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2.4蜜蜂過江教學目標1、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能專注地聽、賞音樂,并能用恰當語言表達自己體驗到的感受。2、能根據所欣賞的音樂進行豐富的聯想,并與同學進行交流,共同討論探究解決問題。3、能利用互聯網資源搜索相關資料,進行開放性學習。朱踐耳(1922年10月18日—2017年8月15日 ),男,漢族,本名朱榮實,字樸臣,作曲家,音樂家,安徽涇縣人,1922年10月18日生于天津,在上海長大。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樂《節日序曲》、《春天的歌》、《接過雷鋒的槍》《唱支山歌給黨聽》、交響組曲《黔嶺素描》、管弦樂音詩《納西一奇》、嗩吶協奏曲《天樂》、交響曲九部、交響樂大合唱《英雄的詩篇》作者簡介歌曲簡介《納西一奇》,這部交響音詩由當代中國作曲家朱踐耳完成于1984年春。同年在第十一屆“上海之春”由上海交響樂團首演,黃貽鈞指揮。這部作品以云南納西族的口弦音樂為基本素材。納西族民間音樂中小巧玲瓏的口弦,更是別具一格,為諸奇中之又一奇。于是這部作品便以此而取名。《蜜蜂過江》選自《納西一奇》的第三樂章,是一首輕快詼諧的曲子。作者用弦樂和木管快速輕盈的密集音符,嗡嗡得奏出蜜蜂主題。你認識這是什么昆蟲嗎?歌曲分析一只小小的蜜蜂如何渡過奔騰的江水呢?樂曲用音樂造型手法,描繪蜜蜂由遠而近,越過滔滔江水后又逐漸遠去,意在以勤勞、不畏艱險的蜜蜂象征納西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蜜蜂過江再對比欣賞下面的主題音樂由三個段落組成,以小提琴和長笛交替演奏的十六分音符旋律為蜜蜂主題,用音色粗壯的銅管描繪大江。蜜蜂主題為D調,大江主題為降A調,兩主題的疊合,刻畫了由遠方嗡嗡飛至的蜜蜂遇到攔斷了道途的江水。第二段,兩主題的調性分別作上、下小三度的推移,在F調上重合,描繪蜜蜂在江河上空飛越。第三段,兩主題的調性再次分別作上、下小三度推移,蜜蜂的調性(降A)與大江的調性(D)正好是第一段兩主題調性的互換,意味著蜜蜂飛過大江后,“弱者” 變成了“強者”、貌似強大的江流被小蜜蜂“征服”了。 分段分析再次聆聽思考:你從樂曲中聽到了哪些內容呢?它們在你的眼前描繪了怎么樣的一個場景?和你的周圍同學討論討論。用你自己的方式模仿一下蜜蜂的聲音,看看誰模仿的最好。課堂活動納西族服飾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