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3 地域差異顯著 填空題專題練習--2022- 2023學年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3 地域差異顯著 填空題專題練習--2022- 2023學年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含答案)

資源簡介

4.3地域差異顯著
1.讀“西北地區簡圖”,做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山脈:A ,山脈:B ;
盆地:C ,高原:D ;
城市:E ,鐵路線:F ;
鄰國:M .
(2)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是 .西北地區地處內陸,又有山脈阻隔,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 的趨勢,自然景觀也由東向西呈現出 的變化.盆地C中,分布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 河,河水主要來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2.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問題.
(1)祁連山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請舉兩例說明. 、 .
(2)讀圖,概括圖中城市分布特點 .
(3)河西走廊位于被譽為“固體水庫”的祁連山北麓,是絲綢之路的咽喉,這里灌溉農業歷史悠久,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農業區,請分析河西走廊水資源來源. .
3.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V-4)《遠方的家》欄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別節目《邊疆行》,《沿海行》。以新聞紀實的手法,用邊行走邊觀察的方式勾勒中國版圖。
(1)①布達拉宮、②潑水節、③摔跤三幅圖與《邊疆行》經過的相應省級行政區域分別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填全稱)
(2)《沿海行》路線經過我們所在的浙江省,該地區人口密度___________(大、小),其自然原因有哪些?
(3)《沿海行》從遼寧丹東出發,行進到廣西防城港,沿線均屬于東部季風區,談談季風氣候的顯著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4.讀我國青藏地區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稱:A (盆地),B (城市),C (湖
泊),D (鐵路)。
(2)圖中E、F、G三條河流,表示雅魯藏布江的是 。
(3)青藏地區的代表牲畜是 ,它被稱為“高原之舟”。
(4)青藏高原因“高”而“寒”,不僅如此,由“高”隨之而來的還有其他特征,如( )
①太陽能豐富 ②人口密集 ③大江大河發源地 ④農業發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我國318國道是指從上海到西藏樟木的公路,自東向西穿過上海、湖北、西藏等七個省市區,孝感某學校八年級學生小蘭從網上了解到318國道是一條美麗的自駕游風景線,她與爸爸計劃用兩個暑假的時間分別完成向西和向東的自駕游,如圖所示,讀圖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將“四川”兩個字填寫在圖中對應的輪廓里.
(2)在中國地理四大區域中,318國道穿過青藏地區和 地區.
(3)判斷下列關于沿318國道自駕游的敘述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①從孝感到拉薩將依次跨越我國地勢的第三、第二和第一階梯 (判斷對錯).
②從孝感到上海會將依次穿過京廣鐵路、隴海鐵路、京滬鐵路三大干線 .(判斷對錯)
6.發揮杭州的人才優勢和寧波外貿出口優勢,有利于實現優勢互補。( )
7.青藏地區位于________以西、________以北、________和________以南,包括________自治區、________省和________省西部,主要聚居的少數民族是________族,漢族人主要在本區________省的東部。
8.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省和自治區名稱:A.B.
(2)圖示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牲畜有:
(3)該地區和我國其它分區的分界線基本與我國第 階梯和第 階梯的分界線相吻合。
9.下列區域美稱說法正確的是
A.港澳地區—海上米倉 B.黃土高原—白山黑水
C.三江源—中華水塔 D.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寶地
10.讀“青藏地區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的鐵路線是____________鐵路,向拉薩方向行駛的列車采取全封閉式設計,在行駛途中向車廂補充氧氣,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沿線旅游可以觀賞到全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參觀到拉薩著名的藏傳佛教建筑____________。
(2)該區域典型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______。該地的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帶。
(3)青藏地區被稱為“高原之舟”的是____________。
11.讀下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名稱: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2)A地區的耕地類型以_______為主,水鄉地區農村的運輸工具是_______。
(3)B圖建筑物的名稱是____,主要分布在_____,該地區建筑房屋從氣候考慮,要注重________。
(4)C圖中的建筑是____________,該地區的少數民族以____________族為主。
(5)C區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_____,該區最大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
(6)D區氣候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D圖所示地區的農業類型是____________。
(7)D區的河流大多屬于_______河。
12.小天同學暑假期間外出考察青藏高原和長江三角洲。讀圖完成問題。
(1)在長江三角洲,小天參觀了 市浦東新區,領略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景,“蘇杭”是指蘇州和 (城市)。
(2)考察青藏高原時,小天的行李中準備了防曬霜和御寒衣物。請你任選一種物品,說出其地理依據 。
(3)從西寧到拉薩,沿途可見窗外的草地上,“高原之舟” 正在悠閑地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4)小天了解到 青藏高原的特色糧食作物。這一農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勢較低的
地帶。
(5)科學家考察發現, 山脈地區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而今成為世界最雄偉高大山脈的原因是 (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
13.讀“西北地區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漸 。甲地典型的地表景觀是A、B、C中的 。
(2)西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這里有 和 兩大牧區。
(3)丙區域的河流為 (內流河或外流河),其河水主要來源于山地降水和 。
(4)圖中引黃河水灌溉的地區有 、 ,自古以來,這里被譽為“塞外江南”。
(5)塔里木盆地的聚落和交通線主要分布在 ,且聚落多呈 狀分布。
14.左圖是西北地區略圖,右圖是塔里木盆地略圖,讀圖回答問題.
