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 西北地區 同步練習-- 2022 -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一、單項選擇題1.“黃河金三角地區” 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與裝備制造業基地。讀下圖,據圖分析,以下工業在黃河金三角地區有較大發展優勢的是A.鋼 鐵、造船 B.化工、石油 C.航天、木材加工 D.煤炭、電力2.烏魯木齊為亞洲大陸的地理中心,是指它( )A.位于新亞歐大陸橋的中心點 B.到亞洲其他國家的距離相等C.位于亞洲大陸的地理中心點 D.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點3.我國古代詩歌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知識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描的是我國西北地區②“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的原因是天山海拔高,氣溫低③“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 反映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④“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反映了我國地勢東高西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根據因地制宜的發展原則,下列適合在烏魯木齊創辦的企業有①手工羊毛毛毯加工廠②海鮮食品加工廠③進出口貿易中介所④果汁飲料加工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讀塔里木盆地位置圖,完成下面小題。5.下列關于塔里木盆地的說法,正確的是A.位于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脈之間 B.綠洲水源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和河流水C.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D.氣候濕潤,降水較多6.塔里木盆地是西氣東輸一線工程的起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緩解了新疆能源緊張問題 B.帶動了新疆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C.可把上海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D.加劇了上海的大氣污染7.“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反映的氣候類型是( )A.高原山地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8.位于黃河流域的毛烏素沙漠是我國的四大沙地之一,但經過60多年的治理,這座“沙漠之都”變成了“大漠綠洲”。下列治理措施中,毛烏素可能采用的有( )①參加實踐,植樹種草②防風固沙,呵護生態③減少污染,監督舉報④引水拉沙,引洪淤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圖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我國某省自然環境資料圖。完成 3~4 題。9.該省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A.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 B.降水由東北向西南遞減C.冬季均溫皆低于 0℃ D.地處三大高原交界處10.該省發展經濟可利用的當地資源是(A.黃河中游段的豐富水能 B.昆侖山區中的冰雪融水C.東北部茂密的原始森林 D.西北部充足的太陽光照11.閱讀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為因素構成圖,引起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類活動是A.交通建設 B.工業生產C.農業生產 D.居民生活讀下列一組簡圖,據此,回答下列小題。12.我國某地區居民世代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每年七八月草豐畜肥時,人們身著節日盛裝,舉辦一年中最盛大的娛樂活動──那達慕大會。該地區最有可能位于()A.① B.② C.③ D.④13.下列說法與③中的省會城市相符的是()A.國際大巴扎是該城市團結、開放、繁榮的象征B.因為地勢高,空氣稀薄,故有“日光城”之稱C.位于華北平原北部,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D.地勢平坦,氣候溫潤,是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下圖為秦嶺-大巴山脈示意圖,結合圖示完成下面小題。14.圖中與A地氣候基本符合的是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B.冬冷夏熱,降水較少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5.秦巴山區藥材豐富,有“天然中草藥寶庫”之稱,主要自然原因是A.季風氣候,交通便利 B.地勢高聳,氣候寒冷C.沼澤廣布,人口稀少 D.山地地形,自然景觀垂直差異顯著16.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于2019年4月下旬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將西部地區又推上了開放的前沿。其中制約西部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A.勞動力匱乏 B.水資源豐富 C.礦產資源豐富 D.資金、技術不足17.我國新疆烏魯木齊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內陸,距海遠 B.緯度偏高,氣溫低C.海拔高,海風吹不到 D.距海不遠,但受山脈阻擋18.新疆有大小數千個綠洲,優越的自然條件,形成了獨特的綠洲農業。下列敘述不正確是( )A.夏季熱量、光照充足,有利于瓜果著色——優質西紅柿B.夏季溫差大——葡萄、哈密瓜特別甜C.夏季炎熱干燥的氣候和穩定的灌溉水源——優質棉花D.冬季不受寒潮影響——冬季蔬菜生產基地19.社會調查是我們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的主要渠道。以下是某中學組織開展調查家鄉活動所獲得的結果,你覺得最有可能的城市是( )A.呼和浩特 B.拉薩 C.成都 D.烏魯木齊20.新疆的綠洲農業很有特色,主要農作物有( )A.大豆、棉花 B.小麥、玉米C.小麥、棉花 D.水稻、小麥二、非選擇題21.陜西省分為陜北、關中、陜南三個地區,三個區域協調發展,譜寫發展新篇章。材料一 陜西省地形圖材料二 西安市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關中地區為陜西經濟的領頭羊,自戰國時期鄭國渠修好以后,就成為了物產豐富、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是我國最早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地方。材料三 關中地區與陜南地區區域發展部分指標地區 關中地區 陜南地區人口全省占比 63.1% 22.1%經濟總量全省占比 64.76% 13.24%耕地資源全省占比 53% 20%水資源全省占比 19.4% 71.1%(1)讀材料一,說明關中地區城市分布的主要特點。(2)依據材料一、二,分析關中地區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原因。(3)聯系上述材料,闡述實施引漢濟渭工程的必要性。22.讀我國某地區的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問題。(1)“◎”所示省級行政中心是____,位于____山脈的山麓地帶。(2)甲地形成了我國最大沙漠:____。(3)據圖描述該地區年降水量南北方的空間分布特點:____。(4)分析該地區的河流多數最終未能流入海洋的原因。(最少寫一點)參考答案:1.D2.C3.A4.C5.C 6.B7.B8.B9.D 10.D11.C12.D 13.A14.D 15.D16.D17.A18.D19.D20.C21.(1)沿河分布。(2)關中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多條河流貫穿其間,修建了水利工程,方便灌溉。(寫出兩個要點即可)(3)陜西省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關中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達,但也存在資源短缺的問題,影響關中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陜南地區水資源比較豐富,實施引漢濟渭工程,有利于緩解關中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問題,保障關中地區經濟社會需求,促進區域協調平衡發展。22.(1)烏魯木齊,天山。(2)塔克拉瑪干。(3)北多南少。(4)地形是盆地,周圍有高大山脈。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