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2 山川秀美 綜合題練習(含解析)--2022-2023 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 地理七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2 山川秀美 綜合題練習(含解析)--2022-2023 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 地理七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4.2 山川秀美 綜合題練習--2022-2023 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 地理七年級下冊
1.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源頭①發源于_________山北麓,注入④_________海。
(2)支流②為__________河
(3)黃河上游流徑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是黃河_________資源最集中的地區。
(4)讀上圖,因河床高出地面7米以上而稱為“_________”。此種現象在黃河的___________段(A至B或B至C)最為明顯。而要從根本上治理圖中所反映的問題,必須在____________(填字母)(A上游B中游C下游D上中游E中下游)地區大力植樹造林,綜合整治。
2.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2015年6月1日,從南京駛往重慶的“東方之星”游輪突遇龍卷風,在長江湖北荊江段傾覆.
(1)長江發源于______山脈,曲折東流注入______海.長江因______價值高,被譽為“黃金水道”.
(2)“東方之星”游輪傾覆地點位于______省境內的長江______游河段,這里江寬水深不利于救援工作.
(3)救援期間,該地區正處于______(夏季氣候特點)的季節,使得長江______上漲,流量增大.為此,國家對長江干流上目前最大的______水利樞紐進行了三次調度,減少出庫流量,為救援創造了有利條件.
(4)渾濁的江水也給救援帶來困難,這表明長江______(水文特征)較大,主要是由于長江中上游地區植被破壞帶來嚴重的______(生態問題)所致.
3.讀右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海洋分別是:
① _______海;②_______海;③_______海
(2)圖中的④是 河和⑤是 江,有“黃金水道”之稱的是 (填序號)
(3)A處是我國最大的 漁場,位于 海;B處是我國最大的 鹽場。
簡答題:
4.我國地形有什么特點?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主要以哪兩種地形為主?
5.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什么?我國民族最多的是哪一個省級行政單位
6.讀長江水系圖回答問題
(1)長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上建有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2)長江發源于山脈,注入海.
(3)從源頭至湖北為長江上游河段,江西至入海口為長江下游河段.
(4)長江流域有眾多的湖泊,其中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
7.讀“黃河流域略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中的祁連山是第__級階梯和第 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
(2)圖中會發生凌汛的河段是 .。(填字母)
(3)圖中①和②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它們因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而成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____平原。
(4)為了解決北方缺水問題,我國正在實施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是____,該工程的東線(如圖所示)主要是滿足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圖中蘭州、西安、濟南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 。
(6)由于泥沙淤積,黃河的下游成為 ,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 。
8.閱讀材料及黃河、長江流域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 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全長6 300余千米,流域總面積180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8.75%。流域水資源總量9 616億立方米,占全國總水量的36%,為黃河的20倍,占全國總量的53.4%。
材料二 黃河、長江流域圖
(1)填出甲圖中地理事物的名稱。
支流:③___________。農業區:④_______平原。 水電站:⑤_____________。
(2) 黃河和長江都發源于________高原,兩河的水能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________(填“上”“中”或“下”)游河段,乙河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_____________。
(3)長江下游江闊水深,航運價值高,長江有“________”之稱。黃河下游泥沙淤積,形成“________河”。
(4)根據材料一,用數據說明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至少兩點)
讀長江水系圖,完成下列各題。
9.《長江之歌》里有句歌詞:“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別指的是
A.巴顏喀拉山,東海 B.唐古拉山,渤海
C.巴顏喀拉山,渤海 D.唐古拉山,東海
10.11.圖中B水利工程樞紐是
A.三峽 B.葛洲壩
C.小浪底 D.糯扎渡
12.讀黃河干支流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A山脈是_____。
(2)圖中①地區存在的主要生態問題是_____,治理的措施是_____。
(3)圖中②河段流域狹窄、少支流匯入的原因是_____。
(4)圖中B、C、D三個河段中容易出現凌汛的是_____。
讀“中國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3.根據已學知識,找出圖中屬我國地勢第一、二階梯分界線的山脈是____________________,該山____走向;屬第二、三階梯分界線的山脈是________,該山脈大致呈____________________走向.
14.圖中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___米以上,該處氣候類型為______________.
15.從整體而言,我國的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樣的地勢對我國自然經濟的影響有,第一有利于沿海地區暖濕氣流深入內陸,帶來豐富的_________________.第二溝通了沿海和內陸有利于經濟的發展.第三,階梯交界處____________大,____________豐富,可以興修大型的水利工程.
