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4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 參考答案一、判斷題(本大題有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請判斷對錯,對的選T,錯的選F)題號 1 2 3 4 5 6答案 F F F T F T二、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題2分,共48分。請選出各題中最符合題意的一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C A D D D A D A題號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題號 D A A C C C D A A D答案 27 28 29 30題號 C B D A三、材料題(本大題5小題,分別為8分、8分、10分、8分、12分,共46分)31.(8分)(1)條件:卡塔爾油氣資源儲量豐富;沿海港口交通便利;(寫出1點即2分)路線: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太平洋)(2分)(2)加快對外開放和合作,提升文化軟實力,提升國家影響力。大力發(fā)展經濟, 注重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共享發(fā)展成果。堅持開放的新發(fā)展理念,提升國家綜合國力(4分,3選2,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給分)32.(8分)(1)轉變: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2分)(2)事件:美國獨立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相互影響:許多法國將軍和士兵參與援助了美國革命;美國政治家們?yōu)榉▏w設計出謀劃策等。 (4分)(3)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秩序;宣傳了民主自由的思想,促進了民族主義覺醒。(2分)33.(1)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海(大西洋)、太平洋、西班牙、山地(山脈)(5分)(2)第一次建交高潮:1949新中國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1分)。第二次建交高潮: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2年,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接著,許多國家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高潮(1分)。(3)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1分)。周邊:中國參與上海合作組織活動、亞信峰會、亞太經合組織活動等(1分)。國際:中國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等國際活動(1分)。(各舉一例即可)34.(8分)(1)法律具有規(guī)范作用(1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為業(yè)主裝修行為提供準繩。(1分)法律具有保護作用(1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維護業(yè)主的合法權益,讓業(yè)主的生活更美好。(1分)(理論+材料分析)(2)該業(yè)主的言行是錯誤的。(1分)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即規(guī)范自由,又保障自由。(1分)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該業(yè)主違規(guī)裝修,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規(guī)定,超越了自由的界限,就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和限制。(2分)35.(12分)(1)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B: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2分)(2)①巨變:近10年來我國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10年來我國生產總值持續(xù)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xiāng)居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村增速更快(城鄉(xiāng)差距縮小);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提高。(4分)②聯系:經濟發(fā)展為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提供物質基礎;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必須兩個角度,2點2分)(3)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會主義制度,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會主義文化。(2分)(4)努力學習,掌握現代化建設的本領;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不怕吃苦,勤于鉆研。(2點,符合題意即可)請在各題目的作答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2023年4月九年級學情檢測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 答題卷歷史與社會 答題卷試卷類型:A姓名: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準考證號條碼粘貼處(正面朝上貼在此虛線框內)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2、請將準考證條碼粘貼在上側的[條碼粘貼處]的方框內3、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寫,字體工整4、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的答題區(qū)內作答,超出范圍的答案無效,在草紙、試卷上作答無效。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刮紙刀。6、填涂樣例正確 [■] 錯誤 [--][√] [×]缺考標記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標記 !只能由監(jiān)考老師負責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涂。一、判斷題(正確的涂“[T]”,錯誤的涂“[F]”,共6分。)1 [ T ] [ F ]2 [ T ] [ F ]3 [ T ] [ F ]4 [ T ] [ F ]5 [ T ] [ F ]6 [ T ] [ F ]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請把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涂黑。)