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6年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二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一、學習目標1.知道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時間、都城。(P6)2. 了解“貞觀之治”的簡單情況。 。(P7—P8)3. 了解女皇武則天的地位和影響。 (P8—P9)4. 了解唐玄宗和“開元盛世”。 (P9)二、教學重點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女皇武則天的地位和影響。三、教學難點如何幫助學生正確的評價唐太宗。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用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圖片(PPT展示)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你認識他們嗎?能說說與他們相關的一小段歷史嗎?”(二)展示學習目標PPT展示:1.知道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時間、都城。(P6)2. 了解“貞觀之治”的簡單情況。 。(P7—P8)3. 了解女皇武則天的地位和影響。 (P8—P9)4. 了解唐玄宗和“開元盛世”。 (P9)(三)學習目標一:知道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時間、都城。建立者:李淵時 間:618年都 城:長安過渡:小故事(玄武門之變)(四)學習目標二:了解“貞觀之治”的簡單情況。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國號為“貞觀”,其統治被稱為“貞觀之治”。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后展示:李世民鞏固政權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的措施有:用人上:虛心納諫 廣納賢才重用魏征、房玄齡、杜如晦(“房謀杜斷”)。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目、嚴格考查官吏的政績經濟上:減輕勞役、發展生產2、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后展示:怎樣理解“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教師總結:唐太宗經歷過隋朝農民戰爭,他認識到農民反抗是由賦役繁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鞏固統治。因此,他明確了以民為本的治國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關系比喻成舟和水的關系。(貞觀之治)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五)學習目標三:了解女皇武則天的地位和影響。過渡:唐太宗病逝后,太子李治繼承皇位,即唐高宗。唐高宗晚年多疾病,大權逐漸被皇后武則天把持,唐高宗病逝,武則天先后廢除自己的兩個兒子自立為帝。武則天稱帝“周”,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治國措施:政治上:①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②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經濟上: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六)學習目標四:了解唐玄宗和“開元盛世” 。思考:武則天逝世后,唐朝政局動蕩,直至他登上皇位,唐朝局勢才穩定下來,他是誰?(唐玄宗)唐玄宗的治國措施:政治上:整頓吏治,裁減冗員。經濟上:發展經濟,改革稅制。文化上:注重文教,編修經籍。唐朝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七)課堂小結(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 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年號貞觀,其統治被稱 其統治被稱為“貞觀之治”。女皇武則天:中國歷史第一個女皇帝(政啟開元、治宏貞觀)1、統治措施“開元盛世”2、表現: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成為“開元盛世”(八)達標測評1. 房玄齡富于謀略,杜如晦善斷大事,唐太宗重用他們做宰相,這表明唐太宗( C )。A 重視發展生產B 虛心納諫C 注意任用賢才D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2.我們肯定武則天,主要是因為( D )A 她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 她開創了殿試制度C 她不拘一格選拔人才D 她統治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3.“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毕铝信c唐高祖有關的是( C )①開通運河 ②太原起兵 ③長安稱帝 ④重用魏征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湛江市中考)唐太宗的政績中,最為后人所稱道的是( B )A 革新政治,完善制度 B 知人善任,虛懷納諫C 輕徭薄賦,勸課農桑 D 戒奢從簡,力倡節約5.在第六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式上,京劇藝術表演家尚長榮扮演京劇《貞觀盛事》中一位耿直進諫的名臣。你知道尚長榮扮演的名臣是( C )A 姚崇 B 李世民 C 魏征 D秦叔寶6.(2016 衡陽市)中共中央發布了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大力提倡“例行勤儉節約、嚴守廉潔從政”。古時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皇帝,他在魏征勸諫后,即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恒,這位皇帝是( C )A 隋煬帝 B 漢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7.(2013年舟山市)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為相,廓清武后則天以來之積弊,勵精圖治,至民夜戶不閉,道不抬遺。遂達臻全盛。”這里“明皇”所創造的治世是指( C )A 文景之冶 B 貞觀之治 C 開元盛世 D 康乾盛世8.(2014 宜賓市)根據“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來( C )①經歷太宗、武后、玄宗諸朝 ②唐朝基本國策具有穩定性和延續性 ③國內安定、未曾有政局動蕩 ④科舉制發揮積極作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材料分析題自貞觀以后,太宗勵精為理。至(貞觀)八年、九年,頻至豐稔,米斗四五錢,馬牛布野,外護動輒數月不閉。至(貞觀)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錢。——杜佑《通典》卷七材料中所敘述的社會狀況是怎樣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1)、糧食連年豐收,馬牛成群遍布四野,住宅向外的門幾個月不關閉,米價便宜,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社會秩序安定的狀況。(2)、唐太宗精心治理國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減輕人民負擔,鼓勵農業生產。因此,唐太宗統治時期,出現了材料中描述的狀況。10、詩歌欣賞欣賞杜甫的詩作:憶 昔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說一說:詩中描繪了開元時期什么樣的情景?開元時期,人口眾多,糧食豐盈,國庫充實,百姓富足,整個社會欣欣向榮。板書設計第二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1、唐太宗:政治清明 經濟發展國力增強 文教昌盛貞觀之治)(3、唐玄宗:政治穩定 經濟繁榮國庫充盈 民生安定開元盛世) (2、女皇武則天:上承貞觀 下啟開元貞觀遺風)(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