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案一:教學目標 課題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課 型 新授課課節 4 教學方法 講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學目標要求 知道鑒真東渡、玄奘西游取經等史實;了解唐與新羅的關系。增強對中華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重點難點 重點:唐朝與日本、天竺的交往。難點: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原因。教具 PPT二:教法過程 一、導入播放視頻:二、新課(一)遣唐使與鑒真東渡:1、遣唐使師:什么是遣唐使?生:遣唐使是隋唐時期日本政府派遣到中國學習交流的使節團。由官員、醫師、畫師、樂師、譯師、史師,各類工匠等組成。 師:有何影響?生:他們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傳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鑒真東渡: 唐招提寺師:人物介紹鑒真(688—763),俗姓淳于,揚州人,14歲出家為僧,法號鑒真。他對佛經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禮請,東渡扶桑,履險犯難,雙目失明,終抵奈良。在傳播佛教與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歷史功績。受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前后五次率眾渡海均告失敗。后雙目失明,仍矢志不渝。公元754年,鑒真東渡到達日本鑒真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技藝,設計和主持修建唐招提寺。師:有何影響?生: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二)唐與新羅的關系師:唐與新羅的關系如何?生: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和隋唐往來頻繁。新羅強盛以后,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師:新羅統一后,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在朝鮮各地業已出現的封建生產關系,從而確立了封建制度師:史實有哪些?生:1.新羅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的文化; 2、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3、仿照唐朝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度選拔官吏等,還引入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朝鮮音樂傳入中國,不僅在宮廷演出,而且廣泛流行于民間。 (三)玄奘西行視頻:玄奘介紹小結 師:為什么生:唐朝前期,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給對外交往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唐朝國力強盛,經濟文化處于世界先進地位,對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較開放、寬容的對外政策給各國友好交流提供了機會。唐朝對外交通發達,給各國友好往來提供了條件。板書設計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與日本的關系1.遣唐使2.唐朝對日本的影響3.鑒真東渡二、與新羅的關系三、玄奘西行課后心得 首先,本節課放了兩則視頻,對于有些知識點的解讀還是非常好的。其次,這節課雖然材料不多,但是用材料的時候,解讀還是比較深刻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