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崢嶸歲月作品鑒賞交響套曲《長征》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作曲家張千一創作的大型交響套曲《長征》于2016年10月12日在國家大劇院首演。這部作品由《送親人》《血戰湘江》《山歌情》《征途》《勇士/飛奪瀘定》《彝海情深》《雪山草地》《紅軍到咱羌寨來》《大會師》等九個樂章組成,展示了長征這一偉大的歷史畫卷。 交響套曲按照文學、繪畫、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等構思作成的大型管弦樂曲。作品鑒賞湘江之戰“湘江之戰”是長征途中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紅軍由長征開始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余人。在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后,紅軍最終到達陜北,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以長征為題材的音樂作品數量眾多,如《長征組歌》、《長征交響曲》(丁善德曲)及歌曲《十送紅軍》等。此外,還有許多相關影視、繪畫作品。作品鑒賞血戰湘江第一主題作品鑒賞作品鑒賞作品鑒賞賦格由兩條旋律組成,并且出現的順序是錯開的,相似的旋律先后不同時出現的音樂形式旋律 節奏 速度 表現狀態引子 半音階,刺耳,不協和 三連音密集,節奏急促緊張、不規則 快速,急促 殘酷的戰爭狀態第一、三主題(再現) 運用對比的手法 (木管及弦樂)動力性強(銅管)寬廣,音程不協和 (木管弦樂)節奏密集 (銅管)節奏舒展 慢速 急速 強烈的反差表現戰斗場面的激烈、緊張,敵我雙方僵持不下的膠著狀態。第二主題 運用賦格的創作手法,雙主體旋律,不協和的音程變化,兩個主題交織呈現 弦樂密集 快速 不同的 音色,不同音區,不和協的旋律音程,表現戰斗緊張、焦灼的氣氛越來越濃烈。總結作品鑒賞血戰湘江描繪了戰爭的慘烈場景,表現了紅軍戰士為了革命理想信念視死如歸的戰斗精神。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