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美術二年級下冊《動物的故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的:知識與能力:簡單了解“連環畫”的知識,學習如何繪制出連環畫。過程與方法:運用簡單的連環畫形式,能夠較完整地把動物的故事表現出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各種動物的收集、整理、繪制,使學生對動物有更多的了解,學會關愛身邊的小動物。二、教學重點:能夠運用連環畫的形式表現動物的故事。三、教學難點:能用連環畫的形式生動體現出主要的故事情節。四、教具和學具:教具:范畫、多媒體ppt課件學具:圖畫紙、水彩筆、油畫棒教學思路:學生對故事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特別是擬人化的動物故事,更是陪伴學生成長的“伙伴”。本課的教學圍繞“故事”展開,教學中可以從有趣的故事入手,結合學生喜愛的動物故事,采用連環畫的表現形式,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故事進行表現與創作。在教學中采用“講故事——說故事——猜故事——畫故事”的教學策略,緊緊圍繞故事,引導學生將故事變成有趣的圖畫。講故事:通過教師講述《小蛇散步》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欣賞為故事配畫的精美插圖,使學生感受到圖文并茂的故事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進一步了解、學習的愿望;說故事:結合《狐貍和仙鶴》的故事,引導學生分析,初步認識連環畫,了解簡單的連環畫知識;猜故事:通過教師選擇的幾幅畫面,猜猜故事的內容,引導學生探秘故事畫,注重畫中角色、背景、情節的選擇與確定;畫故事: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探究與演示,以《猴子撈月亮》為例學習連環畫的繪制方法和步驟,欣賞畫家與學生的連環畫作品,進一步拓寬視野、學習繪制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動物故事創作成簡單的連環畫作品,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六、教學步驟: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含過程與方法) 這節課我們采用“講故事——說故事——猜故事——畫故事”,緊緊圍繞故事,將自己熟悉的故事變成有趣的圖畫。 設計目的和說明講故事 1.今天老師就先給大家講個有趣的故事。 (教師邊故事邊播放插圖) (1)下了很長時間的雨,終于停了,小蛇要出去散步了。 (2)可是,爬著爬著……路中間出現了一個大水坑。 (3) 這點小事,難不倒我.只要這樣…… (4) 哎呦!然后,把尾巴縮回來就行了。 請等一下!能從你的背上爬過去嗎 可以,可以! (5) 一個接一個, 一個接一個! (6) 真的是太謝謝了! 小事一樁,有困難就找我吧。 那么,還有沒有人要過去呢 (7)那就讓我們也過去吧!可以,可以! (8) 嗒嗒嗒嗒嗒嗒 咣咣咣咣咣咣 咚咚咚咚咚咚 (9) 呼---- 好,再努力一下!了不起,了不起! 已經沒有人要過去了吧 (10)那就走吧.…… 嗓子干得冒煙了。 咕咚, 咕咚, 咕咚……小蛇喝光了水坑里的水,一滴都不剩。 (11)圓滾滾搖搖擺擺,小蛇繼續去散步了。 我們對小蛇的最初印象是感到害怕,但是在這個故事里作者以詼諧幽默的語言和獨特的繪畫風格描繪了一條色彩斑斕、熱心助人的可愛小蛇。用一幅幅連續的圖畫來講故事,圖文并茂,讓故事更加生動有趣,這節課我們就用圖畫講一講“動物的故事”。(出示課題:動物的故事) 通過有趣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欣賞為故事配畫的精美插圖,使學生感受到圖文并茂的故事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進一步了解、學習的愿望。說故事 1.回憶一下,老師剛才講的《小蛇散步》的故事中都有誰?(小蛇、螞蟻、蜥蜴、老鼠、大灰狼、獅子、大象) 2.這些動物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 3.這個故事分成了幾幅圖去表現?為什么要這樣分?(每幅圖表現一個故事情節) 小結:這種由多幅圖畫連續展開,講述一個故事過程的繪畫形式,叫連環畫。 4.你知道哪些有趣的動物故事?學生講動物的故事《狐貍和仙鶴》。 說一說故事里面有哪些動物角色? 老師很喜歡《仙鶴和狐貍》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把它變成一幅連環畫。 5.繪制步驟:(展示范畫) (1)確定主要動物角色——仙鶴、狐貍。 (2)確定主要故事情節,劃分畫面。 用簡潔的語言講述動物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 仙鶴和狐貍是好朋友,狐貍邀請仙鶴到家里做客。 狐貍準備了噴香的肉湯,裝在盤子里,仙鶴嘴巴又長又尖,喝不到盤子里的肉湯,只能呆呆的坐著。 第二天,仙鶴邀請狐貍到家里做客,狐貍高極了,想到仙鶴家飽餐一頓。 仙鶴看到仙鶴用長頸瓶子裝這香噴噴的魚湯,可是狐貍的嘴又扁又寬,餓著肚子離開了仙鶴的家。它知道:這騙人的把戲是自己先發明的。 (3)根據故事中的主要場景,確定每幅畫面的背景。 (4)根據故事情節分別繪制畫面。 6.從故事主要角色、主要情節、故事場景、畫面劃分等方面探究連環畫的表現方法。 分析故事主角、場景、主要情節,初步滲透連環畫的創作方法。 通過展示與交流,引導學生了解連環畫、認識連環畫。 猜故事 出示《小馬過河》中的一幅圖,猜一猜這是什么故事?——畫中主要表現了故事的主角(小馬 ) 出示《猴子撈月》中的一幅圖,這是什么故事?猴子們在干什么?——猴子的動作表現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 出示《小兔子乖乖》中的一幅圖,這個有趣的故事發生在哪里?——畫面中背景的表現。 出示《烏鴉喝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它講述了小烏鴉如何用銜石子的方法喝到了水。 6.小結: 連環畫有幾部分組成? 畫面劃分、主要角色、故事情節、故事場景。 通過趣味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從故事主要角色、主要情節、故事場景、畫面劃分等方面探究連環畫的表現方法。畫故事 其實很多我們生活中熟悉的故事都可以變成有趣的故事畫。《小壁虎借尾巴》《狐假虎威》《會飛的蝸牛》《井底之蛙》等故事畫作品。 同學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編一個故事,并把這個故事用連環畫的形式畫下來。 學習連環畫的創作方法和步驟,提高學生概括、分析的能力,嘗試如何將故事變成畫面。 開闊視野、拓寬學生創作思路。聯想創作 1.你想繪制什么有趣的動物故事?把自己想要表現的動物故事精簡成4~6句話,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2.作業要求: 請同學們用一幅或一組圖片表現一個有趣的動物故事,內容可以是自己熟悉的故事也可以創編。 在繪畫時要注意動物和場景的變化。 畫面整潔,內容要清晰豐富。 3.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4.展示作品,請同學們介紹自己創作的動物故事。 5.小結:同學們,我們要關愛身邊的小動物,不丟棄家養動物,不獵殺野生動物,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引導學生抓住故事重點進行創作,在創作中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作表現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