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盛唐氣象 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選手。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選自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3課盛唐氣象。下面我將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一、教材分析為了有效組織并實施教學,我對本課內容作出如下分析:該課是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的第三課,課標對本課的要求是“通過經濟繁榮、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唐詩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會氣象;通過文成公主入藏說明民族之間的和睦相處。”課本由經濟的繁榮、民族交往與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等四個子目構成。主要從經濟情況、民族關系、社會風氣、文學藝術角度描繪了一幅富強、繁榮的盛唐景象繁榮、開明、開放、多彩,很好地概括了盛唐時期的社會特征,因此我將本課的主題定為:繁榮、開明、開放、多彩的盛唐氣象二、學情分析:奧蘇伯爾:“影響學生學習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據此進行教學。”本課的授課對象為某普通初中初一年級學生——從學生的知識狀況看,經過第二課的學習以及影視劇等渠道能了解到唐朝時一個繁榮強盛的時代,為本課提供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但本課內容較多而凌亂,難以掌握。因此我將創設情境,讓學生能更清晰的學習。從學生的思維特征分析,處于“形式運算階段”,擁有一定的邏輯思考能力,能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但還不能對歷史事件有全面與深入的認識。針對這一情況,我將對一些重要問題組織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相互交流中進一步思考問題。三、教學目標:在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課標要求,我把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通過播放視頻,學生能體會到唐朝盛世的繁榮通過史料實物展示,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唐朝經濟繁榮、社會開放的結論,提高學生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和分析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材料對比和問題探究,學生學會分析唐朝時期民族間友好相處的原因,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四、重難點:根據課標和學情分析,可以看出本課內容的重要性,為此我擬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重點為理解唐朝的經濟繁榮,難點為認識民族間的友好交往與交融的重要意義。重點的依據是:繁榮的經濟是盛唐的直觀表現,“經濟的繁榮”又是“社會開放和文學昌盛”的必要基礎。因此,只有理解了經濟的繁榮才能更好地學習其他子目難點的依據是:七年級學生對于民族關系的內容難以理解,無法認識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的重要意義,因此我將難點定為認識民族間的友好交往與交融。五、教法學法: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我將采用情境教學法、史料教學法和問題探究法來完成本課的教學。教法中包含著學法,學法里體現著教法,因此,我采用的學法是與教法相對應的觀察法、史料學習法和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歷史是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而文物還原其真貌,傳承其文明,留住其根脈,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實物見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創設情境,用虛擬實物將盛唐氣象表現出來。一堂課好的開始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導入新課部分我將采用播放視頻的方式進行,播放2018年的央視綜藝《國家寶藏》中唐朝文物的展示,設置問題。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得出結論:唐朝的工藝品是十分精美的,手工業發達。下面是新課學習環節:一【繁榮——經濟】:學生遇到的經濟概念是最多也是最陌生的,不知道從哪幾個方面體現唐朝的繁榮。因此我將展示三件文物——曲轅犁、葡萄花鳥紋銀香囊、銅錢“開元通寶”。幫助學生理解。首先,講解曲轅犁,讓學生了解其基本原理以及優點以及補充唐朝在農業方面的措施,從而了解到唐朝農具的改進提高了生產效率。學生知道唐朝農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次,講解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創設講解香囊使用了水平原理使得香料永不傾灑讓學生能知道唐朝手工業發展到了極高的水平。講解“開元通寶”,講解“開元通寶”的來歷,讓學生從里面了解唐朝的繁榮。通過三件文物的展示和講解,讓學生體會出盛唐在經濟方面的表現二【開明——民族】:學生對于民族關系以及民族交往、融合等概念是十分迷惑的,所以這一個子目是本科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難點,基于課本內容我再進行知識拓展,幫助學生理解難點。我將展示步輦圖以及龜茲樂這兩個文物幫助學生理解唐朝的民族關系以及唐朝的民族政策。首先是步輦圖,結合書本講解步輦圖的背景,創設活動——讓學生觀察圖片,總結圖中的人物形象。學生理解出唐朝民族政策的包容性。其次是展示龜茲樂,講述“龜茲樂”是隋唐時期皇家御用的樂章,開元時期唐玄宗將龜茲樂賜予云南王白族首領皮邏閣。讓學生更進一步認識唐朝的民族政策加強了民族交流與融合。三【開放——社會】社會風氣的概念學生能自行去理解,因此我將展示《虢國夫人游春圖》和《女子騎馬雕塑》兩件文物進行闡述。首先是《虢國夫人游春圖》,讓學生重點關注圖中人物的神態,學生能了解到人們那種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其次是《女子騎馬雕塑》,在《虢國夫人游春圖》出現了許多騎馬的女性,用《女子騎馬雕塑》將其形象具體化,分析騎馬雕塑中女性的穿戴,讓學生認識到唐朝婦女較為自由,民族間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的。體現了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四【多彩——文化】:由于學生對唐詩、書法、繪畫等方面均有涉獵。因此在這一子目我將采取設問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畫像讓學生各列舉一首能三位詩人的代表作并讓學生分析其風格。其次展示顏真卿、柳公權、吳道子等人的作品,讓學生感受唐朝在文學藝術上的多彩表現。課題小結部分,通過當堂檢測和板書總結唐朝強盛的四個表現,加強學生對“盛唐氣象”的理解,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在課后作業部分:我將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七、板書:最后板書設計方面,我采用綱要式板書,直觀、清晰地展示本課的主題和線索,充分體現條理性和邏輯性。以上便是我的說課的全部內容,感謝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的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