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繡湖學校八年級社會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卷2023.0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2023年5月1日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 76 周年紀念日,讀右圖,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A.山脈 a 是我國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B.山脈 b 是陰山山脈,其南側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C.河流 c 是我國第二大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D.該省每年七八月舉辦特色節日-----潑水節2.南宋時期起,太湖流域成為“天下糧倉”的自然原因有()①河湖眾多 ②土壤肥沃 ③終年高溫 ④平原為主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2020年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兩國聯合對外宣布,經過兩國團隊的扎實工作,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據圖完成3-4題。3.對圖中珠穆朗瑪峰所在的甲地描述正確是( )①甲地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 ②甲地處于北半球、高緯度③甲地氣候溫暖濕潤,河流眾多 ④黃河和長江都流經甲地所在的地形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以下符合圖中乙區域特征的是( )①地處南方地區 ②水網密布,河湖眾多 ③屋頂坡度大 ④耕地以旱地為主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下列關于烏魯木齊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②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③烏魯木齊深居內陸,交通不便成為其發展經濟的障礙④烏魯木齊是我國西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城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我國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脈,該山脈以北夏秋季節蘋果掛滿枝頭,冬季樹木落葉;該山脈以南稻田連片,柑橘滿山,樹林四季長青。據此完成6-7題。6.該山脈與淮河構成了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與該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①1月0℃等溫線 ②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③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 ④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7.關于該地理界線南、北兩側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線以北耕地以水田為主 B.該線以南冬季河流封凍C.該線以北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 D.該線以南農作物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我國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讀“黃河流域簡圖”,回答下題。8.圖中表示黃土高原的數字代號是( )A.① B.② C.③ D.④9.下列關于加強該地區水土保持的措施中,正確的有( )①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帶 ②合理放牧,減少放牧牲畜的數量③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 ④為提供治理環境的資金,無條件擴大煤炭開采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0.“手機刷一刷,就能領到一卷垃圾袋,掃一掃袋上的專屬二維碼,就能實現垃圾投放源頭追溯,讓村民相互監督垃圾分類情況,助推農村環境變美,美麗經濟崛起。”這是某市向全國推廣的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經驗。這啟示我們建設生態文明要( )A.教育優先,科教興國 B.勤儉自強,勇擔責任C.依靠科技,共治共享 D.道德自律,開放發展11.面對300多的空氣污染指數,河北石家莊市的市民李貴欣將當地環保局告上了法庭。他的這一舉動,給當地政府部門敲響了警鐘。有關部門采取了相應對策,其中合理的有( )①加強汽車尾氣的監測,報廢不達標汽車②將燃煤排放污染高的工業轉移到周邊地區③開發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產品④完善公共自行車服務機制,倡導低碳出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只生一個孩子好”,到后來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再到現在的一對夫婦可生育三個孩子。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不斷調整的原因有( )①少生、優生政策不符合社會實際,是錯誤的②高生育、老齡化已成為我國人口的主要特征③人口增長情況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④人口自然增長率偏低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房地產高速發展,以消失3億畝耕地為代價,我國占世界耕地面積的不足十分之一,但要養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僅有的耕地里大部分地區土壤已經被汞、鉛等重金屬所污染。根據材料,回答13-14題。13.從材料中獲取的正確信息有( )①我國資源總量豐富,種類繁多 ②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占有量少③我國水土流失現象嚴重 ④我國資源利用不合理加劇資源短缺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14.要解決上述問題,我們必須( )①堅持先發展經濟,后治理環境 ②降低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益 ③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④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環境保護國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我國重點跨區域調配工程,如“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符合發展區域經濟的原則是( )A.因地制宜 B.優勢互補 C.公平性 D.共同富裕16.著名作家宋云彬在日記中記載:“各單位代表發言畢,繼續討論下列各案:一、政協組織法,……三、定都北平,改稱北平為北京;國歌……”該日記記載的歷史事件是(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C.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D.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7.周恩來說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這里的第二個“天安門”所代指的歷史事件是( )A.遵義會議 B.五四運動 C.開國大典 D.抗戰勝利18.圖表是在某場戰爭中犧牲的現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籍部分革命烈士名錄。陳觀松(1924—1952) 賴監橋(1933—1953) 李佛林(1929—1953) 劉宴群(1927—1950) 徐承欽(1928—1951) 邱慈榮(1923—1952) 廖 武(1931—1953) 蔡以仁(1918—1950) 劉房添(1919—1951)據此分析,這場戰爭最有可能是( )A.北伐戰爭 B.抗日戰爭 C.解放戰爭 D.抗美援朝19.學習歷史需要正確認識史實與結論之間的關系。下列史實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B.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著中國完成統一C.抗美援朝的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百年屈辱D.土地改革的完成——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20.圖中所宣傳的法律性文件頒布實施后,對中國社會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不包括向農民宣傳“土地改革法”A.使土地由私有制變成了公有制 B.徹底摧毀了我國封建土地制度C.大大解放了我國的農村生產力 D.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1題,共10分)21.內蒙古牧區和西藏牧區都是我國著名的畜牧業基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西藏年降水量分布圖 西藏地理環境資料材料二:內蒙古等降水量分布及呼倫貝爾草原示意圖 內蒙古地理環境資料材料三:據內蒙古草原勘探院調查顯示,從20世紀60年代到21世紀初,草場面積退化比例 超過了50%。十八大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建設,開展植樹造林運動,建立“三北”防護林,嚴格執行《草原法》,對于亂墾濫開者依法給予嚴厲打擊;牧民們分季節輪流放牧,使草場得到修復,并通過建設人工種植草場的方式,有效緩解天然草場的壓力。通過這些舉措,草原退化趨勢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草原生態持續變好。根據材料一,概述西藏地區的降水分布特點。(2 分)內蒙古牧區和西藏牧區都是我國著名的畜牧業基地,根據材料一、二,比較兩地發展畜牧業自然條件上的異同。(6分)(3)內蒙古牧區針對草場退化采取的措施對西藏牧區修復生態環境有何借鑒作用。(2 分)1-5:CCBAB6-10:DCAAC11-15:CDADB16-20:BCDDA21.(本題 10分)(1)(2 分)西藏牧區:降水自東向西逐漸減少(2 分)(2)(6 分)異:(氣候)內蒙古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夏季降水較多,有利于牧草生長西藏屬于高原山地氣候,冬冷夏涼,高寒條件下植株矮小,莖稈少葉量大(地形)內蒙古高原地形相對平坦,海拔在 600~700 米左右,牧場遼闊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海拔落差較大(河湖)內蒙古高原有呼倫湖和貝爾湖等淡水湖,水源豐富西藏境內的湖泊多為咸水湖,不能作為生產生活用水使用同:(光照)海拔高,光照強,有利于牧草中蛋白質的合成(熱量)位于內陸地區,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其他營養物質的積累(地形)同屬高原地形,四周低中間高要求寫出 2 點異處(1 點 2 分),1 點相同點(1 點 2 分)(共 6 分)(3)(2 分)措施:①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進行植樹造林②執行相關法律,嚴厲打擊亂墾濫開現象③采取季節性休牧,讓草場休養生息④建設人工草場,緩解天然草場壓力。(任選 2 點,1 點 1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繡湖學校八年級歷史與社會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卷2023.3.docx 繡湖學校八年級社會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卷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