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歸納-2022-2023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一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歸納-2022-2023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一

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各具特色的國家
國體和政體 第一框 國家是什么
國家的基本要素
國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它們是國家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權。
國家的產生
①國家是一種歷史現象,不是從來就有的。
②國家是在原始社會瓦解、私有制出現、階級形成以后產生的。
③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
國家的性質及其決定性因素
國家性質 國家性質,就是國家的階級本質。
決定性因素 統治階級的階級性質決定國家性質。
國家的本質 階級性是國家的本質屬性(根本屬性)。
4、民主與專政的關系:既對立又統一
區別 民主 專政
含義 其實質是在統治階級范圍內,按照多數人的意志,實現國家職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是服務于統治階級的。 統治階級憑借國家權力,強制被統治階級服從統治階級的意志。
對象 統治階級 被統治階級
實施范圍 平等的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憑借國家強制力,如軍隊警察、監獄法庭
聯系 ①民主與專政相互依存,共同體現國家性質。 ②民主與專政相輔相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5、我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和專政的區別
社會主義民主 資本主義民主
相同點 享有民主的主體 絕大多數人民 資產階級
專政的對象 對極少數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對大多數的人民實行專政
民主的特點 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 虛偽性和欺騙性
本質 人民當家作主 資產階級專政
不同點 都屬于民主政體,都是由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的,都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都服務于統治階級,都具有階級性。
我國是新型的民主與新型的專政,體現著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特征。
6、國家的職能
政治統治職能(國家的根本職能) 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是國家行使政治統治職能必不可少的工具。 對象:敵人
社會管理職能 如管理經濟、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維護公共秩序,興建公共設施,保護自然環境等。目標是維護社會穩定和推動社會發展。對象:人民
國體與政體的含義及關系
國體 國體即國家性質,反映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表明“誰掌握政權”)
政體 政體即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也就是國家管理形式。(表明“如何掌握政權”)
國體和政體的關系 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體,一定的政體服務于一定的國體。
注意: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8、政體的影響因素:
①一個國家的政體不是一成不變的,這種變化既包括隨著國體的變化而發生的根本性變化,也包括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等條件的變遷,在內容和形式上的不斷變化。
②政體的決定因素是國體,經濟、政治、文化、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人口素質、發展程度等,都是影響政體的因素。
9、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代議制
含義 由選舉產生、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
原因 只有公民廣泛參與,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政體;不可能全體公民都經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國家事務。
作用 代議制充當公民與國家之間的政治紐帶,成為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
第一課 國體和政體 第二框 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
1、我國為什么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采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政權組織形式,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
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決定著國家的其他具體制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
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
2、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的劃分標準:
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及其職權范圍。
3、民主共和制的含義、原因、實施狀況、實質
含義 民主共和制是遵循民主基本原則建立起來的一種政體。
原因 在民主共和制國家中,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一般經由選舉產生。(有一定的任期)
實施狀況 民主共和制為現代大多數國家所采用,由于各國的國家性質和具體國情不同,不僅其具體形式和運行方式不盡相同,而且實際作用也存在重大差異。
實質 ①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可以運用金錢力量,以民主形式掩蓋國家階級性質。 ②民主共和制是資產階級對國家進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他們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最好的政治外殼。
4、君主立憲制的特征、形成原因、實行的國家
特征 國家元首由世襲的君主擔任,但在憲法框架內,君主的權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無實權)
形成原因 君主立憲制是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或對君主制進行改良的產物,保留了君主制的外殼甚至某些實質性內容。
實行國家 在英國、日本、西班牙等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國家政權的實際運行與民主共和制國家大體相同。
5、議會制和總統制的劃分標準:
從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 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分為議會制國家、總統制國家、半總統制國家。大多數國家實行議會制或總統制。
6、議會制的特點
(1)政府總攬國家的行政權力,向議會負責。政府以議會為基礎產生,政府首腦一般由占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領袖擔任。
(2)政府首腦往往從政見基本相同的議員中挑選閣員人選,提請國家元首任命。
