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臺州路橋區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質量評估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2022九上·路橋期末)傳統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密切。讀圖,完成問題。1.與地窨子建筑特點類似的我國傳統民居是( )A.吊腳樓 B.四合院 C.蒙古包 D.窯洞2.地窨子大部分位于地下,有利于( )A.防寒 B.采光 C.通風 D.取水【答案】1.D2.A【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東北三省;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點評】 由于南北緯度跨度廣,南北熱量差異明顯,我國的傳統民居也有較大的差距,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吊腳樓、四合院、蒙古包、窯洞、客家土樓和羌族的碉堡等。1.A 吊腳樓,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渝東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東南地區的吊腳樓特別多。吊腳樓多依山靠河就勢而建,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吊腳樓屬于干欄式建筑,但與一般所指干欄有所不同。干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干欄式建筑。A錯誤;B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合院式建筑,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B錯誤;C 蒙古包呈圓形尖頂,頂上和四周以一至兩層厚氈覆蓋。普通蒙古包,頂高10-15尺,圍墻高約5尺 ,包門朝南或東南開。C錯誤;D窯洞為就土山的山崖挖成的作為住屋的山洞或土屋。和地窨子的建筑特點類似,D正確;2.A東北地區緯度高,溫度低,將民居建在地下,主要是為了防寒,A正確;B半居地下的建筑不利于采光,B錯誤C半居于地下的建筑不利于通風,C錯誤;D東北地區天氣寒冷,蒸發弱,水資源較為豐富D錯誤;3.(2022九上·路橋期末)玄奘游歷印度時記錄:“城鎮和村莊都有幾扇內門,城墻又寬又高……屠夫、漁夫、舞女、劊子手和清道夫之類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時只能走路的左邊……"。這印證了印度歷史上的哪一制度( )A.種姓制度 B.莊園制度 C.城邦制度 D.民主制度【答案】A【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判斷可知,這種階級歧視最可能源自種姓制度。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種姓制度具有明顯的階級歧視。A項種姓制度和題干描述相符,符合題意;BC兩項發生在中世紀的西歐,不符合題意;D項民主制度出現在雅典,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種姓制度,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4.(2022九上·路橋期末)“一個擁有幾個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許就是更高一級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級封君又是一個更大關系網絡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下列選項與材料一致的是( )A.“封建親戚,以藩屏周”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答案】B【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一個擁有幾個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許就是更高一級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級封君又是一個更大關系網絡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和所學可知, 反映的是西歐的封君封臣制。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進行分封,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土地的人成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封君,封君必須保護封臣,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但不同等級之間,沒有嚴格的上下級制約關系,封君和封臣之間沒有互有義務的封建主從關系,附庸只對他的直接領主負責,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A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附庸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不符合題意;B項“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與材料一致,符合題意;C項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大學的興起,不符合題意;D項“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反映的是城市的自由和自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封君封臣制,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5.(2022九上·路橋期末)歷史學習需要對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進行分析,下列沒有因果關系的一組是( )A.生產力提高——西歐城市重新興起B.亞歷山大東征——雅典民主政治達到高峰C.馬克思主義誕生——巴黎公社建立D.三角貿易——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答案】B【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開始東征。亞歷山大東征滅亡了包括埃及、巴比倫在內的龐大的波斯帝國,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亞歷山大東征,使希臘文明與古老的東方文明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沖撞和交融,開啟了歷史上的希臘化時代。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里克利當政時期,雅典的民主政治發展到奴隸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ACD三項的歷史事件具有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B項亞歷山大東征——雅典民主政治達到高峰沒有因果關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的相關史實。6.(2022九上·路橋期末)抓關鍵信息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與“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取代”、“暴力手段”、“工人階級組織起來”三個關鍵信息直接相關的著作是( )A.《資本論》 B.《羅馬民法大全》C.《共產黨宣言》 D.《拿破侖法典》【答案】C【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解析】【分析】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了綱領性文件《共產黨宣言》發表。