(1)西北地區一半以上的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且蒸發量大,因此,干旱成為本區最主要的自然環境特征.該區域的自然景觀從①→②→③依次為草原→荒漠草原→,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2)塔里木盆地地處天山山脈和山脈之間.該地城鎮及交通線主要分布在盆地的(部位).
(3)西氣東輸一線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至上海,該工程采用的運輸方式是.西氣東輸工程對西部地區的有利影響有等.(寫一條即可)
15.讀“西北地區”圖,完成下列問題:
①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省級行政區:A B F N 。
山脈:D E M 。
盆地:H 。
②省級行政區B的地形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除了山脈M、E和盆地H外,還有山脈 和盆地 。
③制約本區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④ C省著名的灌溉農業區是 ,著名的旅游勝地是 。
⑤ 由F省到N省的鐵路線叫 。
16.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哈爾濱和上海兩地相比,氣溫年較差較大的是 ;哈爾濱年降水量比烏魯木齊年降水量多的原因是 .
(2)下列四大地理區的景觀描述,正確的是 .(單項選擇)
A.Ⅰ﹣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B.Ⅱ﹣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C.Ⅲ﹣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D.Ⅳ﹣遠看是山,近看成川
(3)甲地形區的地形特征是 .
(4)乙是Ⅲ地理區重要的農業區,簡要分析該地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 .
17.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示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
A     B      C     D     。
(2)圖中B地區與C地區之間的分界線:
①    (河流)和②    (山脈)。
(3)圖中③是我國第二長河    ,在④    (省份簡稱)注入海洋。
(4)圖中所示的鐵路線⑥是    線,沿此鐵路線從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見到的景觀變化是(  )
A.一望無際的平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B.深秋時節,沿途樹木變化:樹葉常綠→樹葉枯黃→樹葉全部脫落
C.陽春三月,沿途見到車站中人群的服裝在變多變厚,沿途的傳統建筑的屋頂坡度逐漸變小
D.六月,旱地麥浪如金,蘋果、梨子初上枝頭→河湖眾多,魚池、荷塘、稻田隨處可見
18.西氣東輸工程的優勢體現在
A.帶動了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B.增加了東部地區的財政收入
C.使西部地區的環境得到改善 D.緩解了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
19.讀青藏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地區,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有“ ”之稱。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重要江河的源地 ,它是我國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其中河流C是 。為了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
A.休牧育草 B.大力毀林開荒種田
C.退耕還林還草 D.全面禁獵、禁采砂金
(2)青藏地區是我國的高寒牧區,代表畜種有 。
(3)河谷農業區:① ,② ,該農業區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當地農產品品質較好的原因是 。
(4)如圖藏族人穿的藏袍可以適應當地( )
A.冬冷夏熱的特點 B.雪山連綿的特點
C.晝夜溫差大的特點 D.游牧生活的特點
20.讀圖一、圖二,完成下面問題
(1)圖一所在區域自然環境最主要的特征是 ,形成這種特征的主要原因有 。對于該地區的未來發展方向,有人提出大力開發太陽能和地熱資源,你是否同意?請說明理由。
(2)圖二中,新疆人有“早穿皮襖午穿紗”的說法,這是因為 (從氣候方面分析),形成這種氣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是 河,夏季河流水量較大的原因是 。
(3)西北地區農業以 業為主。本區生態環境脆弱,過度放牧等人類不合理活動,容易導致的環境問題是 。
參考答案:
1.(1)天山;大興安嶺;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烏魯木齊;蘭新線;蒙古;(2)干旱;減少;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塔里木
【詳解】試題分析:西北地區深居內陸,位于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的西北部.這一地區國境線漫長,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相鄰.本區面積廣大,約占全國面積的30%,人口約占全國的4%,是地廣人稀的地區.
