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集體備課教學設計主備教師 小組教師授課教師 科 目 生物 年級 七年級上課時間課 題 第二節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舉例說出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良影響。2.舉例說出其他環境污染問題。能力目標 設計并完成模擬酸雨對生物的影響的探究實驗。情感、態度、價值 1.認同環境污染對包括人在內的生物有不良影響,形成環保意識。教學重點 模擬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0教學難點 模擬酸雨對生物的影響。教學準備 生物課件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設計思路 通過模擬酸雨實驗視頻,觀看酸雨對生物的危害,以酸雨的危害引導分析其他危害環境的事例。學情分析 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生活經驗非常匱乏,導致教師將知識點遷移到生活經驗時很難引起學生的思考,結果只能是教師自己講授,因此以學生的這種基,開展完全的自主學習非常不現實,所以以講授為主,討論為輔的教學模式比較適合我們的學生。教材分析 在這一節,學生通過分析人類活動影響生態環境的事例,知道了人類的許多活動正在破壞生態環境,造成環境污染。本節的學習,就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究竟有哪些影響。本節的“想一想,議一議”介紹了日本福島核污染事件。核污染危害極大,具有很強的震撼力。用這樣的實例引入,可以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迅速進入本節的學習內容。本節的重點內容,不是生物學核心的知識,因此既沒黑體字標題,也沒有用黑體字形式排版的概念或其他知識內容,而是以模擬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這一活動為中心,引導學生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考慮到當學生學習到本節時,已經有了較多的探究經驗,因此教材將這個探究活動設計為具有較大開放性的全過程探究,期待學生通過活動認識到酸雨確實對生物存在危害。那么,酸雨究竟有哪些危害呢?教材在探究活動后做出詳細的闡述。隨后,還介紹了重金屬污染的危害。最后,教材告訴學生,環境污染不僅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也會影響人類自身的健康,從而讓學生認識到,人類如果破壞環境、污染環境、最終將危害到自身的生存。實驗版教科書在本節安排的探究活動“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在教材修訂時以刪除。刪除的原因是1在實際教學中,為做這個探究活動而配置的廢電池浸出液,若處理不好,可能會引起污染;2在探究廢電池浸出液對小麥、黃豆等幼苗生長的影響時,實驗結果與預期結果往往不太吻合;3本節已有”酸雨對生物的影響“這一模擬探究,因此,刪除”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的活動是合適的。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修正建議一.導課二.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想一想,議一議:以日本福島核電站放射性泄漏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引導出其他污染環境的事例。教師提問:同學們知道那些污染環境的事例?教師提問: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回答什么是酸雨?教師活動:播放模擬酸雨實驗。完成討論:.如何設置對照試驗。.本實驗需要進行數據統計嗎?.只做一組實驗,實驗結果可靠嗎?要怎樣做?實驗結果才可靠?教師講授:提出問題:酸雨對種子的萌發有影響嗎?做出假設:酸雨對種子的萌發有影響。實驗用具:小麥種子、培養皿、食醋、燒杯、試劑瓶、PH試紙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等。實驗步驟:實驗前配置酸液,將食醋與清水混合,用玻璃杯攪拌,配置PH值3和5兩種“酸性”溶液。將配置好的溶液分別裝入試劑瓶中,在瓶上寫好標簽,注明液體的配置時間和PH,放在陰涼備用。設置對照實驗:每組真北3個直徑10厘米的培養皿,在培養皿內鋪2-4層濾紙或紗布,加入適量的自來水,使濾紙或紗布濕潤。然后在培養皿內均勻擺上30粒種子,分別標記為1.2.3號;在1號培養皿每天噴灑清水,2號和3號培養皿同時間、等量、噴射PH值為3和5的酸液,將培養皿置于溫度適于該種子萌發,并且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每天統計統計種子萌發情況并記錄。實驗現象:噴灑酸液的種子萌發率低于噴灑清水的種子。實驗結論:酸雨會影響種子的萌發。教師講授:同學們還可以做酸雨對植株生長的影響,只需要將種子換成幼苗。通過實驗我們得出酸雨對植物種子的萌發和植株生長都有危害,那么除了對植物的危害酸雨還有哪些危害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09到110內容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酸雨有這么大的危害,那么人類該如何控制酸雨? 教師提問:除了酸雨還有哪些環境污染問題,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教師小結:播放各種環境污染的PPT圖片,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重金屬污染、并展示各種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圖片。最后,展示控環境污染的法律法規,樹立學生保護環境意識。課堂反饋: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酸雨、臭氧層破壞、廢電池污染、大氣污染等。學生活動:完成討論學生回答:.需要。.設置清水和酸性液體噴灑種子或幼苗對照。.不可靠,設置多組實驗,對實驗數據求平均值。學生活動:閱讀P109到110內容回答問題:酸雨可以使土壤的養分發生化學變化,從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從而影響魚蝦等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發育,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響飲用,威脅人們的健康酸雨可以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葉,嚴重時成片的植物死亡。學生思考,回答問題: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過凈化裝置,減少燃燒煤、石油等燃料時污染物的排放。學生活動:以小組表達交流,說出很多環境污染問題。學生活動:完成課堂反饋,表達交流。課堂小結 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還有很多,如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環境污染不僅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也會影響人類自身的健康。想了解更多有關我國環境污染及其防治的資料,可以登錄國家生態環境部絡繼續學習。布置作業 教科書P951.2板書設計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一.酸雨1.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2.危害:危害植物;改變土壤結構;酸化水源,影響魚蝦,影響人類健康;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葉。3.控制措施:通過凈化裝置,減少燃燒煤,石油等燃料時污染物的排放。二.其他環境污染問題1.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修正建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