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2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 選擇題專練(含解析)--2022-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2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 選擇題專練(含解析)--2022-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6.2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 選擇題專練--2022-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
1.(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有數據顯示,我國的煤炭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的1/2多點,石油是1/13,天然氣是1/14;但單位GDP能耗是發達國家的5~8倍。這表明我國在能源方面存在的問題有( )
①人均占有量少 ②利用率不高 ③開發范圍狹窄 ④分布不平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由于我國人均耕地面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為此制定的基本國策是
A.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B.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C.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的產量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2019·浙江·中考真題)庫布齊沙漠是我國第七大沙漠,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被聯合國確定為“全球治沙樣本”?;卮鹨韵赂黝}。
3.讀圖,庫布齊沙漠所處區域
A.位于黃土高原 B.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C.地處南方地區 D.在陜西和山西交界處
4.庫布齊沙漠治理面積達6460平方公里,綠化面積3200多平方公里,涵養水源240多億立方米,創造生態財富5000多億元。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巨變告訴我們
A.荒漠化是我國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
B.必須把治沙放在生態環境建設的首位
C.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可以不要經濟發展
D.改善生態環境能有效促進可持續發展
5.(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 )
A.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B.自然資源十分匱乏
C.自然資源豐富,品種齊全 D.自然資源分布不均
6.(2021春·浙江·八年級期末)2018年5月18日至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這要求我們牢固樹立的發展理念是
①綠色發展 ②經濟發展 ③開放發展 ④可持續發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2022春·浙江·七年級期末)下列行為有利于資源保護的有( )
①在節假日買賀卡送老師和同學 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
③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購物使用環保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8.(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以下選項中,全部屬于自然資源的一組是( )
A.土地、純凈水、鐵礦石 B.空氣、森林、煤炭
C.鋼鐵、閃電、陽光 D.石油、玻璃、野生動物
9.(2020春·七年級??颊n時練習)陸域狹小、資源短缺的浙江,擁有的海島風能、潮汐能、波浪能的蘊藏量卻均居全國前列。因此,開發利用海洋能源有利于浙江
①節能減排,保護環境②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③因地制宜,海陸互補④增加資源總量,擴大海域面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下列對各種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加快對所有礦產資源開采 B.砍伐一切能利用的森林資源
C.以輪牧的方式放牧 D.不分季節地捕撈海洋生物資源
11.(2021春·浙江·八年級期末)下列事例中,能通過食物鏈引起生態危機的是( )
A.酸雨 B.汞、鎘等有毒物質的積累
C.溫室效應 D.臭氧減少,臭氧層出現空洞
12.(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十九大提出,要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綠色生活方式的是
①外出就餐適當點餐,多余飯菜打包帶走 ②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升級設備凈化廢氣
③低碳出行公交出行,近途多走路多騎車 ④理性消費合理消費,選購節能環保家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22春·浙江杭州·八年級杭州市文暉中學??茧A段練習)面對300多的空氣污染指數,河北石家莊市的市民李貴欣將當地環保局告上了法庭。他的這一舉動,給當地政府部門敲響了警鐘。有關部門采取了相應對策,其中合理的有( )
①加強汽車尾氣的監測,報廢不達標汽車
②將燃煤排放污染高的工業轉移到周邊地區
③開發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產品
④完善公共自行車服務機制,倡導低碳出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關于我國是世界資源大國的各種敘述,正確的是( )
A.耕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 B.森林面積居世界第五位
C.礦產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三位 D.河流年徑流量居世界第二位
15.(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下列行為我們倡導的是
A.大量使用農藥化肥 B.向河道中排放大量工業污水
C.生活中大量使用洗滌劑 D.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