(3)政府接受議會的監督,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
(4)當議會對政府表示不信任時,政府必須集體辭職,或政府首腦提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成立新的政府。
實行議會制的國家:英國、日本、意大利、德國、印度、新加坡、芬蘭等國家。
注意:
在議會制國家中,議會是立法機關,政府是行政機關。
7、總統制的特點
(1)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不僅是國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國家最高行政權力。
(2)總統獨立于議會之外,由選民直接或者間接選舉產生,一般有任期限制。
(3)總統只對選民負責,不對議會負責,但在某些重大事務上可能會受到議會的制約。
實行總統制的典型的國家: 美國、俄羅斯、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尼。
8、半總統制的特點:
①總統是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擁有一定的行政權力,但不是政府首腦;(總統制)
②政府首腦另由內閣總理擔任,向議會負責而不向總統負責。(議會制)
第一課 國體和政體 第三框 政黨和利益集團
1、全面認識政黨
政黨的產生 在階級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階級斗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先有階級后有政黨)
政黨的地位 政黨是階級的領導者。
政黨的性質 政黨是有組織的政治團體。
政黨的作用 在現代國家的政治體系中,以掌握政權、統治國家為目標的政黨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政黨的主要目標 通常以執政(掌握政權、統治國家)為主要目標;也有些政黨不謀求執政,但積極致力于推廣某種政治思想、維護某種政治利益。
政黨爭取執政的主要手段 參加選舉
政黨目標的體現 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標和意識形態,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社會議題有明確的態度和主張,這些往往體現在其政綱或黨章中。
2、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的類型和實質:
類型 類型:分為一黨制、兩黨制和多黨制。
實質 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政治,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形式,都無法改變其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欺騙人民大眾的根本性質。
3、我國政黨制度名稱、地位、產生、特點:
名稱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地位 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產生 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
特點 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既親密合作又互相監督,而不是互相反對。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各民主黨派依法參政,而不是輪流執政。
利益集團的含義、活動特點、影響政府決策的途徑、地位、類型
含義 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會提出訴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壓力,借以影響公共政策,以爭取其團體及其成員利益的社會團體。
活動特點 利益集團不同于政黨,它們不以取得政權或改變政權為目標,而是在既有政治體制內進行完全合法的活動。
影響政府決策的途徑 游說、宣傳、助選、集會游行、司法訴訟等。
地位 是現代政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類型 自利型利益集團、公益型利益集團
作用 ①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緩和社會矛盾的作用。 ②局限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不同階級之間的矛盾。
第二課 國家的結構形式 第一框 主權統一和政權分層
1、全面理解國家主權的含義、特點、地位、體現、成立
含義 是現代國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據,它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
特點 對內:具有至高無上性;對外:具有排他性(獨立自主性)
地位 ①國家主權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沒有任何其他權力主體可以對其加以否決或駁回。 ②國家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國家主權的喪失意味著國家的解體或滅亡。
體現 獨立自主的對外交往是國家主權的重要體現。
成立 宣示說和成立說
2、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獨立權、管轄權、平等權、自衛權的區分
獨立權 “自己意志”、“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自主決定”等
管轄權 “管理和保護本國公民、領土”、“海外撤僑”、“管理駐外使館”等
平等權 “國家不分大小均享有投票權”、“使用本國文字”等
自衛權 “國防建設”、“建筑要塞”、“還擊入侵”、“捍衛主權”等
3、政權分層的原因:
(1)當今世界,大部分國家不可能通過唯一的中央政府進行直接的、簡單化的、事無巨細的管理。
(2)國家之內的行政區劃,通常是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產生的。
(3)行政區劃的界線和分層,往往需要考慮民族、宗教、歷史、地理、文化、經濟、軍事等諸多因素。
2、中央與地方職權劃分
原則 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圍內的權力,權力劃分往往通過國家憲法規定;
中央政府的職權 主要負責國家秩序與整體發展、軍事、外交等國家級事務;
地方各級政府的職權 主要負責各自區域內的經濟發展、 社會治安等地方性事務。
3、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
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別行政區。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
4、我國的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民主集中制
(1)民主集中制在黨的組織體系中的體現 :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
(2)民主集中制在國家機構中的體現 :
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國家整體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須服從中央;
另一方面,在保證中央統一領導的同時,必須考慮地方特殊利益,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二課 國家的結構形式 第二框 單一制和復合制
1、當今國家結構形式的基本類型:
2、單一制國家的組成單位、特點、類型
組成單位 按照地域劃分的普通行政區域或自治區域。
特點 ①中央享有最高權力;②地方政權被置于中央政權的統一領導下,只能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
類型 中央集權型單一制、 地方分權型單一制(關鍵區別:地方是否有自治權)
典型國家 中法意日英
3、復合制包含:聯邦制和邦聯制
(1)聯邦制的組成單位和特點
組成單位 享有相對主權的完整政治實體。
