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第二學期浙北六校期中學情調研八年級社會·法治學科調研卷(2023年4月)考生須知:全卷分為試卷和答卷。試卷共8頁,有兩大題,28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1.2021年3月,“高海拔地區科研及科普雙重功能一米級(指望遠鏡物鏡直徑)光學天文望遠鏡建設項目正式啟動”。這意味著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折射式光學望遠鏡落地拉薩。該項目選址西藏拉薩主要的地理原因是(:▲·)A歷史久,文物多B冰川多,植被少C草原廣,民族多D海拔高,晴天多2.下列關于西北地區農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A.內蒙古牧區以溫帶牧場為主B天山山麓地帶廣種水稻、小麥、棉花、瓜果C西北地區依靠冰雪融水,畜牧業和林業發達D.農田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區3.下列關于內蒙古自治區原住民傳統生活狀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B.七八月間召開那達慕大會C.喜食米飯和面食D.住在便于拆裝和搬運的蒙古包里4.對以下材料理解正確的是(.▲)①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和首都30萬軍民隆重舉行開國典禮。②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A.①屬于歷史結論B.①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②屬于歷史史實D.②肯定了新中國成立的重要世界歷史意義5.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通過大量進口和仿制蘇聯武器,到1955年底,人民解放軍裝備水平實現了整體性的飛躍。體制編制發生重大變化,面貌煥然一新。抗美援朝戰爭因此成為人民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里程碑。上述材料表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的(▲)A.背景B.原因·C.影響D.經過6.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戰爭爆發③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⑧7.在三大改造的過程中,我們不會看到的情景是(▲)A.國家沒收資本家的生產資料B手工業者組織木器生產合作社C帽子廠掛公私合營的新廠牌,D,農民申諸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浙北六校2022-2023學年笛二學期期中八年級補會·洪治學科學情調研卷第1頁8.作家莫言獲諾貝爾獎的小說《蛙》中描寫“1962年秋季,高密東北三萬畝地瓜獲得了空前的大豐收。跟我們鬧了三年別扭、幾乎是顆粒無收的土地,又恢復了它寬厚仁慈、慷慨奉獻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畝產超過了萬斤。”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使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B黨和政府全面調整國民經濟,恢復發展生產C.“大躍進”運動使糧食產量極大提高D.衣業社會主義改造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9.1984年,石家莊造紙廠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個月就實現利潤21萬多元,超過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標。第一年承包期滿,完成利潤140萬元,比承包指標翻了一番,這說明(▲)A.鄉鎮企業的產值迅速提高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C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為企業注入了活力10.以下從左至右所列四個城市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這格局是(A)深圳青島鎮江蘭州A沿海開放城市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經濟特區一內地B.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內地C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D.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特區一內地—一沿海開放城市11.中共八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都是黨的重要會議,其會議主題關鍵詞對應最準確的是(▲)A主要矛盾—初級階段一小康社會—一科學發展觀B.主要矛盾一經濟特區一初級階段——改革開放C改革開放—中國特色—市場經濟一三個代表D.中國特色——改革開放一美麗中國一科學發展觀12.詞匯出現頻率的高低反映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主題的變化。以下為1978~2019年中國各大報刊出現的高頻率詞匯,其中最有可能屬于2012~2019年的是(▲)A解放思想、一國兩制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三個代表”C,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D,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13.2023年3月,嘉興街頭一名老人騎車沿街販賣甘橘,被市容管理人員團團圍住,車上的甘橘全部被收走。粗暴的執法方式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近日,嘉興市南湖區紀委監委依紀依法對此進行調查處置。給予南湖區綜合執法局蔡某某政務記大過處分。: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漸北六校2022-2023蘭年第二學期期中八年級補會·法治學科學情調研卷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