16.(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隨著垃圾分類的不斷深入,杭州將建成全國首個體驗式垃圾分類實踐基地,在這座基地中,可看到一個廢棄易拉罐經過拆解、分類和加工等工序后被重新制作成一件藝術品的全過程。這個過程( )
A.可以緩解資源短缺局面 B.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
C.提高資源利用率,循環利用資源 D.保護環境不受到更多的污染
17.(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下列關于人口問題表述正確的是( )
A.人口增長過快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問題
B.人口增長越慢越好
C.城市人口急劇增長的情況,集中在發達國家
D.人口增長必須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18.(2019·浙江·統考模擬預測)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全省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地。這體現了
A.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B.自然資源利用率低
C.讓自然資源能合理利用 D.自然資源取之不盡
19.(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2011年9月29日,全球矚目的“天宮一號”奔向太空。從資源角度看,這有利于( )
A.改善生活環境 B.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C.擴展資源開發范圍 D.改變資源的時空分布
20.(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如圖,分析人口紅利期結束后,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
①青壯年比例降低,勞動力減少
②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保障體系壓力較大
③人口出生率降低,出現負增長
④人口總數量急劇減少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1.(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數據(2011年)。該表反映出該市人口的特點是
戶籍人口(萬人) 各年齡段人口比重(%) 每十萬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
1—14歲 15—59歲 60歲以上 大學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學
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
①人口素質還有待提高 ②已經出現老齡化
③勞動力人口所占的比重小 ④該城市人口已經出現負增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浙江湖州·一模)2020年12月,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該條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編纂過程中先后組織召開各類座談會,并公示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2.《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出臺反映我國積極實施的基本國策有
①節約資源 ②保護環境 ③計劃生育 ④可持續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該條例的制定過程體現了
①公民參與,促進決策科學 ②公正司法,法律彰顯民意
③國家制定,建設法治中國 ④深化改革,多謀民生之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下列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
A.土地資源 B.水資源 C.生物資源 D.煤炭、油氣資源
25.()每年夏天,全國許多地方都要面臨“電荒”“水荒”等現象,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浙江省的這一現象尤其嚴重。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
①資源問題與人類息息相關
②缺乏資源,人類社會就無法向前發展
③我們應該合理利用資源
④應該把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為配置水、電等資源的唯一手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日本稀土資源貧乏,除了進口,日本一直在研制海底勘察機器人,尋找海底的稀土資源,此外,還運用科技手段在廢電腦、廢手機等垃圾中回收多種稀有金屬。美國石油、稀土資源很豐富,但它用立法等手段保護本國的礦產資源和環境,其50%的石油來自中東,100%的稀土原料來自中國、印度、墨西哥。美、日兩國應對資源危機的做法警示我們( )
①要珍惜我國的資源,做到資源的合理利用
②加強立法,堅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
③依靠科學技術,做到“開源”與“節流”并舉,實現可持續發展
④利用國際貿易,轉嫁資源開采帶來的環境問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2019春·九年級課時練習)人類生存所需的食品、衣服、住房等,都直接或間接來自自然資源,這說明(  )
A.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
B.自然資源是人類財富的源泉
C.人類的生存取決于自然資源的數量
D.自然資源是人類勞動的對象
(2018·浙江杭州·中考真題)讀“某發展中國家2000—2055年人口年齡結構示意圖”回答下題。
28.下列關于該國2000—2018年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表述,正確的是
A.0—14歲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
B.15—64歲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均超過50%
C.65歲以上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明顯下降
D.65歲以上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均超過10%
29.未來30年,該國可能面臨勞動人口就業壓力大和老齡化兩大社會難題,合理的應對策略是
①實行計劃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 ②增加工作崗位,接納國際移民就業
