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1.造成海陸變遷的原因是什么?并舉例說明自然原因(主要):地殼的變動、海平面升降人為原因:人類活動地殼的變動--喜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海平面升降--我國東部海底的古河流遺跡人類活動--填海造陸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地殼的變動、海平面升降。2.大陸漂移學說的創始人是德國科學家魏格納,他觀察世界地圖時發現大西洋兩岸的大陸輪廓大致吻合。(南美洲東岸和非洲西岸的輪廓大致吻合)3.大陸漂移學說的主要觀點是什么?你可說出哪些大陸漂移的證據?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原始大陸才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地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古老地層的相似性、大西洋兩岸動物的相似性等4.從魏格納和大陸漂移說的故事中,你會得到哪些啟示?善于發現問題、探索問題、不畏艱險、勇于實踐……的科學探究精神5.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6.板塊學說的主要觀點是?1、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2、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板塊在不斷地運動著。3、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7.板塊運動有哪兩種形式?張裂運動、擠壓運動8.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下列現象:紅海在不斷擴大(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張裂運動的結果);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運動的結果);地中海面積在不斷縮小(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運動);日本為什么多火山地震?(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9.世界上的兩大火山地震帶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它們位于哪些板塊的交界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的交界處;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10.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六大板塊的名稱:A亞歐板塊 B 太平洋板塊C美洲板塊 D非洲板塊E印度洋板塊 F南極洲板塊(2)六大板塊中以海洋為主的板塊是太平洋板塊,中國位于亞歐板塊上,澳大利亞位于印度洋板塊上。(3)紅海在擴大是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張裂運動的結果。(4)說出板塊和大洲的區別。大洲都是陸地,一個板塊中有陸地也有海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