特點 ①國家整體與其組成部分的權限范圍由聯邦憲法規定。 ②都在各自的權限范圍內擁有最高權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間不得任意干涉。 ③聯邦各組成單位的權力并非由聯邦整體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為政治實體所固有的。
典型國家 美國、德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等。
邦聯制的含義和特點
含義 邦聯是主權國家為某種共同利益而組成的國家聯盟。如,英聯邦、歐盟、東南亞國家聯盟等。
特點 邦聯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不具有完整的國際法主體資格。
4、影響國家結構形式的因素
①各國家采取什么樣的國家結構形式受階級、民族、歷史、文化等多種綜合因素的影響。
②人口、領土、政權、主權始終是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選擇國家結構形式時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
第二單元 世界多極化
第三課 多極化趨勢 第一框 世界多極化的發展
1、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 : 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
注意:
①世界多極化只是一個趨勢并未形成。
②世界多極化強調的政治多極化。
2、世界多極化的形成
(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挑起了旨在遏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冷戰,在冷戰中逐步形成了以美蘇對峙為標志的世界兩極格局。
(2)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被打破。
(3)世界各種政治力量在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中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大國之間的關系經歷重大而又深刻的調整,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3、世界多極化的意義
①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是建立在多種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基礎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大國力量逐漸增強,國際政治中的權力關系正在經歷變化,(有利于)國際關系朝著民主方向發展。
4、世界多極化面臨的挑戰:
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單極與多極的矛盾,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存在。
5、當今世界力量的中心
(1) 冷戰結束后,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2)中國、歐盟、俄羅斯和日本成為多極化國際格局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
(3)進入21世紀以來,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國家不斷壯大,推動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6、中國為世界多極化發展的貢獻:
(1)從綜合國力角度看
中國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2)從全球治理深度參與角度看
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3)從國際話語權的角度看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7、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及對世界作出的貢獻:
①發展中國家在人口、經濟、貿易等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反對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不是決定力量,也不是主導力量)
②發展中國家推動南南合作、南北對話,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實現聯合自強,是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
第三課 多極化趨勢 第二框 國 際 關 系
1、國際關系的含義、聚焦的問題、內容和基本形式
含義 國際關系: 是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聚焦的問題 主權國家之間的戰爭與和平、沖突與合作等問題。
內容 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關系等
基本形式 國際關系的形式是復雜多樣的,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
2、國家間交往的主要方式:
包括貿易往來,文化、科技、教育、醫療等方面的交流,外交磋商,領導人互訪,締結條約或協定等等。
3、國家交往的行為準則: 國際法
國際法的含義和積極作用
含義 國際交往中,各國逐漸以條約或習慣做法為基礎,發展了一些被普遍遵守的行為規則,被稱作國際法。
積極作用 ①規范著國際交往的各個方面和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對維護國際關系穩定、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②遵守國際法符合各國共同利益。
4、國際競爭的實質
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5、影響國際關系的因素:
①影響因素:
各國的國家性質不同,利益追求、對外政策也不同,這使得國際關系復雜多變。國家之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國家利益、國家實力、宗教、文化和歷史等
②決定性因素:
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6、國家利益的含義、重要性、要求
含義 國家利益不是抽象的,歸根結底地該國統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重要性 ①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②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 ③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要求 任何國家都不能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內政。
7、我國的核心國家利益有哪些?
中國的核心利益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為什么要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①根本原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理論原因: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5、怎樣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①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②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強大的國家實力。我國應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國家實力。
補充:
③我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國家利益至上。
④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⑤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知識拓展】
作為中國公民,我們應該如何維護國家利益?
