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4 青藏地區 同步練習--2022 -2023 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1.小明一家準備暑假去拉薩旅游,我們可以推薦他們去看看拉薩的標志性建筑( )A.大昭寺 B.小昭寺 C.布達拉宮 D.國際大巴扎2.小紅在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知識后,對相關知識進行了整理。其中內容正確的有( )①在黃土高原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下,人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黃土高原文化②我們國家的首都是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是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③太湖流域是我國著名的水鄉。人們臨河建屋,形成水鄉古鎮,盛產銀魚、白魚、白蝦④海南島終年如夏,而黑龍江冬季漫長。造成兩地這種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海陸因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舌尖上的中國》通過對全國各地獨特美食的介紹,讓觀眾從飲食文化方面和理解傳統和變化著的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各題。3.第二集《轉化的靈感》中的一個鏡頭:“高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該鏡頭拍攝于(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云貴高原4.第六集《五味的調和》通過介紹川、魯、粵、淮揚四大基礎菜系,展現了我國豐富多彩的烹飪文化。魯菜、粵菜的發源地分別是( )A.山東省、福建省 B.山西省、廣東省C.山東省、廣東省 D.山西省、福建省5.為拍攝《舌尖上的中國》,攝制組行走大江南北,途中不僅體驗到了各地美食,而且體會到了祖國疆域的遼闊。從海陸位置來看,下列國家與中國具有一樣特征的是( )A.日本 B.美國 C.蒙古 D.印度尼西亞6.關于下圖,以下描述正確的是A.①地處西北地區,屬高原山地氣候B.②地山脈是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C.③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盆地,發展綠洲農業D.④地草場廣布,形成獨特的“雪域文化”7.在學習了中國的地形后,同學們議論紛紛。以下同學的議論正確的是( )樂樂:三山夾兩盆是青藏地區的地形特點婷婷:我國地形復雜多樣,且同一種地形景觀差異也很大琪琪:三大平原都在地勢第一級階梯,四大高原都在地勢第二級階梯朵朵: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逐級降低,導致大江大河都注入東海A.樂樂 B.婷婷 C.琪琪 D.朵朵8.下圖是來自“世界屋脊”的“高原之舟”,其生活區域的氣候是( )A.熱帶季風氣候 B.高原山地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9.2018年1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作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發源地( )A.長江、黃河、瀾滄江 B.長江、黃河、烏江C.長江、黃河、黑龍江 D.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10.下列城市,海拔最高的是A.巴西利亞 B.烏魯木齊 C.拉薩 D.上海11.閱讀中國四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小題。與下圖①②③④對應的城市依次為( )A.北京、烏魯木齊、上海、拉薩 B.上海、烏魯木齊、北京、拉薩C.上海、拉薩、北京、烏魯木齊 D.北京、拉薩、烏魯木齊、上海12.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地域特征與青藏高原相符的是( )A.傳統民居——下沉式窯洞 B.巴蜀文化——“川劇變臉”C.娛樂活動——那達慕大會 D.休閑方式——“打林卡”13.如下圖所示,拉薩和成都緯度相近,但氣溫差異很大。這主要是因為A.拉薩和成都的經度差大B.拉薩的植被比成都的稀疏C.拉薩的海拔比成都的高D.拉薩的植被比成都的稀少14.青藏地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A.濕熱 B.高寒 C.干旱 D.高熱15.青藏高原地區農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帶的主要原因是( )A.河谷地區水源豐富,灌溉便利B.河谷地區土壤肥沃C.河谷海拔低,氣溫較高D.河谷地區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16.對人類生產生活而言,青藏地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太陽輻射強 B.日照時間長C.森林草原茂密 D.低溫、缺氧、地勢崎嶇17.青藏地區的牧草營養成分高是因為( ) ①海拔高 ②晝夜溫差大 ③高寒氣候條件 ④太陽紫外線強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8.讀下邊“我國四大地理分區圖”,回答問題。(1)圖中反映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范圍,請將圖中的代碼A、B、C、D對號入座:降水少、沙漠分布廣的是________,氣候高寒、人口稀少的是________,我國最主要的小麥產區是________。(2)甲乙兩種生產活動主要分布于上圖中的哪一條分界線兩側?這條線作為重要地理分界線的依據是什么?(3)B區域與D區域的生產方式各具特色,請結合上面三幅圖比較說明并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19.讀拉薩、成都氣溫和降水量圖,回答下列問題。(1)相同緯度的拉薩和成都,拉薩的氣溫特點是冬季▲,夏季▲;成都的氣溫特點是冬季▲,夏季▲;它們氣溫的差別主要是由▲高低不同造成。(2)拉薩年降水量▲,成都年降水量▲;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成都受▲影響大,屬于▲氣候。參考答案:1.C2.A3.A 4.C 5.B6.D7.B8.B9.A10.C11.B12.D13.C14.B15.C16.D17.D18.(1) A C B(2)秦嶺——淮河; 秦嶺—淮河一線與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基本一致。(3)B區域種植小麥為主,D區域種植水稻為主;原因:北方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適合小麥生長;南方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合水稻生長。19.(1)寒冷,涼爽;溫暖,炎熱;海拔(地勢)(2)較少,較多;夏季風,亞熱帶季風。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