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理復習提綱(六年級上冊)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緯線 經線形狀特征 圓 半圓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長度是否相等 不等 相等零度線 赤道 本初子午線度數的變化規律 從赤道向南北逐漸增大 從本初子午線向東西逐漸增大度數范圍 0--90 0--180劃分半球的界線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界線 200 W、1600 E組成的經線圈是東西半球的界線1.比較經線和緯線:2 .地球儀上任何兩條相對的經線,都組成一個_經線圈,經度之和為_1800_。東半球的經度范圍是 20°W以東到160°E, 西半球的經度范圍是 20°W以西到160°E3.比較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圍繞中心 方向 周期 意義(產生的地理現象)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一天 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晝夜更替現象、東西時差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四季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影子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形成4.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自轉方向是 逆時針 方向 ,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自轉方向是 順時針 方向。5.讀 “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問題。(1)在右圖中繪出地球公轉方向。逆時針方向(2)圖中數碼表示的四節氣是:A 春分 ,B 夏至 , C 秋分 D冬至 。(3).比較一年中的四個節氣:時間 太陽直射的位置 極晝地區 極夜地區 東營的晝夜長短 東營的季節 悉尼(南半球)的季節春分 3.21 赤道 晝夜等長 春季3.4.5 秋季夏至 6.22 北回歸線 北極圈以北 南極圈以南 晝長夜短 夏季6.7.8 冬季秋分 9.23 赤道 晝夜等長 秋季9.10.11 春季冬至 12.22 南回歸線 南極圈以南 北極圈以北 晝短夜長 冬季12.1.2 夏季(4) 太陽運行到A以后,東營的正午太陽高度將 繼續增大 (繼續增大或繼續減小),晝夜長短將怎樣變化? 晝繼續變長,夜繼續變短(5)地球運行至B時,時間為 6 月 22 日前后,是東營正午時分物體影子 最短 (最短或最長)的一天,東營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晝最長,夜最短 。這天過后,晝夜變化情況 晝變短,夜變長(6)當我們歡度國慶節時,地球運行在( )A.AB之間 B.BC之間 C.CD之間 D.AD之間(7)為了使住宅樓房采光好,我國北方的樓房間隔理論上應該比南方樓房間 大些 。6.讀圖 “五帶分布圖”,回答問題。(1)五帶名稱: A 北寒帶 ,B 北溫帶 ,C 熱帶 ,D 南溫帶 , E 南寒帶 。(2)C、D之間的界限是 南回歸線 ,緯度是 23.50S 。A、B之間的界限是 北極圈 ,緯度是 66.50N 。7.在地球五帶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終年炎熱的是 C熱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終年寒冷的是 A北寒帶、E南寒帶 ;無太陽直射現象、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的是 B北溫帶、D南溫帶 。小明家有一口井,每年有一天的正午時,太陽光可以直射到井底,小明家所在的緯度位置可能是 23.5 N 或23.5 S8..比例尺是一個分值,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大 。在相同圖幅的條件下,當比例尺越大時,表示的范圍越 小 ,表示的內容越 詳細 。9.在通常情況下(既無指向標,又無經緯網),面對地圖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的箭頭一般指向 北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所有經線指示 南北 方向,所有緯線指示 東西 方式。假如一個人站在北極點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朝著 正南方 。10.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 密集 ;坡緩的地方,等高線 稀疏 。11.能夠最直觀地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狀況的是 地形剖面圖 圖;在中國分層設色地形圖上,一般用 綠色 顏色表示平原 。12. 讀右圖,完成下列各題:(1)寫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稱:F. 山頂(山峰) ,B. 鞍部 ,D. 山谷 ,E. 山脊 C 陡崖一登山隊欲登此山,從E、D兩側出發,哪一側容易些 為什么 從乙處出發容易,因為乙出等高線稀疏,坡緩。A與B的相對高度大約是 400 米。(2)乙村在甲村的 東南 方向。(3)如果從甲到丙修一條公路,圖中所繪路線(直線)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請你設計一條最合適的。 不合適,修公路盡量少經過等高線。(4)D處可能會有一條河流,可信嗎?為什么?說明這條河流的流向。可信,因為D處是山谷,河流應該從山谷中流出。自北向南流。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13.讀東、西半球圖:(1)請在圖中標注“東半球”、“西半球”,畫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并注明經度。(2)大洲:① 亞洲 ,② 歐洲 ③ 非洲 ④ 大洋州 ⑤ 南極洲 ⑥ 北美洲 ⑦ 南美洲(3)大洋:A 北冰洋 , B大西洋, C 印度洋D 太平洋(4)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亞非兩洲的分界線是 蘇伊士 運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巴拿馬 運河。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白令 海峽。 巴拿馬運河溝通了大西洋和 太平洋。14.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完成下題。A 亞歐 板塊,B 非洲 板塊,C 印度洋 板塊,D 太平洋 板塊,E 美洲 板塊,F 南極洲 板塊。15.一般來說,板塊 內部 ,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 交界 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 。16.紅海在不斷擴大,是因為 非洲 板塊與 印度洋 板塊發生 張裂 運動造成的。17.地中海不斷縮小,原因是 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不斷碰撞擠壓 。