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 家住平原 同步練習--2022-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是A.長江中下游平原 B.成都平原 C.東北平原 D.華北平原2.下列地區中依次地處我國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上的地形區是( )A.柴達木盆地、內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C.黃土高原、華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讀某科考隊地理考察路線圖,回答下面題目。3.科考隊考察的大洲是A.非洲 B.北美洲 C.亞洲 D.南極洲4.科考隊途經的四個考察點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5.起點①所在的大平原上的主要農作物有A.玉米、大豆、水稻 B.玉米、大豆、小麥C.玉米、小麥、水稻 D.小麥、大豆、水稻6.如果科考隊繼續往北考察,將會到達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7.下列地形區地勢最低的是( )A.成都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 C.華北平原 D.東北平原8.我國的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尤其是縱橫交錯的山脈,構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鑲嵌其間。下圖中表示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的是( )A. B. C. D.9.東北平原位于我國地勢 ( )A.第一級階梯 B.第二級階梯 C.第三級階梯 D.第四級階梯10.湄公河平原農業生產與美國中部大平原農業生產最大的區別是:前者以精耕細作的人工生產為主,而后者則以農業機械生產為主。造成這種區別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條件 B.地形條件 C.經濟和科技水平 D.人口多少11.下列不屬于美國中部平原生活特點的是( )A.人們居住比較分散 B.農業生產主要是機械化作業,勞動人手不多C.人們生活水平較高 D.人們崇尚“谷神”“稻母”等神靈12.下列四個選項中,能反映上海氣候特征的是( )A. B.C. D.讀圖,回答以下各題。13.甲所示的河流是( )A.密西西比河 B.尼羅河C.亞馬孫河 D.湄公河14.乙所示區域具有明顯的“稻作文化的印記”,其主要表現有( )①渠道河流構成水網環繞村莊 ②農業上大規模使用機械化生產 ③“御耕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④區域內有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5.下列各項與湄公河平原人們生產、生活風俗不符的是( )A.插秧和收割的季節,田野里到處都是人們忙碌的身影B.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莊,形成了獨特的聚落景觀C.村民們彼此相隔較遠,各干各的D.這里的許多文化活動,如水上木偶戲,都與水稻生產息息相關16.下列地形區與其特征連線錯誤的是( )A.東北平原—--黑土地 B.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C.四川盆地----聚寶盆 D.黃土高原----溝壑縱橫17.具有“亞洲多瑙河”之稱的國際河流是( )A.紅河 B.湄公河 C.長江 D.阿穆爾河18.飲食以大米為主,喜歡制作米粥、米酒、粽子、年糕……紹興有著稻作文化深深的印記。下列地區文化中也有著類似印記的是( )A.美國的中部大平原 B.灌溉農業發達的以色列C.歐洲腹地阿爾卑斯 D.東南亞地區的湄公河平原19.黃河干流所流經的主要地形區有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華北平原B.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塔里木盆地、東北平原20.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金秋10月,習近平主席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全面推動中英關系發展,開啟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黃金時代,為中歐合作注入了新動力,為中西交流互鑒譜寫了新篇章。 材料二:歐洲西部地區略圖及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1)如上圖所示,①~④四城市中,本次習主席訪問的城市是______(填數碼),溝通地中海和紅海的運河是 運河。(2)根據材料二中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寫出英國的氣候類型名稱并描述該氣候的特征(3)據圖判斷,習主席訪英期間的天氣情況是( )A.可能會有陰雨天氣B.每天氣溫變化很大C.天氣晴朗,不會降雨D.每天午后都會有暴雨(4)溝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 (海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歐洲有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5)每年7、8月份,城市④是英國旅游愛好者的首選地,請你為他們簡要介紹該地的氣候類型及旅游特色 。21.填寫字母所在的地形區A:B: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A3.B 4.A 5.B 6.B7.B8.D9.C10.C11.D12.D13.D 14.C15.C16.C17.B18.D19.B20.(1) ② 蘇伊士運河(2)溫帶海洋性氣候 冬溫夏涼 全年降水比較均勻 (3)A(4)直布羅陀海峽 多瑙河(5)城市④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充足的陽光、柔軟的沙灘和碧藍的大海21.A:阿爾卑斯山脈B:東歐平原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