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窯火千年 瓷騁天下---以中國陶瓷與瓷文化的發展為主題學習主題 中國陶瓷與瓷文化的發展 適合對象 七年級課時安排 3跨學科主題學習目標 能通過實地考察、資料查詢等方式知道中國古代五大名窯,了解制瓷工藝,在制瓷工序中體會自強自律、自身建設、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培養工匠精神。 能通過圖片資料,結合地理知識,分析陶瓷的產生與發展受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樹立人地和諧的理念。 能通過圖文,在直觀的視覺沖擊下感受唐宋時期陶瓷的興盛,提高審美能力。運用語文學科的古詩文鑒賞能力,從詩詞中比較唐宋兩個時期陶瓷的發展及關系。通過史料分析宋朝陶瓷業發展達到巔峰的表現和原因。 能通過瓷器的花紋、身邊的陶瓷、影視內容的鑒賞等了解陶瓷在古今中外的影響,感受陶瓷文化的發展歷程,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能通過對“中國瓷片”的設計,探索中國陶瓷發展的未來之路。提高新時代青少年的歷史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搭建學科主題學習內容圖譜 歷史道德與法治地理語文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道德修養、責任意識人地協調觀、 區域認知 審美創造學習內容了解中國陶瓷文化的發展歷程; 探究中國陶瓷文化到宋朝達到巔峰的原因; 認識中國陶瓷文化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 探尋中國陶瓷發展的未來之路。 1、踐行以勤勞善良、自強自律為主要內容的道德要求; 2、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誠實守信、團結友愛、熱愛勞動等個人美德和優良品行。1、協調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2、從空間—區域的視角認識地理環境及人地關系的思維方式和能力。 詩歌的閱讀賞析跨 學 科 主 題 學 習 過 程 【預學任務】 分組探究:中國古代五大名窯分別是汝、官、哥、鈞、定。每組選擇其中一個名窯,進行合作探究。選擇一個名窯,搜集代表性的瓷器,分享其產地、取材、制作過程及瓷器特點。通過書畫、手抄報、幻燈片等形式展示。【任務一】念念有瓷尋前世 學生活動教師導學設計意圖1、用自然界中最為常見的泥土,經過火的燒制,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用品。 2、陶器與瓷器的區別與聯系(瓷從陶而來,瓷器的發明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制陶過程中不斷總結積累而來。瓷器原料要求更高、工序更負責、燒制溫度更高,因此硬度更高耐用性好不易磨花,審美價值更高)活動1各有說瓷 小組分享預學成果,展示陶瓷的制作過程和特點,思考陶與瓷的區別與聯系。 學生通過實地考察、資料查詢等方式搜集資料知道中國古代五大名窯,了解制瓷工藝,在制瓷工序中體會自強自律、自身建設、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培養工匠精神。 各大名窯主要分布的省份:河南、河北、江蘇、浙江,這些省份瓷土(石)廣布。生產活動受自然環境的影響。 2、瓷土(石)在山西山東福建等地也有分布,而五大名窯分布的地理位置上是黃河、長江下游。也是中國最早的文明所在地,歷史上經濟發展最早。生產活動受人文環境的影響。活動2看圖話瓷 展示《中國五大名窯八大名瓷分布圖》運用已學的地理知識分析中國名窯的分布特點及原因通過圖片資料,結合地理知識,分析陶瓷的產生與發展受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樹立人地和諧的理念。【任務二】大放厥瓷探古今 學生活動教師導學設計意圖鑒賞詩畫,感受唐宋陶瓷的興盛:唐朝時各地制瓷中心有了窯名、是中國陶瓷史上第一個燒造高峰也是轉折點。宋朝形成五大名窯八大名瓷,陶瓷遺址分布廣、瓷窯派系多,中國陶瓷史的高峰。 2、研讀史料,分析宋朝達到制瓷業巔峰的原因:社會安定、政治措施、經濟繁榮、科技進步和文化昌盛。 