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0.1正確行使訴訟權利教案(含答案) -2022-2023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0.1正確行使訴訟權利教案(含答案) -2022-2023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2

資源簡介

10.1正確行使訴訟權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為什么保障訴訟權利;
2.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3.為什么要設立法律援助制度;
4.法律援助的含義與內容;
5.法律援助的適用對象;
6.法律援助的審查與辦理。
【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認同我國的法律制度,感受“以人為本”的司法理念。
科學精神:知道我國公民的訴訟權利。
法治意識:了解正確行使訴訟權利的要求,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運用。
【教學重點】
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教學難點】
法律援助的適用情形。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講授法、情境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杭州“共享法庭”數字化改革成果顯著,保障基層群眾訴訟權益》
二、新課講授
議題一:訴訟權利面面觀
議學情境:
2022年1月10日上午,江歌母親江秋蓮訴劉暖曦(原名劉鑫)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一案,在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法院判決被告劉暖曦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江秋蓮各項經濟損失、精神損害撫慰金69萬余元,并承擔全部案件受理費。
一審宣判后,劉暖曦不服上訴,紅星新聞記者獲取了劉暖曦的上訴狀全文,劉暖曦不服一審判決,請求發回重審或者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全部訴訟請求。她表示對江歌的去世痛心,并終身感謝江歌的義舉,但認為一審判決認定的多項事實錯誤。
議學任務:結合上述材料,說說為什么保障訴訟權利?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
1、保障訴訟權利的必要性:為充分保障訴訟過程中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訴訟法賦予當事人廣泛的訴訟權利,司法機關保障當事人充分行使這些訴訟權利。
2、訴訟權利的內容:
①適用情況:當事人因身陷糾紛而參與訴訟時,很可能面臨缺乏法律知識與技能、無暇參加訴訟活動等問題。此時,當事人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幫助其進行訴訟。
②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的主要職責:根據事實和法律,維護當事人合法的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審理。
知識拓展:
(2)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
①含義:在訴訟中,當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具有法律規定不宜參加案件審理或有關訴訟活動的情形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其退出,這就是訴訟法中規定的回避制度。
②意義:有利于保證案件的公正審理,消除當事人的疑慮,增加裁判的正當性。
相關鏈接:回避制度
民事訴訟中,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四)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刑事訴訟中,除以上情形外,審判、檢察或偵查人員如果在本案中曾擔任過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也應當依法回避。
(3)當事人有上訴的權利:①兩審終審:我國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制,除特殊情況外,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理便告終結。當事人如果不服一審裁判,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
②上訴自由:上訴權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重要訴訟權利,是否提出上訴,完全由當事人自主決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有權自由處分上訴權)。
知識拓展:
兩審終審制的例外是: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國的最高審判機關,它作出的判決或裁定是終審的判決或裁定,不得上訴或抗訴。
死刑案件除了適用普通程序,還適用特殊程序,即死刑復核程序,只有經過死刑復核程序后,二審關于死刑的判決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知識拓展:判決和裁定
案例分析:
顧某與李某系好友。2014年7月,因投資需要,李某向顧某借款3萬元,承諾2年內歸還,但直到2019年7月,李某仍未還款。顧某一紙訴狀將李某告上人民法院,并聘請律師替自己訴訟,在法庭上顧某發現書記員是李某的妹妹,于是向人民法院要求其退出庭審。經過庭審,人民法院最終以證據不足為由判決顧某敗訴。顧某認為人民法院判決不公,重新收集信息后發現有證據可以打贏官司,但由于忙于經營過了一個月才提起上訴。
思考:(1)顧某在訴訟中行使了哪些訴訟權利?
提示:顧某聘請律師替自己訴訟是其行使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的體現;顧某要求與李某存在近親屬關系的書記員退出庭審,行使了申請回避的權利。
(2)顧某對本案是否還有上訴的權利?請說明理由。
提示:上訴權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重要訴訟權利,是否提出上訴,完全由當事人自主決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我國法律規定,在民事訴訟中,不服一審判決的上訴期限為15日,顧某在人民法院作出判決的一個月后才提起上訴,其上訴時間已經超過了上訴期限,所以顧某無法上訴。
議題二:尋求法律幫助
議學材料:
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保障經濟困難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獲得必要的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法律援助工作。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擴大援助范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法律援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大對困難群眾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援助,在不斷擴大法律援助范圍的基礎上,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注重提高法律援助的質量。2015年5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對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指示,是新時期法律援助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法律援助工作指明了方向。2015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見》,對進一步加強法律援助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做出了全面部署。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決策部署,不斷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法律援助覆蓋面逐步擴大,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工作制度進一步完善,保障能力不斷增強,2015年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組織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32萬件,提供法律咨詢704萬人次,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發揮了積極作用。
議學任務:什么是法律援助?為什么需要法律援助?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
1.必要性:在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影響,難以在訴訟過程中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從而可能喪失保障自身合法權益的寶貴機會。
2.措施: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設置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安排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等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等法律服務。
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護和促進人權而建立的一種無償法律服務制度。(P90相關鏈接)
相關鏈接:
《法律援助條例》是我國首部法律援助行政法規。該條例規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3. 法律援助制度的含義和內容:
(1)含義: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護和促進人權而建立的一種無償法律服務制度。
(2)內容: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設置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安排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等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等法律服務。
知識拓展:
(1)法律援助的實施主體是: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
(2)法律援助的責任主體是政府。
(3)法律援助的對象: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
(4)律援助的形式:咨詢、代理、辯護。
4、法律援助實踐(申請適用情形)
(1)在民事和行政訴訟中:經濟困難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請求國家賠償、請求支付勞動報酬、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等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獲得法律咨詢或代理服務。
(2)在刑事訴訟活動中:
因經濟困難而沒有委托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當事人,也可以經法定程序,獲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或代理。
5、法律援助的審查與辦理:
(1)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要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條件的,要書面告知理由。
(2)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收取任何財物。
案例分析:
村民甲用一塊石頭向乙家的狗打去,該狗立即撲向甲,甲因跑得快未被狗咬,狗咬傷了甲旁邊的行人丙。丙因躲避,將路邊游客丁的照相機損壞。丙因治傷支付醫藥費2 000元。丁的照相機價值16 000元。丙一家人陷入經濟糾紛之中。丙是殘疾人,家庭收入人均1 000元。
探究 (1)若丙要解決糾紛,能不能申請法律援助?