③加強社會保障,改善老年人醫療條件 ④重視學校教育,提高勞動人口科技素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2021·浙江金華·九年級專題練習)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下圖是長江經濟帶分類水質斷面占比統計圖。這表明發展長江經濟帶
A.以經濟放緩為代價換取生態保護 B.用生態和環境保護帶來經濟效益
C.不搞破壞性開發,走綠色發展的道路 D.堅持生態文明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31.(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關于我國土地資源構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土地資源類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難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C.耕地比重小,難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資源類型多樣,后備土地資源充足
32.(2021·浙江·統考一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變化,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不少伐木工人從“砍樹人”轉變為“看樹人”,這生動地詮釋了
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②公民致力于環境保護
③嚴格執法助推綠色發展④科技創新實現“節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1春·九年級課時練習)看漫畫《千呼萬喚出一“滴”》,回答下面問題。
33.下列能證明我國“物薄”的是( )
A.氣候變暖問題 B.水資源短缺問題
C.水土流失問題 D.資源利用率不夠高
34.漫畫反映的問題,就我國而言,其產生的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長過快 ②資源利用率低
③資源破壞與浪費嚴重 ④資源的不可再生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參考答案:
1.A
【詳解】根據“我國的煤炭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的1/2多點,石油是1/13,天然氣是1/14;但單位GDP能耗是發達國家的5~8倍?!笨傻贸鑫覈茉储偃司加辛可伲诶寐什桓撸蔄項正確;從材料中看不出③開發范圍狹窄 ④分布不平衡,排除BCD項。
2.D
【詳解】我國的耕地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非常少,因此我國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基本國策,圍湖造田和大量使用化肥是錯誤的,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是國策,D項正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不是為解決我國的耕地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非常少的基本國策,排除A項;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表述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的產量不是解決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少的基本國策,排除C項。故選D項。
【點睛】
3.B 4.D
【解析】3.從圖中可以看出庫布齊沙漠位于長城以北的地區,因此不在黃土高原范圍,故A錯。結合我國氣候分布圖可知庫布齊沙漠所在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故B正確。庫布齊沙漠位于北方地區,故C錯。庫布齊沙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故D錯。本題答案選擇B。
4.從題干中可知庫布齊沙漠治理之后,綠化面積增加,創造了生態財富5000多億,可知改善生態環境能有效促進可持續發展。故D正確。
5.A
【詳解】我國自然資源在總量上是豐富的,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不足,故排除BCD,A符合題意。故選A。
6.C
【詳解】本題考查發展理念。
①④:題文中強調的的生態文明建設,所以我們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故①④觀點正確,符合題意;
②:我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但沒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故②觀點不合題意;
③: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但沒有體現生態環境的內容,故③觀點不合題意;
故本題選C。
【點睛】
7.C
【詳解】本題考查保護資源的做法。
②④: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環境問題,因此要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動。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購物使用環保袋都是保護資源的做法,②④說法正確;
①③:做法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是錯誤的;
故本題選C。
8.B
【詳解】空氣、森林、煤炭不經過人類加工就存在,能為人類提供物質和能量,屬于自然資源,故B符合題意;純凈水經過了人類的加工,是工業產品,不是自然資源.故A不符合題意;閃電不能為人類提供物質和能量,不是自然資源.故C不符合題意.玻璃是工業產品,不屬于自然資源.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9.A
【詳解】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開發利用海洋能源實現因地制宜,海陸互補,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做到了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利于節能減排,落實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①②③符合題意;開發利用海洋能源不能增加資源總量,擴大海域面積,④明顯錯誤。從而得出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10.C
【詳解】對于自然資源,我們要做到合理利用。以輪牧的方式放牧,既保證了畜牧業的發展,也能讓草地的生產力得以恢復,是科學且合理的,故C選項正確;加快對所有礦產資源的開采、砍伐一切能利用的森林資源和不分季節地捕撈海洋生物資源均會對自然資源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故排除ABD選項。
11.B
【詳解】本題考查對生態危機的認識。
