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 法治期末教學調研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讀圖,回答問題。1.圖1中甲所示的地形區是( )A.內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東北平原2.關于圖中甲區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瀕臨太平洋 B.是我國領土最北端C.與蒙古接壤 D.少數民族分布集中3.一到冬季,我國很多南方人就想前往圖中區域旅游,下列游玩項目可以體驗的是( )A.吃香甜瓜果,去追尋坎兒井的蹤跡B.穿著滑雪服,感受刺激的冰雪運動C.坐著烏篷船,看沿岸人家閑話家常D.住進蒙古包,烤上羊腿聆聽馬頭琴4.2022年11月9日,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如圖所示位置)開幕。烏鎮是太湖流域眾多城鎮中的一個,下列有關太湖流域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緣,以平原為主②太湖盛產各種魚蝦,以“太湖三白”最為著名③是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產區④是中國動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180年前,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簽訂,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列選項中,屬于該條約內容的是( )A.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B.賠償軍費白銀兩億兩C.開放廣州、寧波等五處為通商口岸D.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6.2015年10月,經過權威考古專家的論證,在黃海海域發現的“丹東一號”被確認為北洋水師的致遠艦。至此,沉入水底121年的致遠艦終于重見天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殉國的致遠艦管帶是( )A.鄧世昌 B.左寶貴 C.徐邦道 D.丁汝昌7.1914年5月,袁世凱頒布的《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制,取代了孫中山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說明了( )A.袁世凱重視法治建設B.袁世凱的權力受約法的嚴格約束C.袁世凱準備復辟帝制D.中國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已經完成8.指導構建時空坐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下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這一單元的時空坐標。其中③代表的歷史事件是( )A.護國戰爭 B.新文化運動C.五四運動 D.中國共產黨成立9.歌曲也是時代的記憶。有一首歌,高唱“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齊奮斗!”這首歌最有可能傳唱于( )A.太平天國運動期間 B.北伐戰爭時期C.義和團運動期間 D.紅軍長征途中10.井岡山精神是以毛澤東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而培育的一種偉大革命精神。井岡山時期,毛澤東領導我黨開創的革命新道路是( )A.城市中心道路 B.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C.和平建國綱領 D.社會主義革命道路11.地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工具。右圖是三大戰役示意圖,圖中①②③分別代指三大戰役,請根據所學指出圖中②處應該填入( )A.淮海戰役 B.遼沈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12.1905電影網是電影頻道節目中心(CCTV6)官方新媒體平臺,它以1905命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1905年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成立B.1905年中國人自己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定軍山》C.1905年清政府諭令一律停止科舉考試D.1905年中國自己修筑的京張鐵路開工二、非選擇題13.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包括金華的綠茶制作技藝(婺州舉巖)。為傳承中華文化,某校師生決定走進金華舉巖茶工場,開展以“舌尖上的非遺”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通過社會調查、野外考察等方式,取得了一定階段性成果,請你一起參與。成果1:運用地圖實踐研學活動 成果2:搜集金華氣溫降水量圖茶樹最適宜生長在溫度15~30℃的潮濕、溫暖、排水良好的環境中。金華鹿田村婺州舉巖大部分布于海拔650米左右的山地,晝夜溫差大,高山茶品質優于平地茶成果3:搜索婺州舉巖自然環境資料成果4:拍攝實踐照片 【項目準備】 (1)請與甲組同學一起通過舉巖茶工場位置示意圖鎖定它的方位。 【項目分析】 (2)“婺州舉巖”為浙江四大名茶之一。請你結合成果2、3與乙組同學一起共同探究此處出產“婺州舉巖”這一名優特產的原因。【項目感悟】 (3) 經過本次項目化學習,同學們更加了解“舌尖上的非遺”魅力。丙組同學也對如何保護這片非遺誕生地有了更深體會,請將以下思維導圖補充完整并根據項目成果對鹿田村 今后的發展提兩條合理化建議。14.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江蘇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報紙不無戲謔地羅列了革命前后的變化:“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張鳴《辛亥:搖晃的中國》材料三:民國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淪落、軍閥割據……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這場思想革命有時被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材料一的內容來自于中國近代化探索中的哪一歷史事件,反映了什么主張?(2)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場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3)結合材料三,指出這場思想革命興起的標志,說一說這場思想革命有何歷史意義。15.結合所示的大事年表,回答下列問題。時間 事 件1931年9月 九一八事變1935年8月 中國共產黨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935年12月 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1936年12月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1937年7月 七七事變1937年8月 淞滬會戰爆發1937年8月 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937年10月 南方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1938年2月 徐州會戰開始1938年6月 武漢會戰開始1940年8月 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1945年8月 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 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結束(1)指出大事年表中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2)寫出1940年百團大戰的指揮官,并分析發動百團大戰的原因。(3)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D3.