提示: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護和促進人權而建立的一種無償法律服務制度,主要是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等法律服務。丙家庭經濟困難,符合援助條件,可申請法律援助。
(2)對于申請人的申請,法律援助機構該怎么做?
提示: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要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條件的,要書面告知理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收取任何財物。
【課堂小結】
【實戰演練】
一、易混易錯
1.當事人必須委托訴訟代理人。
矯正:當事人面臨缺乏法律知識與技能、無暇參加訴訟活動等問題時,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
2.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在訴訟中,當審判人員、書記員、訴訟代理人、鑒定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有權要求其退出。
矯正:回避的主體是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不包括訴訟代理人、證人等。
3.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隨時上訴。
矯正:如果當事人不服一審裁判,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上訴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時提起,一審裁判就會生效,當事人就會失去上訴權。
4.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時,應當無條件提供相應的法律援助服務。
矯正: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時,應當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要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服務援助;不符合條件的,要書面告知理由。
5.法律援助都是針對經濟困難的群體實施的。
矯正:刑事訴訟中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均應指派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二、選擇題訓練
1.李某因病住院,醫生張某手術時誤將其右腎摘除。李某得知此事,隨即請律師金某代為訴訟,要求醫院賠償相關損失。法院在開庭審理期間,李某因術后感染醫治無效死亡。本案中(  )
①律師金某是李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
②李某有權請求醫院賠償治療費用和精神損害撫慰金
③張某手術時誤將李某右腎摘除,侵害了李某的生命權
④案件是張某的侵權行為,醫院不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下列關于公民上訴權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公民對二審判決不服可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B.在民事訴訟中,上訴只能由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
C.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剝奪或限制上訴人的上訴權
D.在一審判決生效后,當事人若不服判決,可以上訴
3.2021年12月6日,為貫徹落實疫情常態化形勢下的法律援助工作,某地法律援助中心聯合區建管站,采取線上直播帶“法”、線下擺攤普法同步進行的方式,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網絡直播活動,正式拉開了“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根治欠薪冬季專項維權活動的帷幕。該地法律援助中心的這一做法有利于(  )
①確立農民工主人翁地位,維護社會正義 
②增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建設法治中國 
③加強人權司法保障,深入推進公正司法 
④創新普法宣傳教育,提高法律援助效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設置法律援助機構。下列關于法律援助機構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 
②審查符合條件的,要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 
③審查不符合條件的,要書面告知理由 
④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可以看情況收取財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CDA
三、主觀題訓練
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方某非法獵捕瀕危野生動物,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方某犯非法獵捕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犯非法狩獵罪,判處拘役五個月;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一審宣判后,被告人方某以量刑過重為由,向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江西省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決維持一審判決中犯非法獵捕瀕危野生動物罪部分,撤銷一審判決中犯非法狩獵罪部分,以非法獵捕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上訴人方某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1)如何理解公民所享有的上訴權?
(2)如果當事人對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仍不滿意,還能繼續上訴嗎?
答案:
(1)當事人如果不服一審裁判,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上訴權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重要訴訟權利,是否提出上訴,完全由當事人自主決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本案中方某不滿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向江西省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是在行使所享有的上訴權。
(2)不可以。因為我國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制,除特殊情況外,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理便告終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托里县| 呼图壁县| 龙陵县| 拜泉县| 宁蒗| 宣化县| 深水埗区| 吉林市| 美姑县| 稻城县| 大姚县| 曲靖市| 开封市| 如东县| 故城县| 沂水县| 定兴县| 泽普县| 兴城市| 万盛区| 舟山市| 铁岭县| 陇川县| 洪洞县| 东至县| 丰城市| 南漳县| 叙永县| 辽源市| 七台河市| 会同县| 鹤峰县| 广宁县| 泰宁县| 忻州市| 扶绥县| 育儿| 莱西市| 普安县|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