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世界大家庭 練習--2022-2 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中國南北方不同的戲臺設置與哪些因素有關( )①宗教信仰 ②自然環境③經濟條件 ④文化傳統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劃分標準主要按照該國的哪個因素來劃分( )A.面積大小和人口的多少 B.經濟發展的水平C.資源和能源數量的多少 D.發展歷史的長短3.人類發展早期,對聚落形成和發展影響最大的因素是A.社會經濟 B.文化條件 C.交通 D.自然環境讀某地傳統民居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4.圖中表示的聚落形式是A.城市 B.都市 C.鄉村 D.集鎮5.該傳統民居主要反映的地理環境特征是A.炎熱多雨的氣候 B.炎熱干旱的氣候C.崎嶇的地形 D.寒冷潮濕的氣候6.關于兩國人口分布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A.兩國的東南部氣候適宜,人口密度較大B.巴西北部氣候干燥,故人口稀疏C.澳大利亞西部和中部氣候過于濕熱,人口稀疏D.兩國經濟較發達,故人口數量多,密度大7.既是中東居民主要使用的語言,又是聯合國工作語言的是( )A.英語 B.漢語C.法語 D.阿拉伯語8.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使用法語、英語和漢語三大語言播報。關于這三種語言的說法,錯誤的是( )A.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C.法語主要分布在法國和歐洲西部 D.上述三種語言都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9.我國華北地區鄉村聚落多且房屋較密集的原因主要是A.農業機械化程度高B.人口眾多C.地勢平坦開闊D.經濟發達10.讀世界局部區域圖(下圖),完成下題。 圖中所示區域( )①地跨亞、非、歐三大洲②居民大多為黃色人種③直接瀕臨紅海、大西洋④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1.下列我國的世界遺產中,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是A.周口店北京人遺址B.九寨溝風景名勝區C.黃龍D.武陵源風景名勝12.“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南亞地區聚落結構是A.竹樓或木樓 B.四合院 C.窯洞 D.碉堡屋13.你認為華為手機這一功能的開發最有可能是為了迎合下列哪類人的需求( )A.富的流油的沙特王子B.具有紳士風度的英國貴族C.好客有禮的泰國人D.熱情自由的美國牛仔14.下列國家與其區域特色相符合的是 ( )A.巴西——與山為鄰——梯田農業 B.美國——草原遼闊——游牧定居C.瑞士——沙漠綠洲——灌溉農業 D.意大利——傍水而居——因水而興15.分布在黃土高原的特色建筑是( )A.雪屋 B.四合院 C.竹樓 D.窯洞1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西游記》故事中在西天取回的經書是佛教的經典 B.基督教起源于沙特阿拉伯C.世界上信徒最多、流傳最廣的宗教是佛教 D.基督教經典是《金剛經》17.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中國 巴西 新西蘭 德國 坦桑尼亞 加拿大上述國家中,屬于發達國家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發展中國家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們分別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18.觀察下面的“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圖”,回答問題。(1)圖中A區域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教,B區域的居民主要信仰 ________教,C區域的居民主要信仰 ________ 教。(2)中國的回族主要信奉世界三大宗教中的________ 教。_______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該宗教活動的場所是 ________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戲臺分布于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而每個地區又有著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這與“自然環境”“文化傳統”有關,故B項符合題意;ACD項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應選B。2.B【詳解】世界上的國家數量很多,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可以將各個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少部分國家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故選B。3.D【詳解】試題分析:人類發展早期,對聚落形成和發展影響最大的因素是自然環境,故選D.考點:本題考查聚落的發展與保護.4.C 5.A【分析】試題分析:4.從圖中看出,該民居是高腳屋,高腳屋屬于南方干欄式建筑的一種.它的房頂呈“人”字型,易于排水,不會造成積水的情況出現.底層一般不住人,是飼養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層為人們居住的地方.該種房屋通風條件極好,非常適宜于濕熱的氣候條件,這種聚落形式屬于鄉村聚落,以農業為主,故選C.5.從圖中看出,該民居是高腳屋,高腳屋屬于南方干欄式建筑的一種.它的房頂呈“人”字型,易于排水,不會造成積水的情況出現.