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教學設計課標要求:講述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故事,體會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知道遵義會議,認識其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教學目標:1.站在歷史時空大背景下高處眺望長征所處的時代背景,初步了解長征勝利的歷史地位。(時空觀念)2.通過細處看長征路上的人與事,將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和事件與長征相連接,體會長征精神。(史料實證)3.通過史實,深處分析長征勝利的原因,認識遵義會議的歷史地位,認識長征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的重要意義。(歷史解釋)4.學習紅軍戰勝艱難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增強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懷和樹立強國有我的歷史擔當。 通過當下抗疫、扶貧、航天等新長征路上的光榮事跡,激發傳承長征精神的斗志。(家國情懷)教學重點中央紅軍的長征路線和遵義會議教學難點遵義會議為何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體會長征精神教學過程一、視頻導入播放《飛奪瀘定橋》的視頻,用學生比較熟悉的歷史故事通過視頻的方式導入,提問《飛奪瀘定橋》發生在什么重大歷史事件中,從而進入新課。【設計意圖】利用《飛奪瀘定橋》的視頻導入,抓住了 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地吸引到課堂中來。自主學習, 整合教材PPT 出示自主學習內容:自主學習——帶著以下問題閱讀教材81-84面, 1、紅軍為什么(原因)要進行長征?2、紅軍從什么時候從哪里開始長征?什么時間什么事件標志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紅軍的主要路線有哪些?3、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內容和歷史意義如何?4、長征的勝利有什么歷史意義?【設計意圖】自主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初步了解了本課的基礎知識。三、探究新課第一篇 大兵壓境突圍敗——長征原因直接提問:紅軍長征的原因,學生根據自主學習和教材,學生能迅速地找出長征的原因 是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這樣長征被迫開始,這樣長征開始的 時間,地點和軍隊就迎刃而解了【設計意圖】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絕處逢生萬里行——長征經過第一環節 學生根據自主學習和教材,說出中央紅軍長征過程中經歷的重大戰役和歷史事件師生對照課本 82 頁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重走長征路師用PPT 播放每個重大戰役和事件的圖片【設計意圖】通過重走長征路讓學生體會到紅軍長征的艱苦歷程,培養學生的讀圖和概括能力;大大促進了學生對長征的過程整體性的直觀認知,從而很好地落實本課的教學重點——長征過程。第二環節 遵義會議首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遵義會議的視頻,從視頻和教材中找信息遵義會召開的時間、地點、內容和意義其次 小組探討: 為什么說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會前紅軍面臨的局面? 會議解決了哪些問題?會后紅軍的狀況?)小組長分別成果交流展示,老師歸納總結遵義會議前,由于紅軍在“左”傾錯誤思想的指導下,第五次反“圍剿”遭到失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被迫戰略轉移。遵義會議的召開,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地位,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從而使黨中央和紅軍能勝利完成長征,轉到抗日的前線,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設計意圖】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學生理解有一 定的難度,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探究討論,學生討論后并展示 討論成果,最后教師強調,由于遵義會議上做出了正確的重大決 策,使紅軍在會議前后出現截然不同的的狀況,這樣學生就能理解遵義會議的轉折性的意義,從而解決了這一重難點。第三篇 三軍過后盡開顏——長征意義PPT 出示三則材料:材料一:紅軍沖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險阻,戰勝黨內分裂的危機,最后到達陜北不足 3 萬人,但這是經過千錘百煉保存下來的精華,他們構成了以后領導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主干。材料二:“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長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終的。” ——毛澤東材料三: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它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長征使毛澤東及其共產黨人贏得了中國。——美國作家哈里森.李爾伯設問:結合材料和課本分析長征勝利的意義師生共同分析每段材料,從材料中分析出長征勝利的三個方面的意義【設計意圖】學生從材料中分析總結出長征勝利的的歷史意義, 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從材料中提取知識的能力和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又掌握了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這一知識點。第四篇 繼往開來譜新章——長征精神首先讓兩名學生分別講述兩個長征故事《巧渡金沙江》和《七根火柴》其次,聽故事結合所學知識,探究長征精神? 1、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2、堅定理想、永不言敗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3、團結拼搏、顧全大局的革命集體主義精神。最后,學生爭先恐后的發言,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如何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設計意圖】課堂上讓學生講歷史故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落實了本課情感教育和價值觀的教學要求。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