18.喜馬拉雅山在不斷升高,原因是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不斷發生碰撞擠壓 。19.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 ,地殼比較活躍 。20.青海、云南、四川發生地震的原因是處在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 ,地殼比較活躍 。第三章 天氣和氣候21.在衛星云圖中,一般綠色表示 陸地 ,藍色表示 海洋,白色表示 云雨區 。畫東南風4級22.請說明下列符號代表的天氣冰雹、霜凍、沙塵暴、暴雨、多云、陰、小雨、雨夾雪、大雪、霧、雷陣雨、大雨轉晴23.一天中氣溫的最高值出現在 14時 左右,氣溫的最低值出現在 日出前后 .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叫氣溫日較差。一年中,北半球氣溫陸地上 7 月最高, 1 月最低。海洋上8 月最高, 2 月最低;南半球氣溫陸地上 1 月最高, 7 月最低,海洋上2 月最高, 8 月最低.一年內的最高月均溫與 最低月均溫 的差,叫做氣溫年較差。24.在等溫線圖中,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氣溫相等。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25.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1)一般來說,世界氣溫的分布情況是:低 緯度氣溫高, 高 緯度氣溫低。世界氣溫大致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 緯度因素 )(2)同緯度地區,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夏季 陸地 氣溫高, 海洋 氣溫低;冬季 海洋 氣溫高, 陸地 氣溫低。(影響因素: 海陸因素 )(3)在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 降低 ,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 0.6 ℃。(地形因素 )(4)影響氣溫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 緯度因素 。26.讀“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①赤道附近降水 多 ,兩極地區降水 少; (影響因素: 緯度因素 )②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 多 ,③大陸西岸降水 少(海陸因素 )④在溫帶地區(或中緯度地區),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 少 ( 海陸因素 )⑤山地的迎風坡降水 多 ,背風坡降水少 。 (影響因素: 地形因素 )(2)年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在_赤道_附近地區。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南極洲。(3)A地與B地都在_北回歸線 附近,A地年平均降水量__多__,B地降水少(4)C、D、E分別處于亞歐大陸的東_部、 中 部和 西 部,其中 D 處 降水最少。27.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A B ,C ,D ,E ,F ,G ,H ,I ,J ,K(2)熱帶雨林氣候面積最廣的洲是南美洲,熱帶草原氣候面積最廣的洲是 非洲 , 熱帶沙漠氣候面積最廣的洲是 非洲 ,世界上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最廣的地區是 歐洲西部 , 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溫帶大陸性氣候 ,亞洲缺少的氣候類型是 熱帶草原氣候 、 溫帶海洋性氣候 。28.讀下面是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氣候分布示意圖回答:(1)請判斷該大陸是 亞歐大陸 。(2)圖中各地的氣候類型名稱: ① 溫帶季風氣候 ② 亞熱帶季風氣候 ③ 溫帶海洋性氣候④ 地中海氣候 ⑤ 溫帶大陸性氣候 。其中①、③兩種氣候類型在氣候特征方面最顯著的區別是 ① 溫帶季風氣候比③ 溫帶海洋性氣候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季節變化大 。③ ⑤ ①④②(3).亞歐大陸東部,受海陸熱力差異最強烈,形成典型的 季風 氣候,29.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特點,一般從 氣溫 和 降水 兩個方面來描述。30.說明以下氣候類型的名稱及特點。1 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全年高溫多雨②熱帶草原氣候的特點特點全年高溫,分干季和濕季2 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全年高溫,分雨季和旱季④ 熱帶沙漠氣候的特點全年炎熱干燥⑤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 冬季溫和少雨,夏季高溫多雨⑥地中海氣候的特點 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⑦溫帶海洋性氣候: 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氣溫年較差不大,全年降水比較均勻(全年溫和多雨⑧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⑨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溫暖、降水較多,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全年降水較少) ⑩ 極地(寒帶)氣候:終年嚴寒干燥31. 說明氣候變暖的原因、危害和解決措施。原因: 自然原因:二氧化碳對大氣有保溫作用 人為原因 ① 人類燃燒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②砍伐森林減少了森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結果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從而導致氣溫升高。危害: 氣溫上升,會使極地地區的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措施: ①減少煤、石油的使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植樹造林,增加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從而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第四章 、 第五章32.人口增長的速度,可以用 自然增長率 來表示,自然增長率等于 出生率 減去 死亡率 ,人口的疏密程度可以用 人口密度 來表示,公式為 人口÷面積 。人口增長最快的洲 非洲 ,最慢的洲 歐洲33.人口過多,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資源短缺、破壞環境,就業困難、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饑餓貧困等。