解:讀圖分析可知:
(1)依據位置,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為:A天山 山脈,B大興安嶺,C塔里木盆地,D內蒙古高原,E烏魯木齊,F蘭新線,M蒙古.
(2)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西北地區地處內陸,又有山脈阻隔,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趨勢,自然景觀也由東向西呈現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河水主要來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故答案為(1)天山;大興安嶺;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烏魯木齊;蘭新線;蒙古;(2)干旱;減少;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塔里木.
2.(1)第一、二階梯分界線;青海省和甘肅省分界線;(2)沿交通線分布;(3)祁連山冰雪融水.
【詳解】試題分析:河西走廊是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于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因位于黃河以西,又稱河西走廊.
解:讀圖分析可知:
(1)祁連山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是我國第一、二階梯分界線;青海省和甘肅省分界線;內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的分界線;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分界線等.
(2)從圖中可以看出,圖中城市的分布特點是沿交通線分布.
(3)河西走廊位于被譽為“固體水庫”的祁連山北麓,是絲綢之路的咽喉,這里灌溉農業歷史悠久,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農業區;河西走廊水資源主要來源于祁連山冰雪融水.
故答案為(1)第一、二階梯分界線;青海省和甘肅省分界線;(2)沿交通線分布;(3)祁連山冰雪融水.
【點評】本題考查河西走廊及周邊山脈、城市的分布等,讀圖解答即可.
3.(1) 西藏自治區 云南省 內蒙古自治區
(2)大;地勢平坦;氣候濕潤;河網密布(可從地形、氣候、水源等方面分析,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給分)
(3)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圖中①布達拉宮位于西藏自治區;②潑水節是傣族的傳統節日,位于云南省;③摔跤是蒙古族的活動,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故①填“西藏自治區”,②填“云南省”,③填“內蒙古自治區”。
(2)根據所學知識,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多千米,從北到南,瀕臨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而《沿海行》是從遼寧的丹東出發,沿中國海岸線,按順時針方向,行進到廣西防城港,《沿海行》途徑浙江省,該地區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氣候濕潤和河網密布,因此,該地區人口密度大;故填“大”,“地勢平坦;氣候濕潤;河網密布”。
(3)根據所學知識,季風氣候,是指受季風支配地區的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夏季受來自海洋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氣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來自大陸的干冷氣流影響,氣候寒冷,干燥少雨,氣候具有大陸性;季風氣候的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對發展農業十分有利,因為在作物生長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時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應;故填“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4.(1)柴達木盆地;拉薩;青海湖;青藏鐵路
(2)G
(3)牦牛
(4)D
【詳解】試題分析:
(1)圖中A是柴達木盆地,B是拉薩,C是青海湖,D是青藏鐵路.
(2)圖中E是黃河,F是長江,G是雅魯藏布江.
(3)牦牛是青藏地區代表性的畜種,它的毛厚而長,耐寒力強,體矮身健,善于爬山負重,被稱為“高原之舟”.牦牛肉質好,是本區居民的重要肉食來源.
(4)青藏地區地勢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豐富;地勢高,氣溫低,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后,成為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
考點:本題考查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
5.(1)
(2)南方;
(3)①√;②×.
【詳解】試題分析:
(1)四川省位于西藏自治區以東,是我國面積較大的省份,據此標注即可。
(2)在中國地理四大區域中,318國道穿過青藏地區和南方地區。
(3)①從孝感到拉薩將依次跨越我國地勢的第三、第二和第一階梯,孝感所在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屬于第三階梯,往西到四川省屬于第二階梯,到拉薩所在的青藏地區屬于第一階梯;②從孝感到上海會將依次穿過京廣鐵路、京九鐵路、京滬鐵路三大干線,不需要經過隴海線。
考點:本題考查318國道的有關知識.