16.讀“黃河流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干流呈巨大的“_______”字形,曲折東流,注入_____海。
(2)黃河上、中游分界點a是______,中下游分界點b是______。
(3)黃河泥沙來自中游的________高原,當河水進入下游平原地區,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形成著名“______”。
(4)圖中①表示黃河支流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水利樞紐工程。
(5)圖中A、B區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它因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而成為“塞上江南”,
其中A是______平原;圖中C地分布有我國最大的湖泊是______。
17.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發源于 山,黃河發源于 山。
(2)長江、黃河的流向大致都為自 向 流,
從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國地勢總特征是 ,呈階梯狀分布。
(3)圖中的兩條河流中,水能豐富、航運價值大,有“水能寶庫”“黃金水道”之稱的河流是 。
(4)圖中B地形區是 高原,該地區地表千溝萬壑,主要是由于嚴重的 造成的。
18.讀下圖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李白曾寫道:“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里“天上”是指黃河發源地青藏高原上的 山。
(2)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分別是:① 。
(3)黃河中游流經土質疏松的 (地形區),接納了兩條重要的支流,其中②是 河。
(4)該地區植被破壞嚴重,多暴雨,因此 問題突出,導致大量泥沙下泄,河流含沙量大增。
(5)黃河下游游蕩在 平原上,河床寬,水流緩,泥沙大量淤積,致使河床平均高出兩岸地面4—5米,成為世界聞名的“ ”。
19.讀圖“長江流域略圖”,完成下列各題.
(1)長江發源于 (地形區)的唐古拉山脈,上游河段落差大,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素有“ ”之稱;
(2)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A支流是 ,B是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 ,D是長江中、下游的分界點 ;
(3)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請從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不少于三條);
(4)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中游泥沙主要來自水土流失嚴重的 (地形區),下游由于泥沙淤積形成“ ”;
(5)綜合治理黃河的措施有哪些?
20.讀下圖“沿32°N線中國地勢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三個著名地形區的名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什么我國許多河流都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3)我國的地勢特征對氣候有什么影響?
21.讀“黃河流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l)“黃河之水天上來”,這“天上”是指青藏高原的 (山脈);黃河干流呈一個巨大的“幾”字,自西向東注入 (海)。
(2)黃河自古多憂患。結合下圖,說明黃河的憂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現?針對這些表現,分別應當采取哪些措施?
上游表現: ;
措施: 。
中游表現: ;
措施: 。
下游表現: ;
措施: 。
(3)太行山脈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是河北省與 省的分界線;太行山的東側為第 級階梯。
(4)在上游干旱的寧夏、內蒙古境內,黃河塑造了寧夏平原和 。
(5)黃河流經中游地區,含沙量明顯增大,試說明原因。
22.讀“長江水系略圖”,回答問題:
(1)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自西向東注入海,由此可見我國地勢特點是。
(2)長江是我國巨大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河段。
目前,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萬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河航運總量的60%,因此,人們把長江稱為“”。
(3)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G,建在這里的原因是。
(4)我國在開發長江水能資源的同時,更應該保護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目前長江上游的主要環境問題是,解決措施主要有。
23.讀黃河、長江流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黃河、長江都發源于____省,分別注入渤海和東海,黃河、長江的流向區能夠反映出我國的地勢特點是____
(2)黃河主要的水文特征之一是含沙量大,這些泥沙主要來自____(填數字代碼)河段。黃河在下游河段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現象,請分析形成此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____
(3)長江被譽為我國的“水能寶庫”,圖中A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為了緩解北方地區缺水的狀況,我國實施____工程,把長江流域的水調到華北和西北地區。
(4)長江經濟帶正成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請分析長江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作用是____。(任意一點即可)
讀我國地形類型比例圖,回答下列各題。
24.下列經濟部門最不適合在a地區發展的是
A.林業
B.種植業
C.采礦業
D.旅游業
25.d類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A.第一級階梯
B.第二級階梯
C.第三級階梯
D.大陸架上
26.讀“長江流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發源地是 ,注入 。
(2)填寫圖中數字代號所代表的長江支流名稱:② ,④ 。
(3)填寫圖中字母所表示地理事物名稱:
港口城市:B ,D ;湖泊:E 湖,F 湖。
(4)圖中方框內字母M、N是長江上、中、下游的劃分地,其中M是 ,N是 。
(5)目前,長江干支流形成縱橫廣闊的水運網,通航里程占全國內河航道總里程2/3,人們把長江稱為“ ”。
(6)我國在開發長江水能資源的同時,更應該保護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目前長江上游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中下游環境問題是泥沙淤積、洪澇災害、水污染。
參考答案:
1.(1)巴顏喀拉山,渤
(2)渭
(3)水能,
(4)地上河B至C,D
【詳解】試題分析:
(1)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全長5464千米,干流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讀圖可知,圖中④為渤海,①為巴顏喀拉山。
(2)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主要支流有洮河、湟水、渭河、汾河等。讀圖可知,圖中支流②為渭河。
(3)黃河上游流徑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大多穿行在高山峽谷之間,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是黃河水能資源最集中的地區。
(4)讀上圖,因河床高出地面7米以上而稱為“地上河”。此種現象在黃河B至C的下游河段最為明顯。而要從根本上治理圖中所反映的問題,必須在D上中游地區大力植樹造林,綜合整治。
考點:本題考查河流和湖泊。
2.(1)唐古拉;東;航運;
(2)湖北;中;
(3)高溫多雨;水位;三峽;
(4)含沙量;水土流失.
