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學年第二學期城區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歷史與社會(學科)答題卷1、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每小題2分,共15題,共計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D B B B B A D B C11 12 13 14 15B B A C C二、非選擇題(20分)16. (10分)(1)圖1中A城名稱為 ,結合圖1和圖2指出波河的枯水期在 (夏季、秋季、冬季)并簡述理由。(4分)威尼斯 (1分) 秋季(1分)理由:波河流域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阿爾卑斯山積雪融化,流入波河;冬季溫和多雨。因此,波河的豐水期持續期時間長,枯水期出現在秋季。(2分)(2)A城和日本傍水而居卻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產方式,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2分)威尼斯:以旅游業和商業為主。(1分) 日本:海洋漁業發達。(1分)(3)圖3中B秘魯大部分國土面積位于 (山脈);這里生活的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區獨特的環境特點來發展生產的?(4分)安第斯山脈 (1分)生產: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下山上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在低海拔坡地,印第安人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旱作作物;在高海拔坡地,氣候極為寒冷,經常霜凍,形成了廣闊的干寒草原,居民以放牧馴養羊駝和駱馬為生。(3分)17.(10分)(1)請分別指出唐太宗“先進的執政理念”和“民本思想”的具體表現。(4分)執政理念:虛心納諫、知人善任等。(2分)民本思想: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等。(2分)(2)“盛唐時期繁榮燦爛、歌舞升平”在文學、藝術方面有哪些表現?請各舉一例說明(2分)文學:李白的詩歌頌祖國山河的壯美,抒發昂揚進取的精神;(1分)藝術:顏真卿的書法對后世影響深遠。(1分)(文學、藝術各一例即可)(3)根據三,說說玄奘“求學”的意義,唐朝時期為此“學”做出貢獻的史實還有哪個?(2分)意義: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促進了中印文化的交流。(1分)史實:鑒真東渡。(1分)(4)請歸納大唐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2分)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政治穩定;科技文化發達;等。(答出一點給1分)七年級中國歷史答題卷(第2頁,共2頁)2022學年第二學期城區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歷史與社會(學科)答題卷1、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每小題2分,共15題,共計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二、非選擇題(20分)16. (10分)(1)圖1中A城名稱為 ,結合圖1和圖2指出波河的枯水期在_______(夏季、秋季、冬季)并簡述理由。(4分)(2)A城和日本傍水而居卻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產方式,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2分) (3)圖3中B秘魯大部分國土面積位于 (山脈);這里生活的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區獨特的環境特點來發展生產的?(4分)17.(10分)(1)根據一,請分別指出唐太宗“先進的執政理念”和“民本思想”的具體表現。(4分)(2)“盛唐時期繁榮燦爛、歌舞升平”在文學、藝術方面有哪些表現?請各舉一例說明(2分)(3)根據三,說說玄奘“求學”的意義,唐朝時期為此“學”做出貢獻的史實還有哪個?(2分)(4)請歸納大唐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2分)學校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學號_______————————————————密————————————封————————————線————————————七年級中國歷史答題卷(第2頁,共2頁)202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歷史與社會(學科)試題卷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50分,考試時間為30分鐘。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的左邊填寫校名、班級、姓名、座位號。3、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1、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每小題2分,共15題,共計30分。)讀世界地圖,完成1-2題。1.下圖中序號所示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對應正確的是( )A.①——耕海牧漁 B.②——用機械種莊稼 C.③——垂直的生計 D.④——逐水草而居2.以下對序號⑤發生的自然和社會現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①人們修建了大量水渠,用于灌溉和排澇 ②高腳屋是當地主要的民居,人們居住很分散③水稻生產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農業人口比重很小 ④人們崇尚“谷神”“稻母”等神靈,乞求好收成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讀美國農業帶分布示意圖及地形剖面圖,完成3-4題。