《共產黨宣言》分析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揭示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獲得自己的解放而斗爭。《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與“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取代”、“暴力手段”、“工人階級組織起來”三個關鍵信息直接相關的著作是《共產黨宣言》。ABD三項與“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取代”、“暴力手段”、“工人階級組織起來”三個關鍵信息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共產黨宣言》與“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取代”、“暴力手段”、“工人階級組織起來”三個關鍵信息直接相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共產黨宣言》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共產黨宣言》的相關史實。7.(2022九上·路橋期末)下列圖示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一五計劃 B.三大改造C.改革開放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答案】B【知識點】三大改造【解析】【分析】仔細觀察圖片并結合所學,圖示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三大改造完成。1953年,我國開始進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國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公有制經濟經濟已經取代私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基本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我國社會主義生產力開辟了迅速發展的道路。ACD三項和題干圖片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三大改造是題干圖示反映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大改造的知識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內容、形式以及意義。8.(2022九上·路橋期末)下列四幅圖片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幾次調整。其中與“大包干,大包干,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首歌謠相關的事件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率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這樣,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因此1979年,農民興奮地說:“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農民熱烈擁護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連年獲得豐收,ABC三項和題干歌謠無關,不符合題意;D項“農民領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合同書” 和題干歌謠相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知識。掌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內容和意義。9.(2022九上·路橋期末)某班學習小組準備編撰不同時期《革命英烈小傳》分冊,其中一組搜集到了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等英雄人物的相關資料。該組英雄出現的時期是( )A.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C.人民解放戰爭時期 D.抗美援朝時期【答案】D【知識點】抗美援朝【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斗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等英雄人物都是抗美援朝時期的英雄。ABC三項和題干英雄出現的時期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抗美援朝時期出現該組英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英雄人物。注意識記抗美援朝的相關史實。10.(2022九上·路橋期末)下圖是某校學生學習時的史實摘要,你認為圖中內容的共同影響應該是( )A.加強了中國對外交往 B.推動了祖國統一大業C.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 D.增強了中國國防實力【答案】C【知識點】兩彈一星;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抗美援朝【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抗美援的勝利提升了中國國際地位,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也有利于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都是國際地位提升的表現,所以共同的影響應該是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A項加強了中國對外交往不是圖中內容的共同影響,抗美援朝和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不屬于對外交往,不符合題意;B項推動了祖國統一大業和材料內容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應該是圖中內容的共同影響,符合題意;D項增強了中國國防實力不是圖中內容的共同影響,中國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與增強國防實力無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抗美援朝勝利、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共30分)11.(2022九上·路橋期末)作為我國人口、農業大省的河南省,近年來,加大投資力度,主動承接沿海地區工業轉移,向工業大省邁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讀圖一,描述河南省的地勢特征(2)據圖比較信陽、開封兩地的氣候差異,并從所處地理區域角度說明原因。(3)根據以上圖文資料,分析河南省承接工業轉移的有利條件。【答案】(1)地勢西高東低。(2)差異:信陽市全年降水量比開封市多,信陽市1月均溫在0℃以上,開封市1月均溫在0℃以下。(能從氣溫、降水兩個角度比較出氣候差異即可)。原因:信陽市位于淮河以南,在我國地理區域劃分上屬于南方地區,開封市屬于北方地區。(3)①煤、石油和鋁土等礦產資源豐富;②有大型水電站,提供電力資源;③有多條鐵路干線經過,交通便利;④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⑤農業發達,便于提供生活生產的原料支持;⑥政策支持等【知識點】地勢和地形;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1)河南省西部山地丘陵廣布地勢較高。東部以平原為主,土地開闊平坦,地勢較低;(2)信陽對比開封溫度較高,降水較多,信陽緯度較低,溫度高。在淮河以南,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大,降水多,開封在淮河以北,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小,降水少,緯度高,溫度低;(3)資源豐富,在圖上可看出,河南煤、石油、鋁土等儲量多,礦產資源豐富,還有水電站,水能資源豐富,可以提供電力資源,地圖顯示,交通干線多,交通便利,人口多,廉價勞動力,河南歷史發展久遠,農業發展成熟,還有政府的支持等;【點評】 河南省,簡稱“豫”,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鄭州,是全國農產品主產區和重要的礦產資源大省、人口大省、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全國農業大省和糧食轉化加工大省。