34.人口增長過慢甚至人口不斷減少帶來的問題。 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35.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中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區主要分布在 亞洲的東部 、亞洲的南部 、 歐洲 以及 北美洲的東部 。(2)B地屬于人口 稀疏地區,原因是 這里是氣候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 D地人口稀疏原因是 這里是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 E地屬于人口 稀疏的原因是 這里是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F人口稀疏原因 地勢高峻,高寒缺氧36.三大人種的分布。 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等;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 。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屬于黃種人37.非洲北部、亞洲西部主要分布著 白 種人,主要使用 阿拉伯語 語言,主要信仰 伊斯蘭教 宗教 38.漢語 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英語 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拉丁美洲主要使用西班牙 語。39. 基督教、 伊斯蘭教和佛教 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代表性建筑物分別稱做 教堂 、 清真寺 、 寺廟 。 其中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是 基督教 ,主要分布在 歐 洲、 美 洲和 大洋洲。40.世界3大宗教都起源于 亞 洲,亞洲東部和東南部主要信仰的宗教是佛教 ,伊斯蘭教 教徒被稱為穆斯林。西亞和北非的居民大部分信仰 伊斯蘭 教。在我國少數民族中,回族、 維吾爾 族等多信仰伊斯蘭教。藏族和蒙古族多信仰 喇嘛 教(佛教中的一派)。41.(1)分析我國云南傣族竹樓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哪些適應的地方:云南傣族主要居住在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高溫,雨季時降水較多,竹樓可防潮、散熱。(2)(2)東南亞的高架屋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何關系?東南亞氣候高溫多雨,高架屋上層住人,因為上層通風涼爽,還可防潮。(3)西亞的村莊房屋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何關系?西亞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厚墻可以盡量減少白天通過墻壁傳導進入的熱量,小窗可以減少白天從沙漠地區吹來的熱風。(4)分析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哪些相適應的地方:北極地區終年嚴寒干燥,冰屋就地取材,還能防寒 。(5)分析我國黃土高原上的窯洞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哪些相適應的地方:黃土高原地區冬冷夏熱,氣候比較干旱,窯洞可就地取材,而且冬暖夏涼。42.根據 經濟發展水平 的差異,通常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 歐洲、北美洲、大洋洋 和亞洲的 日本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 。中國 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43.南北對話是指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 。南南合作是指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44.發達國家需要在發展中國家購買原料 ,出售產品 ;發展中國家則需要從發達國家引進資金 、 設備 、 先進技術 和 管理經驗 ,并購買一些本國難以生產的產品。很多發展中國家主要出售農礦等品初級產品,賺的錢少,發達國家銷售技術含量高的產品,賺的錢多。45.讀圖回答:大洲的名稱:① 南美洲 ,② 南極洲 , ③ 歐洲 ,④ 大洋洲 ,⑤ 亞洲 ,⑥ 非洲 ,⑦ 北美洲(2)世界上面積前六位國家 A 俄羅斯 B 加拿大 C 中國 D 美國 E 巴西 F 澳大利亞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46.亞洲是世界上 面積 最大、跨緯度 最廣、東西距離 最長的大洲。亞洲絕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北半球??绾?、熱三帶。47.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亞非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48.亞洲的地形復雜,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分布特點是 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49.亞洲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 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 ,世界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 貝加爾 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北美洲的蘇比利爾湖,)世界陸地表面最低點— 死海,世界最大的半島— 阿拉伯 半島,最大的群島— 馬來 群島,50.亞洲的氣候具有 氣候復雜多樣 、 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51.讀亞洲氣候分布圖回答(1)圖中數字代表的氣候類型①亞熱帶和熱帶沙漠氣候 , ② 地中海氣候 ,3 寒帶氣候 ,④ 熱帶季風氣候 ,⑤溫帶季風氣候 ,⑥ 熱帶雨林氣候 ⑦亞熱帶季風氣候,⑧溫帶大陸性氣候,⑨高原山地氣候。(2)亞洲 的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面積最廣、季風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冬季盛行偏北風,降水較少,夏季盛行偏南風,降水豐沛。有利:雨熱同期,有利于農業生產。不利:受夏季風影響,降水很不穩定,容易發生旱澇災害。(3)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將名稱填在圖中吧)半島A 中南半島 ,B印度半島,C 阿拉伯半島(世界最大)D馬來群島 E南海 F地中海 J 阿拉伯海 K印度洋 L太平洋 M北冰洋FE太平洋西洋大西洋KJIHGDCABDEABCEDFPAGE1 /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