3.圖2中甲地形區為( )A.阿巴拉契亞山脈 B.落基山脈 C.阿爾卑斯山脈 D.大分水嶺4.關于美國中部平原地區敘述正確的是( )①地勢平坦,土地遼闊,適合機械化生產 ②以發展綠洲農業為主,傳統節日“御耕節”③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主要生產小麥 ④是世界上著名的農業產區,種植水稻等作物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京和張家口市聯合舉行,回答5-6題。5.圖為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位置圖,從地形對冬奧會選址的影響看,冬奧會舉辦城市最集中分布在( )A.落基山脈 B.阿爾卑斯山 C.安第斯山 D.喜馬拉雅山6.屆時,第24屆冬奧會舉行期間,下列對各區域描述正確的是( )A.豐饒的湄公河平原忙著收割水稻 B.寒冷的莫斯科進入穩定的積雪期C.山地之國瑞士進入繁忙的登山季 D.多彩的意大利水上都市炎熱多雨7.右圖為世界某區域示意圖,圖中甲地的氣候類型主要是( ?。?br/>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D.高原山地氣候8.“一分材料說一分話”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實結論邏輯正確的有( )①史實:隋唐實行科舉制; 結論:形成了人人平等的社會②史實:文成公主入藏; 結論:中央實現對西藏的行政管轄③史實: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結論:強化了中央集權④史實: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結論:反映了北宋城市經濟繁榮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閱讀右表,據表格內容可得出( ?。?br/>A.封建王朝社會矛盾尖銳 B.加強中央集權能穩定王朝C.封建割據導致漢朝衰亡 D.割據分裂只出現于王朝末期10.隋唐時期,江都(今揚州)發展較快,經濟地位日益重要。據右圖可知,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 )A.其為隋朝都城之一B.大運河以其為中心C.位于運河與長江交匯之地D.經濟重心的南移最終完成11.史料是認識歷史的主要依據。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證唐朝( ?。?br/>文獻史料 少年兒女重秋千,盤巾結帶分兩邊。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唐)王建《秋千詞》實物史料 彩繪打馬球女俑 彩繪狩獵騎馬俑 《弈棋仕女圖》(局部)A.文學藝術燦爛,科學技術發達 B.體育活動豐富,社會開放進取C.制瓷技術高超,生活水平提升 D.商品經濟發達,中外交流頻繁12.“限于當時國力,節度使很少得到中央的津貼,須由自己在防區內自給自足地籌措招兵買馬、屯糧制械的費用。這種做法的負面效應是明顯的,節度使對中央政府的離心力日漸增大?!边@直接導致了( )A. 八王之亂 B. 安史之亂 C. 官吏冗余 D. 宦官專權13.宋元時期是繼三國兩晉南北朝之后又一個北方民族活躍時期。觀察下圖,其中①②③分別代表( )A.遼、金、元 B.金、蒙古、遼 C.金、遼、元 D.遼、元、蒙古14.蘇軾曾評論王安石變法:“熙寧(宋神宗年號)以前……諸役人??嗄嫠?自新法以來,官吏皆請雇錢,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闕(耽誤)事?!碧K軾所稱的“新法”指 ( )A.保甲法 B.方田均稅法 C.募役法 D.農田水利法15.下圖是學者辛向陽繪制的《中國歷代興衰圖》(局部)。以下對②③處時代特征描述最準確的是( )A.藩鎮割據、武將專權 B.國家統一、社會穩定C.政權并立、經濟繁榮 D.科技發達、社會轉型16.二、非選擇題(20分)17.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0分)(1)圖1中A城名稱為 ,結合圖1和圖2指出波河的枯水期在_______(夏季、秋季、冬季)并簡述理由。(4分)(2)A城和日本傍水而居卻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產方式,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2分) (3)圖3中B秘魯大部分國土面積位于 (山脈);這里生活的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區獨特的環境特點來發展生產的?(4分)17. 夢回大唐——西安“大唐不夜城”是以盛唐文化為背景的文化商業街。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0分)【主題一:貞觀廣場】“貞觀之治”群雕非常雄偉,氣勢恢宏,展示了當時人才濟濟的畫面;處于水面的“載舟覆舟“群雕,展示了當時先進的執政理念和民本思想。【主題二:開元廣場】廣場中心設有“開元盛世”主題雕塑和8根多媒體藝術斗拼景觀柱等文化景觀,充分展現出盛唐時期繁榮燦爛、歌舞升平的盛大場面。【主題三:玄奘廣場】玄奘銅雕像總高約6米,重3噸多,玄奘形象偉岸高大,手執錫杖,表情睿智而堅毅,體現了他為求學而義無反顧的精神風貌。【主題四:歸納總結】唐朝在當時聲名遠播四海,受到世界很多國家的仰慕。從那個時候起,許多國家稱中國人為“唐人”。(1)根據一,請分別指出唐太宗“先進的執政理念”和“民本思想”的具體表現。(4分)(2)根據二,“盛唐時期繁榮燦爛、歌舞升平”在文學、藝術方面有哪些表現?請各舉一例說明。(2分)(3)根據三,說說玄奘“求學”的意義,唐朝時期為此“學”做出貢獻的史實還有哪個?(2分)(4)請歸納大唐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2分)七年級中國歷史試題卷(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4 七下歷史期中卷-答案.doc 2023.4 七下歷史期中卷-答題卷.doc 2023.4 七下歷史期中卷-試題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