底層一般不住人,是飼養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層為人們居住的地方.該種房屋通風條件極好,非常適宜于濕熱的氣候條件,故選A.考點:本題考查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6.A【分析】巴西和澳大利亞人口分布都是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因為該地氣候溫和濕潤,交通運輸便利。【詳解】巴西和澳大利亞由于東南部氣候適宜,人口密度較大,故A正確;巴西北部是熱帶雨林,氣候濕熱,人口稀疏,故B不正確;澳大利亞西部和中部是干旱的沙漠氣候,人口稀疏,故C不正確;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故D不正確;綜上,故選A。【點睛】識記巴西和澳大利亞的相關地理知識,注意區別兩國的異同點。7.D【分析】此題考查宗教與語言。【詳解】英語、法語、漢語、阿拉伯語都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但是只有阿拉伯語是中東居民主要使用的語言。故選D。8.C【詳解】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A正確;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B正確;法語主要分布在法國、加拿大魁省、瑞士法語區、比利時瓦隆大區和許多黑非洲國家,歐洲西部語種很多,主要語言有英語、俄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C錯誤;聯合國共有六種正式語言,分別是阿拉伯語、漢語、英語、法語、俄語和西班牙語,D正確;故選C。9.C【詳解】試題分析:聚落的形成發展深受地形、氣候、水源、資源、交通等因素的影響,形成聚落的有利條件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水源充足;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我國華北地區鄉村聚落多且房屋較密集的原因主要是地勢平坦開闊。故選C。考點:該題考查聚落與環境。10.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區域涵蓋了西亞、北非和歐洲部分地區,因此該區域地跨亞、非、歐三大洲。①正確;該地區的主要信仰是伊斯蘭教。④正確。D正確;此處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種。②錯誤。此地瀕臨的是紅海和印度洋。③錯誤。因此ABC錯誤。綜上故選D。11.A【詳解】試題分析: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文化價值很高,是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黃龍、武陵源風景名勝都是自然遺產。所以選A。考點:該題考查我國的歷史遺產。12.A【詳解】試題分析:“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南亞地區以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濕熱,聚落結構是竹樓或木樓,四合院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北平原地區,窯洞主要分布在我國黃土高原地區,碉堡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故選A.考點:本題考查聚落與環境的有關知識.13.A【詳解】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華為手機這一功能的開發最有可能是為了迎合富的流油的沙特王子的需求,故答案選A。14.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意大利位于意大利半島,屬于傍水而居的國家,如著名的水城威尼斯,D選項符合題意;ABC選項表述明顯不正確,排除。15.D【詳解】試題分析:窯洞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黃土高原地區,當地居民依據黃土的直立性質,挖掘了冬暖夏涼適宜居住的窯洞,窯洞是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民居形式,故選D.考點:本題考查人民生活與地理環境的關系.16.A【分析】根據世界宗教的分布圖特點,進行分析解答。【詳解】《西游記》故事中在西天取回的經書是佛教的經典,故A正確;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故B錯誤;世界上信徒最多、流傳最廣的宗教是基督教,故C錯誤;基督教經典是《圣經》,故D錯誤。故選A。【點睛】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特點。17.新西蘭、德國、加拿大 中國、巴西、坦桑尼亞 亞洲、南美洲、非洲【分析】根據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類,進行分析解答。【詳解】上述國家中,屬于發達國家的有:新西蘭、德國、加拿大。屬于發展中國家的有:中國、巴西、坦桑尼亞;它們分別位于亞洲、南美洲、非洲。【點睛】考查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類。18.(1)基督;伊斯蘭;佛(2)伊斯蘭;基督;教堂 【詳解】(1)基督教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伊斯蘭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2)中國的回教或清真教屬于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伊斯蘭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該宗教活動的場所是教堂.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