流經半干旱和半濕潤地區,水量較小。
37.(1)A 東海 B 福建省
(2)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茶葉、毛 竹、柑桔等經濟作物的生長;瀕臨海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有利于發展漁業和 對外貿易。
(3)因地制宜、優勢互補
【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東海。B是福建省。
(2)根據地圖可知,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有利于茶葉、毛 竹、柑桔等經濟作物的生長;瀕臨海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有利于發展漁業和 對外貿易。根據氣溫和降水量分布圖可知浙江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茶葉、毛 竹、柑桔等經濟作物的生長。
(3)根據上述材料和問題的探究可知相比各省市自身的發展,區域協調需要揚長避短、加強互補,另外要目光長遠、整體規劃。
38.(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上海市
(2)塔里木盆地 ;黃土高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3)天山山脈 ;昆侖山脈
(4)說明我國西部地區油氣資源豐富,東部地區則相對貧乏,也說明東部地區對石油、天然氣的使用需求量較大。
【解】(1)讀圖可知,西氣東輸西起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塔里木盆地中的輪南油氣田,通過管道輸往東部,最后到達上海市。
(2)讀圖可知,沿途經過的地形區有:甲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乙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丙長江中下游平原。
(3)A天山山脈 ;B昆侖山脈。
(4)說明我國西部地區油氣資源豐富 東部地區則相對貧乏 也說明東部地區對石油或天然氣的使用需求量較大。
39.(1)水熱條件好 印度洋 西南
(2)畜牧業 生態環境惡化(意思對就可)
(3)太陽能 河流落差大
(4)黃河 瀾滄江 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改善生態環境
【解】(1)高原東南部河谷地區海拔低,降水豐富,水熱條件好,適宜發展種植業;
(2)高原北部降水少,氣溫低,植被以高寒荒漠、草原為主,適宜發展高寒畜牧業,但過度發展可能導致生態破壞.
(3)高原北部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太陽能豐富,東南部降水豐富,河流徑流量大,第十都、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4)高原東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因為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脆弱,所以建立該保護區的目的是保護水源地的生態系統.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宾县| 临汾市| 堆龙德庆县| 唐山市| 新郑市| 蛟河市| 榆树市| 阜宁县| 北宁市| 紫金县| 衡水市| 凤翔县| 石城县| 西乡县| 武义县| 且末县| 沾化县| 郯城县| 舟曲县| 怀仁县| 黄浦区| 海林市| 夏津县| 稷山县| 屏东县| 炉霍县| 剑阁县| 赣州市| 丰原市| 红河县| 吉首市| 贡山| 从化市| 静乐县| 五莲县| 宣威市| 慈利县| 丹棱县| 周至县| 古蔺县|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