ABCD: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環境中一些有毒物質(如重金屬、化學農藥等),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的過程,因為這些有毒物質具有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分解的特點,會在生物體內積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不斷積累,危害最大的是這一食物鏈的最高級消費者,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到大氣中,容易導致酸雨的產生,過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還會導致全球的溫度的提升,形成“溫室效應”,對南極臭氧洞形成原因的解釋有三種,即大氣化學過程解釋,太陽活動影響和大氣動力學解釋,綜上所述,通過食物鏈而引起生態危機的是汞、鎘等有毒物質的積累和濃縮。故ACD不符合題意;B說法正確;
故本題選B。
12.C
【詳解】綠色生活方式指通過倡導居民使用綠色產品,參與綠色志愿服務,引導民眾樹立綠色增長、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讓人們在充分享受綠色發展所帶來的便利和舒適的同時,履行好應盡的可持續發展責任的方法,實現廣大人民按自然、環保、節儉、健康的方式生活。①③④觀點正確;②觀點也是節能環保的措施,是企業的做法,不是從公民角度,不合題意,所以本題選擇C答案。
13.C
【詳解】②將燃煤排放污染高的工業轉移到周邊地區,不能徹底解決環境污染,不正確,采用排除法,故選C。其他選項均正確。
14.C
【詳解】我國是世界資源大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位,河流年徑流量居世界第六位,森林面積居世界第三位,礦產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三位,C敘述正確,ABD敘述錯誤。C符合題意,故選C。
15.D
【詳解】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是保護水資源的做法,D項正確;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向河道中大量排放工業污水、 生活中大量使用洗滌劑會污染水資源,不是保護水資源的做法,排除ABC項。故選D項。
16.C
【詳解】本題考查可持續發展。
C:題干表述了杭州將建成全國首個體驗式垃圾分類實踐基地,在這里,可以看到一個廢棄易拉罐經過拆解、分類和加工等工序后被重新制作成一件藝術品的全過程。這個過程提高資源利用率,循環利用資源,C說法正確;
A:垃圾分類實踐基地的建成有利于變廢為寶,提高資源利用率,但不能達到緩解資源短缺局面的目的,A說法錯誤;
B:題干表述的做法不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B說法錯誤;
D:題干表述的做法不能起到保護環境不受到更多的污染的做用,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17.D
【詳解】試題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樣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解: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壓力,使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還有一部分國家則長期處于貧困狀態,且發展中國家在人口城市化的進程中,城市人口增長特別快,會影響城市的發展.在歐洲的一些國家,比如意大利、德國和瑞典,近些年來人口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已引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所以,世界上的人口不能無節制地增長.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故選D.
【點評】考查世界的人口問題,要理解記憶.
18.A
【分析】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全省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地。這體現了
A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B自然資源利用率低
C讓自然資源能合理利用 D自然資源取之不盡
【詳解】生活垃圾分類,既關系到市民居住環境和子孫后代的福祉,也體現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只要合理分類投放,可以再次被人類開發利用。材料中全市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體現了對垃圾的認識,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可以再次開發利用,A正確。自然資源利用率低沒有體現,B錯誤。讓自然資源能合理利用屬于初次利用,而材料體現的是再次利用,C錯誤。自然資源取之不盡錯誤,D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選A。
【點睛】自然志愿時存在與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是存在于大自然的,未經人類加工的物質和能量,如森林資源、陽光、土地等資源,可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19.C
【詳解】開源和節流是解決資源問題的重要舉措?!疤鞂m一號”奔向太空,從資源角度看,是在擴展資源開發的范圍,從地球走向太空,C符合題意;“天宮一號”不能改善生活環境,也不能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也改變不了資源的時空分布,排除ABD。故選C。
20.A
【詳解】根據圖表分析人口紅利期結束后,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是青壯年的比例下降,勞動力減少,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上升,老齡化問題嚴重,①②符合題意;但是出生率下降,人口數量減少,從圖中看不出來,③④排除。所以A項正確,排除BCD項。故選A項。
【點睛】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
21.A
【詳解】本題考查我國的人口問題。
①②: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表反映出該市人口的特點是人口素質還有待提高,已經出現老齡化,所以①②符合題意;
③:勞動力人口所占的比重仍比較大,所以③表述錯誤;
③:該城市人口變化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所以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22.A 23.B
【詳解】1.本題考查基本國策。
