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 2、C 3、C 4、D 5、A 6、A 7、A 8、B 9、A 10、C二.材料題(共3小題)11、(12分)(1)大運河;洛陽;促進了南北政治、經濟、文化交流。(3分)(2)曲轅犁、筒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3分)(3)廣州、泉州;市舶司。(3分)(4)開封(東京);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南宋。(3分)12.(1)選擇史料②,反映了唐朝貨幣的流通或商業的發展;選擇史料④,反映了唐朝農業的發展狀況;選擇史料⑤,反映了唐代手工業或制瓷業的發展。(三選一,2分)(2)社會風氣開放,經濟發展,商業繁榮,南北經濟聯系密切,民族交流、中外交流頻繁。(2分)(3)論證:唐朝時期,中華文化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日本學習中華文化,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唐朝的服裝和建筑也對日本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唐朝的詩歌文化推動了朝鮮文學的繁榮;唐朝的音樂、舞蹈傳到了南亞地區;唐朝的陶瓷等器物傳入朝鮮、波斯等地,推動了當地生產水平的提高。(觀點1分,史實至少3個得3分)13.(10分)(1)位置: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東北部,瀕臨亞得里亞海。(1分)季節:秋季。(1分)理由:波河流域為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阿爾卑斯山積雪融化,流入波河;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2分)(2)自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地理位置獨特;漁業資源豐富。人文:加強漁業管理;開采與保護結合;開發新項目、新技術。(自然、人文各2分)(3)威尼斯城:以旅游業和商業為主。日本:海洋漁業發達。(2分)2022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社會期中學業評價調測試卷(2023.4)一.選擇題(共10小題 20分)1.給如表所示內容歸納主題,最合適的是( )◆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第3課盛唐氣象 ◆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的衰亡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B.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2.如圖是根據傅筑夫《中國經濟史論叢》編制的中國古代經濟發展指數圖。圖中②的年份,處于我國古代的一個盛世時期,這是指( )A.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康乾盛世3.據史載,宋代以前經常有武將出任宰相。北宋宰相共有71人,其中64人為進士出身,一人出身武臣;南宋共有宰相62人,其中51人出身科舉,一人出身武臣。這反映了宋代( )A.開創科舉取士制度 B.形成文臣統兵格局C.采取重文輕武政策 D.防止宰相權力過大4.如圖是唐、宋兩個朝代的中央官制示意圖,下列對圖片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①中央機構的權力被不斷削弱②宋朝出現官僚機構膨脹問題③各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④唐宋兩朝不斷強化中央集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北宋,在都城汴京(今開封),你不可能看到的現象是( )A.市民聽說書人講岳飛郾城大捷的故事 B.寇準在朝廷上力主抗遼C.商人交稅以充“歲幣” D.中進士的讀書人進入“士”階層第24屆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開幕,以下是歷屆冬奧會舉辦地位置和1月等溫線示意圖、北京氣溫和降水圖。據此回答 6--8題。6.歷屆冬奧會舉辦地的位置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由上圖可知這些特點包括( )①均位于北半球 ②1月均溫低于10度③都地處高緯度地區 ④都屬于高海拔地區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7.北京的氣候較適合于冬奧會的舉辦。該地屬于 ( )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8.歷屆冬奧會舉辦地所分布的大洲包括 ( )A.歐洲、非洲和北美洲 B.歐洲、亞洲和北美洲C.歐洲、亞洲和大洋洲 D.歐洲、非洲、亞洲和北美洲9.讀某國沿地形剖面示意圖可知,甲區域“用機械種莊稼”的生產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勢低平,土地遼闊 B.經濟發達,科技先進C.地處低緯,熱量充足 D.西高東低,降水豐沛10.下面是小明同學摘錄的四張地理知識卡片,其中卡片內容正確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題(共3小題 30分 )11.