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 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道七七事變、第二次國共合作、淞滬會戰及南京大屠殺重要史實及歷史意義。(史料實證、歷史解釋)2.認識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過程及中共在此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為例,認識日本軍國主義兇惡殘暴的侵略本質。(時空觀念、史料實證)3.以七七事變和淞滬會戰為例,感受中華民族頑強不屈、團結對外的優秀品質。學習中國軍隊為國家和民族利益而獻身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罪行是中國人民永遠不能忘卻的傷痛,要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要樹立反對戰爭,爭取和平的信念。(歷史解釋、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七七事變,第二次國共合作,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2.教學難點: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正確認識南京大屠殺及當前日本政府極力掩蓋大屠殺的事實,積極認識抗戰的意義。2.課上充分運用音頻,視頻,微課等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增強歷史體認感,在真實情境下深度理解、感悟與探究歷史問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教學過程一、授新過程板塊一:七七事變-全民抗戰始壯志同學們!“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使中國抗戰史上兩個重要事件,但兩個事件在中國抗戰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呢?接下來請各學習小組圍坐到一塊,共同商討,相信大家一定會贏!各組同學展示一下自己小組交流的成果...。七七事變的爆發,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時候中國同胞們能否凝聚到一塊共同御敵呢?接下來我們共同學習第二板塊:共同合作——統一戰線御外侮。板塊二:國共合作-統一戰線御外侮1.同學們觀看微課,了解國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過程及意義;(通過微課理清知識脈絡,幫助學生突破本課難點內容。)2.請同學完成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細節問題,引發學生注意。國共兩黨是中國 20 世紀兩個最大的政黨,兩黨之間休戚與共,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兩黨的團結合作又決定了中國歷史的命運。歷史危急時刻兩黨往往攜手并肩成為可貴的同盟,你認為歷史上兩次國共合作分別有何成果?多個學習小組圍坐起來,相信大家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銜接語)七七事變的爆發,北平、天津等華北大片領土的淪陷,并沒有止住日軍拿下侵略的步伐,接下來我們共同學習第三板塊:淞滬會戰——打破迷夢激斗志。板塊三:淞滬會戰-打破敵夢激斗志展示一則新聞材料;此次兩軍作戰,雙方傷亡慘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之榮譽,此前所未聞者。須知若干華軍器械,猶未充分,但一般所認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十周之久。此種奇跡,自數難能可貴。上海一隅之抵抗,對于整個中國均有極大影響。——倫敦《泰晤士報》請同學們根據材料結合教材分析報道中“英勇抵抗”的具體表現是什么 “極大影響”是指什么?(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過渡: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卻沒能阻擋貪婪的日軍南下,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軍攻陷南京,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日軍在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1.請同學們靜下心來,閉上眼睛,我們一起通過一段音頻回到 1937 年 12 的南京,看看南京經歷了些什么......(情境帶入,增強學生的歷史體認感,用心去感受 1937年南京城的悲涼。)2.教師設疑:日本右翼軍國主義分子至今否認南京大屠殺,對此中學生如何做?2020 年暑期中國電影市場出現了一步獨領風騷的票房冠軍——《八佰》,許多同學都應該看過。這部電影講的就是壯烈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淞滬會戰”中日本十幾萬人配合飛機、大炮大兵壓境,為掩護駐上海的國民黨軍隊完成戰略轉移,駐守四行倉庫的只有 400 人,為拖住日軍號稱 800 人...幾個周也得浴血奮戰終于完成了實名,其中最感人的鏡頭是:中國軍人為駐當地人坦克的瘋狂進攻,許多中國軍人腰間捆滿炸藥,從高樓出勇敢跳下撲向敵軍坦克,“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面對外敵入侵,我們中華民族從來不乏挺直脊梁為國抗爭的人。 (銜接語)淞滬會戰后,中國罪的的工業城市上海的淪陷,并沒有滿足日本擴張的野心,他們侵略的鐵蹄很快指向了國民政府的都城南京。南京——中國這座英雄的城市命運如何呢?接下來我們共同學習板塊四:南京屠殺——同胞冤魂難相忘。板塊四:南京屠殺-同胞冤魂難相忘1.請同學們完成手中的抗戰英雄事跡卡片,講述抗戰年代可歌可泣的英雄傳奇;2.為有今日之中國捐軀赴國難的英雄又何止我們今天學到的這三位,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段視頻,致敬最可愛的人。(創設情境,讓學生們感知英烈的偉大,感懷當今生活的來之不易,認識和平年代下積極認識抗戰的意義,突破本課難點。)3.同學們,在太平盛世的今天,我們為什么還要緬懷抗戰英烈?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緬懷抗戰英烈,不是為了撒些悲情的淚水,更不是要延續民族仇恨,而是希望國人能夠銘記歷史,警示未來。板塊五:山河無恙-青山有幸祭國殤今天日本“右翼”勢力一再美化侵略歷史,他們丑惡的言行有哪些呢?(學生朗讀)日本政府的言行讓我們失望,更讓同胞們悲憤,正如“動靜大審判中國法官梅如傲”當年在審判席上憤怒的表達:“我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們無意八日本軍國主義...萬寄過去的苦難,中華民族可能招致未來更大的災禍”!同學們!戰爭以成為過去,3500 萬同胞的生命已化為了冤魂,擔民族的苦難和血淚我們不能忘也不敢忘。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的巨大貢獻,也為了記住那段屈辱的歷史,我們黨和國家每年都在警鐘長鳴中祭奠!(教師播放視頻,學生感悟歷史)(教師總結):同學們!請永遠記住,我們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是每年的:12月13日!二、課堂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過了七七事變、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所有的這一切內容都在告誡著我們:落后就要挨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旦亡國,黨亡國奴尚許都不可得!三、板書設計四、教學反思首先,在本節課我為學生設置的自主學習的任務較為明確,學生比較容易的找到問題的答案,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這一個環節學生完成的不錯。其次,在知識的拓展上,我充分把握了這一節課的重點知識,設計了今天日本“右翼”勢力一再美化侵略歷史,他們丑惡的言行有哪些呢?全體同學紛紛發表意見,表達憤慨的情緒。教師順勢引領:同學們!戰爭以成為過去,3500 萬同胞的生命已化為了冤魂,擔民族的苦難和血淚我們不能忘也不敢忘。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的巨大貢獻,也為了記住那段屈辱的歷史,我們黨和國家每年都在警鐘長鳴中祭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