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神州音韻姑蘇行學習目標1.通過欣賞《姑蘇行》,感受我國江南地區的音樂文化。2.分段對比欣賞樂曲,進一步了解樂曲的結構和每段的音 樂情緒。3.初步了解并分辨曲笛和梆笛的不同音色和演奏技巧。導入新課:姑蘇行是一首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竹笛經典名曲,“姑蘇”為蘇州的舊稱。這首樂曲旋律優美親切、風格典雅舒泰、節奏輕松明快、結構簡練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樂曲之一。樂曲如同一幅描繪江南美景的水墨丹青,亦如一蠱雨前清茗——其清香沁人心脾。作品簡介:竹笛介紹:笛子,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是古老的傳統樂器,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笛子是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曲笛和梆笛的區別:曲笛用于南方昆曲等戲曲的伴奏,因盛產于蘇州,故又有“蘇笛”之稱。曲笛主要演奏江南絲竹音樂,因為多演奏昆曲,所以稱為曲笛,曲風以悠揚、抒情為主,音色低沉,技巧多用打音,顫音,震音。梆笛因伴奏梆子戲曲而得名。梆笛短小,梆笛多演奏北方民歌,曲風歡快,音色明亮,多用花舌,吐音,垛音等技巧。側耳傾聽:聆聽并思考這是用什么竹笛演奏的樂曲?樂曲表達什么意境?曲笛 優美、親切 典雅 輕松要點掌握:《姑蘇行》是一首笛子獨奏曲,旋律優美親切,風格典雅、節奏輕松明快,如同一幅描繪江南美景的水墨畫卷。曲式為"引子加慢(A)--快(B)--慢(A')"組成的三段體結構:引子+A+B+A',段落非常清晰。樂曲采用昆曲音調,具有濃郁的江南風味。技巧采用的是江南絲竹中典型的"顫、疊、贈、打"的手法,手指要靈活并具有彈性。同時,要求氣息飽滿、流暢;音色上要追求"潤、厚、松"與甜美。引子-散板樂曲一開始是一段寧靜的引子,主要表現了人們即將看到姑蘇園林之前的美妙遐想,寧靜中帶有旋律的起伏和情緒的變化。A 段:優雅的行板抒情優美的行板,恰恰符合了游人進入園林后邊走邊看,腳步悠然而輕松,欣賞美景時發自內心的愉悅之情。B 段:熱情小快板是一個起伏較大的小快板,表達了游人游覽時的愉悅心情,和A段在節奏和旋律上有了鮮明的對比。A'段:稍慢的行板A主題的再現,速度比A部更趨舒緩,形象地表現了夕陽西下,人們游園離開時依依不舍,回味無窮的情景。思考與練習:段落 速度 情緒引子 散板 寧靜A 段 行板 優雅、抒情B 段 小快板 愉悅、旋律起伏、流動A'段 行板 婉轉動聽、流連忘返、耐人尋味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竹笛這種傳統的民族樂器,了解了梆笛和曲笛區別,通過欣賞《姑蘇行》進一步感受到中國傳統音樂的魅力,從優美的笛聲中感受到了古城蘇州的秀麗風光和人們游覽時的喜悅心情。祖國處處風光好,我們要熱愛祖國,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