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點評】水繞山環、沃野千里是東北地區地面結構的基本特征,土質以黑土為主,是形成大經濟區的自然基礎。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中溫帶與寒溫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東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從濕潤區、半濕潤區過渡到半干旱區。1.該題只要根據地圖中的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即可判斷為東北平原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關于圖中甲區域,瀕臨太平洋,錯誤。是我國領土最北端,錯誤。與蒙古接壤,錯誤。少數民族分布集中,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吃香甜瓜果,去追尋坎兒井的蹤跡,應該到新疆地區。穿著滑雪服,感受刺激的冰雪運動,正確,冬季氣溫低,雪多。坐著烏篷船,看沿岸人家閑話家常,應該到南方地區。住進蒙古包,烤上羊腿聆聽馬頭琴 ,應該到內蒙古草原上。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4.【答案】A【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緣,以平原為主,正確。②太湖盛產各種魚蝦,以“太湖三白”最為著名,正確。③是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產區,錯誤,應該是四川盆地。④是中國動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區,錯誤,應該是四川盆地。 ①② ,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太湖位于長江三角洲的南緣,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橫跨江、浙兩省。太湖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屬季風氣候。太湖三白指的是中國太湖的三種河鮮類特產——白魚、銀魚和白蝦,是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原武進縣)、蘇州市吳中區(原吳縣)和無錫市的地方著名系列菜“太湖船菜”的招牌食材。5.【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1840年6月,英國艦隊入侵中國廣東海面。鴉片戰爭正式爆發。1842年8月,英國艦隊沿長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南京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進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項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的是《北京條約》,不符合題意;B項賠償軍費白銀兩億兩的是《馬關條約》,不符合題意;C項開放廣州、寧波等五處為通商口岸是《南京條約》的內容,符合題意;D項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是《辛丑條約》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京條約》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影響。6.【答案】A【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甲午中日戰爭的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沖撞日艦,不幸壯烈殉國。顯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勇于斗爭、不怕犧牲的民族氣節和斗爭精神。A項鄧世昌是在黃海海戰中壯烈殉國的致遠艦管帶,符合題意;B項左寶貴在平壤牡丹臺對日作戰中壯烈犧牲,不符合題意;C項徐邦道在遼東半島戰役中犧牲,不符合題意;D項威海衛戰役中北洋艦隊背受敵,全軍覆沒,丁汝昌自殺殉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鄧世昌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壯烈殉國。7.【答案】C【知識點】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鎮壓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凱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隨即1914年初,袁世凱解散國會。他又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制。接著,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以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人。至此,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袁世凱準備復辟帝制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袁世凱復辟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掌握袁世凱復辟的相關知識。8.【答案】D【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ABC三項和③處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中國共產黨成立是③代表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識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史實。9.【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據“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齊奮斗!”可知,可知這一歌曲反映的是北伐戰爭。為了推翻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的統治,統一全國。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在湖南、湖北戰場打垮吳佩孚;之后轉入江西,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直搗南京;另一路從福建攻入浙江、上海,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ACD三項和題干歌曲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北伐戰爭時期最有可能傳唱題干歌曲,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及學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準確識記北伐戰爭的相關知識。10.【答案】B【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起義。開始攻占了一些縣城,但損失嚴重。在分析了革命形勢后,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發展,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是井岡山時期,毛澤東領導我黨開創的革命新道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要求具備識記和分析能力。11.【答案】C【知識點】三大戰役【解析】【分析】根據《三大戰役》地圖①“沈陽、遼寧”等信息可知是遼沈戰役;《三大戰役》地圖②“張家口、天津、北京”等信息可知是平津戰役;《三大戰役》地圖③“雙堆集、碾莊、徐州”等信息可知是平津戰役。綜上所述①對應遼沈戰役、②對應平津戰役、③對應平津戰役。