①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③努力維護國家安定、社會穩定的政治局面;
④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
⑤敢于并善于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作斗爭。
第四課 和平與發展 第一框 時代的主題
1、當今時代帶有全球性的兩大戰略問題:
和平問題和發展問題。(兩大戰略問題≠兩大主題)
2、和平問題的含義:
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
3、和平成為時代主題的原因:
①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維護世界和平可以給各國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創造必要的前提。
②現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形勢總體穩定,和平因素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的國際環境具有了現實可能性。
4、發展問題的含義:
指世界經濟的發展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
5、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在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中,世界經濟有很大的發展,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
②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特征,世界經濟發展更加注重提高質量,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受到關注。
6、和平與發展的關系
(1)和平是發展的前提。
表現:
①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需要國際社會保持持久和平的環境,為各國正常發展和政治經濟的往來提供保障。
②世界經濟的發展得益于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戰亂和沖突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
③各國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
(2)發展是和平的基礎。
表現:
①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
②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才能為國際社會的持久和平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③經濟發展有助于消除貧困,減少地區沖突,消除不穩定因素,為維系持久和平提供動力。
7、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因素
(1)經濟全球化發展加深了各國相互依賴程度。
(2)不同力量中心之間相互制衡。
(3)談判和對話成為解決沖突的主要手段。
第四課 和平與發展 第二框 挑戰與應對
1、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
(1)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所上升。
表現 個別大國常常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
本質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本質上是將本國的利益凌駕于其他國家的合理利益之上,憑借本國的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優勢,或利用國際舊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設計,對其他國家進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
危害 在損害他國利益的同時,造成世界的動蕩不安。
(2)貧富懸殊和發展不平衡問題
表現 ①當今世界仍是貧富懸殊的世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②發展中國家比較普遍的存在貧窮和饑餓現象。 ③落后、貧困、危機等揮之去的陰影仍然與人類相伴隨,全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
原因 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注意:
國際經濟舊秩序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本質上是為發達國家的利益而服務的。
(3)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
表現 局部動蕩頻繁發生,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網絡安全、貿易摩擦、恐怖主義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
現狀 世界和平面臨諸多挑戰難題,世界人民爭取和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4、如何克服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 如何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要求)
(1)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
(2)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3)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4)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
(5)根本途徑: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5、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含義:
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同商量著辦。
6、為什么要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
(1)地位: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證。
(2)原因: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各國的事應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國際上的事應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平等協商。
(3)本質:是追求公平正義,要求各國主權平等,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7、如何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措施)
①國際社會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②共同推動建立適應國際力量對比新變化的全球治理體系,更好保障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更好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
③在事關世界和地區和平的重大問題上,應按照《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持通過協商談判和平解決爭端。
④應該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尊重各國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
第五課 中國的外交 第一框 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與發展
1、我國的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
(1)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消除了我國百年來屢受外國侵略、奴役的社會根源。
(2)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長期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
(3)我們絕不允許別國侵犯我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也絕不侵犯別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
3、我國外交政策的決定性因素:
決定因素: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
基本立場 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宗旨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基本目標 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基本準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5、獨立自主的含義及表現:
含義 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表現 不屈服;不允許;不依附;不結盟; 不搞軍事集團;不聯合;不歪曲;不稱霸!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
①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內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處。
6、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
(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對我國外交戰略進行重大調整,使其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國對外活動進入了更為活躍的時期。
(2)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
7、習近平外交思想的作用、主要內容和核心理念
作用 ①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②為探索解決當今世界各種復雜問題指明了方向。
主要內容 以“十個堅持”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則、主要任務和獨特風范。
核心理念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8、核心理念的重要性(作用)
①弘揚了中華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傳統精神,
②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明鮮明旗幟。
③超越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的不同,站在全人類整體利益的高度審視國與國關系,
④展現了世界情懷和全球視野,是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
9、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外交方面的貢獻
對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了部署,提出了要健全黨對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進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建設,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10、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作用
①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②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③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外交正譜寫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第五課 中國的外交 第二框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
(1)全球治理體系與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世界各國相互聯系與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2)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
(3)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
2、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內涵
① 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政治)
② 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安全)
③ 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經濟)
④ 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文化)
⑤ 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生態)
3、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要求:
(1)政治上:
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2)安全上:
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3)經濟上:
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4)文化上: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5)生態上
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
①繼承和發展了新中國不同時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張;
②反映了中外優秀文化和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
③適應了新時代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歷史性變化;
④指明了世界發展和人類未來的前進方向。
5、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中國是如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中國行動)?