【詳解】試題分析:
(1)長江發源于青海省的唐古拉山脈;曲折東流注入東海;長江因航運價值高,被稱為“黃金水道”。
(2)“東方之星”游輪傾覆地點是位于湖北省境內的長江中游河段,這里江寬水深不利于救援工作。
(3)救援期間,該地區正好處于高溫多雨的夏季;降水豐富,使得長江水位上漲;國家對長江干流上目前最大的三峽水利樞紐進行了三次調度,減少出庫流量,為救援創造了條件。
(4)渾濁的江水也給救援帶來了困難,這表明長江的含沙量較大;這主要是由于長江中上游地區植被破壞帶來嚴重的水土流失所致。
考點:本題考查長江的有關知識.
3.(1)渤;②東海;③南海
(2)黃 河、長江, ⑤
(3)舟山漁場, 東海; 長蘆鹽場
【詳解】試題分析:
(1)讀圖可知:①是渤海;②是東海;③是南海
(2)圖中的④是黃河,注入渤海;⑤是長江,有我國“黃金水道”之稱的河流是 長江;
舟山漁場、黃渤海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和北部灣漁場是我國的四大漁場;其中,以舟山漁場最大,位于東海的舟山群島附近,長蘆鹽場是我國海鹽產量最大的鹽場,產量占全國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
考點:我國的海洋
4.地形類型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高原和盆地 5.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云南省
【分析】試題分析:
4.我國地形的特點是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我國地勢的第一階梯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階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第三階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試題分析:
5.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這樣的民族分布格局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往與合作,為各民族共同繁榮提供了有利條件.南方地區西部分布有30多個少數民族,云南省簡稱云或滇,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
考點:本題考查民族的分布特點.
6.(1)上;三峽水利樞紐
(2)唐古拉;東
(3)宜昌;湖口
(4)鄱陽湖.
【詳解】試題分析: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級行政區,最終注入東海,干流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總面積180余萬平方千米,年平均入海水量約9600余億立方米.
解:讀圖分析可知:
(1)長江上游流經中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支流眾多,水量豐富,落差很大,多峽谷急流,蘊藏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干流上建有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利樞紐.
(2)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級行政區,最終注入東海.
(3)從源頭至湖北宜昌為長江上游河段,從江西湖口至入海口為長江下游河段.
(4)長江流域有眾多的湖泊,其中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位于江西省.
【點評】本題考查長江流域概況,讀圖解答即可.
7.(1)一;二
(2)A和C
(3)寧夏
(4)南水北調;北京;天津
(5)分布在黃河及其支流沿岸
(6)地上河;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工作
【詳解】試題分析:
(1)我國地勢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圖中)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
(2)凌汛就是冰壩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劇上升的現象.黃河上游的A家峽至包頭河段,下游的C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由于較高緯度河段秋冬季節封凍早,冬春季節解凍遲,容易形成冰壩,阻塞低緯度的河道來水,導致河水泛濫、河堤決口.
(3)黃河出青銅峽后,在寧夏、內蒙古段,地勢比較平坦,水流緩慢,泥沙沉積,形成了②寧夏平原和①河套平原.由于當地氣候干旱,黃河較少有支流匯入,加之平原地區人口稠密,引黃灌溉,生產生活用水增加,黃河的流量逐漸減少.