12.(2022九上·路橋期末)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東西方文化各放異彩,交相輝映。九(1)班同學收集資料,開展項目化學習。【文明之光】A.胡夫金字塔 B.雅典帕特農神廟遺址 C.羅馬大競技場遺址 D.麥加大清真寺【文明傳播】【文明交流】同學們收集以下資料發現:早在6世紀,就出現了一個中國的日本,……日本把借來的許多東西轉化成自己獨特的文明。材料一:“廢除貴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約相當于35畝),女子為其2/3,奴婢受田相當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后歸還政府”。——日本《田令》材料二 :“唐代百姓受田的數額與隋代相同,18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80畝,永田20畝……廢疾受口分田40畝;寡妻妾受口分田30畝”。——唐朝武德田令(1)如果想要了解歐洲文明,同學們應選擇圖中哪些史料?(填序號)(2)請從疆域、對世界文化的貢獻兩方面,歸納兩個帝國的共同點。(3)日本田令是哪次重要改革時期頒布的?與中國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點?(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人類文明的認識。【答案】(1)B、C(2)疆域:兩國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文化貢獻:①都對東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并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文化;②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臘等東西方文化典籍,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3)大化改新。共同點:政府把土地分給公民耕種。(4)世界文明具有多樣性;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文明要開放包容;向先進的文明學習。【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1)A.胡夫金字塔反映的是古埃及文明;B.雅典帕特農神廟遺址反映的是古希臘文明成就;C.羅馬大競技場遺址反映的是古羅馬文明成就;D.麥加大清真寺反映的是阿拉伯文明。所以如果想要了解歐洲文明,應選擇圖B雅典帕特農神廟遺址和圖C羅馬大競技場遺址。(2)結合所學可知,6世紀,查士丁尼一世統治時期,拜占庭帝國成為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征服和擴張,將穆罕默德創立的阿拉伯國家建成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所以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從疆域上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阿拉伯人創造了占世界重要地位的阿拉伯文化,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拜占庭帝國創造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保存大量希臘、羅馬古籍,為文藝復興提供精神營養;所以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從對世界文化的貢獻看,都對東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并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文化;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臘等東西方文化典籍,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3)材料一 “廢除貴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約相當于35畝),女子為其2/3,奴婢受田相當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后歸還政府”是大化改新時期頒布的。日本田令與中國唐朝田令都是政府把土地分給公民耕種。(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B、C。(2)疆域:兩國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文化貢獻:①都對東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并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文化;②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臘等東西方文化典籍,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3)大化改新。共同點:政府把土地分給公民耕種。(4)世界文明具有多樣性;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文明要開放包容;向先進的文明學習。【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3.(2022九上·路橋期末)根據下圖所示世界歷史大事年表(部分),解答下列問題。世界歷史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事件 時間 事件14—17世紀 歐洲文藝復興 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 英國工業革命1488年 迪亞士到達非洲好望角 1775—1783年 美國獨立戰爭1492年 哥倫布“發現”美洲 1787年 美國制定《1787憲法》16—17世紀 早期殖民掠奪 1789年 法國大革命爆發通過《人權宣言》1640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1804年 《拿破侖法典》頒布1689年 英國通過《權利法案》 1848年 《共產黨宣言》發表18世紀 法國啟蒙運動 1871年 巴黎公社(1)“人文主義思潮與多才多藝的巨人時代”是指上述材料中哪一歷史事件,試舉一例予以說明。(2)“從彼此隔絕……直接的交往,1500年是歷史重要轉折點,此后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請問1500年左右發生什么大事?結合所學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3)選擇世界歷史大事年表(部分)中相互關聯的事件,自擬一個觀點或自選一個參考觀點,對觀點加以闡述說明。【參考觀點】: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民主法治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資本主義的發展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示例】:觀點: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論述:文藝復興促進思想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礎;啟蒙運動是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無產階級革命(巴黎公社)提供科學理論指導。由此可見,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答案】(1)文藝復興,舉例:但丁創作的《神曲》、莎士比亞創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2)大事:新航路開辟。