①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一帶一路”為重點,堅持將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②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6、積極開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4個定位中國形象)
①重點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
②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
③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④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
第三單元 經濟全球化 第六課 走近經濟全球化
第一框 認識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和表現
含義 商品、服務及技術、資金、勞務等要素,通過日益頻繁的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流動和廣泛配置,世界經濟出現了高度融合的局面,這就是經濟全球化。
表現 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2、生產全球化的原因、表現及作用
原因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
表現 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
作用 生產全球化可以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降低生產成本
3、貿易全球化的原因及表現
原因 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和國際分工的深化。
表現 世界各國都被卷入國際市場交換之中,對國際貿易的依賴度不斷提高。國際貿易的規模迅速擴大,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交易范圍越來越大。
交換范圍 商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務。
4、金融全球化的原因及表現
原因 伴隨著生產和貿易全球化,國際金融市場迅速擴張。
表現 形成了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依托,通過信息網絡運行的、全球統一的、不受時空限制的、國內外金融市場相互貫通的、無國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場。
5、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1)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
①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得發達國家的物質生產能力達到新的高度,生產力不斷擴大與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擴張國外市場的要求更加
迫切。
②另一方面,運輸和通信手段發生革命性變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使得全球經濟活動越來越便捷,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2)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是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3)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
6、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的含義及要素
含義 跨國公司是指以母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銷售和其他經營活動的國際大型企業。
要素 ①是一家企業,其組成實體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經營業務; ②有一個集中的全球決策體系,各分支機構和子公司服從內部的管理政策和統一的戰略目標; ③組成實體共同分享資源和信息并分擔責任。
7、跨國公司的目的及投資方式
投資目的 實現最大利益。
投資方式 在全球范圍內對外直接投資,在其他國家創立新企業,或并購現有企業,或擴張原有企業,利用世界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經營。
8、跨國公司的積極影響
①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到處奔走,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深化;
②把國際分工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分工,把國際貿易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形成了以公司內部分工和貿易為基礎的國際經濟體系,促進了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與進步;
③為經濟全球化提供強有力的載體,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9、跨國公司的負面影響
①不考慮母國或東道國的國家利益,
②實行跨國行業壟斷、破壞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
③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落后產能和環境污染等。
第六課 走近經濟全球化 第二框 日益開放的世界經濟
1、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機遇)
①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
②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③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④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自身經濟發展。
2、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挑戰)
(1)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不平衡問題。發達國家獲取了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絕大部分收益;發展中國家只能從中獲取較少收益。
(2)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加劇。
3、對待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
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又要勇敢迎接挑戰,同舟共濟,實現合作共贏。
4、如何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
①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世界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
②要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
③要完善全球治理。
5、要完善全球治理的原因和措施
原因 a.跨國問題越來越多,對各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國際社會逐漸意識到,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各國共同協商、加強合作。 b.現階段的全球治理機制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難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需要加以變革和完善,從而為各國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措施 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則,如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等。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第一框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
1、我國對外開放的發展歷程:起點和特點
起點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
特點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建立了中國特色開放型經濟體系。
2、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的總體要求
在新時代,我國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更加主動地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3、如何適應新形勢,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①轉方式: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
②新優勢:要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拓展對外貿易,推進貿易強國建設。
③引進來:要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④走出去:要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4、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關系
①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國既注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又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②對外開放和自力更生,好比兩條強有力的"腿",支撐著我國經濟邁入現代化。
5、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的原因
①我國國情:中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依賴別人搞建設,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的出發點,這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
②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要求
(1)我們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
(3)未來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中國的對外開放不會停滯,更不會走回頭路。我們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第七課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第二框 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
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表現為:
(1)對國家發展的意義
①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②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
③推動了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
④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2)對個人生活的意義
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
