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國土與人民 同步練習--2022- 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1.我國的人口基本國策是A.實行計劃生育政策B.優生、優育C.晚婚、晚育D.提高人口素質2.下列情況中,屬于我國人口數量過多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是A.勞動力不足B.兵源不足C.人口素質大大提高D.就業困難3.讀“我國四省區輪廓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①省區瀕臨東海 B.②省區北回歸線穿過C.③省區簡稱陜,省會太原 D.我國領土最北端位于④省區4.下列關于我國行政區劃的說法,正確的是A.北京為直轄市,不屬于省級行政單位B.香港為特別行政區,不屬于省級行政單位C.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D.西北五省區不包括陜西省5. 下列詞語中,加線的字哪個不是省級行政區的簡稱:A.秦晉之好 B.夜郎自大C.得隴望蜀 D.黔驢技窮6.近幾年來我國60歲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趨勢明顯,說明中國面臨的人口問題是( )A.流動人口大增 B.老齡化進程加快C.性別比不平衡 D.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7.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區是:( )A.瓊、桂、粵、閩 B.臺、粵、桂、瓊C.滇、桂、粵、臺 D.云、桂、粵、閩8.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我國的省區的簡稱是A.藏云桂臺B.云桂粵、臺C.臺、粵、桂、云D.閩臺粵云9.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A.人口分布不均,東部人口少 B.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C.城鎮人口比重大,農村人口比重小 D.人口老齡化嚴重,勞動力短缺10.當南方的海南島進入春耕季節時,北方的黑龍江仍然是冰天雪地,造成此差異的原因是A.海陸因素 B.緯度因素C.地形因素 D.人為因素2008年奧運會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幾位同學聚在了一起,他們談論了許多話題,請完成下列問題。11.關于對我國的緯度位置優越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小暢:我國大部分位于熱帶,熱量充足B.小悅:我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光照充足C.依依:我國一部分位于寒帶 夏季涼爽D.可言:我國全部位于北溫帶,氣候溫和12.奧運圣火傳遍祖國大地,我國的陸地領土面積( )A.1200萬平方千米 B.960萬平方千米 C.世界第一 D.世界第二13.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后,我國每年新增人口數量依然較大,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自然增長率高C.人口死亡率低 D.人口基數龐大14.下列關于中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東半球、南半球B.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C.大部分位于熱帶,少數位于溫帶D.位于北半球、西半球15.甘肅省的簡稱和行政中心分別是 ( )A.甘、貴陽 B.秦、蘭州C.隴、蘭州 D.隴、成都讀“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輪廓圖”,完成下列小題.16.四省中,瀕臨我國內海渤海的是(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17.四省中,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引進外資、技術設備、管理辦法、科技信息等,大力發展加工制造業的是(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18.我國下列省級行政區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B.甘肅省 C.陜西省 D.江蘇省上海到西藏樟木的318國道,被稱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讀“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圖”回答下列問題。19.318國道大致沿(緯線)延伸。20.重慶市簡稱為;宜昌所在省級行政區名稱為。21.這條景觀大道從起點到終點,下列變化敘述正確的是A.年平均氣溫增高B.平均海拔增高C.年降水量增加D.人口密度增大22.沿318國道旅行,從宜昌到成都的途中,發現當地人普遍愛吃辣椒,主要是因為。23.在山區,常會發生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沿途最易遇到滑坡、泥石流的地段是段(填上海至宜昌或成都至林芝)。24.沿途不能看到的景觀是A.秀美的水鄉景色B.綠油油的茶樹C.地表千溝萬壑D.高原草場,牦牛成群.25.讀我國人口增長曲線圖后回答問題。(1)根據曲線圖可以看出1949年以前,我國人口增長速度比較 ,新中國成立后,人口增長基本上呈 線上升。(2)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 ,增長速度快。(3)我國人口政策的基本內容是 , ;具體要求是 。(4)20世紀70年代以后,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的原因是 。參考答案:1.A2.D3.D4.C5.B6.B7.C8.B9.B10.B11.B 12.B13.D14.B15.C16.C 17.B18.D19.30°N1分 20.渝;湖北2分 21.B 22.當地氣候多雨,特別是冬季氣候冷濕,吃辣椒有利于驅寒去濕(意思對即可)2分 23.成都至林芝1分 24.C25.(1)慢、直(2)人口基數大(3)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晚婚、晚育、少生、優生(4)我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