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期中測試考生須知:1.全卷共25題,滿分100分。2.全卷分為卷Ⅰ(選擇題)和卷Ⅱ(非選擇題)兩部分。3.所有答案均需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溫馨提示:請仔細審題,細心答題,相信你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祝你成功!卷Ⅰ一、選擇題(共20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1. 下列哪句話是描繪新疆地區特色的( )A.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B.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2.下列有關拉薩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A.拉薩市位于西藏的東南部,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南岸B.拉薩是西藏自治區的首府C.拉薩市年平均日照時數在5000小時以上,被稱為“日光城”D.拉薩市位于喜馬拉雅山南坡,降水豐沛3.2018年10月,位于青海省德令哈的我國首個大型商業化光熱示范電站(97°E,37°N)正式投入運行。在青海省建設光熱電站的優勢條件是( )A.緯度較低,光照充足 B.人口密集,市場需求大C.海拔較高,太陽能資源豐富 D.高校云集,科學技術水平高4.在社會調查中,以書面形式提出問題、收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是( )A.實地調查法 B.訪問調查法 C.問卷調查法 D.文獻調查法5.三孩生育政策已于2021年5月31日開始實施,這是我國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歷史性調整。這一政策有利于( )①緩解老齡化 ②提高人口素質 ③改善人口結構 ④調配人口密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舟山漁場千帆競發,洞庭湖畔稻花飄香,四川盆地天府之國,青藏高原牦牛成群。這些各具特色的生產生活場景說明( )①區域環境沒有優劣之分,各地條件都一樣②發展區域經濟要積極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③發展區域經濟要堅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④合理利用自然條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前程無限光輝……,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中國人民開始自己當權管理國家,我們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揭開了歷史的新的巨冊。”該社論評論的歷史事件為( )A.中國共產黨成立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D.西藏的和平解放8.“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這首我們熟悉的歌曲《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中的插曲。在上甘嶺戰役中,對付“豺狼”的中國士兵是( )A.中國工農紅軍 B.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C.中國人民解放軍 D.中國人民志愿軍9.下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國一五計劃建設成就,從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鋼產量 發電量 糧食產量 棉花產量年增長率 60% 35.2% 3.7% 4.7%A.我國建立了比較均衡的工業體系 B.一五計劃的重點是發展重工業C.計劃項目主要集中在東北 D.我國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10.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不會看到的情景是( )A.國家沒收資本家的生產資料 B.手工業者組織木器生產合作社C.帽子廠掛公私合營的新廠牌 D.農民申請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11.我國在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過程中經歷了不少成功和曲折,下列歷史史實按出現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三大改造 ②改革開放 ③人民公社化運動 ④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12.右圖中的人物體現的共同精神是( )A.艱苦奮斗、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B.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勤政精神C.舍生忘死、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D.勇于改革、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13.國家對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的成果,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蒙古族史詩《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材料表明了國家重視少數民族的( )A.經濟建設 B.文化傳承 C.科技發展 D.文旅開發14.新中國成立后,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進程中取得的成果,按時間先后期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③澳門回歸祖國 ④海峽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15.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號召,要求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召開的歷次重大會議中,其中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 )A.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九大 B.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八大C.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六大和中共十九大16.從人民海軍和空軍的建立、“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的組建等內容中,提煉出一個主題,其名稱應是( )A.中國的工業化歷程 B.近代科技和文化C.新中國的國防建設 D.現代的社會生活17.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下面對“中國夢”理解正確的是( )①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②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③將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實現④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8.從闡述“中國夢”與“世界夢”相通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倡導“一帶一路”到共享疫情信息,這表明我國( )①努力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②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③積極參與全球治理 ④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9.“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開放之初,中國打開大門,吸引全球資金與技術到中國去;現在,中國打開大門,帶著資金和自主技術向世界走來。”下列選項中能體現中國帶著自主技術“向世界走來”的是( )A.第一批解放牌汽車 B.蘭新鐵路C.雜交水稻 D.第一架噴氣式飛機20.李飛的爺爺說:“爺爺像你這么大的時候(15歲)一頓能吃4碗飯,你卻連2碗都吃不了。”李飛辯解道:“你們那時吃飯只求‘吃飽’,我們現在吃飯不但要求‘吃飽’,而且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這段對話說明改革開放以來( )A.國家糧食產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飲食文化影響C.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D.青少年的體質有所下降卷Ⅱ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2分)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頭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親歷者的口述 反映的歷史事件 時間 歷史意義謝邦定:“國旗升到桿頂的那一刻,廣場上30萬群眾再一次沸騰了,震撼人心的吶喊聲甚至蓋過了隆隆的禮炮聲。