(4)由于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平衡,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有必要興建跨流域的調水工程.目前規劃上馬的南水北調工程,將把長江流域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經過專家長期、科學的論證,基本上確定了南水北調工程的西線、中線、東線三種調水方案.其中東線方案是從長江下游揚州附近抽引長江水,沿著京杭大運河蘇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東西部穿過黃河,進入河北再抵達天津、北京.如此宏偉的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罕見的.
(5)圖中蘭州、西安、濟南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分布在黃河及其支流沿岸.
(6)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基本無支流匯入,流域面積狹小.“治黃”的關鍵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
考點:本題考查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及各河段的特征;黃河的綜合利用與治理措施.
8.(1)渭河 河套 龍羊峽
(2)青藏 上 三峽
(3)黃金水道 地上
(4)長度6 300余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
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千米,居全國第一位;
流域水資源總量9 616億立方米,流量居全國第一位。
【詳解】試題分析:
(1)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干流呈“幾”字形。讀黃河流域圖可以看到,甲圖中地理事物的名稱分別是:③是渭河;農業區④是河套平原,水電站⑤是龍羊峽。
(2)讀黃河流域圖、長江流域圖可以看到,黃河和長江都發源于青藏高原,兩河的水能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資源十分豐富。位于長江上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3)長江下游江闊水深,航運價值高,自古以來,長江就是我國東西運輸的大動脈,通航里程占全國內河運輸航道總里程的2/3,航運價值高,因此人們把長江稱為“黃金水道”。黃河下游河道變寬,水流緩慢,泥沙淤積,人們被迫不斷加高堤壩,逐漸形成世界聞名的“地上河”。
(4) 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長度最長的河流,也是我國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還是我國水量最大的河流。
考點:本題考查河流和湖泊。
9.D 10.A
【分析】試題解析:
9.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最終注入東海,故選擇答案D;
10.長江三峽段的兩個大型水利樞紐--葛洲壩和三峽,構成當前中國最大的水電能源基地.葛洲壩水利樞紐于1988 年建成,總裝機容量為271.5萬千瓦.圖中M是長江三峽水利樞紐,于2009年竣工,總裝機容量為1 820萬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發電、航運、水產養殖、灌溉和旅游等綜合效益.
考點:長江的水文特征
12.(1)巴顏喀拉山
(2)水土流失,大力開展水土保持、植樹種草、修建擋土壩等
(3)下游形成地上河
(4)BD
【詳解】試題分析:
(1)由圖可知,圖中A山脈是黃河的發源地,是位于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
(2)圖中①地區是位于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這里存在的主要生態問題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包括大力開展水土保持、植樹種草、修建擋土壩等。
(3)圖中②是黃河的下游河段,主要是由于下游形成地上河,支流少。
(4)圖中B、C、D三個河段中容易出現凌汛的是B和D,因為這里的河段是自南向北流向。
考點:本題考查黃河的有關知識.
13.橫斷山脈;南北;巫山;東北﹣西南; 14.4000;高山高原氣候; 15.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降水;河流落差;水能資源.
【分析】試題分析:
13.我國地勢第一、二階梯分界線的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橫斷山脈大致呈南北走向;我國地勢第二、三階梯分界線的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巫山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
14.圖中青藏高原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該地形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該處氣候類型為高山高原氣候.