(12分)經濟發展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因此,發展經濟是每個朝代的重要舉措。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更令開導,名通濟渠。西通河洛,南達江淮。煬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廣、荊、益、揚、越等州,運漕商旅,往來不絕。——杜佑《通典州郡典》(1)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一中“運漕商旅,往來不絕”得益于哪一著名水利工程?該工程的中心是哪座城市?這一工程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3分)材料二:自貞觀以后,太宗勵精為理。至(貞觀)八年、九年,頻至豐稔,米斗四五錢,馬牛布野,外戶動輒數月不閉。至(貞觀)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錢。——杜佑《通典》卷七(2)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個影響唐朝農業生產的技術因素。“太宗勵精為理”,在經濟上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材料三:兩宋時期對外貿易活躍,著名的對外貿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有……政府在這里設有專門機構進行管理。(3)根據所學知識,列舉兩個當時的“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請寫出材料三中的“專門機構”的名稱。(3分)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以前的都城)時,實仰(依賴)東南財賦,而吳中又為東南根柢,俗語曰“蘇湖熟,天下足。”——(南宋)陸游(4)“故都”是當時哪座城市?材料四反映了我國古代經濟格局呈現出怎樣的變化趨勢?這種趨勢最終在什么時候實現?(3分)12、(8分)唐代社會狀況主題學習活動材料一①(焉耆)國,東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國大都城周六七里,西面據山,道險易守。泉流交帶,引水為田。土宜糜、黍、宿麥、香棗、蒲萄、梨、柰諸果。氣序和暢,風俗質直。——玄奘《大唐西域記》 ② ③ ④ ⑤ ⑥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王建《涼州行》(1)從材料一中選擇一則史料(寫出序號),說明唐朝的經濟狀況。(2分)材料二 唐朝詩人杜甫在《后出塞》中寫到,“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云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描寫了北京地區的社會風貌。北京房山的云居寺唐代石經記載了唐代北京地區有米行、肉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等30多種行業。各類行業繁多,行業分工很細。市場上出售從南方販運而來的茶葉,反映了與南方的經濟聯系。唐代時北京地區居住著眾多契丹、靺鞨等少數民族,與漢族雜居共處。(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代北京地區的社會風貌。(2分)材料三 唐朝開放包容、大氣恢宏的特點造就了當時世界上最為發達的中華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如表是同學們在課外閱讀時整理的“唐朝時期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簡表”(部分)。往來地區 影響日本 中華文化直接影響日本,推動日本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唐代建筑也對日本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一時期日本的建筑風格基本上是模仿長安的建筑。唐朝服裝傳入日本后,被改造為“和服”。朝鮮半島 唐代詩歌在朝鮮非常受歡迎,許多新羅使臣把中國的詩歌文化帶到了朝鮮,推動了朝鮮文學的繁榮。陶瓷器物等作為中國代表和象征的產品也傳入到朝鮮半島,推動了該地區生產水平的迅速提高。南亞 唐朝的《秦王破陣舞》傳到印度,受到印度諸邦國的歡迎和喜愛。唐代音樂節目“擊甌”,傳到印度,流行至今。波斯 波斯仿照唐三彩制作了波斯三彩,仿照邢窯白瓷制作了白釉彩陶。(3)依據材料三,論證“唐朝時期中華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廣泛的影響力”這一觀點。(4分)13.(10分)閱讀圖文,回答問題。材料一:(1)根據圖1描述威尼斯的相對位置,結合圖1和圖2指出波河的枯水期在_______(夏季、秋季、冬季)并簡述理由。(4分)材料二:日本漁港的分布(相關鏈接)日本漁業發展十分迅速,這得益于其采取的正確措施,如:簽署《京都漁場利用協定》,規定休漁期,禁止使用大量魚餌;在發展傳統漁業的同時,嘗試開發潛水體驗、海水浴觀光、賞鯨體驗等新項目;為解決“鰻魚荒”,積極研發鰻魚人工養殖技術。(2)結合材料二與相關鏈接,分析日本漁業發達的自然和人文條件。(4分)(3)威尼斯城和日本傍水而居形成不同特色的生產方式,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社會期中試題卷.docx 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