(1)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2)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①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
②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
③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3、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1)中國態度
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
(2)中國主張
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揮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
(3)中國行動
我國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共建一帶一路,不僅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而且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乘我國發展快車,同沿線各國共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幫助其實現發展。
第四單元 國際組織
第八課 主要的國際組織 第一框 日益重要的國際組織
1、國際組織的含義和地位
含義 指的是若干國家的政府或民間團體經協商聯合建立的經常性組織。
地位 國際組織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
2、國際組織的分類及主要特點
劃分標準 類型 主要特點
成員性質 政府間 成員是主權國家或地區的政府
非政府間 成員主要是團體或個人 。非官方性、公益型及一定的志愿性。
地理范圍 世界性 向全世界開放,任何國家都可以申請加入
區域性 成員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圍,或基于某一共同的軍事、經濟利益,或基于某種共同的文化、宗教、民族背景
職能范圍 一般性 職能范圍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
專門性 具有專業職能,主要開展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的專業技術性活動
3、國際組織的機構及其職能
國際組織的機構 參加成員 職能
議事和決策機構 全體成員參加的大會 享有廣泛的權力,包括制定和修改章程、接納新成員、選舉執行機構成員和最高行政官員、審核財政預算和決算、審議各機構年度報表。
執行機構 大會休會期間,部分成員組成 執行相關決議,履行各項職能。
秘書處 由全體成員大會產生 處理日常事務,為其他機構提供服務。
司法機構 (有些國際組織有) 由全體成員大會產生 解決成員間的矛盾、糾紛
4、國際組織的主要特征: 國際性、目的性、組織性、自主性
5、國際組織的產生、發展及作用
產生 國際組織是國際關系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其形成和發展反映了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類交往的日益頻繁和面臨的問題日益復雜。國際組織的出現,適應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新情況和新變化。
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組織迅猛發展,適應了新科技革命帶來的經濟全球化的需要,適應了當代世界多極化趨勢,體現了對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的關注。
作用 積極作用: 國際組織可以促進國際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開展交流、協調、合作,調停和解決國際政治沖突和經濟糾紛,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局限性: 國際組織參與國際事物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有其局限性。個別大國倚仗實力,力圖控制國際組織,使之成為其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工具。
第八課 主要的國際組織 第二框 聯合國
1、聯合國(UN)的概況
聯合國性質(地位) 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產生的背景 聯合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勝利的產物,是人民為和平與發展長期努力的結果。
成立的意義 聯合國的成立是人類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聯合國的宗旨 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2、聯合國的基本原則
①各會員國主權平等。 ②各會員國應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
③各會員國應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④各會員國必須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不侵害別國的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
⑤各會員國對于聯合國依憲章規定而采取的行動,應盡力予以協助。
⑥聯合國不得干涉在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內政的事務。
3、聯合國的主要機構
①聯合國有6個主要機構,分別是:聯合國大會、安理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經社理事會)、托管理事會、國際法院、秘書處。
②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在日內瓦、維也納和內羅畢設有辦事處,國際法院位于海牙。
4、聯合國各主要機構的職能和議事規則
(1)聯合國大會★★★
細致 主要審議機構
組成 由全體成員國的代表組成。
表決原則 每一個會員國都有一個投票權。關于重要問題的決定,如和平與安全、接納新會員國和預算事項的決定,必須由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其他問題則以簡單多數通過。
職權 擁有廣泛的職權, 就國際社會廣泛議題進行討論并作出決議:如和平與安全、接納新會員國和預算事項等……
(2)安全理事會(安理會)★★★
組成 由中、美、俄、英、法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由大會選出、任期兩年的非常任理事國組成。
職能 負有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
表決原則 每一個理事國均有一個投票權。 安理會對于實質性問題的決定需9票通過,并且不得有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投反對票(棄權不算反對),即“大國一致”原則。通常被稱為“否決權”。
注意:
安理會是聯合國唯一有權采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
(3)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組成 由大會選出的54個理事國組成
職能 主要關注國際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衛生等問題。
(4)托管理事會:負責監督托管領土,目前已完成歷史使命,停止運作。
(5)國際法院
組成 由15名法官組成。每三年改選三分之一,任期9年,可連選連任。
職能 是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而設立的主要司法機構。
(6)秘書處
組成 由秘書長及辦事人員組成,秘書長是聯合國的行政首長,由大會根據安理會的推薦任命。
職能 從事各種日常工作。
5、聯合國的作用
(1)總體作用:
聯合國在維護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
(2)具體作用:
①聯合國作為集體安全機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國際合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聯合國發展系統為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6、聯合國的評價、改革原則、改革的核心問題
評價 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是集體應對各種威脅和挑戰的有效平臺,應該繼續成為維護和平的使者、推動發展的先驅。
改革原則 聯合國的改革應發揚民主,廣泛協商,積極穩妥,循序漸進。
改革的核心問題 核心問題是安理會改革
第八課 主要的國際組織 第三框 區域性國際組織
1、歐洲的一體化進程
①1952年,西歐六國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啟動歐洲一體化進程;
②1967年7月,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并,統稱歐洲共同體;
③1969年經濟與貨幣聯盟建立;目的是實現歐洲貨幣制度的穩定和統一。
④1991年12月歐共體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并于1993年1月1日生效,歐共體演化為歐盟。
2、歐洲聯盟的地位和宗旨
地位 歐洲聯盟成為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成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宗旨 是實現各成員國的共同目標: 促進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確保基本價值標準,加強國際合作
3、歐洲聯盟的主要機構及職能
①歐洲理事會(歐盟首腦會議):歐盟最高決策機構。★
②歐盟理事會(部長理事會):負責日常決策,擁有歐盟立法權。
③歐盟委員會:歐盟常設執行機構。
④歐洲議會: 監督、咨詢機構,也有部分立法權。 ⑤歐洲法院:歐盟的最高法院。
4、歐盟的作用
(1)積極作用
歐盟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并力爭在重大國際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上有所作為。
(2)消極作用
近年來,歐盟經受了主權債務危機、烏克蘭危機、恐怖襲擊、難民危機和英國“脫歐”等多重沖擊,暴露了一些深層次問題。
5、中國與歐盟的關系
(1)1975年5月,中國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建立外交關系。
(2)40多年來中歐關系發展迅速。
(3)2003年,中歐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雙方政治互信不斷深化,經貿聯系日益密切,人員交流持續頻密。
(4)2021年,中歐鞏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歐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6、歐盟的特點
(1)歐盟的發展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
(2)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歐洲帶來巨大損失,聯合起來求和平、謀發展是啟動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直接動力。
(3)歐盟是由成員國組成的具有超國家性質的區域性組織,成員國向歐盟讓渡了大量主權。
7、亞太經合組織的性質、宗旨及合作方式
限制 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
宗旨 支持亞太區域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和繁榮,建設活力和諧的亞太大家庭,捍衛自由開放的貿易和投資,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鼓勵經濟技術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進建設良好和可持續的商業環境。
合作方式 亞太經合組織通過獨特的方式推進成員間的合作。 ①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 ②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則; ③單邊行動與集體行動相結合。
8、中國在亞太經合組織中有何地位和作用?
