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第15課鋼鐵長城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以時間軸的形式梳理陸海空軍發展過程,自主聯系時空,開展橫向對比,歸納新中國國防實力增強的原因【時空觀念、歷史解釋】2.通過圖片史料、文獻史料,認識科技強軍的重要性,建立國防力量的強大與國家綜合國力增強的聯系。【史料實證、唯物史觀】3.結合當今中國面臨的現實挑戰,認識到堅固的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樹立起為祖國國防建設貢獻力量的責任感。【家國情懷】二、重點與難點1. 重點:了解現代化海軍、空軍、導彈部隊的建立和發展,明確當前我國國防建設的新動向。2. 難點:建立國防力量的強大與國家綜合國力增強的聯系,樹立起為祖國國防建設貢獻力量的責任感。三、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出示長城圖片,設問:這是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象征的長城,當初統治者修筑長城的目的是什么?生:為了抵御外族的掠奪和屠殺,保衛國家安全。師:在漫長輝煌的古代史上,工匠們用磚瓦泥石筑成的長城,守護了國家長時期的穩定與安寧;在艱難坎坷的近代史上,先烈們用血肉生命筑成的長城,贏得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在走向復興的現代史上,也有這樣一支鋼鐵部隊,用青春熱血筑成了共和國的長城。讓我們共同回眸人民軍隊披波斬浪的奮斗歷程,了解氣壯山河的新時代強軍征程。今天我們學習15課《鋼鐵長城》。這節課我們將全方位了解新時代的中國強軍之路。首先進入第一篇章鋼鐵長城何以鑄。(設計意圖:運用圖片和語言導入,引起學生對“鋼鐵長城”的興趣,激發民族榮譽感。)【新課探討】一、鋼鐵長城何以鑄(一)虎狼之軍之陸軍多媒體出示: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的相關圖片【圖片尋史】請同學們根據圖片試著講述我國人民軍隊的發展歷程。(設計意圖:通過圖片讓學生回憶人民軍隊的前世今生,有利于培養學生時空觀念。)通過設問:我們的人民軍隊中最古老的兵種是什么?引出“虎狼之軍—陸軍”【歷史對比】展示開國大典閱兵時的陸軍和現在多樣化的陸軍軍種【學生歸納】陸軍建設經歷了什么變化?【總結】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陸軍的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發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裝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種的現代化部隊,武器裝備不斷更新。(設計意圖:開展時空回溯,使學生了解陸軍的發展,感受國家實力的增強。)(二)海上雄獅之海軍播放視頻:海軍風采。提問:看了視頻同學們有什么感受?【教師講述】海軍建立初期的狀況和當時面臨的國際形勢,明確建立海軍的必要性。【學生歸納】結合書本76-77頁,梳理中國海軍發展歷程(設計意圖:運用讀書指導法,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梳理海軍發展脈絡,增強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培養時空觀念。)【歷史對比】回望歷史,在舊中國我國也有一只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艦隊,就是北洋艦隊。但卻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全軍覆沒。而2019年隨著“山東艦”的交接入列,我國進入了“雙航母時代”,筑起了“海上長城”。引出問題:為什么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能夠保衛祖國的海疆?(設計意圖:通過歷史古今對比,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能力,同時使學生認識到綜合國力是國防的基礎,如今國防實力的強大離不開我國與日俱增的綜合國力,培養學生唯物史觀的歷史核心素養,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涵養家國情懷。)(三)空中戰鷹之空軍【過渡】強大的人民海軍守衛著祖國的萬里海疆,仰望共和國的藍天,而在藍天之上中國戰鷹也從未像今天這般璀璨輝煌,在陸軍的基礎空軍也建立起來了。【學生歸納】閱讀課本,梳理人民空軍建立以后的發展狀況完成時間軸。(設計意圖:運用時間歸納空軍的發展歷程,有利于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時空觀念的歷史核心素養,也使學生空軍發展歷程形成完整的認識。)【拓展提升】通過對空軍發展歷程的了解,歸納空軍發展的特點。(人民空軍經歷了從“雜牌軍”到正規軍,從仿制到自主研發的過程。)【教師講述】空軍剛剛誕生就經歷了一場戰爭的考驗,這場戰爭就是—抗美援朝。(出示圖片)但是空軍官兵不畏強敵,敢打敢拼,在朝鮮戰場取得了輝煌戰績。【學生分享】介紹課前搜集的有關抗美援朝空軍官兵的光輝事跡(設計意圖:通過對英雄人物的分享,有利于讓學生感受先輩不畏強敵的精神,懂得今日生活來之不易,凝聚民族精神,涵養家國情懷。)(四)大國重器之導彈部隊【過渡】隨著我國的綜合國力的大力提升,我國陸海空三軍發展迅速,成為守衛中國疆土和安全的鋼鐵長城,你知道中國軍隊中最年輕、最現代化的部隊是哪一軍種嗎?引出“大國重器-導彈部隊”。