17 [A] [B] [C] [D]18 [A] [B] [C] [D]19 [A] [B] [C] [D]20 [A] [B] [C] [D]21 [A] [B] [C] [D]12 [A] [B] [C] [D]13 [A] [B] [C] [D]14 [A] [B] [C] [D]15 [A] [B] [C] [D]16 [A] [B] [C] [D]7 [A] [B] [C] [D]8 [A] [B] [C] [D]9 [A] [B] [C] [D]10 [A] [B] [C] [D]11 [A] [B] [C] [D]27 [A] [B] [C] [D]28 [A] [B] [C] [D]29 [A] [B] [C] [D]30 [A] [B] [C] [D]22 [A] [B] [C] [D]23 [A] [B] [C] [D]24 [A] [B] [C] [D]25 [A] [B] [C] [D]26 [A] [B] [C] [D]三、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分別為8分、8分、10分、8分、12分,共46分)31.(8分)(1)(4分)(2)(4分)32.(8分)(1)(2分)(2)(4分)(3)(2分)33.(10分)(1)(5分)(洲) (海洋) (海洋)(西班牙/荷蘭) (地形)(2)(2分)(3)(3分)34.(8分)(1)(4分)(2)(4分)35.(12分)(1)(2分)(2)(6分)(3)(2分)(4)(2分)PAGE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答題卷 第1頁(共2頁)2023年4月九年級學情檢測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試題卷考生須知:1.本科目為開卷考試。答題時可查閱課本及其他紙質材料,但必須獨立答題,不能交流材料、討論問題。2.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3.必須在答題紙的對應答題位置上答題,寫在其他地方無效,答題方式詳見答題紙上的說明。4.考試結束后,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上交。試 題 卷1、判斷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寫T,錯誤的請寫F)1.網絡是虛擬的世界,是不真實的,而且大家都看不見,是不會有傷害的。 ( )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說明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 ( )3.醫(yī)保局讓更多“價廉物美”藥進入醫(yī)保,說明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憲法的基本原則。 ( )4.“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表明做自信的中國人要對國家有認同。 ( )5.我國正通過主導全球規(guī)則的制定和修改來實現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 )6.文化是國家、民族的靈魂,要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 ( )2、選擇題(本大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7.圖1所示的P區(qū)域大致位于( )A.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東半球 第7題圖C.北半球、東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隨著2022年6月16日,和若鐵路(和田至若羌鐵路)開通運營,世界上首條沙漠鐵路環(huán)線全線貫通。讀圖,完成第8—10題。8.圖中山脈甲為( ),和田位于烏魯木齊的( )方向A.天山山脈,東北 B.天山山脈,西南C.昆侖山脈,東南 D.昆侖山脈,西南9.和若鐵路建設中面臨的最主要障礙是( )A.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 B.高原凍土,施工難度大C.用水困難,風沙難治理 D.緯度較高,低溫又嚴寒10.沿著和若鐵路沿線能看到的人文景觀有( )①機器采摘棉花 ②綿延沙海③葡萄晾房 ④那達慕大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8—10題圖 和若鐵路11.全球疫情期間,中國向數十個國家提供援助。關于下圖中國援助的四個國家描述正確是 ( )A.①國東北部的威尼斯是著名水上都市,終年溫和多雨B.②國石油資源豐富,以黑色人種為主,信奉伊斯蘭教C.③國是世界水稻的主產區(qū)之一,水上木偶戲獨具特色 D.④國工業(yè)發(fā)達,漁業(yè)資源豐富,大力建設“海洋牧場”第11題圖 中國援助的部分國家12.2022年是中阿建交五十周年,阿根廷總理于2月4日出席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北京冬奧會期間,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氣候特點( )A.炎熱干燥 B.寒冷干燥 C.溫和少雨 D.高溫多雨13. 一分材料說一分話”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實與結論邏輯正確的是( )選項 史實 結論A 隋唐實行科舉制 形成了人人平等的社會B 張騫出使西域 中央實現了對西藏的管轄C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導致地方藩鎮(zhèn)割據D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反映了北宋城市經濟繁榮第12題圖14.1882年出版的《益聞錄》報道:“本埠(上海)現有華商集合巨資,擬辦紙廠一所,已聘定英人梅特蘭綜司其事,一切作紙之具皆用火輪機器。”不久,中國第一家機器造紙廠誕生。這表明( )A.中國近代企業(yè)引進了工業(yè)革命的技術 B.洋務派以“自強”為號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C.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D.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15.某小組開展“羅馬法制發(fā)展史”研究性學習。下表是他們整理的提綱,其中①和②處分別應填( )羅馬法 形成——羅馬共和國——①——羅馬法制建設第一步發(fā)展——羅馬帝國——《萬民法》——羅馬境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成熟——拜占庭帝國——②——羅馬法集大成者A.《十二銅表法》 《拿破侖法典》B.《權利法案》 《十二銅表法》 C.《拿破侖法典》 《羅馬民法大全》 D.《十二銅表法》 《羅馬民法大全》16.漫畫讓歷史變得更加生動。右圖所示漫畫中現象出現的原因是( )A.新航路的開辟 B.文藝復興C.工業(yè)革命 D.資產階級革命 第16題圖17.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簽字國保證相互合作,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zhàn)議和。下列能體現各個國家相互合作的史實有( )①綏靖政策 ②日本偷襲珍珠港 ③諾曼底登陸 ④雅爾塔會議 ⑤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 ⑥柏林戰(zhàn)役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18.年代尺有助于建立時空觀念。