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16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視頻:從弱國無外交到外交天團《南京條約》的簽訂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適應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隨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辛丑條約》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史上失權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近代中國的外交......周恩來總理在外交部成立會上對全體工作人員說: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跪倒在地上辦外交呢?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們不學他們。我們不要被動、怯懦,而要認清帝國主義的本質,要有獨立的精神,要爭取主動,沒有畏懼,要有信心。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外交文選》根據材料請你說說,近代中國的外交有哪些特點?屈辱的、不獨立、不平等的外交材料: 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著一種怎樣的形勢?面對這種形勢我們實行了怎樣的外交政策?二戰結束后,世界形成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政治敵視、經濟封鎖、軍事包圍和外交孤立政策,對新中國政權構成極大威脅。而蘇聯則對中國的民族和民主革命給予了同情和支持國際形勢: 戰后兩大陣營對峙;帝國主義孤立、封鎖、包圍新中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內容: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意義: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外交成就:新中國建立第一年就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交,為恢復經濟建設創造了一個好的外部環境。1950年2月14日,周恩來在莫斯科與蘇聯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它的簽訂使新中國外交氣象一新,不再孤立,還有更好的政治條件對付帝國主義。 ——周恩來朝鮮韓國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印度總理尼赫魯說:“看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贏得很高的國際威望,對中國既敬佩,又擔心”。1954年緬甸總理吳努對周恩來說:“中國好比大象,緬甸好比羔羊,大象會不會發怒,無疑會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膽……坦率地講,我們對大國是很恐懼的。”1. 兩國總理對新中國共同的態度是什么?2. 周恩來是如何打消他們的顧慮的?(對策)美國:干涉朝鮮,威脅中國。中國:抗美援朝。一個國家,不在美國領導的陣營內,便在蘇聯的陣營內,任何中間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 ---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視頻:周恩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材料一:1949—1953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據簡表材料二:中國好比大象,緬甸好比羔羊,大象會不會發怒,無疑會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膽。 ——緬甸總理吳努尼赫魯看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贏得很高的國際聲望,對中國既敬佩,又擔心。 ——相關史事我們如何與鄰國建立友好的外交關系?緩和與鄰國的矛盾?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建交國家 10 9 1 0 0我們需要和平,我們需要朋友。——周恩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時間:1953年12月,周恩來在會見印度政府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意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自問世以來在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和一系列國際文件中不斷被引用或重申。實際上已成為國家關系的基本原則運用:1954年6月28日,周恩來尼赫魯總理重申了這五項原則,并指出,同年6月29日,中、緬兩國總理在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也確認了這些原則背景:中印邊界問題:1914年,英國殖民者片面從中國西藏劃出印度(英國殖民地)與中國西南地區的一段邊界, 即“麥克馬洪線”,面積9萬多平方公里。此后,這一地區成為中印兩國關系的焦點地區。1947年印度獨立后,不僅繼承了英國對中國部分領土的侵占,而且進一步侵占中國大片領土,于1953年擴展到“麥線”。上世紀70年代后,日本、英國、荷蘭、聯邦德國、美國先后接受了這個原則,并寫入與中國簽訂的友好條約或聯合聲明中。50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被寫入160多份國際文件。正如印度前總統納拉亞南所說:“兩個國家間簽訂的原則協議,幾乎被世界各國所接受,這在國際關系史上是非常罕見的。”以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贏得世界視頻:日內瓦會議日內瓦會議背景:1954年,蘇美英法四國外長在定于同年4月舉行日內瓦會議,討論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過程:經過周恩來奔波斡旋,交戰雙方分別達成了在越南、老撾、柬埔寨停止敵對行動的協定意義: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的國際會議。經過周恩來積極的外交努力,最終就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簽署了一系列協議,緩和了亞洲及世界的緊張局勢,鞏固了中國南部邊界安全。會議期間周恩來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風度,為新中國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閱讀教材83頁, 說說中國參加萬隆會議的會前、會中都遇到了哪些困境?會前,發生了“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恐怖活動;會中,遭遇詆毀攻擊。萬隆會議上的“聲音”伊拉克代表:共產主義是“獨裁”。泰國代表:中國利用國外1000多萬華僑的雙重國籍搞顛覆活動。錫蘭代表:(臺灣)應當取得一個獨立國家的地位。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的態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美國記者視頻:萬隆會議萬隆會議時間: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背景:戰后國際形勢和亞非地區形勢變化,民族獨立運動蓬勃興起求同存異方針:同:受過殖民侵略;維護獨立、發展經濟、維護和平。異: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發展道路性質:這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意義:奠定了新中國外交的基礎,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公認的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影響:促進了中國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周恩來的外交才能為中國贏得了國際地位,促成亞非各國團結協作、共同反對國際帝國主義,為贏得發展機遇等創造了條件周恩來的外交智慧有記者問:“你們中國一向反對美國,為什么還要使用美國制造的商品?”事實的確如此。諸位請看,這支派克筆就是美國制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這可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啊!有記者問:“中國到底有多少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面額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種主輔幣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有記者問:“我們西方人走路總是挺起胸堂,中國人走路總是彎腰駝背,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們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有記者問:我們美國人走的是公路,你們中國人為什么走的是馬路呢?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中國總理的發言應受到最大的重視。 ——尼赫魯這個演說是對抨擊中國的人一個很好的答復。——吳 努周恩來善于等待時機的外交才能簡直是登峰造極。——一個美國記者一個美國記者評論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中的作用時說:“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的態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周恩來總理以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和為人民鞠躬盡瘁的無私奉獻精神得到了世人的愛戴和尊敬。有人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過時了。對于這個觀點你怎么看?新形勢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不是過時了,而是歷久彌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意義不是淡化了,而是歷久彌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歷久彌堅。——習近平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新中國建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大改造第一個五年計劃小結1949—1956年的中國大事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 求同存異綜上所述,歸納新中國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1.綜合國力的提高。2.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3.領導人的智慧。……課堂小結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周恩來與萬隆會議開創了我國外交新局面為我國贏得良好的外部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萬隆會議.mp4 從弱國無外交到外交天團.mp4 周恩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mp4 日內瓦會議.mp4 第16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精品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