ABD三項和圖中②處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平津戰役應該填入圖中②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大戰役及學生的識圖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解放戰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12.【答案】B【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解析】【分析】西方發明的照相和電影傳入我國,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為后人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我們可以從保留至今的老電影、老照片里,了解過去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1905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舞臺片《定軍山》,由京劇演員譚鑫培主演黃忠。AC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1905年中國人自己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最有可能是以1905命名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中國的第一部電影,題干中解題關鍵信息是“1905電影網是電影頻道節目中心(CCTV6)官方新媒體平臺”。13.【答案】(1)舉巖茶工場在金華市的西面(或在金華市西北方向,其他正確表述即可)。(2)地形:茶園多分布在海拔相對不高的山地,排水順暢,適宜種植茶樹。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冬季溫和,適合茶樹生長,又因海拔較高,夏季氣溫相對較低,茶樹生長期長,茶葉品質好。(3)①氣候;②人文環境③建議1:發展以茶葉為主的特色產業,因為婺州舉巖品質好,知名度高,市場廣闊,交通便利等。建議2:發展旅游業;條件:山水風光優美,茶園風光獨特等。建議3:發展水產養殖業;因為此地有河流、湖泊等水域。【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1)舉巖茶工廠位于金華市的西北方向,根據地圖可以看出,茶工廠在金華市上方偏左邊的位置,地圖上沒有標注方位箭頭,我們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該工廠位于西北方向(西邊);(2)浙江緯度低熱量豐富,該地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和溫度在0°以上,夏季高溫多雨,有較明顯的雨季,有利于茶樹的生長;地形以山地為主,海拔高有利于降低夏季溫度,夏天降水多,山地地形地勢高有利于排水,氣候和地形地勢整體促進了舉巖茶葉的發展;【點評】氣候、地形、經濟技術條件、文化習俗和政策都會影響農業生產,因此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在自然因素中,熱量、光照、降水等氣候條件對農業區位的選擇的影響很大。不同生物的生長的繁殖,要求不同的氣候條件,而氣候條件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14.【答案】(1)洋務運動;主張學習利用西方先進技術以自強,無視制度(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3)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國近代化探索中的洋務運動。從材料一“……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可看出材料主張學習的是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2)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3)材料三中的“這場思想革命”指新文化運動,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是中國近代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故答案為:(1)洋務運動;主張學習利用西方先進技術以自強,無視制度。(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3)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把握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運用所學,具體分析作答。15.【答案】(1)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彭德懷為了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3)觀點:全民族抗戰是中國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選擇的史事:九一八事變,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七七事變,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等等。論述:九一八事變后,中華民族危機日趨嚴重;中國共產黨于1935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1936年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七七事變后,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掀起了全民族抗戰;中國軍民在臺兒莊戰投、百團大戰等戰役中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軍。1945年,中國戰場對日寇最后反攻,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在全民族抗戰的旗幟下,中華兒女共赴國難、團結抗戰,是中國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1940年下半年,為了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100多個團,在華北廣闊區域,對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進攻,史稱“百團大戰”。(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即可。故答案為:(1)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彭德懷;為了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3)觀點:全民族抗戰是中國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選擇的史事:九一八事變,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七七事變,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等等。論述:九一八事變后,中華民族危機日趨嚴重;中國共產黨于1935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1936年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七七事變后,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掀起了全民族抗戰;中國軍民在臺兒莊戰投、百團大戰等戰役中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軍。1945年,中國戰場對日寇最后反攻,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在全民族抗戰的旗幟下,中華兒女共赴國難、團結抗戰,是中國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百團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兩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諾曼底登陸等相關史實。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 法治期末教學調研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讀圖,回答問題。