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案課程名稱:《藝術(美術鑒賞與實踐)》講授課題:外國建筑藝術課題名稱 文明的符號——外國經典建筑藝術鑒賞 專業名稱 課程名稱 藝術(美術鑒賞與實踐)授課班級 課時 1~2 授課教師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藝術(美術鑒賞與實踐)》第四章建筑中第二節外國建筑藝術。本章節的教學內容涵蓋了外國建筑的發展歷程、風格特征和經典建筑的鑒賞。通過鑒賞和實踐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外國經典建筑的風格特征,理解不同文化語境中建筑藝術的人文內涵,學會運用多種鑒賞方式,分析理解外國經典建筑的主要藝術特征,設1~2課時。教學目標 藝術感知、審美判斷: 1.了解外國建筑的發展歷程。 2.了解外國建筑代表性經典建筑的風格。 3.初步掌握對外國建筑藝術的鑒賞方法,能夠感知經典建筑為何是文明的符號。 創意表達: 通過實踐性任務來表現對某個經典建筑的風格認知。根據認知,設計表現西方建筑形態。 文化理解: 1.能夠準確把握某類經典建筑的典型特征; 2.理解中外建筑藝術的異同,通過比較中外建筑,提升文化認知。教學重點 準確認知外國建筑的發展歷程、經典建筑風格。教學難點 比較中外建筑的異同,在文化認同的基礎上提升文化自信。教學策略與手段 1.深入探究外國經典建筑形成的時代背景、風格特色。例如在講述卡納克神廟的時候,從時代背景、風格特色、布局規劃等方面展開,對比故宮的布局,引導學生分析東西方文明的相通之處。結合圖例進行賞析,從建筑的藝術語言、藝術形象、藝術意蘊這三個層次展開,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價值的思考。 2.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結合某類經典建筑,針對性設計并開展靈活多樣的動手實操作業。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學生審美感受的個性差異,使學生樂于表達感受。師生間的融洽關系,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學方法 比較法、案例分析法,實踐探究法。課程標準 《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課程標準(2020年版)》選用教材 《藝術(美術鑒賞與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自主探究 對本章節外國建筑鑒賞基礎知識提前自學,完成相關課前任務。 1.教師在藝術課程學習平臺上傳外國建筑藝術的相關教學資源(課件、圖文等)。 2.發布學習任務: (1)要求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本課內容,初步了解外國建筑的發展脈絡、代表性建筑及風格,完成本課教材的連線測試題目。 (2)要求學生通過網絡等媒介收集整理某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外國經典建筑的相關資料,做好鑒賞分析PPT,提交教學平臺。學生可以分組,也可獨立完成。教師提前篩選較好的PPT作業1~2組,要求學生上課時先給大家介紹。 1.了解外國經典建筑的發展脈絡,感知經典建筑的風格特征,完成本課教材的連線測試題目。 2.收集整理某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外國經典建筑的相關資料,做好鑒賞分析PPT,提交教學平臺。 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課前對外國建筑的發展脈絡、經典建筑風格有基本了解。為課上深入學習外國建筑藝術的鑒賞方法做好準備。環節一 自學情況展示 1.檢查學生完成本課教材的連線測試題目情況。 2.優秀鑒賞PPT分享。 1.連線測試題目答案公布,學生互查,對課前學生答錯率較高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 2.教師小結PPT優點。引出本課主要教學內容。 1.學生互查,向老師反饋主要疑惑問題。 2.優秀外國建筑鑒賞PPT分享。 通過學生自己制作的優秀外國建筑鑒賞PPT分享,拋磚引玉,引出本課程主要內容。環節二 古代西方文明時期建筑藝術 結合各個古代文明時期的建筑發展歷史,詳細講解該時期典型建筑案例、典型風格特征等。 1.古埃及、古西亞、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標志性符號建筑的風格分析。 2.講解古希臘柱式建筑審美特征。重點分析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在柱體比例、裝飾浮雕、整體風格等等。 傾聽老師的講解,回答相關提問,重在古希臘柱式知識點的吸收,并表達自己的認知觀點。 讓學生了解本部分內容的核心知識點。環節三 中世紀建筑藝術 結合外國建筑發展歷史,詳細講解歐洲中世紀典型建筑案例、典型風格特征等。 1.中世紀拜占庭式、羅馬式標志性符號建筑分析。 2.重點:拱券、穹頂技術的發展。萬神廟穹頂技術與天壇的藻井對比分析。 傾聽老師的講解,回答相關提問,并表達自己的認知觀點。 讓學生了解本部分內容的核心知識點。環節四 文藝復興建筑藝術 結合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發展,詳細講解該時期典型建筑案例、典型風格特征等。 1.文藝復興時期標志性符號建筑分析。 2.重點:廣場建筑群的形成講述,例舉代表性的威尼斯圣馬可廣場。 傾聽老師的講解,回答相關提問,并表達自己的認知觀點。 讓學生了解本部分內容的核心知識點。環節五 古典主義建筑藝術 結合法國古典主義建筑發展歷史,詳細講解該時期典型建筑案例、典型風格特征等。 1.法國古典主義風格代表性建筑分析。 2.重點:盧浮宮建筑風格、布局、內部裝飾等細節分析。 傾聽老師的講解,回答相關提問,并表達自己的認知觀點。 讓學生了解本部分內容的核心知識點。環節六 19世紀至近現代建筑藝術 結合近現代外國建筑發展歷史,詳細講解該時期典型建筑案例、典型風格特征等。 1.重點講述:包豪斯學派建筑的發展、典型特征及意義。 2.發起討論:談一談你身邊是否存在受包豪斯學派影響的建筑。 傾聽老師的講解,發起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讓學生了解本部分內容的核心知識點。訓練學生鑒賞的表達能力。環節七 總結提升 創意實踐 1.總結外國經典建筑藝術鑒賞要點和文化價值。 2.動手實踐環節,查看學生對某一座經典建筑的藝術理解能力。 1.對本課獎賞要點進行總結。 2.教師布置作業:以一座自己喜歡的外國經典建筑為范例,運用繪畫、泥塑或折紙的方式將它的外型仿繪或仿制出來。 說明:此項作業根據課堂時間,靈活運用,如課堂時間所剩不多,可以作為課后作業完成,下節課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并作優秀作業分享。 學生動手實踐,完成作業,分享學習的收獲和體會。 增強同學對外國經典建筑藝術鑒賞要點的理解。 通過實踐作業查看學生對經典建筑的深入探究、理解情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