依據:因為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逐步確立起來。(3)參考:【觀點一】: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通過《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美國獨立戰爭,頒布《1787年憲法》,建立民主共和制。法國大革命中,頒布《人權宣言》和其后的《拿破侖法典》,體現自由民主思想,法國最終確立共和制。綜上所述,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觀點二】:民主法治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通過《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議會權力高于國王。美國獨立戰爭,頒布《1787年憲法》,三權分立,建立民主共和制。法國大革命中,頒布《人權宣言》和其后的《拿破侖法典》,體現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民主取代專制,法治取代人治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觀點三】:資本主義的發展(走向近代)【論述】:文藝復興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礎;新航路的開辟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殖民掠奪有助于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由此可見,以上因素都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素。【觀點四】: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各國政權都頒布了一系列資本主義性質的法律文獻,如英國《權利法案》、美國《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法國《人權宣言》和其后的《拿破侖法典》,這些法律文獻體現了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綜上所述,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觀點五】:近代歐美國家的崛起得益于成功的轉型(或西方國家的近代化發展特征)【論述】:以英、美、法為首的歐美國家通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獲得了思想解放,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本主義政體,通過工業革命完成了生產方式的變革,最終,這些國家相繼崛起。【知識點】新航路開辟;文藝復興【解析】【分析】(1)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因此“人文主義思潮與多才多藝的巨人時代”是指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人物。文藝復興的先驅——意大利詩人但丁,其代表作品是《神曲》。意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還有英國文學巨匠莎士比亞《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2)據所學知,1500年左右發生的大事是指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非、美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逐步確立起來,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文藝復興,舉例:但丁創作的《神曲》、莎士比亞創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2)大事:新航路開辟。依據:因為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逐步確立起來。(3)【參考觀點】: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民主法治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資本主義的發展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示例】:觀點: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論述:文藝復興促進思想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礎;啟蒙運動是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無產階級革命(巴黎公社)提供科學理論指導。由此可見,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答案參考:【觀點一】: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通過《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美國獨立戰爭,頒布《1787年憲法》,建立民主共和制。法國大革命中,頒布《人權宣言》和其后的《拿破侖法典》,體現自由民主思想,法國最終確立共和制。綜上所述,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觀點二】:民主法治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通過《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議會權力高于國王。美國獨立戰爭,頒布《1787年憲法》,三權分立,建立民主共和制。法國大革命中,頒布《人權宣言》和其后的《拿破侖法典》,體現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民主取代專制,法治取代人治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觀點三】:資本主義的發展(走向近代)【論述】:文藝復興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礎;新航路的開辟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殖民掠奪有助于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由此可見,以上因素都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素。【觀點四】: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各國政權都頒布了一系列資本主義性質的法律文獻,如英國《權利法案》、美國《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法國《人權宣言》和其后的《拿破侖法典》,這些法律文獻體現了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綜上所述,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觀點五】:近代歐美國家的崛起得益于成功的轉型(或西方國家的近代化發展特征)【論述】:以英、美、法為首的歐美國家通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獲得了思想解放,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本主義政體,通過工業革命完成了生產方式的變革,最終,這些國家相繼崛起。【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等世界歷史大事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相關史實是解題的關鍵。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臺州路橋區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質量評估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2022九上·路橋期末)傳統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密切。