1.圖1中甲所示的地形區是( )A.內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東北平原2.關于圖中甲區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瀕臨太平洋 B.是我國領土最北端C.與蒙古接壤 D.少數民族分布集中3.一到冬季,我國很多南方人就想前往圖中區域旅游,下列游玩項目可以體驗的是( )A.吃香甜瓜果,去追尋坎兒井的蹤跡B.穿著滑雪服,感受刺激的冰雪運動C.坐著烏篷船,看沿岸人家閑話家常D.住進蒙古包,烤上羊腿聆聽馬頭琴【答案】1.D2.D3.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點評】水繞山環、沃野千里是東北地區地面結構的基本特征,土質以黑土為主,是形成大經濟區的自然基礎。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中溫帶與寒溫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東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從濕潤區、半濕潤區過渡到半干旱區。1.該題只要根據地圖中的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即可判斷為東北平原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關于圖中甲區域,瀕臨太平洋,錯誤。是我國領土最北端,錯誤。與蒙古接壤,錯誤。少數民族分布集中,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吃香甜瓜果,去追尋坎兒井的蹤跡,應該到新疆地區。穿著滑雪服,感受刺激的冰雪運動,正確,冬季氣溫低,雪多。坐著烏篷船,看沿岸人家閑話家常,應該到南方地區。住進蒙古包,烤上羊腿聆聽馬頭琴 ,應該到內蒙古草原上。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4.2022年11月9日,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如圖所示位置)開幕。烏鎮是太湖流域眾多城鎮中的一個,下列有關太湖流域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緣,以平原為主②太湖盛產各種魚蝦,以“太湖三白”最為著名③是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產區④是中國動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A【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緣,以平原為主,正確。②太湖盛產各種魚蝦,以“太湖三白”最為著名,正確。③是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產區,錯誤,應該是四川盆地。④是中國動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區,錯誤,應該是四川盆地。 ①② ,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太湖位于長江三角洲的南緣,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橫跨江、浙兩省。太湖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屬季風氣候。太湖三白指的是中國太湖的三種河鮮類特產——白魚、銀魚和白蝦,是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原武進縣)、蘇州市吳中區(原吳縣)和無錫市的地方著名系列菜“太湖船菜”的招牌食材。5.180年前,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簽訂,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列選項中,屬于該條約內容的是( )A.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B.賠償軍費白銀兩億兩C.開放廣州、寧波等五處為通商口岸D.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1840年6月,英國艦隊入侵中國廣東海面。鴉片戰爭正式爆發。1842年8月,英國艦隊沿長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南京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進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項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的是《北京條約》,不符合題意;B項賠償軍費白銀兩億兩的是《馬關條約》,不符合題意;C項開放廣州、寧波等五處為通商口岸是《南京條約》的內容,符合題意;D項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是《辛丑條約》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京條約》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影響。6.2015年10月,經過權威考古專家的論證,在黃海海域發現的“丹東一號”被確認為北洋水師的致遠艦。至此,沉入水底121年的致遠艦終于重見天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殉國的致遠艦管帶是( )A.鄧世昌 B.左寶貴 C.徐邦道 D.丁汝昌【答案】A【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甲午中日戰爭的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沖撞日艦,不幸壯烈殉國。顯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勇于斗爭、不怕犧牲的民族氣節和斗爭精神。A項鄧世昌是在黃海海戰中壯烈殉國的致遠艦管帶,符合題意;B項左寶貴在平壤牡丹臺對日作戰中壯烈犧牲,不符合題意;C項徐邦道在遼東半島戰役中犧牲,不符合題意;D項威海衛戰役中北洋艦隊背受敵,全軍覆沒,丁汝昌自殺殉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鄧世昌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壯烈殉國。7.1914年5月,袁世凱頒布的《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制,取代了孫中山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說明了( )A.袁世凱重視法治建設B.袁世凱的權力受約法的嚴格約束C.袁世凱準備復辟帝制D.中國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已經完成【答案】C【知識點】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解析】【分析】鎮壓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凱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隨即1914年初,袁世凱解散國會。他又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制。接著,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以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人。至此,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袁世凱準備復辟帝制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袁世凱復辟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掌握袁世凱復辟的相關知識。8.指導構建時空坐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下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這一單元的時空坐標。