活動3詩畫賞瓷 讀詩畫,賞瓷感受并比較唐宋時期陶瓷興盛的不同表現,讀史料分析宋代達到中國古代制瓷業巔峰的原因 觀賞詩畫,在直觀的視覺沖擊下感受唐宋時期陶瓷的興盛,提高審美能力。運用語文學科的古詩文鑒賞能力,從詩詞中比較唐宋兩個時期陶瓷的發展及關系。通過史料分析宋朝陶瓷業發展達到巔峰的表現和原因。 觀察瓷器繪圖和身邊的陶瓷,感受瓷器對中華文明的影響,從社會生活、經濟發展、精神文化等方面(如生活器皿、傳統技藝、文化精神、歷史見證) 2、看影片《霍比特人》感受中國陶瓷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講述其傳播途徑:15世紀(中國明朝)陶瓷廣泛傳播到歐洲(鄭和下西洋、海上絲綢之路)16世紀在歐洲走俏,17世紀流行于皇室貴族,用于炫富、甚至比黃金還珍貴。活動4以影探瓷 觀察瓷器繪圖和身邊的陶瓷,感受瓷器對中華文明的影響。 通過影視作品感受陶瓷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探究15世紀后中國陶瓷文化影響世界的原因。通過瓷器的花紋、身邊的陶瓷、影視內容的鑒賞等了解陶瓷在古今中外的影響,感受陶瓷文化的發展歷程,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任務三】眾口一瓷展未來 學生活動教師導學設計意圖China的來歷是因為秦,陶瓷被稱作china則是因為中國盛產陶瓷。 活動5讀文講瓷 閱讀China 與china的故事,知道兩者的關系。認識歷史、解釋歷史時要運用唯物史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歷史有全面客觀的認識。 選取瓷器的其中一個用途,設計陶瓷發展的未來之路。如:藝術陶瓷: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傳承和弘揚陶瓷文化,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活動6專心繪瓷 通過對陶瓷用途的了解,設計“中國瓷片”,分組探究如何用瓷器(china)講好中國(China)故事通過對“中國瓷片”的設計,探索中國陶瓷發展的未來之路。提高新時代青少年的歷史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跨 學 科 主 題 學 習 評 價 跨學科主題學習學業質量標準學習任務水平1水平2水平3任務一 認識陶瓷歷史大致了解陶瓷的制作工藝,知道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中國是世界上制作瓷器最早的國家。能說出中國古代五大名窯的名稱,知道大致的地理位置。清楚陶器與瓷器的聯系與區別,瓷是陶的升級版,陶也是瓷的親兄弟。能講述中國五大名窯的產地和特點。讀圖分析名窯地址與中國最早文明的所在地的關系和原因。從制瓷工藝中體會生活中自律自強、自我發展、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分析陶瓷發展受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繪制生產力的發展與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關系圖。任務二 探究陶瓷發展鑒賞詩畫,感受唐宋陶瓷的興盛。知道唐朝和宋朝在中國陶瓷史上分別的地位。知道中國陶瓷文化在明朝后對世界產生廣泛影響。能通過唐宋陶瓷業的對比和史料解讀分析宋朝陶瓷業達到頂峰的原因(社會安定、政治措施、經濟繁榮、科技進步和文化昌盛)。理解中國瓷文化在古今中外的影響。描繪中國古代陶瓷的發展歷史,描述唐宋明在陶瓷業發展中的地位并分析原因。能通過知識匯通、理解中國瓷文化的影響力。任務三 展望陶瓷未來知道瓷器(china)與中國的關系,中國(China)不是因瓷器(china)得名,瓷器(china)卻因中國(China)而有名。了解陶瓷的用途(日用、工藝、工業等)了解瓷器(china)因中國(China)而有名的原因。 設計“中國瓷片”,探究如何用瓷器(china)講好中國(China)故事。明白在認識歷史、解釋歷史時要運用唯物史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歷史有全面客觀的認識。瓷器承載了中華傳統技藝和民族精神,作為時代新人,擔當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弘揚民族優秀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