讀圖,完成問題。1.與地窨子建筑特點類似的我國傳統民居是( )A.吊腳樓 B.四合院 C.蒙古包 D.窯洞2.地窨子大部分位于地下,有利于( )A.防寒 B.采光 C.通風 D.取水3.(2022九上·路橋期末)玄奘游歷印度時記錄:“城鎮和村莊都有幾扇內門,城墻又寬又高……屠夫、漁夫、舞女、劊子手和清道夫之類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時只能走路的左邊……"。這印證了印度歷史上的哪一制度( )A.種姓制度 B.莊園制度 C.城邦制度 D.民主制度4.(2022九上·路橋期末)“一個擁有幾個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許就是更高一級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級封君又是一個更大關系網絡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下列選項與材料一致的是( )A.“封建親戚,以藩屏周”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5.(2022九上·路橋期末)歷史學習需要對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進行分析,下列沒有因果關系的一組是( )A.生產力提高——西歐城市重新興起B.亞歷山大東征——雅典民主政治達到高峰C.馬克思主義誕生——巴黎公社建立D.三角貿易——英國資本原始積累6.(2022九上·路橋期末)抓關鍵信息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與“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取代”、“暴力手段”、“工人階級組織起來”三個關鍵信息直接相關的著作是( )A.《資本論》 B.《羅馬民法大全》C.《共產黨宣言》 D.《拿破侖法典》7.(2022九上·路橋期末)下列圖示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一五計劃 B.三大改造C.改革開放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8.(2022九上·路橋期末)下列四幅圖片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幾次調整。其中與“大包干,大包干,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首歌謠相關的事件是( )A. B.C. D.9.(2022九上·路橋期末)某班學習小組準備編撰不同時期《革命英烈小傳》分冊,其中一組搜集到了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等英雄人物的相關資料。該組英雄出現的時期是( )A.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C.人民解放戰爭時期 D.抗美援朝時期10.(2022九上·路橋期末)下圖是某校學生學習時的史實摘要,你認為圖中內容的共同影響應該是( )A.加強了中國對外交往 B.推動了祖國統一大業C.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 D.增強了中國國防實力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共30分)11.(2022九上·路橋期末)作為我國人口、農業大省的河南省,近年來,加大投資力度,主動承接沿海地區工業轉移,向工業大省邁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讀圖一,描述河南省的地勢特征(2)據圖比較信陽、開封兩地的氣候差異,并從所處地理區域角度說明原因。(3)根據以上圖文資料,分析河南省承接工業轉移的有利條件。12.(2022九上·路橋期末)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東西方文化各放異彩,交相輝映。九(1)班同學收集資料,開展項目化學習。【文明之光】A.胡夫金字塔 B.雅典帕特農神廟遺址 C.羅馬大競技場遺址 D.麥加大清真寺【文明傳播】【文明交流】同學們收集以下資料發現:早在6世紀,就出現了一個中國的日本,……日本把借來的許多東西轉化成自己獨特的文明。材料一:“廢除貴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約相當于35畝),女子為其2/3,奴婢受田相當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后歸還政府”。——日本《田令》材料二 :“唐代百姓受田的數額與隋代相同,18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80畝,永田20畝……廢疾受口分田40畝;寡妻妾受口分田30畝”。——唐朝武德田令(1)如果想要了解歐洲文明,同學們應選擇圖中哪些史料?(填序號)(2)請從疆域、對世界文化的貢獻兩方面,歸納兩個帝國的共同點。(3)日本田令是哪次重要改革時期頒布的?與中國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點?(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人類文明的認識。13.(2022九上·路橋期末)根據下圖所示世界歷史大事年表(部分),解答下列問題。世界歷史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事件 時間 事件14—17世紀 歐洲文藝復興 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 英國工業革命1488年 迪亞士到達非洲好望角 1775—1783年 美國獨立戰爭1492年 哥倫布“發現”美洲 1787年 美國制定《1787憲法》16—17世紀 早期殖民掠奪 1789年 法國大革命爆發通過《人權宣言》1640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1804年 《拿破侖法典》頒布1689年 英國通過《權利法案》 1848年 《共產黨宣言》發表18世紀 法國啟蒙運動 1871年 巴黎公社(1)“人文主義思潮與多才多藝的巨人時代”是指上述材料中哪一歷史事件,試舉一例予以說明。(2)“從彼此隔絕……直接的交往,1500年是歷史重要轉折點,此后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請問1500年左右發生什么大事?結合所學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3)選擇世界歷史大事年表(部分)中相互關聯的事件,自擬一個觀點或自選一個參考觀點,對觀點加以闡述說明。【參考觀點】: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民主法治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資本主義的發展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示例】:觀點: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論述:文藝復興促進思想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礎;啟蒙運動是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無產階級革命(巴黎公社)提供科學理論指導。由此可見,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A【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東北三省;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點評】 由于南北緯度跨度廣,南北熱量差異明顯,我國的傳統民居也有較大的差距,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吊腳樓、四合院、蒙古包、窯洞、客家土樓和羌族的碉堡等。1.A 吊腳樓,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渝東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東南地區的吊腳樓特別多。吊腳樓多依山靠河就勢而建,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吊腳樓屬于干欄式建筑,但與一般所指干欄有所不同。