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2.4 游 園 驚 夢1、初步了解昆曲,了解南曲北曲的異同以及藝術特色;學唱昆曲,初步感受昆曲的唱腔等特點。2、欣賞、學唱、感受、《游園驚夢》片段,喚起學生學習昆曲的興趣。3、喚起學生學習昆曲的興趣,激起學生對民族戲曲的熱愛以及為昆曲的傳承做貢獻。學習目標作者簡介Tang Xianzu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江西臨川人,以傳奇“臨川四夢”名聞天下,“四夢”分別是《紫釵記》《還魂記》(即《牡丹亭》)《南柯記》和《邯鄲記》。突出的貢獻使其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牡丹亭》由明代詞曲作家湯顯祖創作,描寫了杜麗娘與柳夢梅的離奇的愛情故事,抨擊了封建社會的倫理,表現了作者對當時朝政的不滿。《游園》是《牡丹亭》中可以獨立演唱的一折,具有濃郁的江南風格,柔美細膩、委婉纏綿,是昆曲、京劇演員經常演出的劇目。《游園驚夢》是其中的唱段,采用了[皂羅袍]曲牌。作品介紹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昆曲”,現又被稱為“昆劇”昆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發源于14~15世紀的江蘇昆山,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昆曲曲調輕柔婉轉、圓潤流暢,唱詞精雕細琢、諧美華勻,演唱者常常是“一唱三嘆”、一字數轉。2001年,昆曲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音樂知識昆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該劇種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蘇州白話為主,北昆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昆曲的音樂,主要是南曲和北曲。南曲和北曲是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兩種戲曲聲腔。南曲與北曲合流,使昆腔的音樂得以豐富和發展,這無疑是一大進步。南曲和北曲有三大共同點。曲體結構:我國戲曲音樂的唱腔結構分為曲牌體和板腔體兩種。它們都是曲牌體音樂,其主體是單一的獨立的長短不一的曲牌,但這些曲牌可以單獨使用,又可以連綴演唱,視劇情和唱詞而定。南曲北曲的共同點昆劇(俞梅版)1959年11月,北京電影制片廠決定將該劇拍攝成彩色戲曲片,崔嵬任藝術指導,許柯任導演。梅蘭芳飾杜麗娘,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俞振飛飾柳夢梅,言慧珠飾春香昆劇(青春版)由臺灣知名作家白先勇和江蘇蘇州昆劇院聯合出品的青春版《牡丹亭》,與傳統《牡丹亭》的表現手法不同,青春版采用了全新的手法來演繹杜、柳的愛情神話。昆曲演唱的特點:是"以字行腔",腔跟字走、在演唱上也有一定的腔格,不同于其它戲曲可以根據演員個人條件隨意發揮,而是有嚴格的四定:定調、定腔、定板、定譜。聆聽錄音,并思考:這是什么劇種?唱腔具有怎樣的韻味?看歌詞聽錄音,并思考:歌詞、曲調分別具有什么特點?表現了哪種情緒?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跟著老師學唱前兩句,體會昆曲“一唱三嘆”的唱腔特點。學生模仿昆曲的身段動作并演唱前兩句。拓展練習回憶之前學過的京劇唱段《海島冰輪初轉騰》,分析一下,《海島冰輪初轉騰》與《游園驚夢》在伴奏樂器、唱腔、表演等方面的不同之處。集體討論并交流:京劇與昆曲的不同之處,以及帶給人們的不同感受。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