地位 中國在亞太地區舉足輕重,是亞太經合組織的重要成員。
作用 自1991年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以來,中國參加了歷屆部長級會議和歷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積極參與各層次各領域合作,為促進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9、東南亞國家聯盟的組成、運行機制、地位
組成 1967年成立,有10個成員國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運行機制 21世紀以來,亞洲地區經濟發展迅猛,成為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東盟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10+1”、“10+3”、東盟地區論壇、東盟防長擴大會和東亞峰會等機制。
地位 成為推進區域合作和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平臺。
10、東盟的主要目標
①、維護和促進地區和平安全和穩定,進一步強化以和平為導向的價值觀
②、通過加強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文化合作,提升地區活力。
③、維護東南亞的無核武器區地位,杜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④、確保東盟人民和成員國與世界和平相處,生活于公正、民主與和諧的環境中。
⑤、建立穩定、繁榮、極具競爭力和一體化的共同市場和制造基地,實現貨物、服務、投資、人員、資金自由流動。
⑥、通過相互幫助與合作減輕貧困,縮小東盟內部發展鴻溝。
11、東盟的組織機構:
①東盟峰會、 ②東盟協調理事會、
③東盟共同體理事會、 ④東盟領域部長會議、
⑤東盟秘書長和東盟秘書處、 ⑥東盟常駐代表委員會、
⑦東盟政府間人權委員會、 ⑧東盟附屬機構。
12、中國與東盟的關系
①在“10+1”和“10+3”合作、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等區域機制框架下,中國與東盟保持了良好的溝通和合作。
②2003年,中國與東盟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
③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
④2013年10月,中國倡議與東盟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13、非洲聯盟的地位、發展過程、作用
地位 非洲聯盟(AU)非洲最重要的區域性合作組織。
發展過程 ①非盟的前身是成立于1963年的非洲統一組織。 ②1999年,非洲統一組織第四屆特別首腦會議通過《錫爾特宣言》,決定成立非盟。 ③2002年,非盟取代非洲統一組織。
作用 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成為引領非洲國家聯合自強、共謀發展的一面旗幟,其領導權威得到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14、非盟的目標
①人實現非洲國家和人民間更廣泛地團結和統一。②維護主權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獨立。
③促進和平、安全和穩定。 ④加快政治、社會經濟一體化進程。
⑤促進民主原則、大眾參與和良政。 ⑥促進和保護人權。
⑦推動非洲經濟、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⑧推動在各領域的泛非合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⑨協調和統一區域經濟體政策。
⑩加強國際合作,創造條件使非洲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應有作用。
15、非盟的組織機構
①首腦會議:最高權利機構。 ②執行理事會:由成員國外長或指定部長組成。
③非盟委員會:常設行政機構。 ④泛非議會:立法與監督機構。
⑤和平與安全理事會:由15個成員國組成,其中5國任期3年,10國任期2年,均可連選連任。
⑥非洲發展新伙伴計劃:于2001年發起,2002年被確定為非盟經濟社會發展綱領,2010年正式并入非盟框架。
⑦經濟社會文化理事會:咨詢機構,由成員國社會團體、專業團體、文化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等組成。
⑧非洲法院:司法機構。
⑨金融機構:包括非洲中央銀行、非洲貨幣基金、非洲投資銀行三個機構,均尚未建立。
16、中國與非盟的關系
①中國重視發展與非盟的關系。中國與非盟在氣候變化、“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重大國際問題以及非洲熱點問題上保持溝通協調。
②非盟在涉及中國核心和重大利益問題上積極支持中國。
③中國向非盟機構能力建設、有關維和行動和非盟總部會議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項目建設提供援助。
第九課 中國與國際組織 第一框 中國與聯合國
1、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
①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
中國是舊金山制憲會議發起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
②中國要求參加聯合國工作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要求參加聯合國工作。美國采用各種手段,對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設置重重障礙。
③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
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組織上徹底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問題。
2、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重要意義
這是中國與廣大堅持原則、主持正義的國家的重大勝利。從此,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步入正軌,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
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①中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 ②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③作為聯合國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事關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享有否決權,是聯合國中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之一。
