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鄉村與城市 練習-2022-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級人文地理上冊一、單項選擇題1. 聚落的類型包括A.鄉村和工廠 B.牧場和城市C.鄉村和城市 D.牧區和林場2.交通擁擠是城市的突出問題之一,下列哪一項不利于解決城市交通問題( )A.商業區與娛樂區集中布局 B.建環城公路C.機關與企業上下班錯開 D.發展地鐵3.下列四幅圖片所示地區,最適合形成聚落的是( )A.極地地區 B.撒哈拉沙漠C.喜馬拉雅山 D.長江中下游平原4.城市人口過于集中,會產生的“城市病”包括( )①住房緊張 ②環境惡化 ③財政困難 ④交通擁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近年來涉及未成年人的社會新聞觸目驚心,《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這兩部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相繼修訂,承載著社會的強烈期待。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這一做法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②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保護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③國家從立法的角度不斷完善對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④國家已經實現了對未成年人線上線下的全方位保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社區特色各異,下列描述符合鄉村社區特點的是( ?。?br/>A.高樓林立,商客云集,商品交易頻繁 B.排屋錯落,農民勞作,莊稼遍野蔥綠C.新房幢幢,工人上班,居民安居樂業 D.學府多多,人才濟濟,科技成果輝煌7.“在美好的青春時光里,做更好的自己”。我們要( )①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②善于利用優點和長處③單打獨斗拒絕合作 ④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人們在一個社區中生活,會逐漸產生對社區的認同感。下列關于“營建美好社區”的發言,最能反映社區認同感的是( )A.本區的住戶都是高科技產業的從業人員 B.本區的環境是全市各社區中最好的C.本區的居民都是一個部門的 D.本區的居民都以身為本社區的一分子而感到光榮9.下圖反映的聚落形態及影響因素分別是…A.團狀,河流因素 B.團狀,地形因素C.帶狀,氣候因素 D.帶狀,河流因素10.下列哪些地理條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A.地形崎嶇,資源貧乏 B.交通不便,遠離水源C.氣候惡劣,土壤貧瘠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11.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下圖中等高線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虛線方向進行攀登。此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是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12.我國已啟用國防動員標志(如圖)五年有余。它是國防動員事業的象征,寓意是國家要鞏固強大國防,維護國家的安寧與和平。啟用國防動員標志意味著作為公民( ?。?br/>①必須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②必須為維護國家利益作出應有貢獻③樹立國家安全高于一切觀念,自覺維護國家安全④要堅持把國家利益放在與個人利益同等的地位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3.聚落的分布跟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下列地區聚落分布密集的是A.高山地區 B.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地區C.沙漠地區 D.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14.下列鄉村聚落類型與相關經濟活動搭配較合理的是( )A.農村——放牧 B.漁村——捕魚C.林場——耕作 D.牧村——伐木15.在干旱地區,村落多建在( )A.地勢平坦的高地上B.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C.山腰或山頂上D.交通不便的地區16.下列關于社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具有共同的區域身份 B.具有某些共同的看法C.具有比較密切的交往 D.社區有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沒有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的功能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小航日記:我的家在臺州,但是爸爸的老家在新疆,他高中畢業后考上了浙江的一所大學,之后就來浙江讀大學,畢業后在臺州工作。每年回家探親時爸爸都會從老家帶很多特產如哈密瓜、大棗等給臺州的親戚朋友,也會寄很多的臺州特產給老家的爺爺奶奶,這些特產都是我和媽媽一起去買的。媽媽自己經營了一家網上新疆特產專賣店,通過QQ、微信等方式和老家的親戚了解特產最新的生產情況和價格變化等信息,買賣做得可紅火啦,有時候還要去杭州、上海等大城市談生意。我的姐姐今年也從師范大學畢業了,她打算先去貴州支教兩年,我們全家都很支持她。我們真是幸福的一家!從日記中你可以發現不同區域之間哪些方面的聯系?請舉例說明。18.涪陵城區,14歲少年彭顯皓因幼時的一場車禍失去了右腿。6年來,他從未遲到和缺課。1步、2步、3步……每天的求學路,彭顯皓都用他的左腿向前“跳”行。他的故事被傳到網上后,感動了很多人。(1)少年彭顯皓堅持到校上學會得到哪些收獲 (2)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 (3)向彭顯皓同學學習,你打算用哪句名言激勵自己堅持學習 參考答案:1.C2.A3.D4.C5.A6.B7.B8.D9.D10.D11.A12.A13.D14.B15.B16.D17.①“爸爸來浙江讀大學”屬于文化交流;②“爸爸從老家帶特產,又從臺州寄特產回新疆”屬于物產交流;③“媽媽在網上了解特產信息”屬于信息交流;④“媽媽去外地談生意”屬于經濟交流;⑤“姐姐去貴州支教”屬于人才交流。18.(1)坦然面對生活,更加努力學習,學到豐富的知識,被老師和同學們看成學習的榜樣,得到同學們的關心與愛護等。(2)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可以讓我們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點亮我們內心不熄的明燈,激發前進的持續動力。(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知識就是力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