干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干欄式建筑。A錯誤;B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合院式建筑,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B錯誤;C 蒙古包呈圓形尖頂,頂上和四周以一至兩層厚氈覆蓋。普通蒙古包,頂高10-15尺,圍墻高約5尺 ,包門朝南或東南開。C錯誤;D窯洞為就土山的山崖挖成的作為住屋的山洞或土屋。和地窨子的建筑特點類似,D正確;2.A東北地區緯度高,溫度低,將民居建在地下,主要是為了防寒,A正確;B半居地下的建筑不利于采光,B錯誤C半居于地下的建筑不利于通風,C錯誤;D東北地區天氣寒冷,蒸發弱,水資源較為豐富D錯誤;3.【答案】A【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判斷可知,這種階級歧視最可能源自種姓制度。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種姓制度具有明顯的階級歧視。A項種姓制度和題干描述相符,符合題意;BC兩項發生在中世紀的西歐,不符合題意;D項民主制度出現在雅典,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種姓制度,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4.【答案】B【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一個擁有幾個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許就是更高一級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級封君又是一個更大關系網絡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和所學可知, 反映的是西歐的封君封臣制。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進行分封,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土地的人成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封君,封君必須保護封臣,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但不同等級之間,沒有嚴格的上下級制約關系,封君和封臣之間沒有互有義務的封建主從關系,附庸只對他的直接領主負責,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A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附庸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不符合題意;B項“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與材料一致,符合題意;C項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大學的興起,不符合題意;D項“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反映的是城市的自由和自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封君封臣制,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5.【答案】B【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開始東征。亞歷山大東征滅亡了包括埃及、巴比倫在內的龐大的波斯帝國,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亞歷山大東征,使希臘文明與古老的東方文明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沖撞和交融,開啟了歷史上的希臘化時代。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里克利當政時期,雅典的民主政治發展到奴隸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ACD三項的歷史事件具有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B項亞歷山大東征——雅典民主政治達到高峰沒有因果關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的相關史實。6.【答案】C【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解析】【分析】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了綱領性文件《共產黨宣言》發表。《共產黨宣言》分析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揭示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獲得自己的解放而斗爭。《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與“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取代”、“暴力手段”、“工人階級組織起來”三個關鍵信息直接相關的著作是《共產黨宣言》。ABD三項與“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取代”、“暴力手段”、“工人階級組織起來”三個關鍵信息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共產黨宣言》與“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取代”、“暴力手段”、“工人階級組織起來”三個關鍵信息直接相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共產黨宣言》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共產黨宣言》的相關史實。7.【答案】B【知識點】三大改造【解析】【分析】仔細觀察圖片并結合所學,圖示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三大改造完成。1953年,我國開始進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國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公有制經濟經濟已經取代私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基本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我國社會主義生產力開辟了迅速發展的道路。ACD三項和題干圖片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三大改造是題干圖示反映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大改造的知識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內容、形式以及意義。8.【答案】D【知識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率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這樣,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因此1979年,農民興奮地說:“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農民熱烈擁護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連年獲得豐收,ABC三項和題干歌謠無關,不符合題意;D項“農民領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合同書” 和題干歌謠相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知識。掌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內容和意義。