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不斷變化的人口問題 同步練習--2022 -2023 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一、單項選擇題1.近年來,我國有些農村出現了“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心化現象。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這種空心化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環境好 B.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小C.城鄉收入差距大 D.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低(2)“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帶來( )A.土地資源浪費 B.農業生產水平提高C.城鄉協調發展 D.農村老齡化程度降低2.1992年6月,在巴西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會議廳內,掛了一只大鐘,顯示世界每秒鐘增加3人。這警示人們( )A.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質 B.采取鼓勵生育的政策C.必須控制人口過快增長 D.實行優生優育的政策3.有關中國人口現狀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人口東密西疏,有利于整體經濟的發展B.中國有句古話叫“人丁興旺”,說明人口越多越好C.“人滿為患”說明人口越少越好D.人口增長應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空巢老人,即與子女分開居住的老人。圖中為“四國人口年齡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小題。4.以下四國中可能出現“空巢老人”現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5.應對“空巢老人”現象,下列舉措恰當的是( )①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②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如養老保險等③實行全面“二孩”政策④發展經濟,提高社會生產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表為我國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比較表。表中數據的變化說明我國( )項目 人口年均增長率(%) 65歲以上人口比重(%) 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人) 城鎮人口比重(%)第六次(2010年) 0.57 8.87 8930 49.68第七次(2020年) 0.53 13.5 15467 63.89①已進入了人口負增長時代 ②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③已實現人才強國這一目標 ④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我國于2020年11月1日起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2021年4月開始將陸續公布普查的主要數據。開展人口普查的重要意義在于①摸清人口家底,為各項決策提供依據②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③有助于準確分析判斷未來我國人口形勢④有效緩解我國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8.下邊漫畫反映的是部分國家出現的人口問題,該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是( )①就業困難 ②社會撫養老人負擔重 ③居住條件差 ④勞動力短缺⑤人口老齡化 ⑥交通壓力大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9.一個社會好比一艘輪船,應當配備數量適當的船員,才能發揮輪船的最高效率。如果船員太少,人手不足或船員過多、人浮于事,輪船都很難達到最快行駛速度。這段話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A.人口過多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阻礙作用B.人口過少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阻礙作用C.人口數量對社會經濟發展起決定作用D.人口應適度發展10.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說明計劃生育不再是我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②有利于實現人口均衡發展,緩解人口老齡化的矛盾③是基于人口基數大,總人口增速趨緩這一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④表明生育政策要隨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讀“世界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變化趨勢圖”,據圖可知( ) A.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將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B.發達國家決定今后世界人口年齡結構總趨勢C.全球性的老齡化問題加劇將導致勞動力短缺D.控制人口數量增長將成為全球性的人口政策12.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因素。以下能有效應對該問題的做法有( )①鼓勵適齡青年晚婚晚育 ②開放“全面二胎”政策③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④出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相關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只生一個孩子好”,到后來的“單獨二孩”“全面二孩”,再到現在的“可生三孩”。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不斷調整的原因有( ) ①放開生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②高生育、老齡化已成為我國人口的主要特征 ③人口增長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④人口自然增長率偏低制約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讀下圖,可知A時期( )①勞動力資源最為豐富 ②人口出生率持續上升③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 ④人口總數量持續下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口數量增長的特點是有差異的。使世界人口從緩慢增長到增長速度大大加快的歷史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工業革命C.資產階級革命 D.無產階級革命讀“我國W 市土地資源構成和利用結構圖”,據此回答以下各題。16.