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太平天國運動》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歷史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第3課 太平天國運動教科書 書 名:《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教學目標1.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過程,分析其歷史意義和失敗原因。 2.思考和認識農民運動的作用和局限性,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3.體會中國近代農民階級在列強侵略和清政府壓迫下奮起反抗的大無畏的斗爭精神。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過程。 教學難點: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失敗原因。教學過程新課導入 列舉中國古代史中歷次農民起義,導入新課。 二、新課講授 (一)農民揭竿緣何起(背景) 1、出示兩則材料,并讓學生結合課本第13頁的相關內容,思考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請學生回答并由教師根據材料進行梳理分析、歸納: (1)鴉片戰爭的失敗,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統治階級與勞動群眾之間的矛盾。 (2)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會”,勢力逐漸壯大。 2、結合漫畫,介紹洪秀全的主要事跡及其創立“拜上帝會”的過程,指出“拜上帝會”的實質是以宗教名義進行反清斗爭的農民組織。 (二)天國興衰十四載(過程) 1、金田起義(開始標志) 2、永安建制(初建政權) 3、出示地圖,依次介紹圍困桂林、全州之戰、長沙之戰、攻克武昌以及定都天京等具體事件。 【活動探究一】 介紹《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并出示探究問題,讓學生結合課本第15頁第三段和“材料研讀”的內容進行討論,由教師歸納總結。 (1)《天朝田畝制度》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2)《天朝田畝制度》中構建的理想社會不能實現的原因是什么? (3)《天朝田畝制度》有無進步性?體現在哪里 4、北伐和西征:出示示意圖、地圖,介紹北伐、西征的戰況,指出雖然北伐失敗,但西征的勝利使太平天國運動在軍事上進入到了全盛時期。 5、天京事變 通過圖示,介紹天京事變的具體經過,指出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領導核心內部腐化、爭權奪利的結果,也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標志。 過渡:天京事變后,太平天國勢力逐漸衰落,洪秀全為此提出了一系列挽救困局的措施,但與此同時,太平軍敵人的力量也不斷增強。 6、挽救困局 (1)政治上:洪仁玕和《資政新篇》 (2)軍事上:陳玉成、李秀成,三河、浦口大捷 (3)太平軍的主要敵人:曾國藩和湘軍、李鴻章和淮軍、洋槍隊 在講述太平軍的敵人時,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太平天國運動與以往農民起義的不同之處: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7、天京陷落:時間、意義(結束標志) (三)最高峰卻一場空(評價) 【活動探究二】 (1)讀圖說說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 (2)閱讀課本第17頁最后一段,指出太平天國運動的地位及其進步性。 (3)閱讀材料,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 (4)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啟示。 課堂小結 以時間軸形式回顧本課重要知識點,使學生形成對本課的總體認知。 作業布置 詳見本課作業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