9.【答案】D【知識點】抗美援朝【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斗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等英雄人物都是抗美援朝時期的英雄。ABC三項和題干英雄出現的時期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抗美援朝時期出現該組英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英雄人物。注意識記抗美援朝的相關史實。10.【答案】C【知識點】兩彈一星;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抗美援朝【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抗美援的勝利提升了中國國際地位,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也有利于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都是國際地位提升的表現,所以共同的影響應該是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A項加強了中國對外交往不是圖中內容的共同影響,抗美援朝和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不屬于對外交往,不符合題意;B項推動了祖國統一大業和材料內容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應該是圖中內容的共同影響,符合題意;D項增強了中國國防實力不是圖中內容的共同影響,中國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與增強國防實力無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抗美援朝勝利、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11.【答案】(1)地勢西高東低。(2)差異:信陽市全年降水量比開封市多,信陽市1月均溫在0℃以上,開封市1月均溫在0℃以下。(能從氣溫、降水兩個角度比較出氣候差異即可)。原因:信陽市位于淮河以南,在我國地理區域劃分上屬于南方地區,開封市屬于北方地區。(3)①煤、石油和鋁土等礦產資源豐富;②有大型水電站,提供電力資源;③有多條鐵路干線經過,交通便利;④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⑤農業發達,便于提供生活生產的原料支持;⑥政策支持等【知識點】地勢和地形;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1)河南省西部山地丘陵廣布地勢較高。東部以平原為主,土地開闊平坦,地勢較低;(2)信陽對比開封溫度較高,降水較多,信陽緯度較低,溫度高。在淮河以南,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大,降水多,開封在淮河以北,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小,降水少,緯度高,溫度低;(3)資源豐富,在圖上可看出,河南煤、石油、鋁土等儲量多,礦產資源豐富,還有水電站,水能資源豐富,可以提供電力資源,地圖顯示,交通干線多,交通便利,人口多,廉價勞動力,河南歷史發展久遠,農業發展成熟,還有政府的支持等;【點評】 河南省,簡稱“豫”,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鄭州,是全國農產品主產區和重要的礦產資源大省、人口大省、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全國農業大省和糧食轉化加工大省。12.【答案】(1)B、C(2)疆域:兩國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文化貢獻:①都對東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并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文化;②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臘等東西方文化典籍,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3)大化改新。共同點:政府把土地分給公民耕種。(4)世界文明具有多樣性;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文明要開放包容;向先進的文明學習。【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1)A.胡夫金字塔反映的是古埃及文明;B.雅典帕特農神廟遺址反映的是古希臘文明成就;C.羅馬大競技場遺址反映的是古羅馬文明成就;D.麥加大清真寺反映的是阿拉伯文明。所以如果想要了解歐洲文明,應選擇圖B雅典帕特農神廟遺址和圖C羅馬大競技場遺址。(2)結合所學可知,6世紀,查士丁尼一世統治時期,拜占庭帝國成為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征服和擴張,將穆罕默德創立的阿拉伯國家建成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所以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從疆域上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阿拉伯人創造了占世界重要地位的阿拉伯文化,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拜占庭帝國創造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保存大量希臘、羅馬古籍,為文藝復興提供精神營養;所以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從對世界文化的貢獻看,都對東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并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文化;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臘等東西方文化典籍,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3)材料一 “廢除貴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約相當于35畝),女子為其2/3,奴婢受田相當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后歸還政府”是大化改新時期頒布的。日本田令與中國唐朝田令都是政府把土地分給公民耕種。(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B、C。(2)疆域:兩國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文化貢獻:①都對東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并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文化;②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臘等東西方文化典籍,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3)大化改新。共同點:政府把土地分給公民耕種。(4)世界文明具有多樣性;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文明要開放包容;向先進的文明學習。【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3.【答案】(1)文藝復興,舉例:但丁創作的《神曲》、莎士比亞創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2)大事:新航路開辟。依據:因為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逐步確立起來。(3)參考:【觀點一】: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通過《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美國獨立戰爭,頒布《1787年憲法》,建立民主共和制。