梳理以下年代代尺,C時期的歷史主題是( )A.兩極格局的形成與瓦解 B.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 D.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19.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yè)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人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另外兩件大事分別是(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②國內生產總值穩(wěn)居世界第二位③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④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0.盡管外部環(huán)境復雜嚴峻,但中國經濟仍保持了強大的韌性。2023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國民經濟運行成績單。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210207億元,同比增長( )。A.5% B.2% C.3% D.6%2022年11月,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發(fā)射成功,完成與神舟十四號的首次在軌交接。據介紹,執(zhí)行此次飛天任務的三名宇航員中,鄧清明是個特殊的存在一為了實現“航天”的夢想,他準備了25年。閱讀材料,回答21—22題。21.鄧清明在備戰(zhàn)的25年中,無論多累多苦都始終保持著高強度的訓練。他的事跡啟示我們應( )A.弘揚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B.踐行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倩操C.塑造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 D.傳承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guī)范22.神舟十五號的發(fā)射說明了( )A.我國的創(chuàng)新能力領先于世界 B.創(chuàng)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C.航天領域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明顯 D.科技創(chuàng)新已成為我國工作的中心23.2022年,浙江省數字化改革體持續(xù)推進,構建了“152” 工作體系:1個智能化平臺 打造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連接群眾5個數字化應用 利用5個數字系統,全方位涵蓋機關、法治、社會等方面2個規(guī)范化體系 探索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模式如果將上述做法寫成新聞報道,最合適的標題是( )A.轉變職能,政府性質逐漸改變 B.執(zhí)政為民,政府權力不斷擴大C.依法行政,群眾辦事只靠平臺 D.深化改革,優(yōu)化政府服務方式24.在后疫情時代,我國政府將經濟政策的最大著力點放在穩(wěn)就業(yè)、保民生工作上,階段性減免稅費,支持企業(yè)吸納就業(yè)、勞動者自主創(chuàng)業(yè)和靈活就業(yè)。這樣做有利于( )①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②增進民生福址,保障公民物質幫助權③守護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 ④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推動法治建設進程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5.2022年浙江省安排逾21億援疆資金,450個項目助力新疆高質量發(fā)展。該行動有利于( )①推動新疆的經濟發(fā)展 ②形成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③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④消除各民族之間所有差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在“浙”里,安吉余村的“兩山議事會”讓村里的事村民決定、桐鄉(xiāng)的“三治結合”讓村里事務村民評判、象山西周鎮(zhèn)的“村民說事”輕松化解村里矛盾糾紛。這體現了( )①發(fā)展選舉民主,促進共治共建共享 ②發(fā)展協商民主,促進共治共建共享③基層群眾自治,可以促進社會和諧 ④創(chuàng)新基層治理,保障人民當家做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中共十八大以來的十年,中國高度、中國密度、中國溫度等構成了中國獨特的標識。據此回答27—28題。27.中國的發(fā)展達到嶄新高度。這十年,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了38.6%,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新高度”體現了( )A.我國已經成功跨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B.現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已得到完全解決C.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fā)出強大生命力 D.改革開放這一中心工作要把握更要深化28.用最少的資源環(huán)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發(fā)展“密度”提升。2012-2021年,我國能耗強度、碳排放強度分別下降26. 4%、34. 4%,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約58%。提高“中國密度”,是因為( )①建設生態(tài)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②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需要③保護自然是發(fā)展的根本目的 ④綠山青山就是金山銀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9.圖示法可以有效梳理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下列選項符合右邊圖示關系的是( )A.①法治 ②良法 ③善治B.①五位一體 ②社會建設 ③文化建設C.①中國精神 ②民族精神 ③改革創(chuàng)新D.①基本政治制度 ②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③村民說事制度30.維護世界和平安寧,中國不僅是倡導者,更是行動派:發(fā)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為全球數字治理規(guī)則制定提出中國方案;積極推進國際反恐合作,提出堅持標本兼治、反對“雙重標準”等原則。這表明中國( )A.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B.