①②:分析材料《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出臺反映我國積極實施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故①②說法符合題意;
③:計劃生育的的基本國策,材料沒體現,故③說法與題意不符,排除;
④:可持續發展是戰略,故④說法與題意不符,排除;
故本題選A。
2.本題考查民民主權利。
①③:分析材料信息,《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制定過程中,召開各類座談會,向社會征求意義,體現了國家制定,建設法治中國,公民參與,促進決策科學,故①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②:材料信息沒涉及公正司法,故②說法與題意不符,排除;
④: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沒涉及深化改革,故④說法與題意不符,排除;
故本題選B。
24.D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非可再生資源是指開發利用后,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煤炭、油氣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D正確;可再生資源是指可以在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循環利用的自然資源。土地資源 、水資源 、生物資源都屬于可再生資源。ABC錯誤。綜上故選D。
【點睛】
25.A
【詳解】本題考查對合理利用資源的認識和理解。
①②③:材料向我們說明了資源問題與人類息息相關;說明了缺乏資源,人類社會就無法向前發展;啟示我們應該合理利用資源。故①②③說法正確;
④:這一說法中“唯一”過于絕對,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26.A
【詳解】結合教材知識點和我們的常識,我們可以看出日本稀土資源貧乏,除了進口,日本研制海底勘察機器人,尋找海底的稀土資源;一依靠科學技術, 做到開源與節流并舉,實現可持續發展;美國石油、稀土資源很豐富,但它用立法等手段保護本國的礦產資源和環境,一加強立法, 堅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所以我們要珍惜我國的資源,做到資料的合理利用配置。D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故A①②③正確,排除BCD。
27.A
【詳解】根據材料“人類生存所需的食品、衣服、住房等,都直接或間接來自自然資源”可知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材料沒有涉及自然資源是人類財富的源泉,人類生菜取決于自然資源的數量,自然資源是人類勞動的對象,故排除BCD項。故選A。
28.B 29.D
【解析】28.根據材料可知,在2000年-2018年期間,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相對穩定,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在10%以下;15-64歲的人口在總人口中占比超過50%;0-14歲人口占比在逐漸下降。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29.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且勞動力人口比例也在不斷加大。因此該國面臨人口老齡化和就業壓力。①項,實施計劃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對于緩解勞動力人口的就業壓力并無明顯幫助。故①錯誤。②項,增加就業崗位雖然能夠緩解就業壓力的問題,同時接納國際移民會使得該國的待業人口增多,會增大就業壓力。故②錯誤。③項,加強社會保障,改善老年人醫療條件可以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壓力,促進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故③正確。④項,重視學校教育,提高勞動人口素質是緩解勞動人口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能夠有效解決勞動人口的就業問題。故④正確。綜上所述,本題應選擇③④,正確答案為D。
30.C
【詳解】本題考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C:從圖表中長江經濟帶分類水質斷面占比統計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要堅持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走可持發展的道路,C說法正確;
AB:我們堅持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A、B說法錯誤;
D:堅持生態文明不是基本國策,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31.C
【詳解】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齊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種土地類型,各類土地資源所占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特別是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C項正確;土地資源類型多,排除A項;難利用土地比重大,排除B項;后備土地資源不足,排除D項。故選C。
【點睛】
32.A
【詳解】本題考查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
①②:依據題文描述,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采取的措施和伐木工人的轉變,表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公民致力于環境保護,故①②說法正確;
③④:嚴格執法、科技創新在題文中沒有體現,故③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33.B 34.A
【詳解】1、從漫畫的內容可以看出,已經沒有水了,反映的是水資源的短缺,B項正確;ACD項不符合題意。
2、根據所學可得出,我國水資源短缺是由于①人口增長過快 ②資源利用率低 ③資源破壞與浪費嚴重等因素造成的,故A項正確;水資源是可再生的,故排除BCD項。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吉市| 手机| 丰顺县| 独山县| 青海省| 游戏| 灵台县| 库尔勒市| 武安市| 红原县| 济宁市| 封丘县| 特克斯县| 昌邑市| 古浪县| 车险| 霍林郭勒市| 东乌| 嵊州市| 澄城县| 墨江| 怀来县| 津南区| 涿鹿县| 台东市| 康马县| 唐河县| 宜都市| 鹿泉市| 应城市| 西藏| 天全县| 杭锦后旗| 祁连县| 松溪县| 广东省| 楚雄市| 资阳市| 宾阳县| 彭泽县| 高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