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年級歷史部編版下冊《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知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主要內容、意義,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職能,初步認識中國的政治制度;知道開國大典的盛況,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提高歷史分析能力;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過程和重要意義;提高研讀歷史資料的能力,形成符合當時歷史條件的歷史情景想象。過程與方法:觀看有關開國大典的資料片,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感受人民群眾的喜悅之情;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學會交流與合作,初步掌握解釋歷史問題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培養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重點難點: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教學難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教法 學法 :講授法、討論法、 讀圖學史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 教具 交互式白板、黑板、粉筆。教學內容分析:本課主要學習三部分內容: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三部分以時間為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建新中國,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誕生,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經過近代以來一百多年的奮斗,中國人民終于贏得了民族獨立,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偉大的里程碑意義,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發展起來,隨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召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初步建立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在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歷程中具有綜合擴展和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這一課學好了,會給以后的中國現代史部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情況分析:從認知水平上看,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學習歷史事件需要掌握的基本要素,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和讀圖能力,但語言表達能力還很欠缺。從已有的知識水平上看,學生通過對八年級上冊內容的學習,已經能夠清楚的認識新中國成立艱難曲折的史實。從方法經驗上看,學生對國旗、國歌、人民硬性紀念碑有一定的了解,但學生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了解較少。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在上課伊始,我會問大家還記得我們偉大的祖國成立70年的國慶閱兵嗎 視頻導入——國慶閱兵(激發興趣、引發思考)并進一步設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哪一年成立的 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新課。二、新課講授出示學習目標解讀(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及學習重點)(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首先,我會出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會場》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說出政治協商會議背景。學生明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主題。之后我會要求學生自主學習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學生結合教材能夠做出回答。緊接著我會在多媒體上出示有關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一個綱領、兩個選舉、五個決定。主席最后在我的指導下,師生共同總結得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意義及性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召開,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具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暫時代行將來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圖片,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通過閱讀課本,結合材料讓學生提取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相關史實,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二)開國大典首先我會在多媒體上播放開國大典黨的盛況,請學生結合教材歸納出開國大典舉行的的時間和地點概況。在此之后我會在多媒體上出示開國大典的歷史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如何理解開國大典黨的歷史意義是 學生結合史料大致說出答案,我將進行歸納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的勝利,中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從此我國開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設計意圖】自主閱讀課本,做好圈點勾畫,培養學生閱讀提取信息的能力。歸納分析——通過材料分析歸納新中國成立的艱難曲折的過程,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通過與現實相結合,讓學生深刻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含義。(三)西藏和平解放首先,我會出示《拉薩布達拉宮》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說出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學生明確中國歷史上唐代、元代、清代對西藏的管轄,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之后,我會在多媒體上播放事先做好的有關西藏和平解放的視頻,之后請學生以歷史興趣小組為單位出示西藏和平解放的時間、雙方代表和談判的過程以及西藏和平解放的歷史意義。針對回答不完整的地方,進行補充并給予鼓勵性評價,師生共同總結得出西藏和平解放顯示新中國有能力解決歷史上解決不了的問題。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后我會要求學生自主學習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學生結合教材能夠做出回答。緊接著我會在多媒體上出示有關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一個綱領、兩個選舉、五個決定。 最后在我的指導下,師生共同總結得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意義及性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召開,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具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暫時代行將來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設計意圖】通過播放視頻、交流討論增強對史料的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過程和重要意義提高研讀歷史資料的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深層思維。給學生創設情景、展示圖片給學生強烈的感觀刺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教師小結:課堂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經過近代百余年的斗爭,中國終于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一個嶄新的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共和國之光在閃耀,中華兒女在前進的路上必定劈波斬浪,團結一致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板書設計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9月(內容、意義)建立新中國: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概況、歷史意義)鞏固新中國: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背景、方式、過程、歷史意義)(四)課堂練習:教學反思:本節課我從學生感興趣的視頻,圖片等資料入手給枯燥無味的歷史課堂帶來濃濃的生活色彩,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結合當今國情采用啟發式等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為國家強大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目標。上完課后結合學生當堂檢測情況及作業反饋及時進行反思,在今后授課中要加大講解力度補充足夠的資料來引導學生對知識難點的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