其中③代表的歷史事件是( )A.護國戰爭 B.新文化運動C.五四運動 D.中國共產黨成立【答案】D【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ABC三項和③處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中國共產黨成立是③代表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識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史實。9.歌曲也是時代的記憶。有一首歌,高唱“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齊奮斗!”這首歌最有可能傳唱于( )A.太平天國運動期間 B.北伐戰爭時期C.義和團運動期間 D.紅軍長征途中【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據“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齊奮斗!”可知,可知這一歌曲反映的是北伐戰爭。為了推翻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的統治,統一全國。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在湖南、湖北戰場打垮吳佩孚;之后轉入江西,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直搗南京;另一路從福建攻入浙江、上海,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ACD三項和題干歌曲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北伐戰爭時期最有可能傳唱題干歌曲,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及學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準確識記北伐戰爭的相關知識。10.井岡山精神是以毛澤東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而培育的一種偉大革命精神。井岡山時期,毛澤東領導我黨開創的革命新道路是( )A.城市中心道路 B.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C.和平建國綱領 D.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答案】B【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起義。開始攻占了一些縣城,但損失嚴重。在分析了革命形勢后,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發展,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是井岡山時期,毛澤東領導我黨開創的革命新道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要求具備識記和分析能力。11.地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工具。右圖是三大戰役示意圖,圖中①②③分別代指三大戰役,請根據所學指出圖中②處應該填入( )A.淮海戰役 B.遼沈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答案】C【知識點】三大戰役【解析】【分析】根據《三大戰役》地圖①“沈陽、遼寧”等信息可知是遼沈戰役;《三大戰役》地圖②“張家口、天津、北京”等信息可知是平津戰役;《三大戰役》地圖③“雙堆集、碾莊、徐州”等信息可知是平津戰役。綜上所述①對應遼沈戰役、②對應平津戰役、③對應平津戰役。ABD三項和圖中②處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平津戰役應該填入圖中②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大戰役及學生的識圖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解放戰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12.1905電影網是電影頻道節目中心(CCTV6)官方新媒體平臺,它以1905命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1905年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成立B.1905年中國人自己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定軍山》C.1905年清政府諭令一律停止科舉考試D.1905年中國自己修筑的京張鐵路開工【答案】B【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解析】【分析】西方發明的照相和電影傳入我國,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為后人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我們可以從保留至今的老電影、老照片里,了解過去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1905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舞臺片《定軍山》,由京劇演員譚鑫培主演黃忠。AC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1905年中國人自己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最有可能是以1905命名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中國的第一部電影,題干中解題關鍵信息是“1905電影網是電影頻道節目中心(CCTV6)官方新媒體平臺”。二、非選擇題13.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包括金華的綠茶制作技藝(婺州舉巖)。為傳承中華文化,某校師生決定走進金華舉巖茶工場,開展以“舌尖上的非遺”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通過社會調查、野外考察等方式,取得了一定階段性成果,請你一起參與。成果1:運用地圖實踐研學活動 成果2:搜集金華氣溫降水量圖茶樹最適宜生長在溫度15~30℃的潮濕、溫暖、排水良好的環境中。金華鹿田村婺州舉巖大部分布于海拔650米左右的山地,晝夜溫差大,高山茶品質優于平地茶成果3:搜索婺州舉巖自然環境資料成果4:拍攝實踐照片 【項目準備】 (1)請與甲組同學一起通過舉巖茶工場位置示意圖鎖定它的方位。 【項目分析】 (2)“婺州舉巖”為浙江四大名茶之一。請你結合成果2、3與乙組同學一起共同探究此處出產“婺州舉巖”這一名優特產的原因。【項目感悟】 (3) 經過本次項目化學習,同學們更加了解“舌尖上的非遺”魅力。丙組同學也對如何保護這片非遺誕生地有了更深體會,請將以下思維導圖補充完整并根據項目成果對鹿田村 今后的發展提兩條合理化建議。【答案】(1)舉巖茶工場在金華市的西面(或在金華市西北方向,其他正確表述即可)。(2)地形:茶園多分布在海拔相對不高的山地,排水順暢,適宜種植茶樹。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冬季溫和,適合茶樹生長,又因海拔較高,夏季氣溫相對較低,茶樹生長期長,茶葉品質好。(3)①氣候;②人文環境③建議1:發展以茶葉為主的特色產業,因為婺州舉巖品質好,知名度高,市場廣闊,交通便利等。建議2:發展旅游業;條件:山水風光優美,茶園風光獨特等。建議3:發展水產養殖業;因為此地有河流、湖泊等水域。【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1)舉巖茶工廠位于金華市的西北方向,根據地圖可以看出,茶工廠在金華市上方偏左邊的位置,地圖上沒有標注方位箭頭,我們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該工廠位于西北方向(西邊);(2)浙江緯度低熱量豐富,該地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和溫度在0°以上,夏季高溫多雨,有較明顯的雨季,有利于茶樹的生長;地形以山地為主,海拔高有利于降低夏季溫度,夏天降水多,山地地形地勢高有利于排水,氣候和地形地勢整體促進了舉巖茶葉的發展;【點評】氣候、地形、經濟技術條件、文化習俗和政策都會影響農業生產,因此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在自然因素中,熱量、光照、降水等氣候條件對農業區位的選擇的影響很大。