15.該圖反映出我國的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該特點對我國河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②在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
考點:我國的地形地勢
16.(1)幾,渤
(2)河口,桃花峪
(3)黃土,地上河
(4)汾河,小浪底
(5)河套,青海湖
【詳解】試題分析:
(1)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干流形成巨大的幾字形,在山東省注入渤海。所以黃河干流形成巨大的幾字形,在山東省注入渤海。
(2)黃河上中游的分界線是內蒙古的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線是河南桃花峪,所以黃河上中游的分界線是內蒙古的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線是河南桃花峪。
(3)河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帶來大量的泥沙,下游流經華北平原,地勢平坦,水流變緩,泥沙沉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所以黃河泥沙來自黃土高原,在下游形成地上河。
(4)由圖中黃河支流的位置可知,①是汾河,②是小浪底水利樞紐。所以①是汾河,②是小浪底水利樞紐。
(5)黃河流出青銅峽后,流速減緩,沖擊形成了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兩個平原農業發達,被稱為“塞上江南”,其中A是河套平原,我國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所以A是河套平原,C地有我國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黃河的水文特征。
17.(1)唐古拉山 巴顏喀拉山;
(2)西 東 西高東低 ;
(3)長江;
(4)黃土高原 水土流失
【詳解】試題分析:(1)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大河,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
(2)長江黃河都受我國地勢的影響,發源于我國第一級階梯的青藏高原,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從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3)長江黃河水量豐富,在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蘊藏了豐富的水能,其中的長江水能蘊藏量占全國的1/3,通航里程達7萬多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河運輸的60%,被譽為“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
(4)黃河中游B階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該地區土質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地表被沖刷的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考點:我國的河流
18.(1)巴顏喀拉山
(2)河口
(3)黃土高原 汾河
(4)水土流失
(5)華北平原 地上河
【詳解】試題分析:
(1)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它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最終注入渤海,故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
(2)黃河上中游的分界線是內蒙古河口,中下游分界線是河南桃花峪,故①是上中游分界線河口。
(3)黃河中游主要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地區,并接納了自西向東流的渭河和自北向南流的汾河,②是自北向南流,故是汾河。
(4)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地區,這里由于植被破壞,夏季多暴雨,導致水土流失嚴重,故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
(5)黃河中游主要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地區,大量的泥沙流入黃河,導致黃河含沙量大增,大量泥沙在下游華北平原地區由于河道變寬,水流減緩,泥沙逐漸淤積,形成地上河,故黃河下游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成為世界聞名的地上河。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黃河的水文特征。
19.(1)青藏高原;水能寶庫;
(2)漢江;三峽;湖口;
(3)長江是我國長度最長、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當之無愧是我國第一大河;
(4)黃土高原;地上河;
(5)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也就是治理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具體的措施是: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大力發展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在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詳解】解:(1)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地形區)的唐古拉山脈,上游河段落差大,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素有“水能寶庫”之稱;
(2)A為漢江,B為三峽,D為湖口;
(3)長江是我國長度最長、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當之無愧是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古代時稱“大江”或者“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的沱沱河,自西向東流經了11個省份,自上海東流入東海,長江長有6300公里,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與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居世界第三位,在我國長度最長;流域的總面積為180多萬平方公里,大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在我國流域面積最大;年徑流量達到了一萬億立方米,在我國流量最大;另外長江還有極高的航運價值、豐富的水能資源、農業發達、養育了眾多人口,所以被叫做我國的第一大河;
(4)黃河中游段的含沙量大增,這是因為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較多;黃土土質疏松;植被破壞嚴重;一遇暴雨,泥沙俱下,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并且下游地區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
(5)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也就是治理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具體的措施是: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大力發展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在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故答案為(1)青藏高原;水能寶庫;
(2)漢江;三峽;湖口;
(3)長江是我國長度最長、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當之無愧是我國第一大河;
(4)黃土高原;地上河;
(5)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也就是治理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具體的措施是: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大力發展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在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點評】考查長江、黃河各河段的特征,治理黃河的措施,分析黃河斷流的原因,綜合性較強,難度適中.
20.(1)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2)因為我國地勢是西高東低,導致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注入海洋
(3)有利于東部海洋暖濕氣流深入內地,帶來豐富的降水
【詳解】試題分析:
(1)由圖可知,圖中A是第一階梯的青藏高原,B是位于第二階梯的四川盆地,C是位于第三階梯的長江中下游平原。
(2)我國許多河流之所以都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因為我國地勢是西高東低,導致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注入海洋。
(3)我國的這種西高東低的地勢,有利于東部海洋暖濕氣流深入內地,帶來豐富的降水。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地勢的有關知識.