6.正確
【詳解】發揮杭州、寧波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集聚輻射效應,發揮杭州的人才優勢和寧波外貿出口優勢,有利于實現優勢互補,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產業創新共同體,故判斷為正確。
7. 橫斷山 喜馬拉雅 昆侖山 阿爾金山 西藏 青海 四川 藏 青海
【分析】本題考查了青藏地區的地理位置。
【詳解】青藏地區位于我國西南部,指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面積約230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的25%。主要聚居的少數民族是藏族,漢族人主要在本區青海省的東部。
【點睛】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
8.(1)西藏自治區、青海省
(2)牦牛
(3)一、二
【詳解】試題分析:
(1)由圖可知,A是位于青藏地區西南部的西藏自治區,B是位于青藏地區東北部的青海省。
(2)該地區海拔高,氣候寒冷,空氣稀薄,這里特有的牲畜是牦牛,該牲畜被稱為“高原之舟”。
(3)該地區位于我國地勢最高的第一階梯,與其他三個地區的劃分界線就是海拔高度,所以該地區基本與我國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是相吻合的。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
9.CD
【詳解】試題分析:
臺灣島有海上米倉之稱,東北平原有白山黑水之稱,三江源有中華水塔之稱,塔里木盆地是我國干旱的寶地,該盆地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故CD正確,故選CD.
考點:本題考查青海省.
10.(1)青藏,高寒缺氧,布達拉宮;
(2)高寒,河谷;
(3)牦牛
【詳解】試題分析:
(1)圖中的鐵路線是青藏鐵路,由于青藏高原地區高寒缺氧,在高原上行駛的列車都是全封閉的,①是為了抵御寒冷的外部環境,便于供暖.②是抵御外面的低氣壓,在車廂內補充氧氣,也就是便于供氧.③是便于裝有廢物、廢水和垃圾回收裝置,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在鐵路沿線可以游覽全國最大的咸水湖泊青海湖,參觀拉薩著名的藏傳佛教建筑布達拉宮,品嘗高原特有的農作物青稞釀造的美酒;
(2)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低,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只有河谷地帶由于地勢較低,氣溫較高,無霜期長,降水條件較好,土壤比較肥沃,又有河水作為灌溉水源,因而適宜耕作,成為農業發達地帶,被稱為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魯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3)牦牛是青藏地區代表的畜種,它的厚而長,寒力強,體矮,善于爬山負重,被稱為“高原之舟”。
考點:青藏地區
11.(1)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
(2)水田、船
(3)窯洞、黃土高原、防水
(4)布達拉宮、藏
(5)青稞、高寒
(6)干旱、畜牧業
(7)內流
【詳解】試題分析:
(1)由圖可知,A是有橋有水,說明這里是降水豐富的南方地區,B的建筑是窯洞,是北方地區,C的建筑是位于拉薩的布達拉宮,是青藏地區,D是蒙古包,說明這里是以畜牧業為主的西北地區。
(2)由上題可知,A是南方地區,這里的耕地類型主要是以水田為主,這里河湖眾多,主要以船為交通工具。
(3)由圖可知,B處的建筑是窯洞,是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的民居,是位于我國黃土高原的民居,從氣候來考慮,該建筑要注意防降水,因為這是土層作為材料建造的。
(4)由圖可知,C圖表示的是布達拉宮,這里青藏地區的建筑,該地區主要是以藏族為少數民族。
(5)青藏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是以青稞為主,該區域最大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6)由以上題目可知,D是西北地區,這里的農業生產類型主要是以畜牧業為主,最大的氣候特征是干旱。
(7)D地區由于深居內陸,離遠海洋,降水少,河湖少,且河流多為內流河。
考點:本題考查四大區域的有關知識.