不同生物的生長的繁殖,要求不同的氣候條件,而氣候條件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14.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江蘇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報紙不無戲謔地羅列了革命前后的變化:“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張鳴《辛亥:搖晃的中國》材料三:民國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淪落、軍閥割據……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這場思想革命有時被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材料一的內容來自于中國近代化探索中的哪一歷史事件,反映了什么主張?(2)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場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3)結合材料三,指出這場思想革命興起的標志,說一說這場思想革命有何歷史意義。【答案】(1)洋務運動;主張學習利用西方先進技術以自強,無視制度(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3)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國近代化探索中的洋務運動。從材料一“……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可看出材料主張學習的是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2)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3)材料三中的“這場思想革命”指新文化運動,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是中國近代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故答案為:(1)洋務運動;主張學習利用西方先進技術以自強,無視制度。(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3)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把握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運用所學,具體分析作答。15.結合所示的大事年表,回答下列問題。時間 事 件1931年9月 九一八事變1935年8月 中國共產黨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935年12月 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1936年12月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1937年7月 七七事變1937年8月 淞滬會戰爆發1937年8月 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937年10月 南方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1938年2月 徐州會戰開始1938年6月 武漢會戰開始1940年8月 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1945年8月 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 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結束(1)指出大事年表中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2)寫出1940年百團大戰的指揮官,并分析發動百團大戰的原因。(3)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案】(1)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彭德懷為了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3)觀點:全民族抗戰是中國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選擇的史事:九一八事變,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七七事變,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等等。論述:九一八事變后,中華民族危機日趨嚴重;中國共產黨于1935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1936年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七七事變后,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掀起了全民族抗戰;中國軍民在臺兒莊戰投、百團大戰等戰役中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軍。1945年,中國戰場對日寇最后反攻,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在全民族抗戰的旗幟下,中華兒女共赴國難、團結抗戰,是中國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1940年下半年,為了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100多個團,在華北廣闊區域,對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進攻,史稱“百團大戰”。(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即可。故答案為:(1)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彭德懷;為了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3)觀點:全民族抗戰是中國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選擇的史事:九一八事變,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七七事變,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等等。論述:九一八事變后,中華民族危機日趨嚴重;中國共產黨于1935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1936年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七七事變后,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掀起了全民族抗戰;中國軍民在臺兒莊戰投、百團大戰等戰役中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軍。1945年,中國戰場對日寇最后反攻,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在全民族抗戰的旗幟下,中華兒女共赴國難、團結抗戰,是中國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百團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兩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諾曼底登陸等相關史實。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教學調研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教學調研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