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曲靖二中興教中學政治學科教學設計課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課程標準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闡述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意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通過探究市場經濟優缺點,知道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引導學生在加深對“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理解的同時,認同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必要性。2、科學精神:客觀、全面看待市場的作用,培養市場配置資源的嚴謹邏輯,知道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必要的。3、公共參與:學生自行查詢、感悟、探討市場的作用,樹立合作探究意識,通過案例分析,明確市場規則的意義,增強公共參與素養。三、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2、市場配置資源的優缺點。3、規范市場秩序,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二)教學難點1、市場如何配置資源,2、市場規則。四、教學方法議題式教學,設置情境,探究討論,啟發式教學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復習式導入:復習上一課內容,借此導入新課。第一課: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第二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一課是第二課的基礎。講授新課知識點1:合理配置資源的必要性(1)人類的需要使多種多樣、不斷發展變化的,而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社會能夠加以利用的資源又是相對有限的。(2)為了更好滿足人類的多方面需要,社會必須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投入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獲得盡可能大的效益學生活動1:閱讀課本中的探究與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總結: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對資源進行配置的必要性。知識點2:配置資源的兩種基本手段計劃和市場是配置資源的兩種基本手段。計劃經濟體制:如果計劃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就是計劃經濟體制;(2)市場經濟體制:如果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就是市場經濟體制。學生活動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計劃經濟時期豬肉憑票供應,要購買需凌晨去排隊,當時豬肉是緊俏貨,即使有了肉票,也不一定能買到豬肉。買到豬肉,還得提防偷肉的。每次買到肉后,總是要把竹籃看得緊緊的,一刻也不敢放松。材料二: 豬肉價格走高。物價局的價格監測顯示,今年上半年在全省范圍內,平均每公斤生豬的出售價格為19.98元,比去年同期的13.32元上漲了6.66元,漲幅為50. 04%;“ 豬肉價格太貴了,最普通的去骨后腿肉大概15元一斤,五花肉大概20塊錢一-斤,這價格比去年可高不少呢!買肉這價格太高,真有些吃不起了。1、材料一與材料二的資源配置方式相同嗎 2、這兩個時期,豬肉都出現吃不起的現象, 它們的原因相同嗎 教師總結:設計意圖:引出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以及我國資源配置的方式。學生活動3:閱讀課本15頁的自主學習,觀看我國對市場配置資源認識的變化。教師總結:設計意圖:深刻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知識點3:市場如何配置資源(1)主要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機制來調節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在市場經濟中,生產什么、如何生產、產品如何分配,主要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機制來調節。市場機制就像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和調節這資源在全社會的配置。學生活動4:看課本15頁的合作與探究,理解商品價格、供給和需求之間的關系。教師總結:設計意圖:理解商品價格、供給和需求之間的關系。學生活動5:分析豬周期現象并回答問題。材料:豬周期是一種經濟現象,指"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周期性豬肉價格變化怪圈。豬周期是經濟周期的實例。“豬周期”的循環軌跡一般是:肉價高——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結合材料和教材知識,以“豬周期”為例,說明商品價格與供給、需求之間的關系,并用曲線圖表示這種關系。教師總結:設計意圖:理解市場機制是如何配置資源的。學生活動6: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物以稀為貴”“貨多不值錢”兩種經濟現象。教師總結:設計意圖:檢測學生對市場機制的理解和運用。知識點4: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1)價格機制和供求機制:調節人、財、物在全社會的配置,把資源配置到社會最需要的環節中去,從而有效配置資源。(3)競爭機制:市場競爭能夠引導資源流向效率高的領域和企業,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進步,實現優勝劣汰。知識點5:市場缺陷1.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1)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不能由市場來調節。(2)槍支、彈藥、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不能由市場來調節。(3)教育、醫療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要服務不能由市場來調節,否則就不能保障國家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人民生活、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學生活動:思考國防、治安、消防、槍支、彈藥、爆炸物、教育、醫療由市場分配會帶來哪些問題。教師總結:國防、治安、消防→危害國家安全槍支、彈藥、爆炸→危害公民生命安全,擾亂社會秩序教育、醫療→不利于社會公平設計意圖:理解市場配置資源不是萬能的。市場調節的弊端(1)自發性為了自身不正當利益和眼前利益,生產經營者可能會損害社會的公共利益和長遠利益,甚至可能會損害國家利益(表現:為追求經濟利益而不擇手段)(2)盲目性由于生產經營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時掌握市場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決策必然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表現:盲目跟風,一哄而上或一哄而退)(3)滯后性由于從價格形成、價格信號傳遞到生產的調整有一定的時間差,市場調節往往具有滯后性(表現:決策調整落后于經濟形勢的變化,趕不上趟兒)學生活動7:對生活中出現的因市場調節產生的經濟現象進行分析。三鹿奶粉、土坑酸菜、注水豬肉、假冒偽劣商品、蒜你狠、豆你玩等現象進行分析。教師總結:設計意圖:理解市場調節的弊端并學會區分。3、單靠市場調節的不利影響(1)會影響資源配置效率,導致資源浪費。(2)會導致經濟運行大起大落,社會經濟不穩定。(3)會產生不正當競爭、壟斷,損害社會公平。(4)會導致收入差距拉大。六、隨堂練習1、唐代詩人白居易說:“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這句話給我們的經濟學啟示是( B )A.必須承認供求關系影響商品的價格B.必須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C.必須承認按生產要素分配D.必須抑制消費,樹立理性的消費觀2、經濟學中有“博傻理論”(俗稱“最大笨蛋理論”),其論斷是:即使讓你們完全清楚某物已經估價過高,但還會購買它。這樣似乎很傻,但是因為該物的價格仍在上漲,人們堅信一定還會有更大的傻瓜來接受。只要存在這樣的傻瓜,自己就將是贏家。這說明( D )①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 ②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 ③市場能有效配置資源 ④市場調節具有滯后性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3.亞當·斯密曾經對他的國王說:“什么也不要管,把一切都交給市場吧。”他這樣說的理由是( C )①市場能夠傳遞供求信息,引導資源的合理配置 ②市場能事先對資源配置作出合理安排 ③市場能夠調節人們生產與創新的積極性 ④市場能夠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完全統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七、課堂小結板書設計合理配置資源的必要性。配置資源的基本手段:計劃和市場。市場如何配置資源: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市場調節的缺陷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市場調節的弊端。單靠市場調節的不利影響課后作業今天之內,背誦本節課所上知識點,晚上22:00提供完成背誦任務學生名單。完成教輔資料對應的課時作業。十、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