21.(1)巴顏喀拉 渤
(2)黃河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嚴重 開展水土保持(或植樹種草,修建梯田);修建水利工程(或打壩淤地);調水調沙
黃河下游“地上河”問題突出 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3) 山西 三
(4)河套平原
(5)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支流較多;植被破壞嚴重(夏季多暴雨,大量泥沙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泥沙量大增。
【詳解】試題分析:
(1)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 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
(2)黃河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措施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措施是植樹種草,修建梯田,開展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利工程(或打壩淤地),調水調沙;下游泥沙大量沉積,導致河床逐漸抬高,形成“地上河”。措施是加固黃河大堤。
(3)太行山脈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地理分界線,其東側為第三級階梯,同時它也是河北省與山西省的分界線。
(4)黃河出青銅峽后,在寧夏、內蒙古段,由于地勢比較平坦,水流緩慢,泥沙沉積,形成了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由于當地氣候干旱,黃河較少有支流匯入,加之平原地區人口稠密,引黃灌溉,生產生活用水增加,黃河的流量逐漸減少。
(5)黃河中游穿行于土質疏松、植被稀少的黃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沖刷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有無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匯入,隨著流量的不斷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劇上升。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
22.(1)唐古拉 東 西高東低
(2)水能寶庫 上游 黃金水道
(3)三峽水電站 位于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4)水土流失 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詳解】試題分析:
(1)長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市,區)。自西向東注入東海,為我國最長、年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由此可見我國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長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市,區)。注入東海,為我國最長、年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其中自源頭到湖北宜昌為上游,主要流經了我國地勢的第一、二級階梯,接納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被稱為“水能寶庫”。目前,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萬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河航運總量的60%,因此,人們把長江稱為“黃金水道”。
(3)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湖北宜昌以上是長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為長江中游,湖口以下為下游.上游流經地勢三級階梯交界處,水流湍急,水能豐富。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G三峽水電站,建在這里的原因是因為該地位于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4)我國在開發長江水能資源的同時,更應該保護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目前長江上游的主要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解決措施主要有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考點:本題考查河流和湖泊。
23.(1) 青海 西高東低
(2) ② 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
(3) 三峽 南水北調
(4)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提供肥沃的沖積平原:水能寶庫,提供水能等
【解析】(1)
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黃河、長江都發源于青海省,黃河、長江的流向都是自西向東,分別注入渤海和東海,能夠反映出我國的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
(2)
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黃河泥沙主要來自②中游河段,該地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使得黃河泥沙大增,下游流經華北平原,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產生“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現象。
(3)
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長江是我國的“水能寶庫”,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1/3,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占全國的1/2,圖中A三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為了緩解北方地區缺水的狀況,我國實施南水北調工程,把長江流域的水調到華北和西北地區。
(4)
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長江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作用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 長江就是我國東西運輸的大動脈,稱為“黃金水道”;提供肥沃的沖積平原;提供水能,長江是我國的“水能寶庫”,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1/3,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占全國的1/2。
BC
【詳解】試題分析:
24.讀圖可知:a是山區,我國山區面積廣大,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資源豐富,在發展林業、牧業、旅游業、礦業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但山區耕地面積小,對農業生產不利;
25.我國地勢的第一階梯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階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第三階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其中③是平原,主要分布在第三階梯.
考點:我國地形類型的分布
26.(1)唐古拉山脈 東海
(2)漢江 湘江
(3)武漢 上海 洞庭 鄱陽
(4)宜昌 湖口
(5)黃金水道
(6)水土流失
【詳解】試題分析:
(1)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它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最終注入東海,故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注入東海。
(2)長江中游有三大支流,自北向南注入的漢江,自南向北注入的湘江和贛江,其中湘江位置偏西,贛江位置偏東,在圖中②、④、⑤三條河流位于長江中游,故②是漢江,④是湘江。
(3)長江干流沿岸的四大港口自西向東依次是A重慶,B武漢,C南京,D上海。長江中游的兩大湖泊自西向東依次是④洞庭湖,⑤鄱陽湖。故B是武漢,D是上海,④是洞庭湖,⑤是鄱陽湖。
(4)長江上中游的分界線是湖北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線是江西湖口,故M是宜昌,N是湖口。
(5)目前,長江干支流形成縱橫廣闊的水運網,通航里程占全國內河航道總里程2/3,被人們形象稱之為黃金水道,故長江由于河運發達,被稱為黃金水道。
(6)長江上游地區由于植被破壞,過度放牧等原因,水土流失嚴重,故長江上游主要的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長江的水文特征。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合山市| 平塘县| 宜昌市| 塔城市| 巨鹿县| 疏附县| 班戈县| 桦甸市| 新竹县| 县级市| 乐都县| 台山市| 宁蒗| 赤峰市| 海南省| 宜兰市| 集贤县| 通城县| 云安县| 宜宾市| 丰都县| 会理县| 电白县| 邳州市| 柯坪县| 凤山市| 云梦县| 密云县| 麻城市| 邯郸县| 陕西省| 台山市| 盖州市| 英山县| 广州市| 衡阳市| 九江市| 德清县| 克东县|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