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皮膚燙傷會處理教學目標:1.知道防燙傷的基本常識,提高有關預防燙傷的能力。2.掌握燒燙傷的急救方法,做到正確使用火和熱水。提高安全意識,珍愛健康。教學重難點:掌握燙傷的處理方法。教學準備:冷水、燙傷膏、剪刀、醫(yī)用紗布和膠布等。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我們的皮膚十分嬌嫩, 接觸到溫度較高的東西時,可能就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燙傷。一旦燙傷,就應緊急處理。同時,要立即求助,以防錯過最佳的處理時機。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學怎么應急處理輕微燙傷吧!二、教學新課(一)勞動基礎1. 學生進行生活知識交流2. 知識鏈接一級燙傷:輕微燙傷,皮膚有疼痛感或變紅。二級燙傷:皮膚變紅,有疼痛感并出現(xiàn)水皰。三級燙傷:皮膚或皮下組織、神經(jīng)受到損害,皮膚呈白色,十分嚴重,需要迅速送醫(yī)院處理。(二)勞動過程1. 及時報告一旦燙傷,要第一時間向老師或家人匯報,并觀察受傷的程度。2. 科學處理一級燙傷可以在家處理,如果出現(xiàn)水皰或者更嚴重的癥狀,要及時去醫(yī)院處理。(1)涼水沖洗:如果傷口沒有破裂,應立刻用涼水沖洗。燙傷部位如果隔著衣服,先用涼水降溫,再用剪刀小心地剪或脫去衣服,避免有水皰的地方破皮。將受傷部位浸泡在涼水中 30 分鐘左右。(2)涂抹燙傷膏:可以將燙傷膏涂抹在燙傷的部位,促進傷口愈合。(3)正確包扎:燙傷以后往往會產(chǎn)生疼痛感,如果將燙傷部位碰破,就有感染的風險。用已經(jīng)消過毒的干凈醫(yī)用紗布蓋在燙傷部位,輕輕用膠布固定,是正確的包扎傷口的方法,可以促使傷口更快地愈合。(4)避免感染:傷口處理后也要做好防護,盡可能不要接觸水,不要用臟的手接觸傷口,降低感染的可能性。3. 小貼士(1)如果被燙傷后感覺很不舒服,建議在家長的陪同下到醫(yī)院就醫(yī)。(2)在對燙傷進行處理時,最好在家長的指導下進行。(3)燙傷傷情判斷比較復雜,需要豐富的專業(yè)經(jīng)驗。如果燙傷面積較大,疼痛厲害,請立即去醫(yī)院,不能自行處理。三、課堂總結(jié)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有什么收獲,和大家交流交流。四、展示勞動成果將自己處理傷口的成果展示給大家吧!五、勞動評價請同學和老師評一評,你處理傷口的方法得當嗎 包扎正確 ☆☆☆☆☆ 報告及時 ☆☆☆☆☆判斷準確 ☆☆☆☆☆ 動作輕柔 ☆☆☆☆☆六、勞動日志處理受傷部位的過程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難呢 你是怎么解決的 和大家來分享你的故事吧!七、勞動拓展制作勞動安全防護宣傳卡,讓更多同學了解正確處理傷口的方法,謹記勞動安全吧!八、勞動名言勞動不只是為著生活,也是為著健康。---------謝覺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