12.(1)上海 杭州
(2)防曬霜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 御寒衣物由于海拔高,氣候寒冷,日較差大
(3)牦牛
(4)青稞 河谷
(5)喜馬拉雅 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詳解】試題分析:(1)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其中上海市的浦東新區是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的地區之一,蘇州和杭州也是長江三角洲主要城市。所以浦東新區位于上海市,“蘇杭”指的是蘇州和杭州。
(2)青藏高原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區之一,這里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光照強烈,太陽輻射強,氣溫低,帶防曬霜目的是為了抵御太陽輻射,帶御寒衣物是為了抵御低溫。所以依據是防曬霜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御寒衣物由于海拔高,氣候寒冷,日較差大。
(3)青藏牧區是我國四大牧區之一,其優良畜種牦牛被稱為“高原之舟”。所以“高原之舟”是指牦牛。
(4)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農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熱量充足的河谷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青稞。所以青稞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糧食作物,一般分布在海拔較低的地帶。
(5)板塊構造學說認為:青藏高原地區原先是一片海洋,后來由于板塊運動,板塊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原先的海洋變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所以喜馬拉雅地區存在大量海洋化石,原因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青藏高原和長江三角洲。
13.(1)減少 C
(2)新疆牧區 內蒙古牧區
(3)內流河 冰雪融水
(4)寧夏平原 河套平原
(5)盆地邊緣的綠洲地帶 繁星(或點)
【詳解】試題分析:
(1)西北地區地處內陸,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從東到西,西北地區自然景觀大致上呈現出由C草原向A荒漠草原、B荒漠的變化.
(2)中國西部、北部草原遼闊,牧場寬廣.西北地區的內蒙古、新疆、青藏地區的西藏、青海是中國的四大牧區,這里的許多地方水草肥美,適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業生產歷史.
(3)西北地區地處內陸,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新疆的東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魯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遜年降水量僅5.9毫米,由于海拔較高和云量較少,本區成為太陽輻射高值區.本區河流稀少,且大多數是內流河,其河水主要來源于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4)圖中引黃河灌溉的地區有寧夏平原、河套平原,自古以來,這里被譽為“塞外江南”.
(5)(1)新疆氣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發展農業.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邊緣地帶,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著較多的綠洲農業區,新疆的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這里,多呈點狀分布.
考點:本題考查西北地區.
14.(1)干旱;荒漠;距離海洋越來越遠,降水逐漸減少;
(2)昆侖;邊緣;
(3)輪南;管道;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
【詳解】試題分析:讀圖可知,(1)西北地區一半以上的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且蒸發量大,因此,干旱成為本區最主要的自然環境特征.該區域的自然景觀從①→②→③依次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距離海洋越來越遠,降水逐漸減少.(2)塔里木盆地地處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這里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該地城鎮及交通線主要分布在盆地的邊緣.(3)西氣東輸一線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至上海,該工程采用的運輸方式是管道.該工程的實施為西部大開發、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創造了條件,對推動和加快新疆以及西北地區的經濟開發,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15.①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青海省 西藏自治區 大興安嶺 昆侖山脈 天山山脈 準噶爾盆地
②阿爾泰山脈 塔里木盆地
③水資源不足
④河西走廊 敦煌莫高窟
⑤青藏鐵路
【詳解】試題分析:該圖為西北地區圖:
①省級行政區:A是內蒙古自治區,B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F是青海省,N是西藏自治區;山脈:D是大興安嶺,E是昆侖山脈,M是天山山脈;盆地:H是準噶爾盆地;
②省級行政區B的地形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除了山脈M、E和盆地H外,還有山脈阿爾泰山脈和盆地塔里木盆地;
③制約本區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資源不足;
④C省是甘肅省,著名的灌溉農業區是河西走廊,著名的旅游勝地是敦煌莫高窟;
⑤由F青海省到N西藏自治區的鐵路線叫青藏鐵路。
考點:本題考查西北地區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氣候、農業發展等。
16.(1)哈爾濱;哈爾濱較烏魯木齊距海近;(2)B;(3)地勢平坦;(4)位于河谷地帶,地勢較低,熱量充足.
【詳解】試題分析: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讀圖分析可知:
(1)哈爾濱和上海兩地相比,氣溫年較差較大的是哈爾濱;哈爾濱年降水量比烏魯木齊年降水量多的原因是哈爾濱較烏魯木齊距海近,受夏季風的影響明顯.