法國大革命中,頒布《人權宣言》和其后的《拿破侖法典》,體現自由民主思想,法國最終確立共和制。綜上所述,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觀點二】:民主法治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通過《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議會權力高于國王。美國獨立戰爭,頒布《1787年憲法》,三權分立,建立民主共和制。法國大革命中,頒布《人權宣言》和其后的《拿破侖法典》,體現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民主取代專制,法治取代人治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觀點三】:資本主義的發展(走向近代)【論述】:文藝復興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礎;新航路的開辟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殖民掠奪有助于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由此可見,以上因素都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素。【觀點四】: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各國政權都頒布了一系列資本主義性質的法律文獻,如英國《權利法案》、美國《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法國《人權宣言》和其后的《拿破侖法典》,這些法律文獻體現了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綜上所述,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觀點五】:近代歐美國家的崛起得益于成功的轉型(或西方國家的近代化發展特征)【論述】:以英、美、法為首的歐美國家通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獲得了思想解放,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本主義政體,通過工業革命完成了生產方式的變革,最終,這些國家相繼崛起。【知識點】新航路開辟;文藝復興【解析】【分析】(1)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因此“人文主義思潮與多才多藝的巨人時代”是指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人物。文藝復興的先驅——意大利詩人但丁,其代表作品是《神曲》。意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還有英國文學巨匠莎士比亞《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2)據所學知,1500年左右發生的大事是指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非、美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逐步確立起來,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文藝復興,舉例:但丁創作的《神曲》、莎士比亞創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2)大事:新航路開辟。依據:因為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逐步確立起來。(3)【參考觀點】: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民主法治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資本主義的發展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示例】:觀點: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論述:文藝復興促進思想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礎;啟蒙運動是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無產階級革命(巴黎公社)提供科學理論指導。由此可見,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答案參考:【觀點一】: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通過《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美國獨立戰爭,頒布《1787年憲法》,建立民主共和制。法國大革命中,頒布《人權宣言》和其后的《拿破侖法典》,體現自由民主思想,法國最終確立共和制。綜上所述,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觀點二】:民主法治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通過《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議會權力高于國王。美國獨立戰爭,頒布《1787年憲法》,三權分立,建立民主共和制。法國大革命中,頒布《人權宣言》和其后的《拿破侖法典》,體現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民主取代專制,法治取代人治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觀點三】:資本主義的發展(走向近代)【論述】:文藝復興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礎;新航路的開辟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殖民掠奪有助于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由此可見,以上因素都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素。【觀點四】: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論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各國政權都頒布了一系列資本主義性質的法律文獻,如英國《權利法案》、美國《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法國《人權宣言》和其后的《拿破侖法典》,這些法律文獻體現了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綜上所述,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觀點五】:近代歐美國家的崛起得益于成功的轉型(或西方國家的近代化發展特征)【論述】:以英、美、法為首的歐美國家通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獲得了思想解放,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本主義政體,通過工業革命完成了生產方式的變革,最終,這些國家相繼崛起。【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等世界歷史大事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相關史實是解題的關鍵。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臺州路橋區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質量評估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臺州路橋區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質量評估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