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2.3 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第3課時 酯 油脂)一、教學目標1.知道酯的存在、結構和性質,會書寫酯的水解反應方程式,能從官能團的角度認識酯、油脂的結構與性質,形成“結構決定性質”的觀念。2.熟悉油脂的結構與重要性質,能區(qū)分脂和酯,認識油脂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二、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 酯類和油脂的化學性質 ;難點 酯類的化學性質。三、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講授法、討論法四、教學工具PPT、視頻、球棍模型等五、教學過程【導入】展示相關圖片酯類 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乙酸乙酯存在于酒、食醋和某些水果中;乙酸異戊酯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苯甲酸甲酯存在于丁香油中;水楊酸甲酯存在于冬青油中;高級和中級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動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高級脂肪酸和高級醇形成的酯是蠟的主要成分。【問】什么是酯類?【生】酸和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問】酯類如何命名?【講述】以乙酸乙酯為例。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條件下生成乙酸乙酯。故:某酸和某醇反應得到的就是某酸某酯。【問】乙酸乙酯的結構是什么?【生】【問】由此可知,酯類的官能團是什么?【生】官能團:酯基(或—COO—)【問】觀察乙酸乙酯結構,得出酯類結構通式【生】結構通式【講述】R1、R2為烴基,R1、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可以是H,R2一定不是H【講述】酯類物理性質:密度一般比水小;低級的酯有芳香氣味;呈液態(tài)(相對分子質量較小)或固態(tài)(相對分子質量較大);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也可用作溶劑。【展示】酯類化學性質展示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水解的視頻。【生】酯在酸或堿存在的條件下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相應的醇和酸(或鹽)。①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CH3COOCH2CH3+H2OCH3COOH+CH3CH2OH。②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水解: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問】反應類型是什么?【生】取代反應【講述】此反應也叫水解反應。【問】乙酸乙酯水解斷鍵是哪些?【展示】同位素示蹤法下乙酸乙酯水解動畫【生】C-O鍵【問】與酯化反應時形成的鍵有何關系?【生】酯化反應時形成的是哪個鍵,則水解時斷開的就是哪個鍵【展示】油脂的圖片【講述】油脂組成及分類室溫下的狀態(tài) 代表物 元素組成 物理性質油脂 油 液態(tài) 植物油 C、H、O 密度比水的小,黏度比較大,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脂肪 固態(tài) 動物脂肪【講述】油脂可以看成是高級脂肪酸和甘油發(fā)生酯化反應的產物,屬于酯類化合物。其中,高級脂肪酸可為硬脂酸:C17H35COOH;軟脂酸:C15H31COOH;油 酸:C17H33COOH甘油:(丙三醇)【展示】油脂結構【講述】R、R′、R″代表高級脂肪酸的烴基,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可以是飽和烴基,也可是不飽和烴基。【問】油脂的化學性質有哪些?【生】有酯基,可以發(fā)生水解。【問】寫出水解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生】油脂在酸條件下水解+3H2O3C17H35COOH+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3NaOH―→+3C17H35COONa【講述】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又叫皂化反應,工業(yè)常用來制取肥皂。【展示】制取肥皂的實驗視頻【講述】植物油分子中存在碳碳雙鍵,可以和H2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硬化油,也能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展示】礦物油圖片:礦物油指的是由石油所得精煉液態(tài)烴的混合物,原油經常壓和減壓分餾、溶劑抽提和脫蠟、加氫精制而得。礦物油包括輕質、重質燃料油,潤滑油,冷卻油等礦物性碳氫化合物。【問】如何鑒別油脂和礦物油?【生】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熱,紅色變淺-油脂加熱,無變化-礦物油。【課堂練習】某酯C6H12O2經水解后得到相同碳原子數的羧酸和醇,再把醇氧化得到丙酮(),該酯是( )A.C3H7COO C2H5B.C2H5COOCH(CH3)2C.CH3CH2COOCH2CH2CH3D.HCOOCH2CH(CH3)CH2CH3B【課堂小結】師生一起回顧和總結。酯類概念、存在、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酸性條件下、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油脂組成與分類、結構、化學性質(水解反應、加成反應)、與礦物油的鑒別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