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 南方地區 同步練習--2022 -2023 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1.讀我國南部沿海省區城市分布略圖, 圖中顯示甲省區的城市分布密度較大,該省的省會城市是( )A.廣州 B.深圳 C.珠海 D.汕頭2.下列關于我國南方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A.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廣泛 B.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C.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甜菜和油菜 D.黑土廣布,土壤肥沃3.“風雨橋”(下圖)是侗族的特色建筑,體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該橋所反映的當地自然環境特點是A.民族聚居,人口密集 B.神奇雪鄉,冬季嚴寒C.奇山峻峰,溶洞奇秀 D.降水豐沛,河流眾多4.下列有關上海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四大直轄市之一②地處長江入海口③貨運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位④被稱為 “東方之珠”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我國北方地區比南方地區A.平原更廣闊 B.山地丘陵更多 C.水熱資源更豐富 D.河流汛期更長6.太湖流域是我國著名的水鄉。對太湖流域描述正確的是( )A.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有利于發展各種經濟類農作物B.這里的城鎮多沿河或環湖分布,河道是對外聯系的通道C.紅松樹種基地誕生于此,這里木材運到各地D.由于終年雨量較多,這里的房子大多是干欄式的吊腳樓7.珠江三角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下列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廉價的勞動力資源豐富 B.有對外開放的歷史傳統C.農業基礎好 D.地處廣東省東南沿海,毗鄰港澳大型航拍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一季第一集,將我們帶到了中國版圖最南端—海南省,它帶著南海眾多島嶼貢獻了相當于中國陸地面積四分之一的廣闊海域。完成下面小題。8.判斷下列氣溫曲線和降水量圖,哪幅圖與海南省相符合( )A. B.C. D.9.以下關于我國南海的認識正確的是( )A.南海是溝通東亞、東南亞、太平洋、印度洋重要航道,占據重要的經濟政治戰略地位B.南海的西沙群島是我國領土的最南端C.匯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長江、珠江以及中南半島上的湄南河等D.南海是我國瀕臨的四大海洋之一,也是唯一的內海10.“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孫中山留下的遺言。下列對“革命尚未成功”理解有誤的是( )A.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B.沒有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C.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D.大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沒有得到根本改變11.我國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往往會造成( )A.旱澇災害 B.梅雨C.寒潮 D.沙塵天氣12.四川盆地埋藏著多種儲量豐富的礦產,以下哪些礦產資源儲量居中國之冠( )①鐵礦 ②天然氣 ③芒硝 ④煤炭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3.早在200多年前,就有“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稱譽的城市是A.廣州 B.寧波 C.上海 D.天津14.四川盆地是眾多野生動物的家園,下列珍稀野生動物中,生活在四川盆地的有( )①大熊貓 ②華南虎 ③金絲猴 ④雪豹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5.我國秦嶺一準河一線以南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是( )A.玉米 B.大豆 C.水稻 D.小麥浙江省安吉縣余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誕生地。根據下圖,回答下面下題。16.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①地的海拔比②地低 B.②地的坡度比③地緩C.③地位于①地的西北方向 D.余村及周邊的地形屬于山地地形17.與浙江省省會城市杭州相比,余村A.面積廣大,高樓林立 B.地勢平坦,車流不息C.河流遍布,港口眾多 D.農田片片,竹林滿山18.如下圖所示,我國東南沿海廈門、汕頭一帶及臺灣的騎樓,往往從二樓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從環境角度考慮這樣建造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行人遮陽、避雨 B.節省材料,降低建造成本C.體現當地的民族特色 D.使房屋建筑有層次感,體現建筑美觀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春暖花開時節,位于浙南永嘉山區的茗岙迎來了返迎來一批又一批喜愛茗岙梯田的游客 們。(岙: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帶稱山間平地為岙)。(1)茗岙位于永嘉縣____的位置。(2)請根據茗岙地形圖分析其地形地勢特點。(3)游客發現山上的油菜花比山下的晚開放一周,試用所學知識解釋這種現象。(4)隨著“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深入,茗岙出了名氣,成為網紅打卡地。根據以上資料和所學的知 識為,為茗岙鄉村振興提供一條合理化建議。2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浙江陸域10.18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山地和丘陵)面積占70.4%,平原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江山市年徑流總量22.8億立方米,主要河流為須江,為錢塘江的上游支流,豐水期一般出現在每年4月以后。材料三:油菜生長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水分條件,它生長期長,需水較多,根系發達,要求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豐富,既保肥又保水。江山市的農田中也大面積種植油菜,每年3-4月油菜花盛開,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圖4 靚麗風景(1)請描述衢州的地理位置。(2)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江山市有利于油菜種植的自然條件。(3)根據圖3和材料二,描述浙江省的地勢高低情況和地形特點。參考答案:1.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省區是廣東。廣東的省會是廣州。故A正確。BCD不是省會城市,故排除BCD項。故選A。2.A【詳解】我國南方地區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小部分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故A項正確;南方地區地形特點是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錯分布,故B項錯誤;甜菜屬于北方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故C項錯誤;黑土廣布,土壤肥沃是東北平原的特征,故D項錯誤。3.