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定性力量C.是一個負責任的發(fā)達國家 D.已成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穩(wěn)定器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分別為8分、8分、10分、8分、12分,共46分)31.(8分)第二十二屆世界杯足球賽在卡塔爾舉行,聚焦卡塔爾,關注可持續(xù)發(fā)展路徑。聯系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卡塔爾圖片(1)結合圖片分析油氣產業(yè)成為卡塔爾經濟支柱的條件(2分),并指出該油氣資源運往中國廣東所經過的最近海運路線(2分)。材料二:近年來,卡塔爾積極擺脫對石油、天然氣產業(yè)的過渡依賴,實施經濟多元化發(fā)展戰(zhàn)略。舉辦地區(qū)和國際性會議和會展、國際體育賽事、打造國際一流媒體以提升自身軟實力:同時保持經濟穩(wěn)步增長,加快改善國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最終將卡塔爾建設成為發(fā)達國家。(2) 聯系材料,從單一依賴到多元發(fā)展,卡塔爾的發(fā)展路徑給其他國家有何借鑒 (4分)32.(8分)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共同構成了17~18世紀的歐美社會巨變,拿破侖更是用刺刀加速了這一巨變過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近代以來,作為憲政體制和模式創(chuàng)新……(英國)開啟了議會“至高無上”的時代,它從根本上解決了民族國家政府建構問題——現在是“議會中的國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時“單獨的國王”。——魏建國《憲政模式轉型與近代英國崛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說明英國是如何實現由“單獨的國王”到“議會的國王”的轉變的?(2分)材料二:爆發(fā)于18世紀末的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首先,兩者都根源于同樣的啟蒙觀念:自、平等和正義;其次,兩國在革命之初,曾經互相援助,互相鼓舞,許多法國將軍和士兵曾參與了美國革命……美國政治家們也樂意為法國政體設計出謀劃策;再次,兩者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標,即建立一種以公共主權和大多數人的意志為基礎的政府。——(美)蘇珊鄧恩《姊妹革命——法國的閃電與美國的陽光》(2)材料二中“18世紀末的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分別指什么歷史事件?根據材料指出當時的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是怎樣“互相援助,互相鼓舞”的?(4分)材料三:拿破侖撼動了歐洲各國的舊制度,并將近現代歐洲各國的新秩序的各項原則推廣到了歐洲其他地區(qū),大大加快了這一演變的過程。蓬勃發(fā)展的文化、人民主權的宣布、浪漫主義的傳播等都預示了民族主義的覺醒,拿破侖進行的領土調整和種種改革促進了這種覺醒。 ——喬治勒費弗爾《拿破侖時代》(3)根據材料三概括拿破侖對近代歐洲發(fā)展有哪些歷史影響?(2分)33.(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3年3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洪都拉斯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這是世界上第182個國家與中國建交。兩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洪都拉斯共和國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1)結合右圖及所學知識,與中國新建交的洪都拉斯共和國位于 (洲),北臨 (海洋) ,西南臨 (海洋)。其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紀曾是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1821年獨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1838年聯邦解體后成立共和國。其總面積11.25萬平方公里,全境四分之三以上都是高原和 (地形),約有一半的土地被森林覆蓋,其以農業(yè)為支柱產業(yè),曾是全球最大的香蕉出口國,銀儲量更是高居中美洲首位。(5分)材料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建交情況(部分)(2)新中國外交史上出現過三次建交高潮。觀察上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第一次和第二次建交高潮的表現。(2分)材料三:從黨的十八大到二十大,乃至到2020年……中國外交最重要的標志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其目標就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體來說或,在目前的外交布局下,我們主要是從周邊和全球兩個層面來推薦外交實踐。(3)材料三中“目前的外交布局”指的是什么?舉例說明中國特色外交在“周邊”和“全球”兩個層面的表現。(3分)34.(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法定休息日、節(jié) 假日全天及工作日 12 時至 14 時、18 時至次日 8 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產生噪聲的裝修等擾民作業(yè)。”(1)請從法律作用的角度談談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的意義(4分)(2)請從自由與法治的關系角度,結合法律鏈接評析漫畫中裝修業(yè)主的言行。(4分)35. (12分)蒼茫大地十年間,泱泱華夏換新顏。某校以“中國這十年”為主題開展了探究式學習。閱讀各小組收集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第一組:尺說十年〗為了探究中國共產黨這十年的奮斗歷程,第一小組繪制了如下年代尺:(1)請把A處補充完整。B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什么 (2分)〖第二組:數說十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直面時代問題,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給新時代的中國帶來巨變。(2)根據上述材料,說說新時代的中國帶來了怎樣的巨變(4分)并分析圖一與圖三之間的聯系(2分)(3)輝煌的成就彰顯中國自信,這一自信的底氣源自哪里 (2分)(4)少年強,則國強。中國未來宏偉藍圖正徐徐鋪展,談談少年的你將用怎樣的實際行動接續(xù)奮斗。(2分)第29題圖【案例】:市民王先生因不堪空調外機噪音的侵擾無奈將鄰居葉女士告上了法院。法院判令被告葉女士拆除空調外機,恢復外墻原狀,同時向王先生賠禮道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0414錢江教育共同體4月九年級(參考答案) 道德與法治 歷史與社會.docx 20230414錢江教育共同體4月九年級(答題卷)道德與法治 歷史與社會.doc 20230414錢江教育共同體4月九年級(試題卷)道德與法治 歷史與社會.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