作用 總體作用: 中國本著自身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參加各項工作,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著建設性的作用(≠領導、主導、決定作用)。 具體作用: ①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 ②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 ③中國積極倡導和支持聯合國改革。
第九課 中國與國際組織 第二框 中國與新興國際組織
1、二十國集團(G20)成立的背景、成員特點、討論的主題、運行機制
成立的背景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社會深感有必要對全球經濟進行監管和治理,然而,西方國家主導的舊的國際機制已難以勝任此任務,二十國集團因此成為新的全球經濟治理平臺。
成員特點 二十國集團成員涵蓋面廣、代表性強,其構成了兼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
討論的主題 主要討論全球重大經濟金融熱點問題。
運行機制 領導人峰會。
2、中國與二十國集團
(1)地位:
中國是二十國集團的創始國,也是二十國集團中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2)作用:
①二十國集團已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
②中國提出共同構建創新、開放、聯動和包容型世界經濟的中國主張,倡導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觀,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3、金磚國家的產生背景、性質、理念、作用
產生背景 金磚國家的誕生和發展,是世界經濟變遷和國際格局演變的產物。
性質 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合作機制。
理念 以對話合作、共謀發展為宗旨的“金磚+”合作理念。
作用 金磚國家秉承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入,深化了團結互信,增進了五國人民福祉,拉緊了利益和情感紐帶,為世界經濟企穩復蘇并重回增長之路做出了突出貢獻。
4、中國與金磚國家
(1)地位:中國的經濟體量最大,作用相對突出。
(2)作用:中國一直努力推動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形成和不斷發展,順應歷史大勢,把握發展機遇,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建設性作用。(≠領導、主導、決定作用)
5、上海合作組織產生、地位、工作語言和地點
產生 ①1996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首次會晤,建立“上海五國”會晤機制。 ②2001年,烏茲別克斯坦加入,六國元首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組織成立。
地位 上合組織是第一個在中國境內宣布成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
工作語言和地點 語言:漢語和俄語。秘書處:北京。
6、上合組織的作用
(1)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組織開創了至冷戰結束以來區域合作的新模式,成為當今世界區域合作的典范。
(2)(在國際反恐領域的作用)
上合組織自成立之初,就將打擊"三股勢力"(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勢力),維護地區安全穩定視為重要的合作領域。
上合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執行委員會作為上合組織的常設機構,在國際反恐領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7、中國與上合組織
①中國大力推動上合組織的經濟合作。②中國大力推動上合組織成員國的金融合作。
8、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
(1)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
(2)鼓勵成員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游、環保及其他領域的有效合作,
(3)共同致力于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
(4)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注意:
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區域性、政府間、一般性的國際組織。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設立概況、投資方向、運作原則和目標、運行特點
設立概況 性質:多邊金融合作機構 正式運營時間:2016年1月 總部設在:北京 工作語言:英語
投資方向 亞投行致力于亞洲地區基礎設施投資,為能源、電力、交通、通信、農業基建、供水、環衛、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運作原則和目標 運作原則:公開、透明、獨立、問責 目標:精簡、廉潔、綠色。
運行特點 ①亞投行充分借鑒現有多邊金融機構長期積累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制定和實施嚴格的規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 ②亞投行在現行國際經濟金融秩序下運行,同其他全球和區域多邊開發銀行的關系是相互補充而非相互替代。
10、中國與亞投行
①亞投行是中國倡議成立的。
②中國在亞投行中占據重要地位。中國是亞投行第一大股東和投票權占比最高的國家。
③亞投行首任行長是中國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万载县| 福建省| 陆河县| 平度市| 绥阳县| 维西| 锡林郭勒盟| 永清县| 枞阳县| 漳浦县| 汉阴县| 巩义市| 永昌县| 阿克苏市| 兴山县| 钦州市| 尼玛县| 嘉善县| 莱芜市| 屯昌县| 临武县| 平邑县| 杭州市| 依安县| 桐乡市| 体育| 凌云县| 庐江县| 伊宁县| 孟州市| 绥江县| 东台市| 犍为县| 馆陶县| 农安县| 永和县| 清河县| 乌鲁木齐市| 海安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