根據上圖我們可以得出的信息,正確的有( )①土地資源構成中林地、宜牧地比重大 ②土地利用類型齊全,其中比重最大是耕地③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低 ,未利用土地比重較大④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容易引起土地沙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7.土地資源的利用必須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則,該區域土地開發利用中必須( )①退耕還草,保護生態環境 ②禁止亂砍濫伐,保護森林資源③退耕還林,科學利用資源 ④利用科學技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當自然增長率為0時,是人口總量從增加到減少的轉折點。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8.圖中人口增長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9.當一個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②~③這種變化時,將會產生的問題是( )A.勞動力過剩 B.國防兵源不足 C.教育資源緊缺 D.加劇環境污染二、非選擇題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老年撫養比是指65歲及以上人口數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少兒撫養比是指14歲及以下人口數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下圖是1980-2030年我國人口撫養比變化趨勢示意圖。材料二: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1)閱讀材料一,指出1980-2030年我國少兒撫養比和老年撫養比的變化趨勢。這一趨勢會加劇什么人口問題? (2)結合材料,分析我國人口政策調整的合理性。 (3)說說我國當前還面臨哪些人口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21.解決好人口問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環,關系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單獨二胎”政策是計劃生育政策的完善。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基本狀況圖(1)觀察圖1,說說我國出臺“單獨二胎”政策的客觀依據。材料二: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8930人,高中文化程度14032人。文盲率4.08%,流動人口增長81.03%。我國人口素質依然不高,流動人口在增加……要解決我國人口問題,需要提高人口素質(2)結合材料二,運用人口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措施的認識。材料三: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3)聯系材料三,從人口對資源、環境、發展的影響角度,分析中央改革人口政策的正確性。參考答案:1.(1)C(2)A【分析】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農村人口最多的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城市化水平越來越高,大量農村人口遷入城市,給城市帶來巨大的壓力。(1)由題目可知,在農村出現“空心化”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鄉收入差異大,導致大量的農村人口遷入城市,C項正確;農村自然環境比城市好,排除A項;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小與題干現象的出現無關,排除B項;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低不是導致題干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B項。(2)“有房無人住,有地無人種”這樣會導致在農村的土地資源出現浪費現象,A項正確;農業發展水平高、城鄉協調發展,農村老齡化程度降低與“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無關,排除BCD項。故選A項。【點睛】2.C【詳解】依據“顯示世界每秒鐘增加3人”可知反映的是世界人口過快增長的問題,而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尖銳,在教育、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也構成了新的挑戰,因此警示人類必須控制人口過快增長,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3.D【詳解】我國人口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應該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D正確,BC錯誤;我國人口東密西疏不利于整體經濟的發展,導致東部發展快,西部發展慢,A錯誤。故選D。4.D 5.B【解析】4.分析材料可知,丁國老齡人口比重大,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新生人口又少,所以丁國最容易出現空巢老人。故選D。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空巢老人”大規模的出現,說明所在國人口老齡化,新生人口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鼓勵生育,①不符合題意,ACD排除;①②④是正確的做法,B正確。故選B。6.D【詳解】本題考查對我國的人口的認識和理解。①:這與現實實際不符,故說法錯誤;②④:材料通過我國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對比,這向我們說明了我國人口的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故②④說法正確;③:我國還沒有實現人口強國,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7.C【詳解】本題考查對開展人口普查工作的意義的認識和理解。①②③:結合我國的人口現狀,開展人口普查工作,有利于摸清人口家底,為各項決策提供依據;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有助于準確分析判斷未來我國人口形勢,故①②③說法正確;④:但這與有效緩解我國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無關,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8.B【詳解】本題考查對人口問題的正確認識。①③④:漫畫中體現的是人口過多過快增長給地球帶來沉重的負擔,會造成就業困難、居住條件差、交通壓力大等問題,①③④說法正確;②⑤⑥:社會撫養老人負擔重、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 是人口負增長帶來的人口問題,②⑤⑥說法與題不符;故本題選B。9.D【詳解】本題考查對人口問題的認識。ABD:依據題文描述,題文以比喻的形式表明一個社會人口應該適度發展,故AB不符合題意;D說法正確;C:夸大了人口數量的作用,觀點絕對化,是錯誤的,故排除;故本題選D。10.D【詳解】本題考查我國人口發展。②④:題干三孩政策的實施表明我國仍堅持計劃生育,是生育政策隨著人口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而產生的,有利于緩解人口老齡化,實現人口均衡發展,②④正確;①:計劃生育仍然是我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①錯誤;③:三孩政策是適應新時代發展和人口特點而變化的,不是基于人口的基本特點而改變的,③錯誤;故本題選D。