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風雨橋是侗族非常出名的橋,流行于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風雨橋所反映的當地自然環境特點是降水豐沛,河流眾多,故D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C項。故選D。4.A【詳解】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城市,四大直轄市之一,地處長江的入海口,是世界上貨運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香港有“東方明球”稱號,不是上海,故選A。5.A【詳解】我國的北方地區比南方地區平原要更廣闊,故A正確。南方地區的丘陵和山地更多,故B錯誤。南方地區的水熱資源更豐富,故C錯誤。南方地區雨季開始早、結束遲,河流的汛期更長,故D錯誤。故選A。6.B【分析】太湖流域地處秦嶺淮河線以南的南方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A錯誤。太湖流域的城鎮多沿河或環湖分布,河道是對外聯系的通道,B正確。紅松樹種基地位于我國東北地區,C錯誤。太湖流域屬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吊腳樓是熱帶地區氣候濕熱的條件下的建筑物,D錯誤。故選B。【詳解】本題考查太湖流域的有關知識,要求學生識記掌握。7.D【詳解】珠江三角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其最重要的因素是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位于廣東省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珠江三角洲的位置。8.C 9.A 10.B【解析】8.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海南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水量充沛,因此C選項符合題意。9.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海我國是溝通東亞、東南亞、太平洋、印度洋重要航道,占據重要的經濟政治戰略地位,A選項符合題意;我國最南端是立地暗沙,B選項排除;長江注入的是東海,C選項排除;黃海也屬于中國的內海,D選項排除。10.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結束了清王朝的統治,B選項錯誤,符合題意;ACD選項表述正確,排除。11.A【詳解】由于夏季風的強弱不穩定,導致容易出現旱澇災害,如果夏季風勢力強,前進速度快,到達北方時間較早、徘徊時間長,就會導致北方地區降水偏多,出現北澇南旱;如果夏季風弱時,則前進速度慢,在南方徘徊時間較長,導致南方降水偏多,出現南澇北旱,故選A。12.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川盆地埋藏著多種儲量豐富的礦產,其中天然氣、芒硝的儲量居中國之冠,故D正確;我國鐵礦儲量最多的省份有河北、遼寧和四川;山西省煤炭儲存量最大,故排除ABC項。故選D。13.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海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早在 200 多年前,上海就已經有“ 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的稱譽。故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14.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華南虎主要生活在華南丘陵地區,②錯誤,ACD選項排除;大熊貓、金絲猴和雪豹主要生活早四川盆地,①③④正確,B選項符合題意。15.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是我國的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故C正確;玉米、大豆和小麥是我國北方的糧食作物,故排除ABD項。故選C。16.B 17.D【分析】16.②地等高線比③地稀疏,②地坡度比③地緩和,B符合題意;①地的海拔比②地高,A排除;③地位于①地的東北方向,C排除;余村及周邊的地形屬于平地,D排除。故選擇B。17.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杭州相比,余村農田片片,竹林滿山,余村地處浙江省安吉縣,群山環抱,秀竹連綿,四季常青,D符合題意,ABC排除。故選擇D。【點睛】18.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我國東南沿海廈門、汕頭一帶及臺灣的騎樓較多,這里的騎樓往往從二樓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因為這一帶光照強烈、降水較多,騎樓下可以避雨、遮陽,A項正確;節省材料,降低建造成本不是環境角度,排除B項;體現當地的民族特色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C項;使房屋建筑有層次感,體現建筑美觀也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D項。故選A項。19.(1)西部(2)丘陵地形為主,地勢四周高中間低(3)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山上氣溫較山下低,油菜花開的晚。(4)依據自身山區地形,充分發揮梯田的優勢,發展油菜花風光,攝影旅游等特色旅游項目,丘陵地區種植茶樹,平坦開闊地區種植水稻,多方位多層次發展經濟,為茗岙帶來經濟和 環境的雙收益。(提到發展特色農業的即可給分)【詳解】(1)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茗岙位于永嘉縣西部的位置。(2)根據圖示內容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茗岙是以丘陵地形為主,地勢四周高中間低。(3)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山上氣溫較山下低,而茗岙地勢較高,所以茗岙油菜花開的晚。(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沒有固定答案。綜合材料內容并結合所學進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依據自身山區地形,充分發揮梯田的優勢,發展油菜花風光,攝影旅游等特色旅游項目,丘陵地區種植茶樹,平坦開闊地區種植水稻,多方位多層次發展經濟,為茗岙帶來經濟和 環境的雙收益。20.(1)衢州市位于(28°N 118°E)。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錢塘江上游。南接福建,西連江西,北鄰安徽,省內與杭州、金華、麗水三市相銜。(2)江山市溫度適宜,降水量豐富,地區河流湖泊較多,水資源豐富,適宜油菜生長。(3)地勢西高東低;地形類型多樣。【詳解】(1)依據圖一可知,地理位置上,衢州市位于(28°N 118°E),屬于東半球低緯度地區。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錢塘江上游。南接福建,西連江西,北鄰安徽,省內與杭州、金華、麗水三市相銜。衢州市是浙西的交通樞紐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稱。(2)根據“它生長期長,需水較多,根系發達,要求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豐富,既保肥又保水”可知,油菜喜濕潤,對土壤要求較高,要求在保肥保水,不積水的田種植。再結合材料一中的圖二與材料二可知,江山市溫度適宜,最低溫在零度以上,水熱同期,降水量比較豐富,而且河流湖泊較多,水資源豐富,適宜油菜生長。(3)第一問:根據圖3浙江省地形圖可知,西部以山地丘陵為主,東部以盆地平原為主。因此浙江省地勢西高東低。第二問:根據“浙江陸域10.18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山地和丘陵)面積占70.4%,平原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可知,浙江地形類型多樣,有丘陵、山地、平原、盆地。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