(2)圖中Ⅰ是北方地區,Ⅱ是西北地區,Ⅲ是青藏地區,Ⅳ是南方地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描寫的西北地區的景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小橋流水主要描寫的是南方地區的景觀;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描寫的是北方地區的景觀;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描寫的是青藏高原的地表形態特點,是青藏地區的景觀;故B選項符合題意.
(3)甲地形區是內蒙古高原,地形特征是地勢平坦.
(4)乙是Ⅲ青藏地區重要的農業區雅魯藏布江谷地,該地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位于河谷地帶,地勢較低,熱量充足.
故答案為(1)哈爾濱;哈爾濱較烏魯木齊距海近;(2)B;(3)地勢平坦;(4)位于河谷地帶,地勢較低,熱量充足.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圖,讀圖解答即可.
17.(1)青藏地區 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 西北地區
(2)淮河 秦嶺
(3)黃河 魯
(4)京九 D
【詳解】試題分析:
(1)根據地理位置可知A是青藏地區,B是我國南方地區,C是北方地區,D是西北地區。
(2)圖中B位于秦嶺-淮河以南,C位于秦嶺-淮河以北,圖中②是秦嶺,①是淮河。是我國最主要的地理分界線。
(3)圖中③是我國的第二長河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自西向東在山東省注入渤海,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4)圖中⑥是從北京到香港九龍的京九線,沿此鐵路線從北往南旅行,沿途經過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能見到的景觀變化是北方地區是旱地以小麥、蘋果為主;長江流域河湖密布以水稻為主。所以正確的是D.
考點:該題考查我國的區域劃分及區域差異。
18.AD
【詳解】試題分析:西氣東輸工程的優勢體現在帶動了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增加了西部地區的財政收入,使東部地區的環境得到改善,緩解了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所以正確的是AD。
考點:該題考查西氣東輸的意義。
19.(1)4000 世界屋脊 三江源地區 瀾滄江 B
(2)牦牛(藏綿羊、藏山羊)
(3)湟水谷地 雅魯藏布江谷地 青稞、小麥 日照時間長,有利于減少能量的損耗
(4)C
【詳解】試題分析:(1)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重要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區,其中河流C是一條國際性河流-瀾滄江,為了保護三江源的生態環境,休牧育草,退耕還林還草和全面禁獵、禁采砂金都是正確的,大力毀林開荒是不對的,故選B。
(2)青藏地區是我國的高寒特區,代表畜種有牦牛、藏綿羊、藏山羊等。
(3)該區域的農業屬于河谷農業,主要包括①表示的湟水谷地和②表示的雅魯藏布江谷地,該農業區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青稞、小麥,當地農產品品質較好的原因是這里日照時間長,有利于減少能量的損耗。
(4)如圖中藏族同胞的藏袍上身是不對稱的便于穿卸的服飾,這主要是為了適應當地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點,故選C。
考點:本題考查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
20.(1)高寒 地勢高,氣溫低 同意 本區地熱能和太陽能豐富
(2)晝夜溫差大 深居內陸 塔里木河 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
(3)灌溉農業 土地沙漠化嚴重
【詳解】試題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一所在區域是青藏地區,該地區的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因為該地區海拔高,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所以太陽能資源豐富,該地區地熱資源豐富所以應大力開發太陽能和地熱能。
(2)圖二是指我國的西北地區,新疆人有“早穿皮襖午穿紗”的說法,是因為這里晝夜溫差大,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圖中A是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夏季是汛期是因為該河的水源主要來自冰雪融水,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所以形成汛期。
(3)西北地區的特征是干旱,降水少,所以該地區的農業是灌溉農業,由于該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氣候干旱過度放牧等人類不合理活動,容易導致的環境問土地沙漠化。
考點:該題考查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滨县| 林周县| 永兴县| 许昌市| 中卫市| 苍南县| 宕昌县| 汝州市| 新野县| 逊克县| 汝阳县| 邯郸市| 灵石县| 四子王旗| 南溪县| 怀宁县| 利津县| 吴堡县| 新河县| 岱山县| 禹城市| 望城县| 长沙市| 梁平县| 安陆市| 宜丰县| 厦门市| 乾安县| 松江区| 乌鲁木齐市| 鞍山市| 肇源县| 和静县| 六安市| 旬阳县| 托克托县| 昌宁县| 神木县| 惠水县| 布拖县|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