11.C【詳解】由圖可以看出,世界上65歲以上人口比例是呈上升趨勢,說明了全球化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正在導致勞動力的短缺,大部分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緩慢,需要適當鼓勵生育。故選C。12.D【詳解】本題考查對我國人口問題的認識。①:晚婚晚育不適合應對老齡化問題,故①說法錯誤;②③④:面對老齡化問題,我國開放“全面二胎”政策,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出臺發展養老服務的相關政策等,故②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3.D【詳解】本題考查對計劃生育政策挑戰原因的正確認識。①:計劃生育不是放開生育,①說法錯誤;②:我國綜合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老齡化加劇這是我國人口的新的特點,②說法錯誤;③④:人口自然增長率偏低制約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人口增長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生育政策要隨著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③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14.A【詳解】據圖可以看出,A區域中,15--64歲人口比例最大,可以推斷出此階段勞動力資源最豐富,①正確;15歲以下人口所占比例不斷下降,說明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②錯誤;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不斷上升,說明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③正確。該區域15歲以下人口比例超過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不能說明人口總量明顯下降,④錯誤。故選A。15.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環境,促進了人口的增長,使世界人口從緩慢增長到增長速度大大加快。故B符合題意。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世界人口減少,故A不符合題意。資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革命與世界人口的增長無關。故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6.A 17.B【解析】16.材料中的耕地面積比重適中,并不會容易引起土地沙漠化,④錯誤,BCD選項排除;①②③表述正確,A選項符合題意。17.材料中與利用科學技術無法體現因地制宜,④錯誤,BCD選項排除;①②③均屬于土地資源利用開發的注意的問題,A選項符合題意。18.A 19.B【解析】18.自然增長率是判斷人口快慢的標志,從圖中可知,在①時自然增長率最高,人口增長最快。故選A。19.當一個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②~③這種變化時,說明這時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是負增長,會出現人口老齡化,國防兵源不足,勞動力不足等。故選B。20.(1)少兒撫養比逐漸下降;老年撫養比逐漸上升;老年撫養比將于2025年后超過少兒撫養比。人口老齡化問題。(2)啟動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緩解老齡化趨勢,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優化人口結構;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3)人口問題: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等。措施: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人口素質等。【詳解】(1)根據1980-2030年我國少兒撫養比和老年撫養比數據圖表可知我國少兒撫養比和老年撫養比的變化趨勢是少兒撫養比逐漸下降;老年撫養比逐漸上升,老年撫養比將于2025年后超過少兒撫養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老年撫養比增加,這將加劇人口老齡化問題。(2)根據材料可知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實行了兩孩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利于緩解老齡化趨勢,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優化人口結構;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當前面臨的人口問題是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等。解決這些問題相應的措施是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人口素質等。21.(1)我國存在人口結構性矛盾,呈現老齡化趨勢。(2)提高人口素質是積極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措施,我國人口素質較低,給自然、社會和經濟都帶來沉重壓力,給失業人口再就業增加了難度。解決人口問題還需要控制人口數量、調整人口結構、解決好人口流動等問題。(3)在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的關系中,人口是關鍵。人口數量、結構的變化,會引起資源、環境、發展等方面的變化。中央改革人口政策,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有利于減輕資源、環境的壓力,啟動單獨二胎政策,調整人口結構,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詳解】(1)本題考查我國出臺“單獨二胎”政策的客觀依據,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依據教材知識,結合圖表中的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從我國存在人口結構性矛盾,呈現老齡化趨勢方面來回答。(2)本題考查對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措施的認識,考查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依據教材知識,結合材料中的“提高人口素質”,從積極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措施,我國人口素質較低,給自然、社會和經濟都帶來沉重壓力,給失業人口再就業增加了難度;控制人口數量、調整人口結構、解決好人口流動等問題方面來回答。(3)本題考查中央改革人口政策的正確性,按照題目的限定,即“人口對資源、環境、發展的影響角度”,從在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的關系中,人口是關鍵;人口數量、結構的變化會引起資源、環境、發展等方面的變化;中央改革人口政策,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有利于減輕資源、環境的壓力,啟動單獨二胎政策,調整人口結構,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來回答。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