播放視頻:閱兵儀式上導彈部隊的風采【自主學習】結合視頻內容閱讀課本,根據提示,自主學習。(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和課本自主歸納導彈部隊的相關知識,有利于學生對不熟悉的“導彈”有一個直觀認識。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補充】導彈一種會自動尋找目標的飛行武器,我國的戰略導彈部隊在建國35周年的閱兵儀式上第一次在世界的面前亮相,吸引力全世界的目光。【史料實證】我們來看一下外媒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5周年閱兵儀式的評價,你能體會到什么?材料一:中國今天第一次將它的導彈家族展現在世界面前,足以證明它有覆蓋地球每一個角落的能力和自信。今后美蘇兩國在決定世界事務時,不得不考慮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存在。——英國《泰晤士報》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5周年閱兵儀式(我國國防實力大大提高)【合作交流】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總結新中國海、陸、空、導彈部隊的發展歷程,由此歸納新中國國防實力增強,鑄成鋼鐵長城的原因。(設計意圖:通過歸納國防發展歷程,達成對鋼鐵長城的實質內涵的理解:堅持自主創新的武器裝備,英勇作戰的人民軍隊用青春熱血筑成了共和國的鋼鐵長城。,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素養。)二、鋼鐵長城,守護河山(一)新時代強軍之路【過渡】軍隊建設的巨大成就還不足以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證,這道堅固的鋼鐵長城還需要最頂層的政治保障。【學生歸納】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新形勢下為推進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進行了哪些活動?【教師總結】政治建軍:2014年福建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軍隊建制:五大軍區、五大軍種,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歸納,了解新時代下的強軍之路,感受國防和軍隊的變化。)(二)鋼鐵長城的力量播放1949年與2019年閱兵對比視頻,【情感渲染】新時期的鋼鐵長城,成為了共和國堅不可摧的屏障。開始迸發它強大的力量,護衛共和。鋼鐵長城,并不是要宣揚戰爭,而是為了更好的守護和平。不知道同學們是否翻看過我們盛大閱兵儀式,那是國防實力的彰顯,也給中國以外的世界一個強大的震撼,今日的中國,不再是東亞病夫。【史料實證】引出境外媒體視野的國慶閱兵的材料,分析國慶閱兵有何意義 材料二:英國路透社報道說,閱兵儀式上展示的最新武器和軍事裝備,使北京天安門廣場變成了一個“展示中國高科技成果的舞臺”,讓受邀觀禮的人們觀看了一場“充滿自信的盛大表演”。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題為《中國之獅已雄起》的文章,稱中國的國慶閱兵并非耀武揚威,它以一種和平的方式展示了中國的力量。——羅家丙、劉鳳健《境外媒體視野中的中國國慶60周年閱兵》(設計意圖:通過史料實證,讓學生認識到國防實力與國際地位的關系,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涵養家國情懷。)(三)百年回望,山河新生【課堂小結】展示本課知識體系,總結:實現了由單一軍種到諸軍兵種合成的轉變,武器裝備不斷向現代化邁進;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設計意圖:以知識脈絡的形式構建本節課知識體系,使學生對我國國防的發展以及新時代強軍之路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情感升華】1.影像中的歷史:“你相對曾經的中國說”以一則人民海軍百年對話的視頻,回顧中國近代百年歷程。2.家國敘述:結合歷史視頻對話及當今中國面臨的現實挑戰,引導學生寫作時空對話。(設計意圖:結合歷史視頻對話及當今中國面臨的現實挑戰,引導學生寫作時空對話,感受古今變化,增強學生責任感,涵養家國情懷。)【情感升華】當代中國正處在由大向強發展的歷史關口,人民軍隊也到了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關鍵階段,風勁帆滿海天闊,俯指波濤更從容!今日中國,已非吳下阿蒙,我們堅信:強國可期,強兵必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終將實現!【青春宣誓】全體同學起立宣誓:以吾輩之青春,鑄鋼鐵之長城,護今日之中華!四、板書設計五、設計思路(一)鋼鐵長城何以鑄:【縱向】通覽海陸空三軍的歷史發展脈絡,全面了解我國國防實力提高的過程。【橫向】輔以多兵種的發展,科技的創新,人民軍隊的英勇作戰三個角度,認知國防力量提高的原因,明確鋼鐵長城的實質內涵。(二)鋼鐵長城,守護河山:【正面】講述近年來我國國防和軍隊深化改革,在強軍興軍方面取得的新成果,為國防實力提供政治保障。【側面】以境外媒體視野中的中國國慶閱兵,帶領學生進一步深思在和平時代,強大的國防軍事實力迸發出的力量。【歷史對比】結合新舊中國的國防對比,明確國防實力與綜合國力之間的聯系。(三)百年回望,山河新生:【百年回望】將歷史與現實結合進行重構,百年時空對話,啟發學生為國防建設貢獻力量的責任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