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設計的船 教學設計學情分析和設計意圖船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在一年級下冊的學習中,已經對船的常識和用途有了基本的概念。在生活中,學生對“浮力”一詞有蒙眈的認識,對于木頭、竹子等能在水中漂浮有一定了解,但是,對于產生浮力的原因,以及用鋼鐵造的船不會沉人水中這一現象,沒有進行過深人的探究。教學目標通過對船的分析,初步了解有關浮力的科學知識,掌握利用浮力設計船的方法。 2.引導學生探究浮力的知識,運用浮力的科學原理和多種造型方法實現自己的藝術創想,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和綜合探索問題的能力。 3.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浮力這一科學原理的興趣,建立美術與科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從中體會探究活動的愉悅和成功,養成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有關浮力的科學知識,學習利用可漂浮的廢棄物設計船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浮力的科學知識,設計一艘新穎美觀并能平穩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教學過程(一)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交通工具中,陸地上有各種各樣的車。那么,江河湖海中又有什么呢?對了,也有各種各樣的船,大家都見過什么樣的船呢? 看來大家見多識廣,對船都非常熟悉。那么最早的船是什么樣的嗎? (二)授新 1、船的歷史 對生活在江河之濱的人類祖先來說,從事漁獵活動和水密切相依。在長期的觀察中人們發現樹上飄下的樹葉,或掉下來的樹枝卻能在水面漂浮。然而他們試著騎到水中漂浮的較大的木頭上,從而想到了造船。 舟筏時代—帆船時代—蒸汽機船時代—柴油機船時代······ 2、了解什么是浮力 課前同學們完成了學習單,發現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和船一樣也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材料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實踐證明,果然這些材料是可以漂浮起來的。那我們把這種力量,叫做—浮力 為什么一塊鋼鐵會沉下去,把它做成輪船卻可以浮起來?做成輪船后這塊鋼鐵的大小變大了。所以物體的體積越大,浮力也越大。 3、船的結構 制作小船,我們得知道船有哪些結構組成?瞧~這艘船由·····部分組成,不同種類的船,功能不一樣,結構、形狀也各不相同。 同學們在制作船的時候要先確定你想做一艘怎樣的船,用途是什么,在確定有哪些結構組成。 4、藝術實踐 出示美術書第41頁步驟圖。 現在請你也來試一試吧,小組合作設計并制作一艘能浮在水面上的船。要求:漂浮穩當、造型新穎。 (三)小結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像一艘小船一樣,在大海上乘風破浪,找到自己的方向,不斷遠航,最終到達夢想的彼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