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2課時《二泉映月》教學設計課題 《二泉映月》 單元 3 學科 音樂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二胡曲《二泉映月》本來是沒有標題的、它的曲名是由后來負責整理和錄音的楊蔭瀏、曹安和等音樂家即興商定的,與樂曲內容并無密切關聯。因此,我們對音樂的理解不應完全借助于標題,而應從音樂本身的表現進行恰當地分析。本曲由引子和六個段落構成。它以一個音樂主題為基礎,在全曲中進行了五次變化和發展。這是我國民間音樂中常見的變奏體曲式結構。學習目標 能夠積極感受、體驗民族樂器的音色,加深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的認識和理解。運用講解、合作、探究等教學法,在了解“八音”的基礎上感受主要樂器的音色。運用聆聽、分析等教學方法欣賞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探究旋律、節奏、速度等音樂要素在音樂表達情感時的作用。簡單了解我國民間音樂常見的變奏體曲式結構。3、簡介“八音”及相應樂器,初步辨別主要樂器音色。學習、理解《二泉映月》所采用的變奏是中國民間音樂比較有代表性的創作手法。了解作品引子部分“嘆息音調”中旋律、節奏、速度等音樂要素在表達音樂情感時的作用。核心素養描述 審美感知:引導學生從主題旋律、節奏、音色、結構等方面去感受與分析,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藝術表現:欣賞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了解音樂家的生平以及不同的音樂形象和風格,通過對比、分析,加深體驗音樂的內涵,拓寬學生的視野。創意實踐:引導學生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體會音樂風格與內涵。理解、體會樂曲表達的思想感情。文化理解:欣賞弦樂合奏《二泉映月》,能夠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并能從音樂要素方面探索其與音樂情緒之間的關系。重點 掌握“八音”的基本含義,并能說出相應的樂器名稱,聽辨有代表性的樂器音色。欣賞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探究旋律、節奏、速度等音樂要素在表達音樂情感時的作用。難點 我國民間音樂常見的變奏體曲式結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可分為:古代音樂、民族器樂曲、民歌、戲曲曲藝音樂等,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民族器樂曲——二胡。請討論后例舉中國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或二胡名曲。 請學生例舉一些中國的民族樂器的名稱。 激發興趣,引出課題。講授新課 八音:“八音”是中國古代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類材料制成的樂器的統稱。分別出示樂器圖片并播放音頻,判斷其屬于哪類樂器。作品介紹: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作者華彥鈞以“二泉映月”為樂曲命名,不僅將人引入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聽畢全曲,更猶如見其人——一個剛直頑強的盲藝人在向人們傾吐他坎坷的一生。作品欣賞:教師播放作品視頻并講解——作品音樂情緒哀怨、深沉,演奏樂器為二胡,屬于絲類。介紹樂器:二胡流傳于我國廣大地區的弓弦樂器,由琴筒、琴桿、弦軸、琴弦、千斤、弦馬、琴弓構成。具有很強的音樂表現力,擅長演奏柔和細致的抒情性作品。“二泉映月”的誕生:教師播放音頻后講二泉映月的誕生故事以及在音樂界的地位。教師播放音樂片斷然后講解:前一句的結尾音和后一句的開始音相同,一句比一句高,越來越激動。像這種句句緊扣,環環相連,魚咬尾連環扣的創作手法,是我國民族音樂的特點之一。教師播放引子音頻并講解:這首樂曲的引子被稱為“嘆息音調”。音樂材料只有五個音,雖然短小,但在情感或風格上為整首樂曲奠定了基調。它采用下行旋律線、前緊后松的節奏形態,以及由弱到強的力度,表達了作者心中的苦悶與哀嘆。教師播放音頻并講解:主題變化重復5次。旋律展開主要表現在第三樂句上,它的變化特點是每一次都要在重復第三樂句的基礎上,運用擴展的手法引出新樂思使其發展。教師播放變奏一和變奏二并講解:兩個音頻片斷旋律中只有一個音符的改變。完整欣賞:教師播放音頻并講解——樂曲的藝術美感還表現在于深沉中含質樸,感傷中見蒼勁,剛柔并濟,動人心魄。這首樂曲體現了注重情深、著意傳神的法則,發人聯想,令人回味。作者介紹:華彥鈞1893年8月17日出生于無錫,1950年12月4日逝世,藝名“ 瞎子阿炳”。 阿炳是一名民間音樂家,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并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主題思想: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慘境遇,正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一幅縮影,自然會引起人們對他的關注與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誠愛國的品格和氣節,表現了一種民族的氣度和精神,令人佩服。《二泉映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透露出一種來自人民底層的健康而深沉的氣息,必然會引起人們心靈深處的極大共鳴。 學生聽老師介紹什么是“八音”并猜一猜:云鑼、磬、笛、笙、塤、堂鼓、梆子、二胡都分別屬于哪一種類。學生聽老師對這首作品做以簡單的介紹,識記相關知識。學生欣賞作品視頻并回答:說一說樂曲帶來怎樣的感受 演奏樂器是什么,屬于哪類樂器 學生觀看二胡的圖片,說一說各部位的名稱,說一說樂器的音色特點。學生邊欣賞樂曲,邊聽老師講解并感受阿炳的痛苦身世。了解作品在世界音樂史上的地位。學生欣賞樂曲并回答:請注意每個樂句之間和每個樂句的音區有什么特點。學生欣賞引子并回答:邊聽邊畫出此樂句的旋律線。旋律線是上行還是下行 節奏形態是前緊后松還是前松后緊 力度由弱到強還是由強到弱 學生欣賞主題音頻并回答:音樂主題在作品中以變奏的形式共出現了幾次?學生欣賞兩個變奏的音頻并回答:對比聆聽變奏一與變奏二音樂片斷,分辨它們旋律上有何異同?學生完整欣賞并著說一說這首樂曲的特點和作品所表達的深刻的內涵。學生聽老師對作者進行介紹,了解作者生平,識記作者的代表作品。12、學生試著說一說由阿炳的境遇所反應出的當時的社會狀態和人民的內心世界。 學生嘗試分類,體現探究式的學習策略,感受古人的智慧。對作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初次欣賞,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積累我國民族樂器相關知識。再次欣賞,感受作品背景和作者的感受。感受魚咬尾這種創作手法的特點。感受旋律的進行方式,節奏的特點和力度,及這些要素所表現出的情感特點。檢驗學生對主題旋律的聽辨。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結合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再完整欣賞,更加令人回味。積累我國民間著名音樂家相關知識。12、了解作品背景下的社會,實現學科之間的綜合。課堂小結 我們有兩個世界,睜開眼是片光明的世界,閉上眼是片黑暗的世界。阿炳通過他的《二泉映月》這支樂曲作為橋梁,聯系了光明與黑暗兩個世界。不僅讓中國也讓世界認識和記住了阿炳的名字。20世紀70年代相繼由一些世界級的指揮家指揮許許多多著名的國內及國外的交響樂團演奏此曲,并使他的影響跨出國門。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學習的內容。 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樂曲欣賞:《二泉映月》_128k.mp3 二泉映月.mp4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2課時《二泉映月》.doc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2課時《二泉映月》.pptx 華彥鈞:中國近代民間音樂家.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