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串聯和并聯§15.3第十五章 電流和電路上節課學習的 中,我們只用了一個用電器,可是在一個實際電路里,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兩個、三個甚至更多,那么怎樣將它們連入電路?電路圖想想做做 用一個電源、兩個燈泡、一個開關和一些導線組成電路,要想讓兩個小燈泡都發光,可以有幾種接法?①定義:電源、用電器、開關等元件按照一定次序首尾相連的電路叫做串聯電路。實驗演示:一、串聯和并聯1.串聯L1L2②串聯電路連接要點:在串聯電路中,電流從電源的正極出發,依次經過開關、用電器,最后回到電源的負極。實物圖:電路圖:L1L2一、串聯和并聯1.串聯L2L1實驗1閉合開關,兩個燈泡有什么變化?L1L2③串聯電路的特點:兩燈泡都亮一、串聯和并聯1.串聯L1L2調換開關 的位置,兩個燈泡有什么變化?L2L1實驗2亮兩燈泡都一、串聯和并聯1.串聯③串聯電路的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電路某處出現問題,影響整個電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電路中只需要一個開關;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沒有影響。一、串聯和并聯1.串聯③串聯電路的特點:①定義:用電器、開關等元件并列相連,接到電路中。S1S2L1L2S實驗演示:兩個小燈泡并聯一、串聯和并聯2.并聯②并聯電路連接要點:在并聯電路中,電流從電源的正極出發,途中出現分支(支路),最后都回到電源的負極。實物圖:電路圖:SS1S2L1L2支路干路一、串聯和并聯2.并聯當斷開S2,合上S、S1時,燈泡L1、L2有什么變化?SL1L2S1S2③并聯電路的特點:實驗1一、串聯和并聯2.并聯SS1S2L1L2L1亮L2不亮一、串聯和并聯2.并聯③并聯電路的特點:SS1S2L1L2實驗2當斷開S1,合上S、S2時,燈泡L1、L2有什么變化?一、串聯和并聯2.并聯③并聯電路的特點:SS1S2L1L2L1不亮L2亮③并聯電路的特點:一、串聯和并聯2.并聯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各支路互不影響,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干路;支路的開關只控制本支路。干路——所有電流流經的電路。支路——部分電流流經的電路。注:一、串聯和并聯2.并聯③并聯電路的特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電流是如何流動的?畫出電路閉合時電流的方向。串聯電路電流的方向SS1S2L1L2并聯電路電流的方向 家庭中的電燈、電扇、電冰箱、電視機、電腦等家用電器大多是并聯在電路中的。二、生活中的電路用來裝飾居室、烘托歡樂氣氛的彩色小燈泡有些是串聯,有些是串聯和并聯組合而成的。 1.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L1L2S1S2干電池1.5 +干電池1.5 +L1L2S1S2練一練L1L2S1S2 2.根據實物電路畫電路圖。L2S1L1S2練一練 3.如圖所示的四個電路圖中,開關閉合時,三盞燈屬于并聯關系的是( )L2L1SL3L2SL3L2L1L3SSL2L1L3ABCD練一練AL1 4.改動一根導線,使開關S控制小燈泡L1。干電池1.5 +干電池1.5 +L1L2S練一練 5.開關閉合后,會出現什么情況?改一根線,使它成為并聯電路。練一練連接方式 電流路徑 工作特點 開關控制1個用電器獨立工作互不影響開關控制整個電路,與位置無關多個用電器同時工作相互影響干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開關控制所在支路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L2L1L2L1s課堂小結1.判斷下列電路應采用什么連接方式?(1)我們家過年的時候掛的彩燈。( )(2)家里的電燈和電視機、冰箱。( )(3)晚上,馬路上的燈有亮有滅。( )(4)教室里的日光燈。( )(5)工廠車間各臺機器都要用電,它們應采用什么連接方式。( )串聯并聯并聯并聯并聯鞏固練習2.如果一只開關可以同時控制兩個用電器.則這兩個用電器( )A. 一定串聯B. 一定并聯C. 可能串聯也可能并聯D. 無法判斷3.家庭電路中,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的連接方式是( )A. 一定串聯B. 一定并聯C. 可能串聯也可能并聯D. 無法判斷CB鞏固練習4.關于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有干路和支路之分的是串聯,沒有干支路之分的是并聯B. 用電器工作狀態相互影響的是串聯,不互相影響的是并聯C. 用一只開關就能控制所有用電器的是串聯,不能控制所有用電器的是并聯D. 開關作用與位置無關的是串聯,開關作用與位置有關的是并聯BD鞏固練習5.關于連接電路應注意的問題,正確的是( )A. 連接電路時,開關可以斷開,也可以閉合B. 電路各元件的連接要按一是的順序進行C. 嚴禁短路D. 連接完畢后,要檢查電路是否有錯誤BCD鞏固練習1.(1)一個開關同時控制兩個燈泡:方法一:串聯(1)一個開關同時控制兩個燈泡:方法二:并聯(2)兩個開關分別控制兩個燈泡:2.實物圖如下:3.小彩燈是串聯,臺燈、電視、燈泡是并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串聯和并聯.pptx 連接串聯電路.flv 連接并聯電路.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