緊接著毛主席宣讀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告,全場又是雷鳴般的歡呼聲!” ①_______________ 1949年10月1日 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馬國范:“我開了幾十年的車,以前開的都是外國車,想不到能開上我們自己造的汽車!昨晚一宿都沒睡好覺,就盼著這一天吶!” ③_______________ 1953年—1957年 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中國人民可以放心了,沒有人再會來轟炸我們了,我們可以和平地生活、學習、建設。中國是世界幾大核工業國之一。” ④_______________ 20世紀60年代 振奮了民族精神,打破了核壟斷,增強了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國際地位。張麗華:“直到單位傳達精神時,我才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后來老師聽說我曾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做過服務工作,激動地拉住我的手說:‘你太幸福了!’這種幸福感,讓我興奮了很長時間。”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⑤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2.(12分)某班學生開展共和國史項目化學習。閱讀他們研學的內容和資料,回答問題。第一組:當家作主開辟紀元全國政協會議后,毛澤東指出:“中國的主要人口是農民,革命靠了農民的援助才取得了勝利,國家工業化又要靠農民的援助才能成功。”——《毛澤東文集》第6卷(1)建國初期使我國農民真正獲得解放是哪一重要改革?聯系材料簡述這一改革對促進國家工業化的作用。(4分)第二組:制度革新歷史巨變私有產權無法制止農民間自發的土地買賣和集中,無法防止農村兩級分化的再次出現。——《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研究》(2)聯系所學知識,說明我國為了解決農村土地私有產權所帶來的問題,采取了什么措施?結果如何?(4分)第三組:敢于探索偉大創造1978年秋,小崗村18戶農民秘密開會,冒著極大的風險在協議上簽字……安徽試行生產責任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產生了極大的示范效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農村的推廣》(3)請簡述小崗村農民的創舉,這一創舉又為農村改革帶來了怎樣的重大影響。(4分)(12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新中國一起成長起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周恩來被稱為“中國外交第一人”,請選擇一幅圖,并結合相關史實加以論證這一觀點。(4分)材料二:1972年2月6日,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標題是“Nixon’s China Odyssey”(尼克松的中國之旅)。(2)材料二中發生的歷史事件是什么?當時尼克松總統說“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其含義又是什么?(4分)材料三:進入21世紀,中國效力于與各大國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堅持與發展中國家合作,積極參加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3)進入21世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外交布局是什么?又產生了怎樣的重大影響?(4分)24.(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1為新疆地形及主要棉花種植區圖,圖2為阿拉爾市氣溫降水圖。材料二:新疆是我國重要棉花產區,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產量比重達87%。其中,南疆(指天山以南、昆侖山以北的區域)棉區是其主產區,棉花產量約占新疆棉區產量的80%。新疆棉花生長期約200天,喜溫、好光、但怕澇。(1)據圖1指出南疆棉區的分布特點。(4分)(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南疆盛產棉花的有利自然條件。(6分)(3)請你為南疆地區開發和利用水資源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2分)25.(12分)鋪展戈壁通衢,奏響發展凱歌。材料一:2021年5月20日,隨著京新高速公路梧桐大泉至木壘段最后一車瀝青鋪設到位,這條總里程約2768公里的進出新疆的大通道全線貫通。材料二:在梧桐大泉到木全段施工中,為不影響沿線地區野生動物遷徙,施工方修筑了30余座動物通道;工程完工后,施工方在沿線地區繁育植被,實現“復綠”。材料三:白疙瘩到明水段的通車,改變了甘肅馬鬃山鎮交通不便的局面。該鎮圍繞公路吸引投資,利用獨特的環境發展加工業和旅游業,徹底撕掉了遍地荒涼的貧困標簽。(1)京新高速公路橫跨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地區和_______地區。(4分)(2)京新高速公路因沿途自然景觀多樣,被稱為“絕色景觀大道”。據圖,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其成因。(4分)京新高速公路的修建與通車是我國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實踐,請結合材料予以闡釋。(4分)2022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期中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D 2.B 3.C 4.C 5.B 6.D 7. C 8.D 9.B 10.A11.C 12.A 13.B 14.A 15.D 16.C 17.D 18.A 19.C 20.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計60分)21.①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2分)②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2分)③“一五”計劃(2分)④“原子彈”爆炸成功(2分)⑤1978年(2分)⑥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方面進行全面撥亂反正。(2分)22.(1)土地改革。(2分)使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工業化準備了條件(2分)。(2)我國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2分)1956年,全國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村生產合作社。(2分)(3)“包干到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分)23.(1)圖1(1分)①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2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1分)圖2(1分)②1954年4月至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日內瓦召開的關于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國際會議,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在會上進行了積極的外交努力。(2分)在會議期間,周恩來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風度,為新中國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打開新中國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貢獻。(1分)圖3(1分)③1955年,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2分)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1分)(三點任選一點,4分)(2)1972年,尼克松訪華。(2分)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2分)(3)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2分)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2分)24.(1) 盆地邊緣;山前平原地帶;沿河分布。 (任選二點4分)(2)海陸位置:深居內地,遠離海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晴天多,符合棉花生長特性。地形:盆地內地勢平坦,有利于棉花的種植。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棉花的生長。河流:塔里木河提供了棉花生長所需的水源。(任選三點6分)(3)采用坎兒井、滴灌噴灌等技術;努力開發節水作物;制定相關制度,提高節水意識;污水回收再利用;投資水利建設,收集和儲存豐雨季節降水等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25.(1)西北;北方(4分)(2)沿線地區地形種類多樣,地勢起伏大;沿線地區氣候類型不同,降水量變化明顯,對地貌和植被有較大影響。(4分)(3)京新高速公路修建過程中對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踐行了綠色發展理念;京新高速公路的通車改善了貧困地區人民的生活,踐行了共享發展理念;京新高速公路的修建和通車吸引投資,擺脫貧困,踐行了協調發展理念。(任選二點4分,結合材料從創新發展、開放發展的角度闡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